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报告1例儿童颈内动脉颅外段巨大梭形动脉瘤的诊治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患儿女性,13岁,以“左颈部搏动性包块1年,突然增大2个月”为主诉入院,既往无颈部外伤、感染病史。入院查体:左颈部近下颌角处可见一3.5cm×6cm包块,随脉搏搏动,听诊无血管杂音。DSA、CTA检查示左颈内动脉起始段至近颅底处呈囊袋状扩张,边缘完整。术中见颈内动脉动脉瘤呈梭形,长约6cm,最大径约3cm,将动脉瘤切除后用人工血管(内径6mm)与颈内动脉两断端行端端吻合架桥保持颈内动脉通畅。结果病理检查见动脉壁增厚,纤维组织增生并粘液变性、玻璃样变性及慢性炎细胞浸润,局部钙化。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无并发症。术后随访2年CTA及彩超检查左颈内动脉形态、走行正常、管腔内血流通畅。结论儿童颈内动脉颅外段动脉瘤十分少见,其常见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外伤及继发于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等,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颈部搏动性包块,可引起脑缺血或动脉瘤破裂致颈部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治疗方法有切除后用自体或人工血管重建或血管内放置支架等。  相似文献   

2.
女患者,16岁,发现左颈部包块3年,伴间断性头痛3月,于1999年2月23日入院。查体:心率84次/min,血压16.0/9.0 kPa(120/70 mmHg)。左颈部可扪及一包块,质韧,固定,无压痛,上至乳突,下至锁骨上窝。左软腭稍下陷,悬雍垂右偏,咽反射迟钝,饮水偶有呛咳。颈静脉孔X线断层示左侧扩大,骨壁不规则;MR扫描示左桥小脑角及左颈部肿块,长T1、T2信号,注射Gd-DTPA后颈部肿物均匀稍增强,颅内部分环形强化。颈部肿瘤大小约14.0 cm ×6.0 cm×6.0 cm,颅内部分5.0 cm×5.0 cm×4.0 cm。血管造影未见肿瘤染色,左乙状窦及颈内静脉全程闭塞。3月11日于全麻下经左颅颈联合入路切除肿瘤。术中见颈内静脉全程内外均为肿瘤,上端入扩大之颈静脉孔,下极达锁骨上窝,并沿颈内静脉向胸腔生长。肿瘤暗红色,有边界,分叶状,血供不甚丰富,质软,分块切除肿瘤,闭塞的颈内静脉一并切除,颈动脉及舌下神经主干保留完好。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头皮动静脉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2岁。因头外伤后左颞侧搏动性包块伴颞部吹风样杂音1年入院。查体:左颞侧耳前见一3.5cm×2cm×1cm大小的包块,质软,搏动明显,左额颞顶区可见与包块相连的迂曲条索状血管隆起,搏动感强。CT示:左颞侧头皮包块及条索状物呈高密度血管影。MRA示:左颞侧异常扩张的血管闭,动静脉结构紊乱。颅内外血管DSA示:颈内动脉、椎动脉无异常,双侧颈外动脉造影示:左颈外动脉与颈外静脉之间动静脉瘘,左侧颈外动脉造影见颈外动脉起始段、颞区存在多处瘘口,颞区血管迂曲扩张,与同侧额、顶、枕区交通的静脉异常扩张。临床诊断:头皮动静脉瘘。病人在局麻下行颈外动脉结扎与颞区畸形血管切除瘘口结扎术中,结扎颈外动脉后探查颞侧包块,见包块张力明显降低,搏动明显减弱,迂曲扩张的血管变软,但包块中心区仍可触及搏动,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11岁,因外伤后左侧颞部头皮下包块进行性增大1个月入院。入院体格检查:左颞顶部头皮下包块,大小约4 cm×5 cm×5 cm,表面无破溃、无流血流脓,局部头皮颜色正常,质地较硬,有轻微触痛,未扪及搏动感,未闻及血管杂音,咳嗽、喷嚏及体位改变时包块无明显改变。头颅CT平扫示:左颞部包块,CT值45 HU(图1A)。进一步行头颅CT增强扫描示: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97 HU,内有小片状低强化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患者男性,85岁。因"头部跌伤后,伴右侧额部包块3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约3个月不慎跌伤头部,右侧额部着地受力,伤后无确切昏迷病史,出现右额部头皮稍肿胀,可触及约小拇指大小头皮血肿,头皮无红肿、破溃,稍感疼痛,无恶心、呕吐,未予特殊治疗,后头皮血肿无明显消退,且有逐渐增大趋势。当地医院诊断为"头皮血肿",予以相应治疗(具体不详),无明显疗效,包块继续增大。之后又行穿刺抽吸,抽出血性液体,包块当时有所缩小,但很快又迅速增  相似文献   

6.
我院收治1例颈内静脉狭窄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今报道如下。患者男性,38岁,既往体健,急性起病,病前无发烧感冒史。患者间断头痛7天,加重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2天为主要症状,其间曾于当地医院按“脑炎”治疗5天,症状无好转而来我院。入院时神志清楚,痛苦表情,双侧视盘水肿,脑膜刺激征阳性,余神经系统没有阳性体征。脑脊液检查:压力360mmH20,外观无色透明,常规:白细胞5×106/L、蛋白、生化均正常。血生化各项指标均无特殊提示。头颅CT:未见异常(图1);头磁共振(MRI)示:右侧乙状窦及颈静脉T1、T2均高信号(图2、3)。CT血管造影(CTV)示:双侧乙状窦,右侧颈内静脉充盈缺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示:双侧乙状窦均未显&谟脑循环时间延长,颈内静脉逆行造影见颈内静脉堵塞。1.静脉窦显影淡,乙状窦未显影,脑循环时间延长。2、3、4.乙状窦内溶栓、双侧乙状窦逐渐显影。5.右颈内静脉近端狭窄6.支架术后7.静脉窦依次显影,脑循环时间正常。住院治疗及随访: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6000U皮下注射,2次/日,连用5天,同时降颅压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女性,62岁,因发现额部包块1个月余入院。既往有甲状腺包块切除术病史(自诉病理检查为良性),有结核病史(自诉已治愈)。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额部可及一大小约3 cm×3 cm质软包块,压痛阳性,不能移动;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0 mm,光反射存在;颈软,颈部见术后疤痕;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外院颅脑MRI示额部包块。入院后复查颅脑MRI平扫+增强示(图1A~C):额骨骨质破坏,肿瘤可能性大,感染不排除;额骨示骨质破坏,局部示软组织肿块,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资料病人,男,40岁,因发现右额部包块3年余入院。病人诉右额部包块起初黄豆粒大小,逐渐增大。入院时体格检查:右侧额部眶上缘可触及大小约3.2 cm×2 cm圆形包块,质硬,边界清晰,无活动,无压痛,局部无皮肤红肿及破溃。颅脑CT及三维重建示:右侧额骨局限性骨质破坏,范围约3.2 cm×2cm,累及板障及内外板,边缘清晰,有膨胀,向颅板内外突出,其内见粗大的小梁及钙化,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脑实质内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46岁。因头部右侧包块46年,加重10d入院。患者于出生时头部右侧顶枕部可见一包块,包块随年龄增大,发展缓慢。于10d前不慎跌倒后摔伤头部,右侧包块处先着地,随即包块明显增大,伴疼痛。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查体合作。头颅右侧颞顶部可见一大约35cm×25cm×6cm肿物,部分质软,压痛(一),部分质中,张力高,压痛(+),活动度好,边界不甚清楚。  相似文献   

10.
例1男,17岁。无诱因头痛伴左侧肢体肌力减弱2个月,于2005年5月30日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左侧上下肢肌力3级,余无异常发现。CT检查显示,右侧颞叶混杂密度影,内含不规则高密度影(图1);M RI检查显示,右侧颞叶和基底节外缘迂曲的血管流空影(图2);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右侧颞叶和基底节外缘畸形血管团,主要由右侧大脑中动脉额顶升支供血,大脑上、中、下静脉引流(图3a~3d)。临床诊断:脑动静脉畸形,SpetzlerⅣ级。6月22日于全身麻醉下施行脑动静脉畸形ON YX血管内治疗。采用美国M TI(M icroTherapeutics熏Inc)公司生产的ONY X鄄18(6.0%)和…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49岁,女性。在乘坐飞机过程中突发右侧偏瘫失语。既往史:自幼左下肢经常增粗,否认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其他病史无特殊。入院查体NIHSS评分14分。患者入院后头颅CT检查未发现出血,立即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后立即行头颈部CTA发现左侧颈内动脉近段变细,入颅后闭塞;血栓位于左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延伸到左侧大脑中动脉(M1和M2近段),侧支血管建立(图1A)。溶栓前MRI显示左侧岛叶、内囊后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摘要患者男,23岁。因右颌下包块3年,复视,右眼裂变小1个月于1994年5月10日入院。3年前手触摸右颌下有一包块,约2.0cm×2.0cm,缓慢生长,无症状。近1个月,出现复现、右眼裂变小及右颜面发红,无声嘶、呛咳,无晕厥、心悸。在几家医院诊为右颈交感神经纤维瘤。查体:右侧面颊皮肤潮红、干燥,上睑下垂,右瞳孔直径0.2cm,左侧0.3cm,对光反射正常,右眼球略下陷。右颌下、颈动脉三角区之间可价及一约3.0cm×3.0cm×4.0cm肿块,深在、固定,皮肤无色素沉着,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颈部、双上肢感觉运动正常。颈椎正倒位、双…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6岁。因发现右侧顶部包块10年,增长快速伴头晕6个月入院。自10年前发现右侧顶部生长一黄豆大小包块,未见增长,近半年来包块迅速增大。体检:右侧顶枕部近耳后见一半球形包块呈蕈样突出,无压痛,包块大小约14cm×10cm×6cm,触之表面光滑,有囊性感,基底部无移动,颅骨未及缺损。头颅CT示:右侧顶枕部皮下可见多发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性, 59岁。因右顶部无症状性包块 2年,逐渐增大于 2003年 8月入院。入院前半年在当地县医院穿刺抽出少量暗红色血性液体,切开活检示异位甲状腺。查体:右顶部近中线有一 6cm×5cm大小肿块,表面光滑,质较硬,边界清楚,无压痛,包块顶部可见一长 4cm手术疤痕。CT检查示右顶骨后部膨胀性骨性破坏性包块,其内可见骨刺影,向外生长,约 5cm×6cm×3cm,部分骨缺失,邻近头皮软组织肿胀,诊断为骨肿瘤或肿瘤样骨病。因丢失以前相关病检资料,入院诊断为右顶骨骨肿瘤。于全麻下行骨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包块位于帽状腱膜下,包膜完整,中央有约 3cm…  相似文献   

15.
病例1,女,52岁。因“间断性头晕、头痛两月”入院。患者头痛症状集中在顶部,呈刺痛,自服药物可缓解;既往曾因肾透明细胞癌行左肾切除术;入院时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头颅MRI检查示右侧顶枕叶可见一大小约7.5cm×5.5cm×4.3cm的囊实性占位性病变(图1A),囊性成分呈长T1、长T:改变,实性成分呈等T1、等T2信号,病灶周围水肿较明显,实质部分向对侧蔓延生长,并紧密包绕上矢状窦,上矢状窦内血管流空影消失。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资料1.1病史22岁男性,1979年3月5日在东线广西方向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时,被弹片炸伤右下颌与右颈部,当即昏迷,清醒后发现右下颌与右颈部出血,即用自带单兵急救包包扎,之后被救下战场,于3月7日乘专列运回我院。1.2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醒,说话声音嘶哑;右侧下颌与颈部沙布包扎,去除包扎后见右下颌与颈部有一长约1.0 cm的伤口,有少量血跡;右颈中上部有一博动性包块,大小5 cm×4 cm,触摸有与心跳一致的博动,其上方可触及震颤,可闻及连续性隆隆样杂音,压迫右侧颈总动脉后杂音与震颤消失,压迫左侧颈总动脉后杂音与震颤无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资料28岁男性,因发现头部包块15年入院。15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顶部一黄豆大小质软包块,活动度差,无压痛,未予特殊处理。近一年来,自觉包块较前增大,无压痛,活动度差,入院前1周在外院行头颅CT平扫检查示右侧颞顶叶占位、颅骨侵蚀明显。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右侧顶部可及大小约6 cm×6 cm肿物,质软,活动度差,无压痛。入院后检查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头面部CT平扫+重建示右顶部见大小约6 cm×7 cm团块状稍高密度影,其内见条状钙化影,右侧顶骨见多发骨质破坏,考虑恶性脑膜瘤可能,右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左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4岁。左额顶部包块2年入院。入院前1年半有过头部外伤史,2年前无明显原因的左额顶部出现核桃大小的包块,质硬,轻度疼痛,无恶心、呕吐。查体:左额顶部明显隆起,有6cm×5cm×3cm骨隆起、质硬,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头颅CT:考虑左额骨良性肿瘤病变:左额骨嗜酸性肉芽肿。MRI:颅骨肿瘤。于2004年3月5日在全麻(气管内插管)下行肿瘤切除术。病理报告:肉眼所见一颅骨组织2块,大者近圆形,直径7~8cm,骨板厚1~1.2cm,中央见一直径5cm骨性突出肿物,表面光滑,点片状暗红色,高出骨表面3.5~4cm,颅骨内板中央凿开直径1.5cm口,见骨内肿物4cm×4.…  相似文献   

19.
头皮巨大皮样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性,14岁,发现头皮包块14年并进行性增大。出生时即发现头额部一绿豆大小肿块,以后逐渐长大,无痛、痒等不适症状。查体:神志清,回答切题,额顶相当于前囱门处可见一球形包块似蕈样突出,大小约12cm×10cm×10cm,质软、无压痛、头皮变薄,颅骨未扪及缺损,透光试验阴性,体位改变时包块体积与质地无变化,未闻及血管杂音。头部CT示额顶区中线处颅骨外有一球形等、低密度病灶,包膜完整,顶骨受压变形(图1),诊断为头皮巨大囊肿。局麻下行头皮巨大囊肿切除术,沿包块边缘作一梭形切口,沿包膜锐性、钝性分离,完整切除包块,修剪多余皮肤,缝合头皮。…  相似文献   

20.
<正>1 病历摘要男,2岁6个月;因右侧眶外侧壁肿块1个月余入院。查体:精神较差,夜间有发热,体温波动36.5°~37.3°之间,右侧眶外侧壁可触及一大小约5 cm×4 cm包块,质软,边界清楚,周围皮肤张力较高。双侧耳后及下颌可触及数个肿大的淋巴结,大小约0.8 cm×0.5 cm,质硬,与周围组织无黏连。头部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