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目的评价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方法选门诊及住院早期糖尿病肾病病人54例,均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应用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胰激肽原酶片,疗程为2个月,对比分析患者初诊及最后复诊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排泄率变化。评定地黄叶总苷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功效。结果给药足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6.3%,对照组70.3%,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降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蛋白排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对患者肌酐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效。且优于胰激肽原酶片单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炎康联合地黄叶总苷治疗慢性肾病(CK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CK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服用肾炎康胶囊,观察组则同时服用肾炎康胶囊和地黄叶总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肾炎康联合地黄叶总苷治疗CKD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三黄益肾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三黄益肾组36例,给予三黄益肾胶囊治疗;三黄益肾联合胰激肽原酶组38例,给予三黄益肾胶囊与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胰激肽原酶组36例,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有关指标。[结果]治疗后3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24 h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三黄益肾联合胰激肽原酶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较其他2组降低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黄益肾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应用胰激肽原酶联合血栓通治疗,对照组42例仅应用血栓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57.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血栓通联合治疗能够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与肾衰宁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1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保持血糖、血压、血脂稳定,控制蛋白摄入量为0.6 g/kg,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胰激肽原酶和肾衰宁胶囊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肾衰宁胶囊口服,服药后2个月、6个月各复查尿蛋白、肌酐,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5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个月、6个月分别测定血肌酐、尿蛋白,结果表明治疗组的血肌酐和尿蛋白的下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一种以微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终末期阶段,胰激肽是一种作用非常强烈的血管活性物,肾衰宁有较强的活血化瘀、通腑泄浊作用,应用胰激肽原酶联合肾衰宁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衰竭,能有效地控制肾功能衰竭的进程,推迟患者开始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金俊茹  赵建红 《河北中医》2013,(11):1681-1682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早期DN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控制血糖、血压)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注射液。治疗3周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的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早期DN微量蛋白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肾炎康复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相关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活血组方配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养阴活血组方,治疗半年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养阴活血组方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三黄益肾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三黄益肾胶囊与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对照组30例,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有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24h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治疗组24h尿微量白蛋白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三黄益肾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培菲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糖尿病肾病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9例,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培菲康胶囊口服,治疗组再加用参苓白术散口服,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培菲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腹泻疗效确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药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效果,进而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芪藤地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采用中药芪藤地黄颗粒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塞通片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价值评估。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0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使用血塞通片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踝臂指数变化、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较对照组的78%明显提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踝臂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TSS、T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片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促进症状缓解,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通活血乳膏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温通活血乳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神经的传导速度、神经症状、体征及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有效率为64.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症状、体征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活血乳膏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王松耀  刘泽平 《光明中医》2016,(24):3610-3611
目的探讨加味地黄汤合缬沙坦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基础药物治疗方案,同时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地黄汤。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18%;降低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加味地黄汤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早期DN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贝纳普利治疗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68例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率30-300ug/24h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胰激肽原酶240单位3次/日。贝纳普利10mg!次/日口服,对照纽给予贝纳普利10mgl次,日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VAE,血糖,血压,血脂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纽治疗后VAE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于本院内分泌科门诊进行就诊并收治入院的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降糖、控制饮食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口服胰激肽原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口服胰激肽原酶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疗程共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以及治疗疗效等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麻木、疼痛、感觉异常以及烧灼感等TS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而观察组患者接受木丹颗粒和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后,其神经症状改善更明显,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2.00%,与对照组有效率74.00%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以及烧灼感等神经病变症状,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达到协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目的,其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口服雷米普利、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实脾饮加减治疗。经过8周治疗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与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和活血化瘀法治疗组,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病例。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两个月后进行24h AER、CH、TG、CRE、BUN等指标的检测。结果:活血化瘀法治疗组总有效率大于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或P<0.01),且活血化瘀法治疗组低于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与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肾病均有明显临床效果,但后者疗效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塞通软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血塞通软胶囊200mg,3次/d及胰激肽原酶肠溶片240单位,3次/d,对照组仅加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240单位,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软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贺毅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28-28
目的:观察注射用胰激肽原酶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尿蛋白阳性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胰激肽原酶及肾康注射液),治疗28天后,比较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排泄量(24 UAER)。结果: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均明显改变(P0.05),分别下降了32.2%和60.4%,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中西结合使用注射用胰激肽原酶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肾病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下降明显,对糖尿病性肾病患者有确切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