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心肌梗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冠心病的PCI治疗可以引起强烈的血小板活化,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滞血小板活化的“最后共同途径”,因而可以减少PCI术后血栓引起的并发症,迄今,已有多个大规模的试验研究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中的应用,其结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2.
活化的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在活化的血小板之间起桥梁作用,导致血小板血栓形成.阿昔单抗、依替巴肽和替罗非班是目前作用最强、应用最广泛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六项大规模安慰对照、双盲临床试验(EPIC、IMPACT-Ⅱ、RESTORE、CAPTURE、EPILO和EPISTENT)表明,GPⅡb/Ⅲa抑制剂可显著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0天时死亡、心肌梗死或紧急血运重建术的发生率,而不增加并发症.在RAPPORT试验中,急性心肌梗死接受PCI治疗组应用Ⅱb/Ⅲa抑制剂,30天时患者的病死率、心肌梗死或急诊血运重建术的发生率降低40%以上.在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也对静脉使用的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进行了深入研究,已经证实该类药物可降低这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术发生率.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增高、缺血性ST段改变、正在发生的缺血)早期接受PCI者,采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获益最大,依替巴肽和替罗非班总共使用48~72小时或直到术后12~24小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出现无复流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2例,无急诊PCI治疗禁忌证,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常规PCI治疗、血栓抽吸和冠脉内注入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后PCI等不同的治疗,监测患者PCI治疗后血浆脑钠肽前体(pro-BNP)和PCI术后冠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结果 三组患者间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总平均住院时间、PCI治疗术后28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PCI治疗组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高于血栓抽吸组和冠脉内注入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组,并且血浆pro-BNP明显高于后者.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与冠脉内微血栓形成有关,通过血栓抽吸和冠脉内注入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无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血栓形成在急性冠状动脉血管闭塞中起关键作用。而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用的靶点即是各种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最终共同途径。现就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PCI联合血栓抽吸及术中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活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58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组和非血栓抽吸组,每组各179例,同时根据各组患者有无术中冠状动脉内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进行亚组分析。在PCI术前及术后24 h、48 h、72 h分别记录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平均容积(MPV),手术前后的心肌酶峰值,术前及术后60 min心电图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sum-STR),出院后记录术后1年有无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结果两组间及各亚组间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亚组间术前血小板数及MPV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使用了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亚组术后血小板数量及MPV值均低于未使用组(P均0.05),且使用亚组的术后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未使用亚组(P均0.05),术后1年MACE事件发生率低于未使用组(P均0.05)。结论 PCI联合血栓抽吸及术中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降低血小板的活化,并有助于改善STEMI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再灌注治疗和抗栓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中,重点介绍了转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易化PCI的进展,在抗栓治疗的进展中,主要介绍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 ST 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评述了在目前广泛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情况下再联合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是否有益,以及如何使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尽快恢复急性心肌梗死(AMI)梗死相关血管的前向血流,恢复心肌组织灌注可以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心肌面积并降低病死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药物溶栓。溶栓后PCI治疗加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能会改善心肌血流,我们对此  相似文献   

8.
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抑制了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有较强的抗血小板作用。现通过大量临床研究证据,对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一环。替罗非班是一种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临床实践中,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尽管大多数不危及生命,但也会导致肺泡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文章就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病例为引,就替罗非班导致的PCI围手术期血小板减少诊断、鉴别、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纤维蛋白原受体与GPⅡb/Ⅲa复合物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发挥抗血栓作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重建冠状动脉灌流最有效的手段。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尽管急诊PCI能使冠状动脉达到良好的再通,但心肌灌注无复流、慢复流现象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国产抗血小板药物———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AMI急诊PCI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9月~2006年6月间经临床确诊为初…  相似文献   

11.
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血小板膜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远端血栓保护装置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怎样最合理地应用这些治疗方法来有效预防PCI围术期心肌梗死.是心血管专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阻断血小板凝集的最后共同通路,能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功能,可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的发生.本文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行直接PCI后无复流现象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行PCI出现无复流者48例,根据其用药情况分为硝酸甘油组(24例)和替罗非班组(24例)。两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检测血小板GPⅠb、GPⅡb/Ⅲa、GPⅢa。结果与用药前比较,两组术后均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硝酸甘油组患者TIMI血流为(1.61±0.38)级vs(1.85±0.42)级(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TIMI血流为(1.59±0.40)级vs(2.15±0.65)级(P<0.01)。替罗非班组患者术后24 h血小板GPⅠb、GPⅡh/Ⅲa、GPⅢa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较安全。能更有效改善TIMI血流,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14.
尽快恢复急性心肌梗死(AMI)梗死相关血管的前向血流,恢复心肌组织灌注可以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心肌面积并降低病死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药物溶栓.溶栓后PCI治疗加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能会改善心肌血流,我们对此临床热点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无论是从治疗的角度还是从发病原理的角度,血小板功能活性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ACS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问世已成为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表明,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缺血并发症50%~60%,减少非PCI治疗ACS病人的缺血并发症30%。替罗非班(tirofiban)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可逆性非肽类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其在ACS和PCI治疗中的应用倍受关注,笔对其应用情况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 ,ACS)是 80年代提出的新的诊断概念 ,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危重、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 ,是当今国内外医疗和科研的难点和热点。ACS的发病机制中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最为重要 ,而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因此抗血小板治疗非常关键。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只能分别阻止活化血小板的一条途径来抑制血小板聚集 ,而血小板活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 ,故其作用有局限性。而血小板糖蛋白 (glycoprotein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不管引起活化的刺激如何…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途径,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明显改善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成功率。拟对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应用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抑制剂(替罗非班)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本文报道2例PCI术后出现支架内血栓,应用替罗非班引起严重血小板减少后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均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现有文献报道替罗非班所致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较少.本文报道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武汉远大制药)导致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  相似文献   

20.
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血小板膜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远端血栓保护装置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怎样最合理地应用这些治疗方法来有效预防PCI围术期心肌梗死,是心血管专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