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罗哌卡因腰麻用于中老年患者单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半数有效量(ED50)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例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ASAⅠ~Ⅱ级的中老年患者(55~75岁)。常规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依据序贯法原则给予适当剂量的罗哌卡因进行腰麻。观察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根据Dixon-Massey公式计算ED50。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8岁,男女比例为7:13,腰麻给药剂量8~11mg。所有患者术中循环稳定,术后不良反应轻微,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快。半数有效量为9.25mg(95%CI:8.57~9.98)。结论:0.5%罗哌卡因腰麻用于中老年患者单膝关节置换术的半数有效量为9.25mg。该剂量罗哌卡因腰麻用于中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效能. 方法:拟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每组第1例患者局麻药剂量均为5 mg,剂量变化梯度为1 mg.运动阻滞有效定义为蛛网膜下腔注药后20 min内任何一侧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大于或等于1分.计算两种药物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为5.483 mg;罗哌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为7.516 mg;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为4.277 mg.结论: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三种局麻药的运动阻滞效能从高到低依次是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后两者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的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等剂量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麻醉的疗效。方法将60例择期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左布比卡因组(L组),各30例,比较两者感觉、运动的起效、恢复时间的差异及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R组明显低于L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运动阻滞弱,恢复迅速,更适合产科麻醉。 相似文献
4.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分子结构类似于丁哌卡因.作者自 2001年 6月~ 2002年 12月通过对罗哌卡因与丁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妇科手术的比较,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行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阻滞,观察4种浓度罗哌卡因的阻滞效果和不良反应(包括止血带反应),为临床寻找一种适宜浓度配方。方法选择行前臂手术的成人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B、C、D组分别采用0.125%、0.25%、0.375%和0.5%4种浓度罗哌卡因各40ml,行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感觉神经阻滞完全时间、运动阻滞完全时间、阻滞程度、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4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均能满足手术要求,随其浓度的递升,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完全时间逐渐缩短,镇痛时间逐渐延长,完全阻滞率逐渐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5例术中有疼痛感,4例出现止血带反应,1例血肿形成;B组2例术中有疼痛感,2例出现止血带反应,1例喉返神经阻滞,1例血肿形成;C组发生2例霍纳综合征,1例膈神经阻滞,1例血肿形成;D组发生4例霍纳综合征,4例膈神经阻滞,5例喉返神经阻滞,1例血肿形成。结论实施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2点各20ml)时罗哌卡因浓度达到0.375%已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如提高其浓度至0.5%时,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6.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盆腔手术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盆腔手术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择期盆腔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双盲分为A、B、C、D 4组,每组各25例。于腰2~3间隙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分别注射罗哌卡因15.0 mg(A组)、17.5 mg(B组)、20.0 mg(C组)、22.5 mg(D组)。测定感觉阻滞平面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计算镇痛有效率、观察腹壁松弛度,记录麻醉后不良反应。计算50%和95%患者镇痛有效的罗哌卡因剂量(ED50和ED95)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4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程度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镇痛有效率、腹壁松弛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罗哌卡因的ED50为15.95 mg(95%CI为15.31~16.62 mg),ED95为18.76 mg(95%CI为17.67~19.54 mg)。结论罗哌卡因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盆腔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798-1799
目的比较在无痛分娩中应用不同浓度负荷量的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无痛分娩产妇90例,均使用罗哌卡因,依据负荷量使用浓度不同分为A组(0.1%,n=30)、B组(0.15%,n=30)及C组(0.2%,n=30),比较3组产妇镇痛后VAS评分。结果 C组总产程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A、B、C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自然分娩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C组Bromage I级镇痛2h内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2h后无明显差异。结论负荷量使用浓度为0.2%的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镇痛效果最佳,母婴双方影响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臂丛阻滞下行手、腕部肌腱断裂吻合术时选用多大浓度可达到最佳的感觉与运动阻滞相分离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手、腕部肌腱断裂120例,臂丛阻滞成功病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分别用0.25%(A组)、0.3%(B组)、0.375%(C组)罗哌卡因麻醉。采用肌间沟臂丛阻滞法。用针刺法测感觉阻滞平面,用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评估术中疼痛,用改良Bromage法评估上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比较三组感觉、疼痛、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结果三组均能达到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C组明显优于A组、B组(P〈0.01)。术中PPI评分:A组疼痛不适者多于B、C组(P〈0.01)。Bromage评分:运动神经阻滞C组明显强于A、B组(P〈0.01)。结论0.3%的罗哌卡因可达到手、腕部肌腱吻合手术的麻醉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阻滞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依据麻醉药物不同分为罗哌卡因组40例和布比卡因组50例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布比卡因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布比卡因组运动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低于罗哌卡因组,而最大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高于罗哌卡因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阻滞的效果均较为明显,但罗哌卡因对产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自然分娩第一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时舒芬太尼及与之配伍的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析其对分娩过程的影响,探讨产妇应用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安全性和合理用药浓度。方法:取93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的初产妇,妊娠≥38周,产前无服用镇痛催眠药史。随机分为3组,A组:罗哌卡因 0.4 mg/L舒芬太尼;B组:罗哌卡因 0.6 mg/L芬太尼;C组:单纯使用罗哌卡因作为对照组。宫口开至3~4 cm时于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分别注入15 mL罗哌卡因与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混合液。根据双盲、序贯的方法,以上一例产妇的镇痛效果,确定下一例产妇所用的罗哌卡因药液浓度,各组初始的罗哌卡因浓度均为0.12%。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3分为有效。结果:入选的93例产妇中,3例因镇痛效果可疑而退出研究。各组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EC50值分别为:A组(n=29)0.056%(95%CI 0.048%~0.066%);B组(n=30)0.042%(95%CI 0.034%~0.052%);C组(n=31)0.115%(95%CI 0.112%~0.128%),各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使用舒芬太尼能相关地降低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使用0.4 mg/L和0.6 mg/L芬太尼得到的罗哌卡因的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0.056%和0.042%,两组均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1.
0.75%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0.75%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合适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0.75%罗哌卡因2ml(按每厘米椎管长0.15mg给药)、B组0.75%罗哌卡因2ml(按每厘米椎管长0.3mg给药)、C组0.5%布比卡因2ml(按每厘米椎管长0.15mg给药)。用药后观察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等蛛网膜下腔阻滞运动和感觉参数、监测不同时间段的MAP、HR值和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A组最高阻滞平面、T10感觉平面阻滞持续时间、平面固定时间、运动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0.16、7.03、0.57、19.23、1.17,P均〈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0.21、6.78、0.78、17.98、1.23,P均〈0.05);A组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弱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40.83、21.16、10.42,P均〈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36.01、21.16、9.60,P均〈0.05):B组运动恢复快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P〈0.05);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与A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4.13、4.54,P均〉0.05)。结论0.75%罗哌卡因每厘米椎长0.3mg用于小儿脊麻能达到安全麻醉:而0.75%罗哌卡因每厘米椎长0.15mg用于小儿脊麻,运动、感觉阻滞较布比卡因差。 相似文献
12.
2008-08-2009-08我院剖宫产患者60例采用0.75%罗哌卡因或0.75%左旋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麻醉,比较麻醉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剖宫产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0.75%罗哌卡因(A组)及0.75%左旋布比卡因(B组),每组30例.各组产妇年龄、体重、身高、孕周等有关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利多卡因分别复合罗哌卡因经骶管注入用于小儿尿道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经骶管注入0.2%罗哌卡因1 ml/kg ( R组)、0.8%利多卡因+0.2%罗哌卡因1 ml/kg(L组)和舒芬太尼0.5μg/ml+0.2%罗哌卡因1 ml/kg(S组)。术后0、1、2、4、6、8、12、24 h分别用改良CHEOPS和Bromega进行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儿未观察到局麻药中毒反应。 S组4 h后各时点CHEOPS评分均低于L组和R组( P<0.05)。术后6小时所有患儿运动功能完全恢复( Bromage 评分>1分, P >0.05),在观察期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用于小儿尿道术后镇痛安全有效,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Snodgrass术式及其改良手术在修复小儿尿道下裂中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25例采用改良Snodgrass术式行一期修复手术的小儿尿道下裂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随访2月至4年。21例一期治愈;3例出现尿瘘(12%),经尿瘘修补手术后治愈;2例出现尿道狭窄,经扩张尿道治疗后症愈(8%)。结论改良Snodgrass术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适用治疗于阴茎体型和冠状沟型尿道下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横裁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一期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优点及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 采用Duckett术式一期修复尿道下裂50例,其中6例联合应用以尿道外口为基底的阴囊矩形皮瓣尿道成形术(Duplay术式).结果 40例一期治愈;8例出现尿瘘,其中3例自愈,5例再经尿瘘修补术后痊愈.2例尿道狭窄,经扩张后痊愈.结论 Duckett术一期修复伴阴茎下弯尿道下裂,取材方便,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少,外形美观,适用于大部分类型的尿道下裂;娴熟的手术技巧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I~II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实施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后,测定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平面固定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消退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阻滞平面;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术中有无恶心、呕吐、头晕、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术后72 h内麻醉并发症;监测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20min、30 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合度(SpO2)。结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27.3±8.3)s,感觉平面固定时间(32.7±3.4)min,感觉阻滞消退时间(156.3±34.2)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458.3±71.7)s,运动恢复时间(178±38)min;阻滞平面最高达T8;手术时间(95.67±10.15)min;麻醉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合度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无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术后72 h内随访,无头痛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0.6%甲磺酸罗哌可因3 ml(18 mg)重比重腰麻药,用于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血液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良好,无心脏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0.75%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三种麻醉方法中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0.75%罗哌卡因应用于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单次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单胎初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连续硬膜外组,B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单次硬膜外组。术中观察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镇痛效果和肌松满意度,起效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三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麻醉效果最好,满意率100%,B组次之,A组最差;起效时间,B组最快,C组次之,A组最慢,A组与B、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术后并发症:A组有低血压1例,恶心呕吐2例;B组有低血压4例,恶心、呕吐5例,术后头痛2例;C组低血压1例。三组患者均无全脊髓麻发生。结论0.75%罗哌卡因结合单次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是最好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20.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efficiency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fter thoracoplasty in 43 adolescents with the funnel chest. Within the first 64-72 postoperative hours, the patients received a continuous epidural infusion of 0.2% ropivacaine solution at a rate of 0.3 ml/kg/hr. Analyses of hemodynamic parameters and the pain scale demonstrated the efficiency of this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74.4% of the adolescen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