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长效青霉素又名"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是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与适量缓冲剂及助悬剂混合制成的无菌粉末。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和早期梅毒的治疗。由于此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颗粒大,极难溶于水[1],溶解后成白色浑浊状,经常出现针头被阻塞而致一次注射失败,再次注  相似文献   

2.
不同体位对长效青霉素一次性注射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秀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1):1346-1346
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为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与缓冲剂及混合剂混合而成的无菌粉末。因其水溶性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同体位会对其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产生不同的影响。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18例,男性51例、女性67例,年龄16~68岁,均为在本院进行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2次的病人;注射部位为左侧臀大肌,第一次注射采用的体位为卧位,第二次注射采用的体位为坐位;环境温度为19~23℃,由专人操作,均按常规进行肌肉注射。12 操件方法 常规方法取溶媒6mL,注入瓶内溶解粉剂,针头连同注射器留在瓶内,充分摇均,注射部…  相似文献   

3.
刘松岚 《黑龙江医学》2009,33(12):946-946
在性病治疗中,常用肌注长效青霉素治疗梅毒,但采用常规的两快一慢肌注方法,经常会出现针头堵塞,重复注射的现象,并且在注射时,由于局部压力增加和药液刺激会引起较强的疼痛感,使病人难以接受,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又浪费药液。本文作者经过长期实践,对注射方法进行改良,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赵平芳  鲁永霞 《吉林医学》2013,(35):7494-7495
目的:对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运用盐酸利多卡因、灭菌用水、NaCl溶液稀释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进行观察研究。结果:NaCl溶液和利多卡因作为溶剂注射长效青霉素疼痛感不同,灭菌用水比NaCl溶液更疼,NaCl溶液比利多卡因更疼,利多卡因疼痛感最轻。结论:长效青霉素的最佳溶剂为盐酸利多卡因,其可以减轻疼痛感,注射成功率高,患者不会反对,也可以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长效青霉素又名“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是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与适量缓冲剂及助悬剂混合制成的无菌粉末。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和早期梅毒的治疗,通常是将240万U的注射用长效青霉素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4周。由于此药物为白色结晶性粉末,颗粒大,极难溶于水,溶解后成白色浑浊状,经常出现针头被阻塞而致一次注射失败,有时甚至增加溶酶或用大型号的针头,如8号、9号针头,也出现一次注射失败,  相似文献   

6.
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效青霉素别名卞星青霉素,即二乙胺青霉素G或二卞基乙二胺青霉素,是一类重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1],在临床中主要用于对青霉素敏感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或需长期维持血药浓度的风湿病、肾病等患者,以预防链球菌感染[2].  相似文献   

7.
笔者2000年~2007年对青霉素试敏阴性者,用青霉素G钠局部注射,治疗乳房炎180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80例患者,在哺乳期3周~4周内发病者120例。2一般情况:患者初感乳房肿胀,疼痛,表皮红热、痛处出现硬块,压痛明显,疼痛为波动性;可伴有寒战、高热、  相似文献   

8.
青霉素注射中途过敏休克5例郝美华,孙桂芳,张肖虹,李夏民,许晓亮(附属医院,宁阳县周围血管病医院)在各种药物过敏中,青霉素过敏居于首位,在使用青霉素治疗的病人中,我国每年死于青霉素过敏者就有百例以上。青霉素注射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立即发生,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苄星青霉素注射一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增加药物的利用度,同时树立成本观念并对皮试方法等问题进行探索。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本院注射苄星青霉素的95例门诊患者,共300人次,其中儿童20人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震荡式摇匀药物,3快法注射,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充填针梗、静止式溶解药物,3快1匀法注射,注射期间与患者充分沟通和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结果:对照组常规注射法一次注射成功率79%,试验组一次注射成功率99%,药液残留、患者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理盐水充填针梗、静止式溶解药物方法,3快1匀法注射苄星青霉素,并在注射期间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药液残留减少,给药准确,方法简单易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门诊患者应用青霉素后的严密观察,一旦发生青霉素在皮试、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过程中的过敏反应,快速、得当、有效的处理,以避免严重后果发生。方法:切实坚持查对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详细询问病史,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行动快速,技术过硬,药品及机械完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更有利于抢救和康复。结果:2003年1月-2004年1月,本院门诊使用青霉素27000人次,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17例,无1例死亡。结论:门诊应用青霉素,须严密观察、具备熟练的抢救技术,预防和杜绝注射青霉素过敏而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归纳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 了解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先兆症状和体征。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及时给予急救和护理。结果 提高了抢救青霉素过敏的成功率。结论 熟悉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先兆、症状及体征,及时急救,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注射长效青霉素患儿心理特征,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儿配合治疗的成功率及肌内注射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参照调查,心理询问,表情观察等方法,将128例患儿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均为64例,分别采取注射长效青霉素患儿特别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干预,针对不同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护理组患儿合作率以及肌内注射配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取个体化、针对性护理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配合治疗的成功率以及肌内注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大剂量苄星青霉素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及减轻患者疼痛的方法。方法将400例需肌内注射大剂量苄星青霉素的门诊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溶媒为0.9%氯化钠溶液5mL)和改良方法(溶媒为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分侧注射,就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患者疼痛感及硬结产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改良注射法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x^2=37.88,P〈0.05),注射的疼痛程度、硬结数明显低于传统组(x^2=4.89,P〈0.05,x^2=7.81,P〈0.05)。结论改良法注射效果优于传统法,且可减少硬结产生;大剂量苄星青霉素分侧注射法,可达到其他方法注射普通剂量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丁启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4):677-677
在我院,常见的注射用混悬液有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此类药物经盐水溶解后,形成白色混悬液,混悬液中混有空气栓子,如果此时立即注射,药液中的气栓在注射时或推药中堵塞针梗造成注射失败。因此,在临床中通过总结经验,对此类药物的注射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改进,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苄星青霉素注射时防止针头堵塞的方法及技巧。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注射室2012年1月—2014年1月200例早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即一侧臀部给传统注射法,另一侧臀部给予生理盐水灌注(填充)注射针头后注射法,比较两组注射方法的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生理盐水灌注(填充)注射组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注射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传统注射组。结论: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改进能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8.
19.
临床上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又名长效青霉素)主要用于早期梅毒的治疗、预防风湿复发等。因此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颗粒大,极微溶于水,按常规注射,往往易堵塞针头,且疼痛剧烈,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会出现用药不准,不利于对疾病的治疗讶。为此同行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给患者应用抗菌素药物青霉素前,必须先作皮内过敏试验(以下简称皮试)。但皮试注射部位在教科书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注射部位,只笼统地提出前臂掌侧面或前臂掌侧下段;或前臂屈侧中下部或前臂屈侧面。在作皮试时,患者比较疼痛,尤其是婴幼儿更是哭叫不止。为减轻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