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84例患者,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8例,单纯西医对照组36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临床症状改善、胃镜、病理检查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84例患者,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8例,单纯西医治疗组36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改善、胃镜、病理检查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定标活检技术评价瑞巴派特联合胃复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胃镜及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并H.Pylori阳性者,先行H.Pylori根除方案,再纳入本组观察.治疗组:瑞巴派特片100mg,3次/d;胃复春片4粒,口服,3次/d.对照组:瑞巴派特片100 mg,3次/d,12周为1疗程.12周后胃镜复诊,前后2次胃镜活检均采用一次性定标活检技术.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方面较对照组好(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瑞巴派特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辅以定标活检技术准确监测病变的转归发展,对治疗及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自拟扶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扶胃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所见和病理活组织变化.结果 观察组应用扶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体征、胃镜检查所见和病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6.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临床系统观察治疗,组方疗效确切、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安全可靠,认为扶胃散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种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门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吗丁啉片、猴头菌片、丽珠得乐、维酶素片等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健脾养胃、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属于“胃脘痛”、“痞症”的范围,与西医相比,健脾养胃、活血化瘀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具有更大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加味当归建中汤联合揿针针刺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脾胃虚寒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味当归建中汤联合揿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胃黏膜分级评分,比较两组临床总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胃黏膜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味当归建中汤联合揿针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胃黏膜病变程度,且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行中医辨证治疗8周,2月后观察临床症状、复查胃镜下的变化,并设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结果:治愈2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37例,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03-4105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治疗的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胃黏膜萎缩率及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48/51),对照组为78.43%(4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胃镜下两组胃黏膜萎缩率均下降,观察组胃黏膜炎症消失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胃脘胀痛、痞满烦闷、嘈杂泛酸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积分降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效果比单纯西药治疗更佳,明显降低了胃黏膜萎缩率,改善了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9.
总结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资料。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者16例(64%),有效者8例(32%),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者11例(44%),有效者9例(35%),总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治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0例经胃镜、病理组织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明确诊断为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标准三联HP根除治疗后再予中医方剂治疗3个月。对照组予标准三联HP根除治疗后再予维酶素治疗3个月。治疗前、中、后分别详细观察症状与体征变化,并记录在临床观察表中;治疗结束停药1个月后再检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胃镜和病理活检以评价疗效,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尿便常规以评价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总体效率:治疗组痊愈率53.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率30.00%、总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脘疼痛、胁肋胀闷、纳呆少食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疗效:治疗组痊愈率63.33%、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痊愈率40.00%、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病理疗效:治疗组痊愈率56.67%、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痊愈率33.33%、总有效率6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治疗组90.00%,对照组66.67%,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肯定而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西医结合组、单纯中医组、单纯西医组,3组疗程均为半个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0例,治愈50例,好转2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中医治疗组:80例,治愈41例,好转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西药治疗组:80例,治愈30例,好转3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0%,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纯中医治疗组及单纯西医治疗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疏肝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胃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2组均采用多潘立酮片、枸椽酸铋钾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医疏肝法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4.64%比80.36%,3.57%比14.29%,均P〈0.05)。结论中医疏肝法治疗慢性胃炎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3—2012-03收治入院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20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镜疗效、Hp清除率等方面的疗效。结果两组均经4周时间治疗结束,Hp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饱胀、纳差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Hp感染疗效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慢性胃炎并HP感染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胶囊、阿莫西林胶囊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观察2组患者HP转阴率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4%(70/83)、67.47%(56/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HP转阴率分别为:79.52%(66/83)、54.22%(4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并HP感染疗效显著,提高了HP转阴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何晓晖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何晓晖教授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门诊病历,筛选、整理后建立数据库。将整理好的医案数据导入平台中,利用该软件的数据分析模块,挖掘何教授的用药规律。结果:121例患者,共计641诊次,涉及中药124味。辨证分型以胃络瘀阻证、气阴亏虚证、脾胃湿热证为主;高频药物为蒲公英、黄连、鸡内金等;药性以寒(微寒和寒)、温(温和微温)、平为主,药味多为甘、苦,归经以脾、胃、肝、肺经为主;根据中药关联规则得出34对常用药对;系统聚类分析得到六组药物。结论:何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标本兼顾,以脾胃为中心,兼顾他脏,在健脾益气、养阴和胃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化湿、活血祛瘀之品,以达脏腑安和、气血调畅之功,有效保护和修复胃黏膜,使萎缩逆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腺体萎缩、慢性炎症、活动性积分、TNF-α、IL-6、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行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行骨折初、中、后三期中医辨证治疗。采用Johner-Wruh评定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胫骨愈合时间和腓骨愈合时间,同时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骨不连、骨髓炎及筋膜间综合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优良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胫骨愈合时间、腓骨愈合时间依次为(4.66±1.24)月、(6.71±2.19)月;对照组依次为(5.88±1.28)月、(8.58±2.38)月。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感染、骨不连、骨髓炎及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总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26.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胫骨愈合时间和腓骨愈合时间,并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rHB)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115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8例),西药组(38例)和结合组(39例).中药组口服安络化纤丸;西药组单用阿德福韦酯(ADV);结合组给予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3组的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血清透明质酸(HA)、血清层粘连蛋白(LN)和血清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结合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显著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白蛋白(Alb)显著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结合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61.54%(24/39),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组的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PCⅢ、C-Ⅳ、LN及HA)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结合组治疗后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促进CHB患者肝功能恢复,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其疗效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ET、ACTH、CORT、TXB2、PGI2、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SIS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能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口服,每次0.2 g,每日2次,连续服用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消炎利胆方剂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1.7%,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3.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1%,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慢性胆囊炎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