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婴幼儿静脉过细 ,皮下组织丰满 ,四肢血管不显露 ,股静脉穿刺难度又很大。因此临床上抽取血标本时 ,经常穿刺失败 ,不仅给患儿造成很大痛苦 ,也严重地影响诊断和治疗。我院门诊静脉采血室 ,自 1986年以来对婴幼儿采血 ,多采用颈外静脉穿刺法取血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8年 1~ 4月份我院静脉采血室 ,采用颈外静脉穿刺 30 1例。其中男 16 2例 ,女 139例 ;年龄最小 3个月 ,最大 5岁 ;~ 1岁 2 1例 ,占 6 .97% ;~ 3岁 2 10例 ,占6 9.8% ;~ 5岁 70例 ,占 2 3.3%。1.2 穿刺方法1.2 .1 进针部位 …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一些血管小、弹性差、四肢浮肿又需长期输液的年老体弱患者,进行静脉穿刺非常棘手。反复穿剌,不仅破坏多处血管,而且增加患者痛苦。颈外静脉是人体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对于这些穿刺难度大的患者可谓是首选。而如果未能掌握操作技巧,也会增加穿刺难度,导致穿刺失败。现将操作技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永筠 《吉林医学》2013,(30):6431-6431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一些血管小、弹性差、四肢浮肿又需长期输液的年老体弱患者,进行静脉穿刺非常棘手。反复穿剌,不仅破坏多处血管,而且增加患者痛苦。颈外静脉是人体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对于这些穿刺难度大的患者可谓是首选。而如果未能掌握操作技巧,也会增加穿刺难度,导致穿刺失败。现将操作技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治疗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快速、及时、准确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是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颈外静脉显露好,穿刺盲目性小,运用较广泛,是大面积烧伤、手术抢救、婴幼儿急救首选穿刺血管。  相似文献   

6.
7.
小儿颈外静脉穿刺虽然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边远牧区和基层医院不是很普及 ,我院以往的儿科医师靠临床经验用药为多。随着医学的发展 ,单靠临床经验用药是不够的 ,为了小儿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我院自 1 997年至 1 999年对周围静脉采血困难且急需实验室辅助检查来协助临床诊治的患儿 ,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取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操作体会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资料 自 1 997年至 1 999年 ,近 3年中经颈外静脉穿刺采血的患儿 60例 ,年龄最大者 2岁 ,最小者 1 0天 ,其中肺炎患儿 2 0例 ,腹泻 1 7例 ,贫血 9例 ,新生儿颅内出血 6例 ,新…  相似文献   

8.
9.
李丽林  全彩梅 《广西医学》2002,24(7):1110-1111
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广泛应用于临床 ,是静脉治疗中的一项基本技术。随着生活水准和喂养质量的提高 ,肥胖患儿日益增多 ,它给静脉采血带来困难 ,目前除采用股静脉采血外 ,多采用颈静脉穿刺采血法。现对我院 1997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行小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 347例情况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穿刺总数 347例 ,男 16 5例 ,女 182例 ,年龄2个月~ 3岁不等 ,基础疾病常见于地中海贫血、肾病综合征、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等等。穿刺一次成功 319例 ,血肿形成 8例 ,呼吸受限 2例 ,静脉炎 0例 ,成功率 91 9%。2 穿刺采血技术2 1 穿刺前准…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解剖观察、测量了16具32例新生儿尸体的颈外静脉,结果其平均长度为4.37±0.94Cm,平均管径起点为0.16±0.05Cm,汇合点为0.24±0.07Cm,注入点为0.28±0.08Cm,被测量的颈外静脉中有98%的下段后壁上有一较大的属支.全长可分为三段,根据回流部位不同可分为三型,即锁骨下静脉型、静脉角型和颈内静脉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颈外静脉与前臂静脉留置针及颈内静脉置管方式的比较研究,探讨如何减少妇科化疗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化疗中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节约成本,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对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静脉滴注,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颈外静脉留置组(简称A组)和前臂静脉留置组(简称B组)、颈内静脉置管组(简称C组)进行临床观察与研究。结果iA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2.5%,B组为30.O%,C组为0,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68.460,P〈0.01)。A组患者并发症外渗发生率为2.5%,B组为17.5%,C组为0,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29.804,P〈0.01)。A、C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正常,B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需人照顾。结论:在妇科肿瘤患者静脉滴注化疗药物时选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置管的效果明显优于前臂静脉留置针,但操作的简易程度及操作成本颈外静脉留置针更加优于颈内静脉置管,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X线透视指导下经右颈外静脉球囊漂浮电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的疗效。方法 58例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8例应用无X线透视指导下经右颈外静脉球囊漂浮电极、B组,30例应用X线透视指导下经右锁骨下静脉普通电极进行临时心脏起搏。观察两组间置管操作时间、起搏阈值、并发症等。结果右颈外静脉组(A)从穿刺开始至鞘管置入时间(置鞘时间)明显小于右锁骨下静脉组(B)[(0.79±0.21)min vs(1.18±0.45)min,P0.01],从而在从穿刺开始至成功起搏的总操作时间也显著少于右锁骨下静脉组(B),另外右颈外静脉组(A)无须转运患者消耗时间。而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相关并发症有显著差异。两组的起搏阈值、QRS振幅和ST段抬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X线透视指导下经右颈外静脉球囊漂浮电极的临时心脏起搏有良好起搏疗效,其操作简单、节省时间、更少穿刺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Variations in posi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IJV) and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CCA) may lead to inadvertent artery puncture which could be disastrous during central venous access. We demonstrated the anatomic relationship of the IJV with CCA in order to find the optimal site and avoid damage of CCA.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twenty surgical patients were enrolled. We analyzed the distanc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JV and CCA at three cross sections (upper border of the thyroid cartilage, cricoid cartilage and second tracheal ring) by ultrasonography and then measured the diameters of the IJV and CCA and the distances from the IJV and CCA to the skin. Results Twenty patients were excluded on the basis of exclusion criteria. From up to down at bilateral neck, the IJV became gradually more superficial while the CCA became deeper. The diameter of the IJV became gradually larger while that of the CCA gradually smaller. The IJV from lateral to the CCA gradually moved to the front of the CCA, so the percent overlap of the IJV and CCA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left side at the same transverse scan level,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CA and IJV was wider at the right side and the right IJV was wider. The IJV location in 11 patients was medial to the CCA at one or more transverse scan levels. The angle between the IJV and CCA was significantly small in elderly patients. The CCA had already furcated at the level of the upper border of the thyroid cartilage in seven patients at the right side and in 12 patients at the left side. Conclusions There are variations in the posi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JV and CCA. It is relatively more difficult to puncture at the left side of the neck, at a lower position or in elderly patients. On the contrary, it is relatively easier to puncture at the right side, at the level of the cricoid cartilage or in young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超声引导高危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高危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可行性及成功率。方法:30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拟行静脉转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超声引导和传统盲穿法行高危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二次以上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组与盲穿组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6.67%和53.33%,二次以上成功率分别为13.33%和26.67%,总体成功率分别为为100%和80.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和20.00%。结论:对于上腔静脉综合征需行高危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超声引导法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盲穿法,且穿刺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6.
泡沫硬化剂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泡沫硬化剂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采用单组前瞻性研究对186例采取泡沫硬化剂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下肢静脉曲张及相关并发症,对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静脉曲张消失情况、复发情况、溃疡、皮炎、色素沉着、水肿的好转情况等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18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每条肢体治疗时间为6~15min.手术切口1~3个.术后6h均下地行走,术后住院3~5d(平均4.2d).术后1周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泡沫硬化剂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明  赵国胜  韩斌  徐铭军 《北京医学》2014,(11):933-935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与体表标志定位在颈内静脉穿刺术患者确定具体穿刺点和进针方向上的区别,并探讨患者的最佳头位。方法选择患者100例,取头部正中位、左偏30°和左偏最大角度,分别测量颈内静脉直径、颈总动脉直径、颈内静脉覆盖颈总动脉的宽度(动静脉重叠率)及颈总动脉中点与颈内静脉中点的距离(动静脉中点距离)。同时分别依据体表标志和超声定位确定颈内静脉穿刺的穿刺点和进针方向。比较两种定位方法确定穿刺点之间的距离和进针方向之间的角度。结果不同头位时颈内静脉直径无明显变化(P>0.05)。头部正中位与头部左偏30°比较,颈总动脉直径无明显变化(P>0.05),动静脉重叠率增加(P<0.05),动静脉中点距离减小(P<0.05)。头部左偏最大角度与头部正中位及头部左偏30°比较,颈总动脉直径明显变小(P<0.01),动静脉重叠率明显增加(P<0.01),动静脉中点距离明显减小(P<0.01)。超声定位法与体表标志定位法相比,两者穿刺点之间的距离为(9.7±5.8)mm,两者穿刺方向之间的角度为(25.9±10.7)°。结论解剖标志定位法与超声定位法在穿刺点和穿刺方向均存在较大差别。在无超声定位引导条件下,如果多次穿刺未成功应该考虑将穿刺点外移1 cm左右甚至更多,且穿刺方向指向锁骨上切迹。其次,随着头位左偏角度的逐渐增大,误穿动脉的风险逐渐增高,应该尽量减少左偏角度完成操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腔内电凝闭合术对下肢浅静脉曲张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10例(共350条肢体)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腔内电凝闭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腔内电凝闭合术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愈率为98.9%,高于对照组的85.9%(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147例次,低于对照组的219例次(P<0.05);实验组静脉曲张复发以及溃疡复发的患肢分别为1肢和2肢,而对照组分别为9肢和13肢(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机会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腔内电凝闭合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王玲  彭洪  黎丹萍  李小勇  杨文 《吉林医学》2009,30(24):3127-3128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用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需行颈内静脉置管患者40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16-73岁,随机分为两组(n=20),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首先用超声诊断仪确定穿刺静脉的位置,然后根据此结果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进行穿刺置管。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比较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超声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分别为85%和100%,而且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声定位有助于顺利完成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简单安全,患者经济负担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3):51-54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主要观察指标、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疗效高、复发率低等优点,且患者满意度以及术后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