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伍茂峰 《中外医疗》2011,30(9):94-94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点,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5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效果。结果该疾病发病人群多发为幼儿期及学龄儿童,且发病年龄有偏向幼儿延伸趋势。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日益增加,MP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诊断应综合考虑MP感染可能性并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检验特点,并以此提高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7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70例患儿检查结果显示,被动凝集法和MP-Ig M检测法相对于其他检测方法有更高的特异性,两者之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可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行早期实验室检查,并将结果与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相结合,有利于患儿的最终确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心肌炎的临床关系。方法:随机抽取72例心肌炎患儿,分别于患儿入院后24h、3周,取患儿周围静脉血3-4m L,采取微量免疫荧光法对患儿血清IgM、IgG水平进行测定,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本组72例心肌炎患儿中,有24例(33.33%)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其中Ig M阳性6例,g G阳性5例,Ig G强阳性1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与阴性心肌炎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后,有18例患儿的胸闷、乏力、气短、心动过速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另外6例患儿临床症状尚未完全消失,经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仍有2项及以上异常。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生,与心肌炎疾病存在一定关系,在临床中加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为临床指导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一侧或两侧呼吸音弱,年长儿易发生肺外表现;支原体抗体I g M≥1∶160者69例(88.5%);胸部X线检查均显示异常;全部患儿经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后均得以痊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各异,临床需根据患儿年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以利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以及早期治疗的措施,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症的认识,更好的指导临床研究和实践。方法:选择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给予胸片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研究期间涉及的数据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所有患儿临床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和发热表现,发病2 d后有肺啰音症状的患儿70例,发病1周后有肺部啰音表现者50例,发病1周内,所有患儿均可见X线下胸部异常,所有患儿临床期间均给予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应采用X线胸部诊断和实验室检查联合进行,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期间采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0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整理分析,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结果102例患儿在经过2—3周治疗后症状均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且病情无反复。结论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要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同时应避免误、漏诊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给予临床检验,并对检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的IgM阳性率为57.5%,冷凝集试验结果的阳性率为30.00%,尿常规检验结果的阳性率为20.00%,血小板数量异常的发生率为55.00%。结论小儿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时,能够出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情况,所以应该及时对患儿进行实验室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出现误诊及漏诊的情况,导致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8.
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景兴 《吉林医学》2010,31(18):2899-290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及诊治效果,由此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并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总结其诊治效果。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全部治愈,经1~2个月随访无复发。阿奇霉素共静脉滴注4~6 d,平均住院时间6.3 d,对于提前出院患儿在门诊继续进行治疗均治愈。静脉应用红霉素治疗共6例,出现不良反应2例,占33.33%;静脉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共14例,出现不良反应2例,占14.28%。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治对患儿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咸宁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发病年龄在6个月3岁75例,占51.37%。患儿表现为发热、咳嗽、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IgM抗体(Mp-IgM)均为阳性,胸部X线检查表现多样性。并发症累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及中枢神经系统,有12例(8%)出现心肌酶谱异常,MP患者合并心肌损害。所有病例通过正规使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103岁75例,占51.37%。患儿表现为发热、咳嗽、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IgM抗体(Mp-IgM)均为阳性,胸部X线检查表现多样性。并发症累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及中枢神经系统,有12例(8%)出现心肌酶谱异常,MP患者合并心肌损害。所有病例通过正规使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1014d达到临床治愈效果。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通过X线早期明确诊断是基础,进行IgM抗体检测是诊断的关键环节,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书远 《吉林医学》2010,31(27):4694-4695
目的:研究导致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治疗方案提供参照依据。方法:对42例于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发支原体感染的因素进行记录归类。结果:在对患儿进行生化学检查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后发出,除了自身病发机制外,飞沫传播是造成支原体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对患儿进行支原体感染时,需要配合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防止出现漏诊小儿支原体感染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咸宁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发病年龄在6个月~3岁75例,占51.37%.患儿表现为发热、咳嗽、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IgM抗体(Mp-IgM)均为阳性,胸部X线检查表现多样性.并发症累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及中枢神经系统,有12例(8%)出现心肌酶谱异常,MP患者合并心肌损害.所有病例通过正规使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10-14d达到临床治愈效果.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通过X线早期明确诊断是基础,进行IgM抗体检测是诊断的关键环节,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发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4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为患儿开展实验室检查,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腹泻发生率为47.06%;相较于用药前,用药后腹泻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发病年龄主要为2~6岁;细菌性肠炎2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12例,真菌性肠炎3例,其他9例。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易发年龄为2~6岁,细菌性肠炎为主要类型,需加强对患儿的监测和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1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做为研究对象,对入选对象临床特点进行总结记录,并采取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咳嗽,不规则型高热,3岁以下婴幼儿肺部湿罗音明显,X线多见小斑点状模糊影,实验室检查中以CK-MB升高为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季节、年龄、抗生素应用时间、免疫力低下(低补体状态)和流行病学接触史。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尽早确诊,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治疗控制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将有助于治疗转归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检验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情况。方法选取我院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 M),并采用其他多种实验室检测进行辅助检查。结果酶联免疫法检测表明,6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23例,占到38.3%;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9例,占到31.7%;支气管肺炎患儿11例,占到18.3%;支气管哮喘患儿7例,占到11.7%。大多数患儿白细胞、血小板正常或升高,C-反应蛋白、血沉检验也没有特异性。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临床诊断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酶联免疫法检测MP-Ig M、血尿常规、冷凝集试验、血沉、痰培养以及生化检验等多种实验室检查联合确诊,防止出现漏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儿临床特点主要包括高热、阵发性咳嗽、肺部湿性啰音、WBC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感染支气管炎、肺部斑点状模糊影等。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季节、年龄、居住环境、流行病学接触史、抗生素使用情况、低补体状态等为影响患儿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多在秋冬季节初夏,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咳嗽、肺部细湿性啰音等症状,临床应明确其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尽早诊断并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患儿13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中MP-Ig M抗体,同时进行冷凝集试验、痰及细菌培养、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等检查。结果 136例患儿中急性支气管炎51例(37.5%),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42例(30.88%),支气管肺炎24例(17.65%),支气管哮喘19例(13.97%)。部分患儿存在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等多重感染。结论酶联免疫检验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有效方法,同时要结合痰培养、血常规、血生化、冷凝集试验等其他实验室检查方法进行辅助诊断,可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  相似文献   

17.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IgM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10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及Mp-IgM的变化动态随访。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儿童,4~7岁占46%,持续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所有惠儿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可致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联合Mp-IgM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宋康文  卓平辉  杨钊 《中外医疗》2010,30(17):22-23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为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9年9月我院确诊的13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合并肺外并发症,所有患儿治疗后体温均于1周内降至正常,咳嗽减轻。18例患儿有轻微胃肠道反应,均采用对症治疗缓解。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应尽早进行X线检查,对怀疑有心功能损害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接诊的7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和归纳临床各项检验信息。结果:通过分析,本组患儿的白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C -反应蛋白及血沉等都表现出上升趋势;肝功能检查和心肌酶谱均呈上升表现;尿常规检查存在潜血、尿蛋白,进行痰支原体检查阳性率为18.7;金标法检测试验阳性率为38.7%。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系统性检验和分析,有助于提高临床确诊率,避免漏诊或者误诊,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0.
赵建中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368-236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8例临床资料,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所有患儿症状均消失或改善,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随访3~6个月,病情无反复,无后遗症。结论:根据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支原体肺炎明确诊断不难,阿奇霉素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