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因素很多,其中标本放置时间是不容忽视的,按要求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早计数为好,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员紧缺,标本量大,所采集的科室较多,往往难以做到。为观察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笔者对25例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1方法清洁小试管中加入草酸按稀释液,取受试者未稍血,1:用稀释后混匀,注入计数地,静置ic~15分钟在高倍镜下计数5个中方格,标本采集后分别于3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计数。2结果2.l血小板放置不同时间结果见表1。22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见表2,血小板放置不同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法分别于即刻、1h、2h、4h、8h、16h计数血小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小时后两法计数血小板明显低于即刻测定。结论血标本采集后置室温4小时内,对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对50份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同一份标本分别用仪器法(立即、30 min和1 h)和镜检法(立即、30 min和1 h)进行测定.结果:两种方法立即测定的均值相近(P>0.05);镜检法立即测定与30 min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立即测定与1 h测定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仪器法立即测定与30min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仪器法立即测定与1 h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将影响血小板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4.
尤晓萍 《当代医学》2007,(11):42-43
目的 探讨全血放置不同时间对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使用EDTA-K2抗凝血放置不同时间检测血小板并用瑞氏染色不同时间抗凝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与手工法检测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全血放置0分钟、5分钟、6小时时机测与手工法结果血小板<90 × 109/L时t值<0.01,有极显著性差异.血小板>90×109/L时t值<0.05,有显著性差异.血小板检测结果均减少在10分钟、30分钟、90分钟、120分钟时机测与手工法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EDTA-K2抗凝血在10分钟至120分钟之间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5.
尤晓萍 《当代医学》2007,(21):42-43
目的 探讨全血放置不同时间对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使用EDTA-K2抗凝血放置不同时间检测血小板并用瑞氏染色不同时间抗凝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与手工法检测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全血放置0分钟、5分钟、6小时时机测与手工法结果血小板<90 × 109/L时t值<0.01,有极显著性差异.血小板>90×109/L时t值<0.05,有显著性差异.血小板检测结果均减少在10分钟、30分钟、90分钟、120分钟时机测与手工法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EDTA-K2抗凝血在10分钟至120分钟之间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新型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PL-11两种诱导剂对氯吡格雷短期效应的监测。方法与以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光比浊法(ADP-LTA)为参照,比较ADP(ADP-PL-11)与胶原(Col-PL-11)诱导的PL-11对健康人服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功能变化的监测。结果25名健康青年男性平均年龄(27.5±3.7)岁,服药6 d后,血小板功能均有所降低。Col-PL-11在基础值范围64.7%-83.6%(95%PI),ADP-LTA结果在基础值范围是65.9%-89.1%(95%PI),ADP-PL-11为67.2%-86.8%(95%PI)。服药前后Col-PL-11结果存在部分重叠区域。各方法相关性分别为ADP-PL-11 vs LTA, r=0.757,P<0.001;ADP-PL-11 vs Col-PL-11,r=0.764,P<0.001;Col-PL-11 vs LTA,r=0.521,P=0.009。以ADP活化LTA结果在服药后比服药前基础值降低至少10%(>10%)为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标准,ROC分析得到ADP-PL-11(临界值66%)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6%,88.2%;Col-PL-11(60.0%)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9.2%,70.6%。结论 PL-11检测氯吡格雷治疗时ADP比胶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ADP-LTA与ADP-PL-11之间结果可能存在可交换性,使ADP激活的PL-11检测可能成为替代经典光比浊法的血小板功能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血小板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CD-17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及显微镜计数。结果 两种方法计数测定血小板20分钟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结果均出现明显的差异。结论 血标本在采集后,必须20分钟之内完成测定。  相似文献   

8.
张玮  梁红 《中国医疗前沿》2013,(23):94-94,30
目的探讨PL-11血小板分析仪检测功能的性能及应用情况。方法将2013年4月-2013年6月我院行血常规检查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试验组给予PL-11血小板分析仪检测,对照组给予光学比浊法检测,比较两组准确并评价污染率情况。结果试验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携带污染率稍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携带污染率均小于15%。结论PL-11血小板分析仪检测性能稳定、敏感,具有较高的血小板检测准确率,其携带污染率也较低,操作简便、测定迅速,可广泛应用于急诊和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随着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传统的血小板镜检计数方法正逐渐被替代,但是分析仪法计数血小板存在着许多干扰因素,导致结果不可靠,需人工复检才能得到准确结果。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大中型医院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将血液标本集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才进行测定,这样会对测定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崇  王礼 《吉林医学》2004,25(8):22-22
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血常规静脉采血已逐渐被大家所接受。一般认为,静脉采血后要及时对标本进行测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对静脉血标本进行血常规测定也并不是越快越好。为探讨静脉血标本最佳的测定时间,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正常动物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给予红景天苷5d,观察其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小鼠凝血时间和血小板数的影响;采用体外血小板聚集法,利用不同的诱导剂,观察红景天苷对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结果:红景天苷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对ADP、花生四烯酸和胶原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红景天苷1.85、0.93mg/mL能显著降低1min、5min体外血小板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红景天苷48.0、24.0mg/kg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各剂量组对血小板数目无明显影响。结论:红景天苷明显降低大鼠和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震荡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到2016年11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确定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40例,采用PL-12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检测震荡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诱导剂分别是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sphosphate, ADP),分析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 aggregation rate,MAR)和平均聚集率(average aggregation rate,AAR).结果 以AA为诱导剂组,震荡前全血标本的MAR为31.93±19.86,震荡后全血标本MAR 28.83±17.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8,P>0.05);震荡前全血标本的AAR为33.27±19.78,震荡后全血标本AAR 29.95±15.9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0,P>0.05).以ADP为诱导剂组,震荡前全血标本的MAR为54.48±15.31,震荡后全血标本MAR 45.61±17.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8,P<0.05);震荡前全血标本的AAR为55.34±18.1,震荡后全血标本AAR 49.24±17.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2,P<0.05).结论 MAR和AAR是临床判断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震荡会对全血标本血小板聚集功能中MAR和AAR产生影响,故在日常检验工作中操作人员应避免不当的震荡,以免造成错误的检测结果 ,影响临床对患者血小板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ITP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以及改良的模式法出血时间测定。方法:以正常人洗涤血小板悬浮于ITP患者PPP中,测定其对Adr、SJAMP、Ristocetin、collagen的诱导的聚集功能。结果:ITp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障碍,模式法出血时间延长。结论:ITP患者血浆中有在抗血小板膜蛋白抗体,特别是与抗胶原受体(GPⅥ)抗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息痛颗粒对小鼠出凝血时间及对血瘀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小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息痛颗粒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以生理盐水,丹参滴丸0.1g/(kg·d),息痛颗粒6.26g/(kg·d)、3.13g/(kg·d)、1.25g/(k·d)灌胃给药,1次/d,连续3 d.于末次灌胃后断尾法测出血时间,用毛细玻管法和玻片法测凝血时间.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血瘀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息痛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以生理盐水,丹参滴丸37.5 mg/(k·d),息痛颗粒5g/(k·d)、2.5g/(k·d)、1.25g/(kg·d)灌胃给药,1次/d,连续3 d.以上5组均于末次给药后1 h用肾上腺素加冷刺激形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以正常大鼠灌服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第2 d各组分别自颈动脉取血,以比浊法测二磷酸腺苷(ADP)、胶原(COL)、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息痛颗粒大、中剂量组小鼠出、凝血时间均延长(P均<0.05);息痛颗粒各组血瘀型大鼠ADP、COL、AA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降低(P均<0.05).结论:息痛颗粒有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定了25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β血栓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Ⅳ因子(PF_4)血浆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PAR)。结果肺心病患者β-TG、PF_4、β-TG/PF_4及PAR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β-TG血浆浓度与动脉血氧分压呈负相关(r=-0.46 P<0.01),β-TG与PF_4呈正相关(r=0.57,P<0.01)。提示肺心病患者存在血小板体内激活,讨论了肺心病患者血小板体内激活的原因和后果。  相似文献   

16.
左丽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10):757-759
目的探讨离心速度对血小板功能及各项指标的影响,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十例健康志愿者,按血小板聚集试验的标准对其静脉血抗凝处理,分组处理,进行血小板数量(PCL),血小板的平均体积(MPV),分配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网织血小板数量(RP),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的检查,分析各种因素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离心速度与血小板数量,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分配宽度,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压积,网织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率都有相关性,1000转10分钟与3000转10分钟后混匀再1000转10分钟两组无显著差异。血小板的数量与聚集具有相关性。结论浓缩稀释试验使血小板的各项指标发生梯度性变化,在相关的条件下数量在一定的范围时对其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麝香抗栓丸(SATP)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SATP 按1.5、3.0、6.0 g•kg-1给大鼠连续灌胃14 d,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方法制造大鼠实验性脑缺血模型,15 min后测定全血及血浆粘度、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及血栓弹力图等指标。结果:SATP 3.0、6.0 g•kg-1组均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P<0.05~P<0.001),1.5 g•kg-1组仅对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血小板5 min聚集率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SATP 3个剂量组对大鼠血栓弹力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SATP可能通过降低血液粘度及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产生保护作用。SATP由蜜丸改为水丸后药效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Ixeris sonchifolia Hance (ISH) on platelet function and hemorrheolog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M) patients. Methods: Thirtythree type 2 DM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20 ml ISH per day, intravenously dripping for 15 days; 31 patients in the red sage treate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osite red sage injection intravenous dripping for 15 days, and their changes of 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 Ⅱb/Ⅲa compound (GPⅡb/Ⅲa), 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140 (GMP140),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PAgR) and hemorrheology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with ISH, the GPⅡb/Ⅲa compound positive rate of 33 type 2 DM patients were lowered (P<0.05), GMP140 showed lowering trend, PAgR obviously reduced, an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P<0.01). At the same time, the various parameters of hemorrheology display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There was no adverse effect dur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Conclusion: ISH could improve platelet function and abnormal hemorrheology of type 2 DM patients, which is vital for the treatment of DM and their vascular lesion.  相似文献   

19.
谢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77-1379
目的:探讨室温下正常及病理水平血标本存放时间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40名体检健康人员(对照组)以及20例血液疾病患者(血液病组)血标本,在20 min内检测,然后分别测定室温(25±0.5)℃放置8、9、10、11、12和24 h血细胞参数值。以20 min内测定结果为对照,所有时间点测定结果与之比较。结果: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测定值与对照组相比,PLT呈下降趋势,11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时降低明显;对照组血标本检测结果中,WBC分类变化显著,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及单核细胞比例升高(P<0.05);血液病组血液标本检测结果中,RBC、PLT均出现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室温放置10 h内标本,重复性较好,结果可靠,可为临床样本检测、复查核对,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