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结合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1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3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24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优质护理结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满意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5.08%(P〈0.05)。结论:优质护理结合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使患者得到优质、高效、满意、放心的中医护理服务,我院开展了以提高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夯实中医护理技术、构建护患融洽与和谐的活动,不但彰显了中医护理的特色,更展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优质的中医特色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3.
目的:把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发展方向进行不断的探索,为患者提供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助推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将《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贯彻执行于实际工作中。一、彰显中医特色,形成中医特色优质护理。二、完善中医护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提升优质护理内涵。三、学习中医传统文化,提升护理品味。四、强化中医技能,实施辨证施护,体现中医优势病种护理。五、中医护理独树一帜,优质护理患者满意。六、开展中医特色评价,建立激励机制。结论:患者真正体验到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身心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形成了和谐护患关系,继承和弘扬了祖国医学,助推了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自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以来,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注重专科护理水平的提高,将中医特色护理文化与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相结合,根据中医医院特点,发挥中医优势,认真落实优质护理工作,弘扬中医文化,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基本原则,把中医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流程融入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服务中,注重运用中医的饮食、情志、康复等护理措施,因人、因病、因情进行施护,使护士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5.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我科将中医特色护理融入到优质护理服务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中医医院运行状况。方法:利用中医护理优势,将中医整体观念和整体化护理结合,辨证施护和责任制护理结合,未病先护和预防并发症结合。结果: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弘扬了传统中医文化,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结论:在中医医院实施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切合实际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作用,介绍我院优护病区中医特色护理开展情况及具体实施方法.方法 运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作为特色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手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实施特色护理.结果 患者真正体验到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改革护理模式,专业化、人性化、连续、全程、全面护理,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我院5个科开展优质护理,APN排班,护士包干患者,优化服务流程,细化服务内容,科内、护理部多层面质量监控、考评.结果: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状况。方法以中医护理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为理论指导,为患者实施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用药护理、中医特色操作方法、康复及预防保健指导等中医护理内容,实施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结果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弘扬了传统中医文化,提升了护理质量,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结论在中医医院实施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切合实际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2011年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将中医特色护理文化融入示范工程活动中,丰富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患者得到了系统的中医特色护理,中医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现将我院开展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梁彩虹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147-148
目的:实施中医特色护理,为患者提供满意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突出中医特色护理,使中医护理服务和技术流程规范化,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总结经验。结果:发挥了中医特色护理,夯实了基础护理,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门诊优质护理的工作方法,研究耳鼻喉门诊舒适护理方案,以提高病人满意度,推进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方法:选择本院耳鼻喉科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100例门诊患者,按挂号的流水号随机抽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采用征询意见表获取病人的满意度评价,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o%(48/50);对照组满意度为82.00%(41/50)。经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耳鼻喉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必须的,护士服务态度直接影响了病人对耳鼻喉门诊的治疗效果与评价。护士以患者为中心,对具体的治疗操作,护士详细讲解能够开展贴近病人需要的人性化服务。有效地提高耳鼻喉门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王红梅 《北京中医药》2012,31(12):951-952
中医医院的护理工作既具有西医护理的内容,又具有中医护理的特色,从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理论体系出发,又包含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情志护理、健康指导等基本内容,还兼具多种特色操作方法.把中医护理特色与优势和西医专科护理工作结合起来,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牟建红  栾海霞 《光明中医》2013,28(4):827-82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院患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值。相应的也给我们护理工作者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动力,原来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和护理水平已远不能适应患者的需要。为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全院第一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示范病房,在院领导、护理部的大力支持及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保证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顺利开展,不仅需要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更需要"亲情化"关怀。方法:通过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注重传播技巧与心理沟通。结果":亲情化"服务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与照顾,使护患关系更融洽,通过问卷调查病人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2%提高到98%。结论:高超护理技术与"亲情化"服务相结合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冯进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1):1243-1245
目的:探讨开展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对医护患三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开展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病区(实验组)和传统护理服务病区(对照组)各抽取120例患者、30名医生及50名护士做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医护患三方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医护患三方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5、P〈0.01。结论:开展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医护患三方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血透室开展亲情优质服务活动,能充分调动每个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从细微之处入手主动为透析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感受亲情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一方面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创建特色优质护理病房的效果与经验。方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和省卫生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创建优质护理病房活动,将活动开展前后的基础护理工作、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使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使用量大幅度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基础护理与健康教育也得到了加强。结论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创建特色优质护理病房切实可行,可帮助医院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全程优质护理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护理满意率较高,试验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0.
神经内科开展亲情优质服务活动,能充分调动每个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从细微之处入手主动为透析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感受亲情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一方面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