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恩丹西酮、地塞米松联合用于防治腹腔镜手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 IA)的恶心、呕吐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ASAⅠ-Ⅱ级病人140例随机分为4组:Ⅰ组:对照组,30例,术后静注生理盐水5 m l;Ⅱ组:恩丹西酮组,35例,术后静注恩丹西酮4 mg;Ⅲ组:地塞米松组35例,术后静注地塞米松10 mg;Ⅳ组:联合组,40例,术后静注恩丹西酮4 mg 地塞米松10mg。术后均接术后自控镇痛泵(PCA)开始止痛,观察术后24 h恶心呕吐情况。结果24 h内Ⅰ组恶心13例,呕吐10例;Ⅱ组恶心8例,呕吐5例;Ⅲ组恶心10例,呕吐3例;Ⅳ组恶心4例,呕吐1例。后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Ⅳ组又明显低于第Ⅱ、Ⅲ组(P<0.05)。结论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均能降低腹腔镜手术后PC IA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但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吴猛 《医疗装备》2015,(2):60-6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昂丹司琼对子宫肌瘤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寻求合理剂量。方法:选择12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n=40)。于麻醉诱导前静注昂丹司琼4mg以及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记录手术后0~24 h内病人PONV、血糖变化情况。结果:Ⅰ、Ⅱ、Ⅲ组的术后PONV的例数、程度及发生率较Ⅳ组明显降低,Ⅱ、Ⅲ组虽然恶心呕吐发生率相同,但Ⅲ组程度较轻。Ⅰ、Ⅱ、Ⅲ组患者术后血糖均不同程度高于Ⅳ组,其中Ⅲ组患者术后每个时点均明显高于Ⅱ组。结论:地塞米松用量0.1mg/kg与0.15mg/kg对预防PONV效果相当,但0.15mg/kg对术后血糖影响更明显。因此,地塞米松最佳剂量是0.1mg/k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络酮对新生儿窒息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采用纳络酮的不同剂量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Ⅰ组(0.02mg/kg),治疗Ⅱ组(0.05mg/kg),治疗Ⅲ组(0.1mg/kg)和治疗Ⅳ组(0.2mg/kg),应用新生儿中心监护系统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HIE发生率,同时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原始反射和肌张力恢复情况。结果:Ⅲ组、Ⅳ组惊厥或频繁惊厥、机械通气以及发生HIE的例数均低于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意识状态、原始反射、肌张力恢复时间均较Ⅰ组、Ⅱ组短,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早期足量纳络酮干预疗效确定,且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剂量以0.1mg/kg为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恩丹西酮单独应用及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联合用于防治腹腔镜手术后病人的恶心、呕吐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ASAⅠ-Ⅱ级病人88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5例,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其余2组分别给予单独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30例)和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地塞米松10mg处理(43例)。观察术后24h恶心呕吐情况。结果24h内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处理2组(P〈0.01);在2组处理组间进行比较,联合用药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用恩丹西酮组(P〈0.05)。结论恩丹西酮能降低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5-HT3受体拮抗剂恩丹西酮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时效。方法:选择妇科手术患者23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20例,恩丹西酮8 mg(B组)212例。术毕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例数,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发生率及患者对恩丹西酮的满意度。结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恩丹西酮能有效防治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使患者更舒适,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国产恩丹西酮预防化疗呕吐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224例住院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1)丹西酮组(n=120):化疗前20min静注恩丹西酮8mg.(2)胃复安组(n=104);化疗前20min静滴胃复安40~60mg.结果:恩丹西酮组止吐完全缓解率(CR)和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1.7%(98/120)和97.5(117/120);胃复安组仅18.3%(19/104)和47.1%(49/104);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恩丹西酮组不良反应亦较胃复安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国产恩丹西酮预防化疗呕吐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恩丹西酮和其他止吐药物预防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对80例择期腹腔镜手术病人采用胃复安(A)、恩丹西酮(B)、恩丹西酮+地塞米松(C)、托烷司琼+地塞米松(D)进行止吐效果和毒副作用的比较分析。结果A组与后三组比较治疗恶心、呕吐的有效率较低,头晕、乏力、腹痛和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明显多,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C组术后24、48h止恶心、呕吐作用均明显优于B组;C组与D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恩丹西酮、地塞米松联合是一种疗效高、价格低廉、安全有效的止吐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与地塞米松联合利多卡因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年龄25~5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生理盐水5 ml;B组(格拉司琼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格拉司琼3 mg;C组(格拉司琼复合地塞米松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格拉司琼3 mg+地塞米松10 mg;D组(格拉司琼与地塞米松复合利多卡因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格拉司琼3 mg+地塞米松10 mg+利多卡因1.5 mg/kg。记录术后24 h内的PONV发生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D组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与A、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麻醉诱导前给予格拉司琼、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能够更好地预防术后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关键  宋智敏  李明  柴红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5):3624-3625
目的:观察雷莫司琼和恩丹西酮预防子宫肌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在全麻诱导前5min,分别缓慢静脉注射雷莫司琼0.3mg(A组)、恩丹西酮8mg(B组)、生理盐水5ml(对照组,C组)。观察静注前及静注后5min时心率、血压以及术后24h恶心呕吐的次数和程度。结果:在术后24h内恶心呕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结论:雷莫司琼和恩丹西酮均可显著减少子宫肌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雷莫司琼优于恩丹西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利多卡因和恩丹西酮减轻异丙酚注射的效果进行比较,选出较佳的方案供临床使用。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9例,ASAⅠ~Ⅱ级,按随机、双盲、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利多卡因组30例,恩丹西酮组29例,生理盐水对照组30例。结果异丙酚注射痛在利多卡因组为13%,在恩丹西酮组为24%,对照组为67%;两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两种方法都可减轻异丙酚的注射痛,但从实用性和预防术后恶心、呕吐角度考虑,恩丹西酮更佳。  相似文献   

11.
坦索罗辛和托特罗定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比较坦索罗辛和托特罗定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中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按区组随机化方法 分成四组,每组各40例.结石直径4~10 mm.Ⅰ组给予坦索罗辛0.4 mg,1次/d.Ⅱ组给予坦索罗辛0.4mg,1次/d,加托特罗定2 mg,2次/d.Ⅲ组给予托特罗定2 mg,2次/d.Ⅳ组为对照组,未给予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剂.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为2周.结果 Ⅰ组排石率为76.9%(30/39),Ⅱ组为70.0%(28/40),Ⅲ组为46.2%(18/39),Ⅳ组为42.1%(16/38),Ⅰ、Ⅱ组的排石率明显高于Ⅲ、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之间,Ⅲ、Ⅳ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石时间Ⅰ~Ⅳ组分别为(5.3±2.5)、(6.4±2.2)、(10.7±1.8)、(12.8±3.4)d,Ⅰ、Ⅱ组分别与Ⅲ、Ⅳ组之间,Ⅲ、Ⅳ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因不能耐受而退出研究.2周内四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坦索罗辛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方面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排石率;而托特罗定则可以缩短排石时间,但和坦索罗辛合用并无额外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扩容对剖宫产脊髓麻醉后低血压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脊髓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四组(n=15),组:麻醉前10 min开始匀速输注复方氯化钠(LR),100滴/min;组、组、组于麻醉即刻分别快速输注复方氯化钠、聚明胶肽、羟乙基淀粉,容量均为10 ml/kg.测量各时点血压变化并记录.结果 脊髓麻醉后15 min内,组、组、组与组相比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组、组间比较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0 min,组、组与组相比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与组,组与组相比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即刻扩容,晶体液和胶体液均可改善脊髓麻醉前期低血压状态,后期胶体液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预注方法与插管剂量的顺阿曲库铵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捕管的起效时间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20例,Ⅰ、Ⅱ、Ⅲ组分别预注顺阿曲库铵0.010 mg/kg(20% ED95)、0.015 mg/kg(30% ED95)、0.010 mg/kg(20% ED95),Ⅳ组预注0.9%氯化钠.4 min后给予插管剂量顺阿曲库铵:Ⅰ组0.140 mg/kg、Ⅱ组0.135 mg/kg、Ⅲ组0.190 mg/kg、Ⅳ组0.200 mg/kg.肌松监测仪监测拇内收肌四个成串刺激(TOF)和TOF的第一个肌颤搐(T1),当T1=0时,进行气管插管,记录预注间隔T1、TOF值及起效时间,并评价插管条件.结果 Ⅰ、Ⅱ、Ⅲ、Ⅳ组起效时间分别为(151.30±10.90)、(138.90±8.37)、(145.45±17.12)、(148.75±18.70)s.Ⅱ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Ⅰ、Ⅲ、Ⅳ组(P<0.01).在预注间隔内,四组T1和TOF均呈下降趋势,Ⅱ组出现TOF<90%.结论 顺阿曲库铵预注剂量0.010 mg/kg后给予插管剂量0.140 mg/kg的起效时间与有或无预注下插管剂量0.200 mg/kg相似,且预注间隔内不影响TOF值,故为首选.预注不能加快4倍ED95顺阿曲库铵起效时间.30% ED95的预注剂量在4 min的预注间隔出现TOF<90%,用于临床的安全性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防心脏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方法,对比研究昂丹司琼和格拉司琼对心脏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30例。以双盲方式按下述方法给药:Ⅰ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溶于0.9%NaCl溶液20ml);Ⅱ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溶于0.9%NaCl溶液20m1);Ⅲ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0.9%NaCl溶液20m。术后12、24h观察记录患者的PONV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Ⅰ组术后12hPONV发生率为20.0%(6/30),术后24h发生率为26.7%(8,30);Ⅱ组术后12hPONV发生率为20.0%(6/30),术后24h发生率为23.3%(7,30);Ⅲ组术后12hPONV发生率为72.4%(21/29),术后24h发生率为79.3%(23/29)。Ⅰ、Ⅱ组术后12、24hPONV发生率显著低于Ⅲ组(P〈0.01),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和格拉司琼对预防心脏PONV均有较好效果,均能有效地降低心脏PONV的发生率,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5.
朱蕾  张少敏 《现代医院》2004,4(10):16-18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999年 1月~ 2 0 0 4年 3月住院诊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首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6 6例 ,分析其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 ,并根据其胸前导联ST段的压低范围分为 4组 :无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Ⅰ组 ,n =14 ) ;胸前导联V1-3 ST段压低组 (Ⅱ组 ,n =11) ;胸前导联V4-6ST压低组 (Ⅲ组 ,n =18) ;胸前导联V1-6ST段压低组 (Ⅳ组 ,n =2 3)。结果 Ⅲ、Ⅳ组较Ⅰ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发生率增加 (P <0 0 1)。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前降支病变发生率分别为 2 8 6 %、18 2 %、72 2 %和 82 6 % ,与Ⅰ组比较 ,Ⅲ、Ⅳ组的左前降支病变比例高 (分别P <0 0 5和P <0 0 1) ;回旋支病变在Ⅰ、Ⅱ、Ⅲ、Ⅳ组分别占 35 7%、5 4 6 %、72 2 %、6 0 9%。与Ⅰ组比较 ,Ⅲ组的左回旋支病变比例高 (P <0 0 5 )。左前降支病变程度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V1-3 ST段压低合并左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低 ,而伴有胸前导联V4-6或V1-6ST段压低则多存在左前降支和 /或回旋支的严重狭窄病变 ,多支病变比例较高 ,有较大范围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Ⅰ组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地塞米松10mg,Ⅱ组术前静脉注射注射地佐辛0.1mg/kg,Ⅲ组为对照组,未应用药物。观察患者术后2h(T1)、6h(T2)、12h(T3)、24h(T4)、48h(T5)的VAS、BC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药、止吐药追加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个时间点,Ⅰ组的VAS低于Ⅱ组和Ⅲ组,BCS评分都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术后6h的VAS评分低于其他各个时点(P〈0.05);三组间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恶心、呕吐及咽喉不适发生率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和Ⅲ组追加镇痛药的次数高于Ⅰ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协同作用,能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张毅  张咸伟  田玉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42-4544
目的:将曲马多与传统的阿片类药物进行对比,对其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进行评估。方法:90例ASAⅠ~Ⅱ级的全子宫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曲马多组(T组):负荷剂量(Loding dose)1.5mg/kg,单次剂量(PCA bolus)10mg,背景输注(Back ground)10mg/h,锁定时间(Lockout time)5min;芬太尼组(F组):Loding dose1μg/kg,PCA bolus10μg,Back ground10μg/h,Lockout time5min;吗啡组(M组):Loding dose0.15mg/kg,PCA bolus0.5mg,Back ground1mg/h,Lockout time5min;观测患者24h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氧饱和度、VAS、镇静评分、Prince Henry评分以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并记录患者24h内用药量。结果:SS、VAS、PHS三组病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T、M组>F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排气时间延长发生率F、M组>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马多能够获得与吗啡、芬太尼相同的满意的镇痛效果,并且降低了术后排气时间延长的发生率,但恶心的发生率高于芬太尼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氟对雄性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方法选用4~5周龄雄性Wister大鼠36只,体重60~70g。随机分为Ⅰ高氟组(水氟100mg/L)、Ⅱ低氟组(水氟30mg/l)、Ⅲ对照组(纯净水)。8周后处死动物,做精子质量分析,并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下丘脑、垂体、性腺三个层面生殖激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氟组动物体重、睾丸及附睾重量均明显下降(P<0.05),低氟组动物体重、睾丸及附睾重量均明显升高(P<0.05);高氟组、低氟组动物右侧睾丸、附睾脏器系数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组和低氟组与对照组比较精子密度、精子活率明显下降(P<0.05);高氟组亦明显低于低氟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氟组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P<0.05);低氟组精子畸形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畸形精子进行分析,发现三组动物精子畸形类型有所不同,高氟组体部及混合畸形比例明显升高(P<0.05)。畸形指数高氟组为1.56,低氟组为1.42。大鼠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浓度均值高氟组、低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氟组亦明显高于低氟组(P<0.05)。卵泡刺激素(FSH)浓度均值高氟组、低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氟组亦明显高于低氟组(P<0.05)。间质细胞刺激素(ICSH)浓度均值高氟组、低氟组分别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ICSH/FSH比值高氟组、低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氟组亦明显低于低氟组(P<0.05)。血清睾酮(T)均值高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亦明显低于低氟组(P<0.05)。血清雌二醇(E2)高氟组、低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氟组亦明显高于低氟组(P<0.05)。T/ICSH比值高氟组、低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氟组亦低于低氟组(P<0.05)。结论氟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作用部位可能不在下丘脑;氟可能影响垂体分泌ICSH功能;T/ICSH更能反映睾丸间质细胞功能的早期变化。氟能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层面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因而具有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中持续输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Cis)的药效学特点.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各15例.Ⅰ、Ⅱ、Ⅲ组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Cis1.0、2.0、3.0μg/(kg·min),Ⅳ组间断静脉注射Cis 0.1 mg/kg.术中采用四个成串(TOF)刺激模式监测肌松效果.记录各组患者术中TOF值(TOFR)及停药后TOFR从0恢复到25%的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从0恢复到75%和从0恢复到90%的时间(体内作用时间)以及从25%恢复到75%的时间(恢复指数).结果 Ⅰ、Ⅱ组Cis用药量[(59.1±9.6)、(116.7±11.5)μg/kg]比Ⅲ组[(174.9±23.1)μg/kg]和Ⅳ组[(177.2±20.4)μg/kg]显著减少(P<0.01),而Ⅲ、Ⅳ组cis用药量相近(P>0.05);术中Ⅰ、Ⅱ、Ⅲ组患者TOFR的最大值(TOFRmax)[(18.5±3.6)%、(6.4±2.7)%、0]明显小于Ⅳ组[(25.0±0.0)%](JP<0.01);临床作用时间和体内作用时间均短于Ⅳ组(P<0.01);肌松恢复指数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is剂量的增加,各组TOFRmax相应减小(P<0.01),临床作用时间和体内作用时间相应延长(P<0.05).结论 静脉持续输注Cis无药物蓄积作用,恢复指数无延长,肌松恢复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0.
锌、铁对机体联合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颖明  马凤楼 《营养学报》1992,14(2):120-125
选用40只体重在70~110g,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Ⅰ组:低锌低铁组;Ⅱ组:加锌组,加金针菇锌60ppm;Ⅲ组:加铁组,加血红素铁24ppm;Ⅳ组:联合加锌加铁组,加金针菇锌60ppm,血红素铁24ppm。实验35天,结果为Ⅲ、Ⅳ组的Hb、血清铁和肝脏铁明显高于Ⅰ、Ⅱ组,而Ⅱ、Ⅵ组的体重、血清锌、肝脏锌、股骨锌明显高于Ⅰ、Ⅲ组,说明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有机锌和血红素铁在机体内未表现出相互拮抗或抑制作用,联合补锌补铁对动物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