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可萍  黄小艺 《吉林医学》2011,(11):2271-2272
目的:减少产房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方法:选择分娩的产妇110例,年龄22~3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选取腕关节以下浅静脉穿刺,封管时边注入封管液边退出针头,夹闭留置针上的小开关于延长管的远端;观察组选取腕关节以上浅静脉穿刺,在推注封管液过程中夹闭小开关于延长管的近端,再边注入封管液边退出针头;两组均使用生理盐水封管。比较两组留置针导管内回血率、导管堵塞率。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导管内回血率、导管堵塞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腕关节以上浅静脉穿刺;在推注封管液过程中夹闭小开关于延长管的近端能减少产房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来彩霞  王敏 《吉林医学》2012,33(23):5083-508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的最佳封管方法。方法:将65~75岁年龄组的冠心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100例,输液结束时,只将头皮针的针头斜面留在套管内,缓慢推注0.1%肝素NaCl溶液10 ml,然后在拔针的同时,用小夹子夹住留置针延长管的根部进行封管。对照组100例,输液结束时,将头皮针的针头退至套管针的2/3处,接上0.1%肝素NaCl溶液5 ml边退边推,推注完后,拔出针头再用留置针上的小夹子夹住留置针延长管的根部封管。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的堵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的平均留置天数7 d明显多于对照组的5 d(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时,采用只将头皮针针头斜面留在套管内,缓慢推注10 ml 0.1%肝素盐水的方法较边退边推,推注5 ml 0.1%肝素盐水的封管方法,其堵管的发生率、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3.
陆琴 《吉林医学》2012,33(23):5133-5134
目的:对比浅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方法的效果。方法:将经外周静脉穿刺留置针患者10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连续不间断、边静脉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封管,试验组用同样的封管液,消毒肝素帽以后,只将5 ml注射器的针头斜面插入肝素帽内,均匀缓慢注入肝素封管液3~4 ml后,先夹封管夹再拔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回血、堵管较少发生。结论: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于长期静脉输液患者采用此法,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重新穿刺的麻烦,同时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该封管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林文风 《吉林医学》2013,(30):6404-6404
目的:探讨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固定方法。方法:选择100例住院需长期输液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穿刺方法、封管方法,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观察留置针的卷边、脱出、堵管情况。结果:两组留置针固定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的留置针固定方法可显著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并减少回血发生。  相似文献   

5.
易言群  彭仲先  赵柱莲 《西部医学》2010,22(8):1554-1555
目的探讨不合作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方法及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左手固定皮肤,右手食指后退针芯至套管内,根据血管情况决定送管长度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97%,对照组为82%。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手置管可提高不合作病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肝素钠和生理盐水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按病区责任护士管床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输液结束后用肝素钠盐水(25 U/ml)封管,观察组静脉输液结束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封管,两组均采用脉冲正压封管,从堵管率、肿胀、静脉炎发生率、平均留置时间来反映不同封管液的效果。结果:两种封管液的堵管率、肿胀、静脉炎发生率和平均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使用生理盐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娟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117-117
目的观察两种封管液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比较。方法将230例采用常规安置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封管液封管,观察两种方法在静脉留置时间、堵管、静脉炎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两种封管液对安置留置针患者的留置时间、堵管、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生理盐水封管更安全、更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小儿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液的封管效果,以便选择更有效的封管液封管,减少临床上由于封管液选用不当导致堵管的发生。方法: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120例。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2ml封管,观察组用10U/ml肝素钠盐水2ml封管,两组均采用脉冲正压式封管并进行留置效果比较。结果:对照组的堵管率为38.3%,观察的堵管率为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平均留置时间为(2.45±1.16)天,观察组的平均留置时间为(3.23±1.1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用10U/ml肝素钠盐水封管能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堵管率的发生,其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封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袁道海  林贞 《海南医学》2010,21(3):123-124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和封管时小开关夹闭时机对静脉炎及堵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成人静脉输液者随机平均分为上肢头静脉血管穿刺试验组和下肢大隐静脉血管穿刺对照组.分别实施静脉穿刺并在封管不同时机夹闭小开关。试验组再随机平均分为A、B两亚组,对照组再随机平均分为C、D两亚组,分别观察相应指标。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亚组堵管及局部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B亚组(P〈0.01),C、D两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头静脉留置针穿刺配以封管液推注过程中夹闭小开关,既能减少静脉炎和堵管的发生,又能降低局部不活.  相似文献   

10.
黄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3):1788-1789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手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为抢救患者提供便利。方法:将8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有传统双手送管法,观察组采用单手送管法,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单手送管法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双手送管法。结论:单手送管法可明显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既减少了患者痛苦,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可见,留置针单手送管法更满足于临床护士实践操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脑血管病住院治疗病人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肝素12 500IU+生理盐水100ml封管液封管,对照组采用肝素1 2500 IU+生理盐水250ml封管液进行封管.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结果 观察组留置时间≤5d为5例,无堵管、静脉炎的发生;对照组留置时间≤5d为20例,发生堵管13例,静脉炎9例.结论 采用肝素12 500IU+生理盐水100ml的肝素封管液对脑血管病治疗病人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孙琳  吴小玲  薛秒 《西部医学》2012,24(3):590-59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规格型号静脉留置针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老年肺心将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BD-22G静脉留置针组(对照组)30例,BD-24G静脉留置针组(观察组)30例。比较两组留置针在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和堵管率的发生及留置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穿刺时及留置期间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堵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24G留置针比22G安留置针更适合运用于老年肺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肝素帽固定部位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延华  王园园  杨传玲 《吉林医学》2009,30(21):2721-272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部位对留置针回血、堵管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4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下方或水平位置,观察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上方3-4 cm处。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回血率、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于穿刺点上方,可减少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针改良封管方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改良对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方法,探讨静脉留置针减少封管次数、回血次数,避免发生堵管并拔针最有效的方法。方法:将2007年以来在我科住院的患儿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100例,传统组采用常规封管,由BD公司提供的封管方法;改良组采用脉冲式缓慢推注和调节夹子位置进行的正压封管。比较两组封管总次数、回血次数,有无发生堵管并拔针及留置针留置的天数。结果:改良组封管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冲式缓慢推注和调节夹子位置进行的正压封管可以减少封管总次数、回血次数,避免发生堵管并拔针,且可增加留置针留置的天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0.9%氯化钠封管与原液封管在消化性溃疡病人静脉留置针实用的效果.方法:我科2009年度200例需静脉输液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两组,观察组输液后用原液封管封管,对照组用0.9%氯化钠封管,两种封管液均直接从肝素帽均匀推注.结果:两种封管方法的堵管率,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留置针的平均保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器内原液的压力封管可以代替生理盐水封管,操作简便,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黄颖华 《吉林医学》2014,(34):7708-7709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的小儿静脉留置针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患儿接受骨缝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照组60例接受浅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静脉输液留置针存留时间、留置针堵管、静脉炎、外渗等并发症的状况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留置针使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对照组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部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对留置针使用并发症和留置时间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贾菲 《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530-1531
目的:比较无针密闭正压接头与肝素帽接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效果。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无针密闭正压接头组(观察组)50例和肝素帽组(对照组)50例,比较两种方法在静脉留置期间并发静脉炎和堵管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炎和堵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封管可以显著降低静脉炎和堵管率,能显著减少穿刺及更换留置针的频率,保护血管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针对不同血管采用不同的送管方法 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 笔者根据本科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登记本,将改良前的200名患儿作为对照组,改良后200名患儿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针对不同血管采用不同的送管方法 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黄东玲 《广东医学》2012,33(24):3834-383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腹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0例腹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使用静脉留置针组(观察组)和传统的使用头皮针组(对照组),每组95例。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20 min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检查过程中护士直接从静脉留置针中推注对比剂,进行腹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扫描检查;对照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增强时,护士进入磁体室进行静脉穿刺注射对比剂。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穿刺推注对比剂情况、一次性扫描成功情况、扫描图像清晰度、检查时间和效果等。结果观察组发生对比剂外漏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一次性扫描成功率、扫描图像清晰度、检查时间、检查效果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静脉留置针在腹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头皮针。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能够避免对比剂的外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一次性扫描成功率,提高图像清晰度和有效缩短检查时间,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2 000例罹患不同疾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 000例)和对照组(1 000例),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操作中采用常规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 .结果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留置针堵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进穿刺和封管方法 ,可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和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