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9年以来,我院采用静滴硫酸镁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21例。患者年龄36~73岁,病程30分钟至22小时。梗塞部位在前壁及前间壁4例,下壁8例,前壁并下壁、广泛的壁并下壁右室梗塞及前间壁并右室梗塞各1例,前侧壁2例,经与对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我们在急诊室内对 16例≥ 75岁的 AMI患者实施溶栓治疗 ,未见有出血等并发症 ,且效果优于同期相匹配的非溶栓治疗组。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观察组 16例 ,男 14例 ,女 2例 ;年龄 75~ 82岁。均符合 WHO的 AMI诊断标准 ,其中广泛前壁梗塞 10例 ,前间壁梗塞 6例。另取对照组 2 2例 ,男 18例 ,女 4例 ,为同期未溶栓的 AMI。其中广泛前壁心梗 12例 ,前壁 4例 ,前壁 下壁 4例。两组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 :1发病 4小时以内入院 ;2无糖尿病史 ;3非下壁及心内膜下心肌梗塞 ;4心功能 (Killi P分级 ) 级以上 ;5无溶栓的其它禁忌症。两…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18例60岁以上血流动力学资料,以探讨血流动力学监测老年AMI的临床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18例AMI均为住院患者,符合WHO(1979)公布的AMI诊断标准。男15例,女3例,年龄60~80(平均63±5.5)岁。梗塞部位:前间壁5例,广泛前壁4例,前间壁 下壁3例,广泛前壁 下壁1例,广泛前壁 高侧壁1例,下壁 正后壁3例,下壁 右室1例。合并心律失常10例(室性心律失常8例,  相似文献   

4.
以上腹部痛疼为主诉的急性心肌梗塞(AMI)临床上多见於膈面心肌梗塞,很少见於前壁梗塞。笔者曾遇到5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住院患者。年龄48~64岁,平均54岁。其中前壁梗塞3例,广泛前壁1例,前壁 高侧壁1例。5例均以上腹部痛疼就诊。入院前,2例曾误诊为胃病,1例误诊为胆结石。后经ECG描记为典型AMI图型,心肌酶谱明显升高。5例均按AMI治疗。  相似文献   

5.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通过测量连续R-R间期变化的变异数来反映心率变化的方法。HRV降低是预测心源性猝死,特别是心肌梗塞后猝死危险性的独立指标。本文分析2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HRV,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1例AMI均经病史、心电图和血清酶学检查确诊,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45~75岁,平均57.5±9.06岁。梗塞位于前间壁11例,广泛前壁2例,下壁5例,下壁+正后壁2例,下壁+右室1例。对照组20例,为健康查体者,男14例、女  相似文献   

6.
报告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5岁以下的48例对照分析,探讨老年AMI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老年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60~84岁,平均72.3岁。其中再发梗塞4例。非老年组:男37例,女11例;年龄40~55岁,平均51.4岁。二、发病季节2组病例均以冬季最多,春季次之,高峰期11月~2月。其间无差异。三、梗塞部位依据心电图检查,老年组梗塞部位:前侧壁23例,前间壁17例,广泛前壁13例,下壁7  相似文献   

7.
我们测定了1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中过氧化脂质(LPO)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并对SOD和CPK峰值进行相关性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AMI组:16例,(按WHO诊断AMI标准)。其中下壁梗塞7例,前壁梗塞7例,前壁+下壁梗塞2例,均为透壁性心肌梗塞。男13例,女3例,平均年龄62.62(39~85)岁。对照组,30例,为住院体检干部、以往体健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8.
万伟民 《山东医药》1992,32(10):26-26
近年来我们应用硝酸甘油、肝素静滴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取得一些效果,现报道于下。1.临床资料:将1988~1991年经临床、心电图(部分做心肌酶检查)确诊的60例AMI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8~79岁,平均62岁。梗塞发生于下壁10例(1例并后壁),广泛前壁7例,前间壁6例,前壁5例,前壁+下壁1例,心内膜下1例。合并高血压病9例。起病24小时内入院者12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收集急性心肌梗塞(AMI)并房室传导阻滞(AVB)32例,对AVB发生的有关因素、转归及治疗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985-1996年住院确诊的AMI 185例,并AVB者32例(17.3%)。32例中,广泛前壁梗塞2例;单纯下壁梗塞20例,下壁并正后壁梗塞5例、并侧壁3例、并右室梗塞2例。其中Ⅰ'AVB 6例(18.75%);Ⅱ'AVB 20例(62.50%),Mobitz Ⅰ型18例,MobitzⅡ型2例;Ⅲ'AVB 6例(18.75%)。AMI后第一天发生AVB者17例(55.13%),前4天共发生28例(87.5%);两周内恢复窦性心律者27例(84.4%)。32例中并急性心衰者5例,休克2例,伴阿斯发作者4例。死亡3例。  相似文献   

10.
一、临床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48~68岁。其中60岁以上为15例,下壁梗塞2例,下壁+后壁2例,前间壁3例,前间壁+右室1例,前壁3例,广泛前壁3例,广泛前壁+右室2例,心内膜下4例。二、方法及结果:20例均为住院AMI患者,心脏负菏试验一般于AMI后3周,出院前进行,按次级运动量进行,即食道心房起搏成功后,用S1S1分级递增法进行检查,起搏频率采  相似文献   

11.
46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对 1995年 9月~ 1999年 6月收治的 4 6例急性心肌梗塞无严重并发症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治疗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将康复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诊断符合 1979年 WHO标准的 AMI患者 4 6例 ,男 34例 ,女 12例 ;年龄 36~ 80岁 ,平均 58岁。其中下壁梗塞 17例 ,前壁梗塞 10例 ,前间壁梗塞 8例 ,广泛前壁梗塞 11例。上述病例均不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梗塞后心绞痛 ,无严重的高血压、复杂的心律失常 ,不合并急性感染。1.2 方法1.2 .1 康复程序 :所有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 ,根据个体化原则 ,参照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对3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左心衰竭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均收到满意疗效。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48~78岁。平均60.5岁。梗塞部位为广泛前壁149,前壁9例,下侧壁、下  相似文献   

13.
1998年 1月~ 1999年 10月 ,我院急诊科积极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接诊后立即就地溶栓治疗 ,并与同时收住院 AMI患者进行了随机对比 ,以探讨急诊科溶栓的优越性。一般资料 :接受溶栓的全部患者均为我院就诊的患者 ,入选标准参照 1996年修订的 AMI溶栓方法参考方案。随机将AMI患者分为两组 :1治疗组 (急诊治疗组 ) :AIM患 5 2例 ,全部为急诊科就诊患者 ,经评估适合溶栓后立即就地进行溶栓治疗。其中男 40例 ,女 12例 ;年龄 30~ 70岁 ,平均年龄5 8.3岁。梗塞位于广泛前壁 2 4例 ,前间壁 10例 ,下壁 11例 ,前壁 6例 ,后壁 1例…  相似文献   

14.
邢念平 《山东医药》1992,32(10):25-25
近6年来,我们收治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RVI)25例,占AMI总数的11.3%。1.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9例;年龄为40~78岁,>60岁者18例。并发于下壁梗塞15例,下壁+后壁3例,广泛前壁+下壁3例,前壁4例。其中20例有胸痛,5例为无痛型。颈静脉充盈12例,肝脏肿大、触痛8例,左心衰3例。除3例左心衰竭患者肺内闻及罗音外,其余肺野清晰。发生低血压及休克者13例。并发心律失常(室早、室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再灌注对QTc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QTc离散度(QTcd)对评估心肌缺血程度,预测危险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重要价值。为此,我们观察了AMI溶栓再灌注对QTcd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择发病6小时以内的AMI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38~65岁,平均53.6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18例,急性前间壁12例,单纯急性下壁5例,前间壁并高侧壁6例,急性下壁及右室心梗3例,再发急性前壁并局限前侧壁心梗4例,其中26例给予静脉尿激酶溶栓,22例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所有患者均未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同期因心悸、胸痛、临床疑…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探讨镁剂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治疗中的作用。作者观察了 6 2例用尿激酶 (UK)静脉溶栓的 AMI患者 ,其中 40例同时滴注硫酸镁 ,以阐明其对 AMI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病例选择根据 WHO制定的标准确诊为 AMI的住院患者 6 2例 ,其中男 35例 ,女 2 7例 ,前间壁或广泛前壁梗死42例 ,下后壁梗死 2 0例。 UK静脉溶栓治疗距发病时间平均 5 .4± 2 .2 h,U K用量 15 0万 U于 40 m in静脉注入。依冠脉再通临床指标判定 6 2例全部再通。其中 40例患者静脉滴注硫酸镁 2 0 ml作为试验组 ,2 2例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除未用硫酸镁外 ,…  相似文献   

17.
刘同宝  杨国宝 《山东医药》1994,34(11):29-29
本文旨在探讨心脏负荷试验对AMI非梗塞导联ST段下移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52例AMI住院患者(符合WHO诊断标准),男44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58岁。其中前壁梗塞29例,下后壁梗塞18例,其他5例。住院过程中,据病情每天记录1~2次EKG,取发病初期EKG,观察有无非梗塞导联ST段下移,据此分为有、无ST段下移两组进行分析。②心脏负荷试验:发病后3~4周行食管调搏及踏车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作者对37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用主动脉内气囊泵反相搏动和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的结果。甲组18例,单纯用主动脉内气囊泵反相搏动治疗,8例存活(44%),其中3例为下壁梗塞,4例为前间隔梗塞,1例为左束枝传导阻滞可能伴有前间隔梗塞。随访时,下壁梗塞者1例心功能为Ⅰ级,另2例为Ⅱ级。前间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本院1993~1998年收治的13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老年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38例70岁以上老年AMI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以下2个或2个以上标准:1典型的心绞痛病史;2谷草转氨酶(GOT),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升高2倍或2倍以上;3心电图动态变化。其中男性81例,女性57例,年龄70~91岁,(平均75.2±3.7)岁。梗塞部位分布:广泛前壁9例,前间壁26例,前壁6例,高侧壁3例,下壁33例,下壁 后壁9例,下壁 广泛前壁5例,下壁 右室梗塞25例,多部位…  相似文献   

20.
邵长鹏  孙旗 《山东医药》1994,34(10):11-11
1.一般资料:3例病人皆根据临床症状、ECG和血清酶改变诊断为AMI。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45岁、58岁,70岁。 2.心电图表现;3例右心梗塞(RVI)中,2例下壁梗塞合并RVI,1例为单纯RVI。3例ECG均有ST V_4R≥1mm,且具备AMI的演变过程。其中2例STⅡⅢavFV_3R~V_5R≥1mm,1例ST V_4R~V_6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