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ACI患者45例设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7、hs-CRP及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入院后第1天,血清IL-17、hs-CRP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间差异显著,至第14天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入院第7、14天脑梗死体积及NIHSS评分显著下降(P<0.01);血清IL-17在入院第1天与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正相关(P<0.05);hs-CRP、TNF-α水平在入院第1、7、14天均与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IL-17、hs-CRP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呈现动态变化过程,且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MHD患者为病例组,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空腹和病例组血液透析前静脉血血清hs-CRP、TNF-α、IL-6及检查病例组颈总动脉内壁厚度(IMT)、粥样斑块,记录病例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病例组37.5%患者hs-CRP升高,hs-CRP、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2)病例组hs-CRP升高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hs-CRP正常者(P<0.05)。(3)病例组颈部动脉有粥样斑块者IMT比无斑块者厚(P<0.05);颈部动脉有粥样斑块者血清hs-CRP、TNF-α明显高于无斑块者(P<0.05)。(4)病例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7.5%;MHD患者心血管事件阳性者IMT较阴性者厚(P<0.05);心血管事件阳性者hs-CRP、TNF-α、IL-6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MHD患者中37.5%有微炎症,微炎症与动脉硬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时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夹心法分别检测了HP阳性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的IL-8、TNF-α的水平。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程度越严重者,胃黏膜组织中IL-8、TNF-α水平越高,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HP根除后血清、胃黏膜组织中IL-8、TNF-α水平水平明显下降,与根除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8、TNF-α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参与了胃黏膜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浆内毒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动态浊度法、免疫比浊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74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了血浆内毒素和血清hs-CRP、TNF-α水平检测,并与30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浆内毒素和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是革兰阴性杆菌,还是阳性杆菌,或是血培养阴性的结果,其血浆内毒素、hs-CRP、TNF-α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结论内毒素血症是感染性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联合检测hs-CRP、TNF-α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探讨检测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IL-6的临床价值,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超敏)比浊法及ELISA法检测91例无任何并发症且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治疗前后)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同时并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结果 (1)T2DM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hs-CRP、TNF-α、IL-6及FPG、2hP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T2DM患者外周血hs-CRP水平与FPG、2hPG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426、P0.05,r=0.391、P0.05);TNF-α水平与FPG、2hPG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342、P0.05,r=0.361、P0.05);IL-6水平与FPG、2hPG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397、P0.05,r=0.405、P0.05)。外周血hs-CRP水平与TNF-α及IL-6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694、P0.05,r=0.703、P0.05);IL-6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848,P0.05)。结论 T2DM患者体内存在CRP、TNF-α及IL-6的异常表达,且具有显著相关性。吡格列酮能降低T2DM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具有抗炎症、降低血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IR)功能。检测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可作为T2DM病情判定以及治疗效果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6和hs-CRP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用氯沙坦,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结果:经氯沙坦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165.2 ± 14.8 vs 130.5 ± 12.6)mmHg和舒张压(98.5 ± 8.6 vs 84.2 ± 5.8)mmHg均显著下降(P < 0.05),血清TNF-α(12.42 ± 2.51 vs 6.54 ± 2.23)mg/L、IL-6(25.46 ± 5.24 vs 13.26 ± 5.12)mg/L和hs-CRP(7.34 ± 0.85 vs 4.36 ± 0.72)mg/L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1).结论:氯沙坦降压治疗同时可以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6和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达到保护和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选取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黄芪组35例和常规组3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黄芪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给药15 d。结果 CHF组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TNF-α、IL-6和AngⅡ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黄芪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72.73%(P<0.05);治疗后黄芪组与常规组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血清TNF-α、IL-6和An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组间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常规治疗方案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CHF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6和AngⅡ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hs-CRP和TNF-α水平,并与35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IL-6、hs-CRP和TNF-α水平显著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2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发展与血清IL-2、IL-6、hs-CRP和TNF-α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梗死灶体积评分,检测其血清 IL-8、TNF-α、hs-CRP 水平;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IL-8、TNF-α、hs-CR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 IL-8、TNF-α、hs-CRP 水平均在发病后开始升高,72 h 达峰值,与梗死灶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相关,第14天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IL-8、TNF-α、hs-CRP 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可以此作为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相关的胃炎患者血清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例Hp阳性相关的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纳入3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8、IL-10和CRP的浓度。观察Hp阳性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抗Hp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Hp阳性胃炎患者血清IL-8、IL-10和CRP的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Hp阳性活动期胃炎患者血清IL-8、IL-10和CRP的水平分别高于Hp阳性非活动期胃炎患者(均P0.05);采取Hp根除治疗后患者血清IL-8、IL-10和CRP的水平下降,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细胞因子IL-8、IL-10和CRP水平的升高与胃黏膜Hp感染密切相关,可作为活动期胃炎及治疗效果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王卫民 《综合临床医学》2012,(10):1019-1021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0例(UAER〈2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20—200μg/min)、大量白蛋白尿组20例(UAER〉200μg/min)。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s—CRP、TNF-α、IL-6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浓度为(1.21±O.87)mg/L,TNF-α为(1.27±0.93)ng/L,IL-6为(4.31±1.72)ng/L;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为(2.31±1.07)mg/L,TNF-α为(1.95±1.34)ng/L,IL-6为(5.79±1.68)ng/L;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为(3.47±1.25)mg/L,TNF-α为(2.86±1.26)ng/L,IL-6为(7.13±1.57)ng/L;大量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为(4.83±1.47)mg/L,TNF-α为(4.03±1.43)ng/L,IL-6为(9.14±2.43)n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的hs-CRP、TNF-α、IL-6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的hs-CRP、TNF-α、IL-6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量蛋白尿组的hs-CRP、TNF-α、IL-6浓度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均〈0.01)。糖尿病肾病患者hs—CRP、TNF-α、IL-6浓度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血清hs-CRP、TNF-α、IL-6浓度的升高,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也随之增高(L值分别为0.67、0.64、0.75,P均〈0.01)。结论hs—CRP、TNF-α、IL-6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UC活动期患者89例,随机分为美沙拉嗪组46例和柳氮磺吡啶(SASP)组43例。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SASP组给予SASP片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Sutherland评分变化、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水平变化,以及随访情况。结果美沙拉嗪组总有效率93.48%,SASP组总有效率79.07%,2组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后Sutherlan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美沙拉嗪组显著低于SASP组(P〈0.01);2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1)。随访6个月后,美沙拉嗪组Sutherland评分低于SASP组(P〈0.01),2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UC的疗效优于SASP,且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1)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紫癜性肾炎33例,无肾炎31例),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急性期和缓解期的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ET-1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结果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缓解期均明显下降。紫癜性肾炎组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缓解期虽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F=4.973,P〈0.05),血清IL-6、IL-2及血浆vWF缓解期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肾炎组患儿缓解期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浆ET-1水平在急性期、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评分与vWF、TNF-α呈正相关(rho=0.73,rho=0.92,P均〈0.01)。结论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参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TNF-α、vWF有望作为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 ET)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分析和高敏酶免疫分析测定了136例AP患者,包括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75例和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61例,以及60名正常对照组血清ET、白介素-2(interlukin-2, IL-2)、白介素-8(interlukin-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 hs-CRP)并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患者的血清IL-2明显降低(P<0.05), IL-8、TNF-α和hs-CRP明显增高(P均<0.01);SAP患者IL-2明显降低(P<0.01),ET、IL-8、TNF-α和hs-CRP明显增高(P<0.05或P<0.01);MAP患者ET明显降低(P<0.05),TNF-α和hs-CRP明显增高(P均<0.05)。以上表明:血清ET、IL-8、TNF-α和hs-CRP水平随AP的严重程度而增高,血清IL-2水平随严重程度而降低。结论血清ET和炎性细胞因子是评价AP严重程度的有价值指标,以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背景:研究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目的:观察采用HA130型树脂灌流器行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灌流组采用HA130型树脂灌流器串联血液透析器进行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透析组行单纯血液透析治疗。采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与结论:灌流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透析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略升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血液灌流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有利于减轻其微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心绞痛发生与发展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8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采用GC-911γ计数仪测定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WBC)数量,并以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病人血清中IL-6I、L-8、TNF-α、hs-CRP含量及WBC数均升高(t=2.986~6.069,P〈0.01),且UAP组IL-6I、L-8、TNF-α、hs-CRP含量及WBC数高于SAP组(t=2.163~3.255,P〈0.05、0.01)。UAP组病人的hs-CRP与IL-6及WBC呈正相关(r=0.376、0.366,P〈0.05),SAP组病人的hs-CRP与WBC呈正相关(r=0.515,P〈0.01)。结论炎症反应参与心绞痛的发生及发展,监测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可为临床病情分级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季秀成  董金巧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3):2834-2835,283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IL-12水平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进而研究其在MDS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MD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MDS患者及40例健康人血清中TNF-α、IL-10和IL-12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DS患者血清TNF-α、IL-10和IL-1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MDS不同分型间血清TNF-α、IL-10和IL-12水平发现,MDS早期组和进展组患者血清TNF-α、IL-10和IL-12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进展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进展组血清TNF-α和IL-12水平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NF-α、IL-10和IL-12参与MDS发病及病情演变,检测TNF-α、IL-10和IL-12有助于指导MDS分型和判断预后,并为治疗MDS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黄附子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肺损伤(SAP-ALI)时血清促/抗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健康长白猪,体重25~30kg,13头,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n=4)、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组(模型组,n=4)、大黄附子汤治疗组(治疗组,n=5)。其中模型组采用主胰管内逆行注入4%牛磺胆酸钠(1ml/kg)诱导SAP-ALI模型。三组均于术后即刻、术后6h、12h、24h、48h、72h取血,ELISA法动态检测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抗炎因子(IL-4)浓度变化,同时动态比浊法测定血清内毒素(LPS)含量。术后72h处死动物,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观察胰腺与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6~72h血清淀粉酶、内毒素、TNF-α、IL-1β浓度及肺病理组织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L-4浓度在术后24h开始较对照组逐渐升高(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内毒素、TNF-α、IL-1β浓度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但血清IL-4浓度于术后12h出现明显升高,48h达到峰值。结论促炎因子(TNF-α、IL-1β)、抗炎因子(IL-4)及内毒素等共同参与了SAP-ALI的发病过程。大黄附子汤通过降低血清LPS水平,进而下调血清TNF-α及IL-1β表达,上调IL-4表达,减轻SAP-ALI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胡晓燕  聂芳 《检验医学》2012,27(6):451-45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早期显性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bS-ELISA)检测53例早期显性梅毒患者(其中一期梅毒25例、二期梅毒28例)和65名正常人血清IL-2、IL-10和TNF-α水平。结果早期显性梅毒患者血清IL-2、IL-10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一期梅毒患者血清IL-2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二期梅毒患者(P<0.01),血清IL-10水平则低于二期梅毒患者(P<0.01);早期显性梅毒患者中IL-2与IL-10呈负相关(r=-0.760,P=0.000),与TNF-α呈正相关(r=0.633,P=0.000),而IL-10与INF-α无明显相关性(r=-0.063,P=0.575)。结论 IL-2、IL-10和TNF-α均参与了梅毒的发病,IL-10表达上调可能是二期梅毒发生辅助性T(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