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的人体经络,是在皮肤与肌肉和骨骼等器官之间的筋膜间隙中,其中有疏松结缔组织、组织液气、能量物质、神经、血管和淋巴等现代医学已知的几种组织结构共同参与未知的综合功能的调控系统。用这种经络气道筋膜间隙的多种物质,能统一对经络实质认为是神经、体液、能量等一种物质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2.
经络实质是生命科学的重大理论课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经络实质"的研究呈现多学科、多领域的发展态势,其面涉及物理、神经生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众多学者提出的假说大多可分为神经论、体液论、能量论和筋膜论。期待学科之间相协作,使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早日实现"经络实质"研究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关于经络实质的假说已有好多种,本文从细胞生物学角度,提出经络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系统学说,认为经络是由一系列间隙连接细胞群组成的,现简述于下。 正如魏尔啸所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人体生命活动归根到底就是细胞的活动,针刺、艾灸都是对细胞进行刺激。根据现代细胞生物学所提供的资料,生物体内的细胞信息传递共有三种方式:长程通讯,激素、生长因子是信息的传递者;程程通讯,包括神经突触及神经—肌肉接头,两细胞间有几百埃的间隙,神经递质释放到间隙中,再作用于效应细胞;直接通讯,细胞中的物质,不经过细胞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中医经络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提供参考资料,促进对经络实质的统一认识,加速经络学说的现代科学化。方法:根据经络学说的有关论述,用多种科学实验方法对血脉、经气、间隙进行验证研究,以是否符合经气运行循经感传做为判断经络实际的是非标准。结果:古代有经络血脉论,现代有经络神经论,当代有经络气道论。结论:经络血脉论不符合经气运行循经感传的经络实际,经络神经论不符合经气运行的经络实际,经络气道论符合经气运行循经感传的经络实际。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中医研究所谢浩然等人以唯物辩证法为研究思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通过对“人体、尸体、动物材料”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经络穴位解剖观察,对经络的组织结构作了较具体的描述:经络是人体营卫气血运行的通道,其线路包括有卫气的基质带区以及运行营血的脉管;经隧是营卫气血运行通道的经络组织,在其组织间隙中有疏松结缔组织、神经、血管、淋巴、体液等多元组织;经络结构是“分肉之间”的筋膜间隙,具有多角、套管、复合、立体形的组织间隙结构;经络系统是“分而有合,合而有分”的整体独立系统。既是营卫气血的运行通道,又是独立的传递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6.
“经络三论”的验证研究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浩然 《中医药学刊》2003,21(3):333-334
目的:为中医经络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提供参考资料,促进对经络实质的统一认识,加速经络学说的现代科学化。方法:根据经络学说的有关论述,用多种科学实验方法对血脉、经气、间隙进行验证研究,以是否符合经气运行循经感传做为判断经络实际的是非标准。结果:古代有经络血脉论,现代有经络神经论,当代有经络气道论。结论:经络血脉论不符合经气运行循经感传的经络实际,经络神经论不符合经气运行的经络实际,经络气道论符合经气运行循经感传的经络实际。  相似文献   

7.
据“健康报”1985年12月22日报道,经络现象的研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他们运用电生理学,解剖学、神经系统的研究等分法,采用穴位皮肤电测定、皮肤温度测定及照相、液晶热象图、拉反分检、红外线热象图、激光照相等手段,从各个角度证实了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国外提出的理论和假说中,主要有四种: 一、神经论:认为经络是植物神经的活动。日、苏、德、意等国的一些学者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8.
经络研究的新思路(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形论和分维学说是当代新兴的学术思潮 ,本文利用分维学说研究人体内的分形结构 ,认为人体内存在间隙维。把人体间隙维学与《内经》中的经络论述与现代的经络实验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研究 ,认为经络系统就是人体间隙维系统。这样 ,以缝隙之无为有 ,久悬未决的经络解剖定位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经络”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特别因为针灸和针麻奇异的临床效果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并在逐步肯定现象的同时,也对其实质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获得了一批相当丰富的实验资料,各自都依其本人的工作提出了不少的假说。诸如生物电说、神经说、神经体液说、经络内脏一皮层相关说……。这些资料虽然都能说明一些问题,对阐明本质有一定的帮助;然而又都对针灸临床和目前所发现的许多经络现象不能全面地给予解释,故致使对经络的认识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分析一下中医典籍《内经》中  相似文献   

10.
从《内经》浅探经络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体内客观存在的结构,是有物质基础的,它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系统,脉管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的部分形态、生理及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11.
章琪 《陕西中医》2003,24(10):915-917
作者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 ,论述了经络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生理现象 ,并在前人关于经络学说起源的几种假说的基础上 ,提出了经络学说起源于远古时期道家修炼的观点 ,指出经络是古代学者通过打坐、观想及禅定等返观内照 (或称内省体验 )的方法认识到的人体无形的能量与信息通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便对于经络实质展开了系统的有计划地研究,迄今为止,对经络实质的研究及假说不计其数,但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本研究参考了国内近五十年经络实质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古代文献研究、现代医学研究以及其他假说的角度,对经络实质的假说进行了总结,并对经络实质至今未有突破性见解这一现象分析了原因,且提出了建议。本研究认为,经络实质应为多系统与多功能相整合的立体结构,不仅是一种切实存在的物质结构,更是一种功能结构,并且经络实质与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为当前经络实质的研究提供资料参考与方法启示。  相似文献   

13.
经络实质的探讨直接关系到中医针灸基础理论和临床的及针刺麻醉作用机理的研究,对发展中医针灸学术有重大意义;因而,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密切关注的研究课题。自1950年日本长滨善夫报导“针响”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各学科领域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观测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经络实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关于经络实质的“神经说”神经体液说”“生物电伤说”“控制论说”等十八种假说。近年又提出“第三平衡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数学集合论方法论述中医经络。方法:用数学集合论方法进行论述,从中西医角度把一个特指有生命力的人分别看作一个集合,按照集合论的定律推导、求证出其交集。结果:经络应该是一个有形的物质结构。结论:经络主要是由神经、脉管、体液等构成的复合体,其功能除了现有的生理病理功能认识外,有一部分超出了现阶段对神经、脉管、体液功能的认识范畴。  相似文献   

15.
1.五藏系统间以神经体液因子为基础,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信息网络系统,经络是脏腑间信息通讯的网络通道。2.血循中的神经体液因子是经气(营卫之气)的实体3.经脉是以动脉干为主的位置较深的大血管。4.腧穴反映的是络脉的组织形态结构,络脉相当于微循环单元。5.经络感传可能是神经体液因子在微循环单元中的接力传递。同经腧穴上微循环单位之间的衔接并发生相关的协调性功能活动是因为在脑、脊髓中枢-内脏-躯体间存在神经元性定向联接,通过神经反射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循经感传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依据,针灸激发感传,使"气至病所"。循经感传以结缔组织为基础,无论是神经感觉还是气液转化,结缔组织构成的间隙通道都有重要意义。从结缔组织结构分析,经络可能即为筋膜结构及结缔组织本身,也可能是由结缔组织间的排列间隙构成的通道,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经络脉气在通道中通行;从结缔组织功能角度,神经纤维信号传递、微循环物质运输等在循经感传的产生中起到重要作用。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物质(五羟色胺、组胺等)及Ca~(2+)作为信号起到了激活经络效应的作用。经络效应虽然以结缔组织为基础产生,更离不开多系统、多物质的参与;经络学说从结构、功能上都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既不独立属于任何系统,也非各系统功能的总和,不应单纯从西医解剖单一系统分析,是神经、血管、淋巴管、体液、筋膜、肌肉及未知元素共同构成的复合功能系统。未来应多角度、多学科交叉综合探究经络实质。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外经络实质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反思,注重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经络现象、针灸临床、现代研究成果以及各种假说进行了分析与解读,认为各种研究成果都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并从哲学、中西医学和多学科的角度,提出与经络相关的蛋白质分子及其组成的耦联带结构可能是经络实质的关键物质基础的假说。经络系统与其它调节系统既是并列关系又有交叉联系。该假说能够对古典经络理论、针灸临床和经络现象以及现代研究成果作出科学的解析与阐释,能够兼容其他各种假说。并提出经络实质的研究应采用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寻找经络蛋白为主攻方向,同时展开多学科研究的构想,以求早日实现经络实质研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细胞生物场效应论与经络实质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场效应基本理论,假设人体或生物体任何部位都存在着由生物体各部分细胞所形成的细胞生物场,其所表现或被测得的任何物理学结果都是一种生物场效应,而生物体外也存在非生物体场效应。不论哪一种场效应,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甚至相互传递。生物场效应在人体和生物体可以感觉得到,并应该可以通过物理学方法检测出来。细胞生物场效应的改变是随着场内物质与物质间所具有的能量、动量和质量等相互间传递和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分布可为点、片、面、线和立体形态,有强、弱之分,但是它包括了所有的物理现象。细胞生物场效应的运动形式可以是原地运动,也可是场与场之间传递和具有方向性,生物体内的场效应从弱到强可形成能量流,其运动范围主要在生物体内,也可影响到生物体外。改变周围物质可以改变细胞生物场效应,改变或影响细胞生物场效应也可以改变或影响周围物质。细胞生物场效应功用主要通过细胞生物体表现出各种现象和功能体现。细胞生物场随细胞的死亡而消失。以上假设可以用于探讨经络之实质并解释以往所有的经络现象,但该假说尚有待进一步实验的证实。  相似文献   

19.
四、针灸作用原理的研究三十年来,关于针灸(包括针麻)作用原理的研究,基本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从传统中医理论经络学说入手,着重进行了经络现象、穴位与针感、经穴与脏腑相关等的研究;一是从现代医学理论神经体液学说入手,着重观察了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影响,研究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在过去50年间海外研究针灸作用机理的不同的理论和假说。包括局部机械传导理论、闸门控制理论、神经体液理论、形态奇异性理论和神经节段理论。对每一种理论的合理性和缺陷进行了讨论与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认为,针灸的作用机制最有可能是多种生理过程的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