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与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血清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将6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和艾灸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脑肠肽[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水平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6.7%(20/30),对照组为33.3%(10/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仅腹泻、腹痛2项症状有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5-HT、VIP和SP水平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变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与艾灸治疗D-IBS的临床疗效优于盐酸洛哌丁胺胶囊,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脑肠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神阙穴外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中药神阙穴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易蒙停加谷维素治疗,疗程1月,对治疗无效的患者使用交叉法,再治疗1月,观察疗效。结果:3月后随访复发率,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中药神阙穴外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毫火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虚湿盛证)疗效及对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IB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匹维溴铵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毫火针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神经递质含量、临床相关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 <0.05)。两组治疗后腹泻、腹痛、大便溏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泻、腹痛、大便溏泻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神经肽Y(NYP)、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治疗后NYP、5-HT、S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IBS-S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IBS-QOL评分较前均上升(P <0.05),观察组治疗后IBS-SSS以及IBS-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无明显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散及帕罗西汀;对照组仅口服帕罗西汀。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肛管静息压、直肠最大感觉阈值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治疗组痊愈率为30%,对照组痊愈率为15%;两组均可改善患者肛管静息压及直肠最大感觉阈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方面两组疗效相似。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帕罗西汀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探寻中医药治疗IBS—D可能的客观化评价指标。方法将60例IBS.D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和匹维溴铵治疗,2组均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主要中医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血清胃肠激素5-羟色胺(5-HT)、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结果中医证候总体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8%,对照组为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腹痛即泻、腹部隐痛、情志抑郁、神疲乏力单项症状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胃肠激素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试验组CGRP改善尤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法治疗IBS—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6,(8):944-945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D-IB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参苓白术散加艾灸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5-HT、VIP和SP等脑肠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5-HT、VIP和SP等脑肠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8.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9.8%)(χ2=4.49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vs 7.0%,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艾灸治疗D-IBS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脑肠肽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体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东垣针法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2组均给予匹维溴铵片口服,每次50 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参苓白术颗粒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观察组给予东垣针法(中脘、天枢、章门、关元、昆仑、胃俞、足三里、内 庭、陷谷)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6周。治疗6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胃肠道症状评分与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测(IBS-SSS)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结肠黏膜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1例、剔除1例。最终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纳入疗效统计。 (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胃肠道症状评分、IBS-SS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症候积分、胃肠道症状评分、IBS-SSS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IBS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IBS-QOL量表各维度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5-HT、SP、VI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5-HT、SP、VIP 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4.59%(35/37),对照组为72.22%(26/3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东垣针法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有效调节机体胃肠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梁钢 《广西中医药》2006,29(3):15-16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洛哌丁胺口服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总有效率60.98%。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脾虚湿阻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IBS脾虚湿阻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小檗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BS脾虚湿阻型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5-羟色胺(5-HT)、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疏肝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使用乙酸灌肠加束缚的方法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HT、SP及VIP。[结果]疏肝健脾方可以明显降低大鼠的粪便含水量(P〈0.05);疏肝健脾方中、高剂量组腹部撤退反射(AWR)评分在不同扩张容量下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疏肝健脾方可以降低大鼠血浆中5-HT和结肠组织中sP的含量,而血浆中SP、VIP及结肠组织中VIP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疏肝健脾方可以改善大鼠的腹泻及内脏的高敏感性,并对5-HT及SP有调节作用,提示疏肝健脾方可以有效治疗D—IBS,并与调节胃肠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48例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7.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7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金双歧治疗,2组治疗4周,随访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治疗组复发率为12.6%,对照组复发率为43.8%,2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分析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虚湿盛证患者中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间收治的 80 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盛证的 IBS–D 患者,按照随机数 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西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IBS 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的症状评分、IBS–SSS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IBS–S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IBS–D 脾虚湿盛证患者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运用黄连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各行主要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能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在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64例,分为两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8.13%)(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单纯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大便稀溏、腹痛及排便次数)积分、血液指标[胆囊收缩素(CCK)、酪神经肽(NPY)及P物质(SP)]及直肠敏感性(直肠感知阈值、腹痛阈值及排便阈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45%,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大便稀溏、腹痛、大便次数积分及总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浆CCK、NPY及SP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CCK、SP水平降低(P0.05),NPY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CCK、SP水平降低和NPY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治疗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直肠感知阈值、腹痛阈值及排便阈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增加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更明显(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CCK、SP水平,提高NPY水平,减少胃肠蠕动,降低直肠平滑肌的兴奋性,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肠道运动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脾虚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我院肛肠科门诊收治脾虚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0例,按随机法分为针灸组(针刺加雷火灸)、针刺组及西药组(匹维溴胺),每组30例。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以及血清脑肠肽水平变化。结果:针灸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及西药组(P<0.05),而针刺组总体有效率与针灸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IBS总体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针刺组效果最佳。与西药治疗组比较,针刺组、针灸组患者血清SP、5-HT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血清VIP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针刺加雷火灸可能是通过降低IBS患者血清SP、5-HT表达水平,上调VIP表达水平,改善IBS患者症状,起到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脾虚湿盛型腹泻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辅以饮食调理、心理指导;对照组42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0例,显效6例,有效3 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临床治愈22例,显效7 例,有效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各项均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性脾虚湿盛型腹泻疗效确切,优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6年8月起.笔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管活性肽(VIP)、神经肽(NPY)和P物质(S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VIP、SS和S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能显著改善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VIP、SS和SP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