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总结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探讨有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8年间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患者87例,共置管94例次,其中锁骨下静脉72例,颈内静脉18例,股静脉4例.结果 置管术中及留置中并发症有气胸1例(1.0%),皮下血肿2例(2.1%),穿刺部位渗血3例(3.2%),沿导管侧壁顺血管间隙返血6例(6.3%),感染4例(4.3%),血流不足反复抽空24例(25%),导管内血栓形成8例(8.5%),导管意外脱落1例(1.0%),带管时间13~199 d.结论 临时性深静脉留置导管行血液净化治疗是建立血管通路的一种方便快捷安全简单并发症低的方法,能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使治疗更充分.  相似文献   

2.
深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轶  金家贵  沈富兵 《中外医疗》2010,29(3):181-181
血液净化需要体外血液循环,建立合适的血液通路是血液净化治疗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临时性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动静脉内瘘未成熟前和急性肾衰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早期临床上常采用的直接浅表动、静脉穿刺常因血流量不足或穿刺困难导致透析不充分或透析失败。由于血液通路难以建立,插入深静脉导管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而目前双腔中心静脉置管作为血液净化的临时血液通路已被广泛应用。那么,选择哪一部位作为最佳的深静脉血透通路成为了长期以来临床医生讨论的重点。就这一问题,笔者参考近年相关文献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杨榆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381-2382
目的:探索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术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提高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术的成功率。方法:69例75次血液透析患者均采用美国kendall公司生产的永久性导管仰卧位静脉穿刺置管。结果: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血流量充足,透析效果满意,穿刺成功率达94.7%,并且具有不影响患者活动的优点。结论: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血液透析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的一种较好选择,特别适合高龄、糖尿病等血管条件差和心功能不全及预期寿命有限患者。  相似文献   

4.
何杰 《中外医疗》2010,29(6):88-88,90
目的评价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急诊血液透析通路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深静脉,将留置导管送入血管。结果共计10例患者,其中颈内静脉1例,股静脉9例。1例患者因感染无法控制拔管并放弃治疗,其余9例患者仍然继续应用该导管透析。结论深静脉导管使用时间较长,在短期内栓塞率、感染率低,可满足急诊血液透析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石丽丽  王夏莲 《医学综述》2011,17(18):2866-286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措施。方法 14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中,颈内静脉置管62例,股静脉置管60例,颈内静脉半永久置管18例,对其置管方法、并发症及防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例临时置管(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使用时间3~65 d;18例颈内静脉半永久置管使用时间为6~30个月;透析时血流量200~260 mL/min。其中1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8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渗血;10例患者出现血流不畅或血栓形成;2例患者发生导管脱落。结论深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较理想的临时性血管通路;导管血栓形成和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正确的封管方法、严格的无菌操作、尿激酶溶栓和抗生素的应用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7.
刘琦  张帆  欧三桃  温向琼  侯静 《西部医学》2010,22(2):225-227
目的寻找最佳的深静脉置管血管通路的建立方法。方法分析219例深静脉置管的患者,置管部位包括颈内静脉及股静脉。封管方法为纯肝素封管。结果219例患者接受了深静脉置管,平均置管保留时间为72.5天,并发症发生率为20.5%。颈内静脉置管平均保留时间为93.2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8.2%,股静脉置管平均保留时间为34.7天,并发症发生率为30%,与颈内静脉置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保留时间最长,并发症发生率最低,最为安全可靠,应为血液透析治疗首选的临时血管通路。股静脉置管方法操作方便,但影响患者活动,且并发症相对较多,应慎用。  相似文献   

8.
常红兵  杨跃斌 《吉林医学》2015,(9):1878-1879
目的:探讨与总结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行深静脉留置导管的46例患者的相关并发症。结果:46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术后出血少,血流量可达220 ml/min以上。结论:术前充分准备,熟练的操作技术,良好的维护是导管成功的关键,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是一种快捷、安全、可靠的血管通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期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为1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带涤纶套深静脉导管并作为其血透用血管通路,观察置管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透析血流量均达200 mL/min以上,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8.57±9.86)月,最长为63个月,并仍在继续使用。结论:带涤纶套深静脉导管可以作为血透患者的长期血管通路,但仍需不断改进,并应缩小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在该院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2年3月进行深静脉置管穿刺的危重症患者85例,对人选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5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78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1.76%,置管平均留置时间为(14.58±3.64)d。3例患者出现穿刺口红肿,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深静脉置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应用效果好,需加强深静脉置管前后的护理工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运用深静脉插管作血液通路进行血液透析,认为深静脉插管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且血透中血流量可达200~300ml/min,可以保证充分透析,是临床上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中毒,慢性肾功能衰竭内瘘成熟前需做紧急血液透析理想的暂时性血液通路。  相似文献   

12.
姚珍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1):1035-1036
为使大家对深静脉置管有全面了解,从其重要性、运用的进展、并发症、护理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深静脉置管的运用及护理进展,以便深静脉置管应用更为广泛,使其护理更完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深静脉置管术由于保留时间长、操作简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血、补液、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压监测(CVP)、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并且在血液透析、化疗、排除体腔积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快速输液、监测、营养支持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方法简单易掌握,但如果操作不慎、护理不当,也可酿成严重的后果和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处理,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8例,留置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置管82例次,其中有11例患者重复置管(2~3)次。右颈内静脉置管134例,左颈内静脉置管4例,锁骨下静脉置管13例,股静脉置管31例。结果:导管留置时间:平均留置时间(14士12)月,其中颈内静脉(4~36)月,平均16月;锁骨下静脉(3~25)月,平均11月;股静脉(2~7)月,平均4月。导管置管时相关的并发症主要为:局部血肿17例(9.0%)、渗血21例(12%)和导管功能障碍3例(1.6%)。导管留置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通路功能障碍和感染,本组导管通路功能障碍13例(7.0%),其中血栓形成8例、隧道段打折2例,导管外鞘形成1例,血管狭窄1例。10例导管通路功能障碍经调整导管、尿激酶溶栓或手术修复,得到纠正,余3例拔管后重新进行穿刺置管。本组有15例患者发生局部感染(8.0%),给予消毒换药,管周皮肤涂察百多帮软膏后好转。结论: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较为理想的血管通路,但仍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重点防治置管期间局部巨大血肿和渗血以及导管留置期间血栓形成和局部感染。  相似文献   

15.
樊桂娟  许敏昭 《广西医学》2011,33(5):622-624
目的观察股静脉、髂外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需行血液净化治疗急、慢性肾衰竭患者130例,随机分为4组:股静脉置管(A组)组35例,髂外静脉置管(B组)组35例,颈内静脉置管(C组)组3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D组)组30例。观察4组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4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留置时间最短,D组留置时间最长。4组局部感染、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流量不足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不同的深静脉置管均可作为血液透析理想的临时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的效果。方法对16例尿毒症患者运用Seldinger技术留置带涤纶环(Cuff)双腔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导管置入后均能够正常使用,血流量均达到230~300ml/min.Kt/V为1.44±0.15,与使用内瘘的透析患者[Kt/v=1.43±0.19(n=1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半永久双腔导管平均留置15.2个月,最长25个月,最短4个月;16例患者中,2例出现感染,经抗感染2周后治愈,感染率12.5%;4例出现血栓,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2例治愈;血栓形成率25%,l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6%。结论对于血管条件差,内瘩建立困难,需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用颈内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可以达到透析充分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7.
刘林  王晓红  吴桂明 《西部医学》2012,24(7):1351-1352
目的探讨寻找安全有效的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5例中心静脉置管术,颈内静脉置管171例,股静脉置管74例,其中盲穿置管169例,彩超定点引导穿刺置管76例。分析两种置管方式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结果盲穿患者近期并发症中误伤动脉6例(3.6%),局部血肿4例(2.4%),渗血3例(1.8%),误伤胸导管1例(0.6%),气胸1例(0.6%)。彩超定点引导下穿刺置管成功69例,未发生近期并发症。两种方式比较(P〈0.05)。结论彩超定点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颈内静脉留置涤纶环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为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右颈内静脉涤纶环双腔导管作为血透用血管通路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情况。结果:⑴导管留置时间(14.3±10.5)月,经导管血透时血流量200~300mL/min;⑵导管使用终点12例次,导管退出时平均使用时间(8.2±6.1)月;⑶术后渗血或血肿发生率43.9%,导管位置不良发生率2.4%;⑷平均感染率0.586次/100导管日,导管血栓发生率31.7%;⑸尿素下降比例为(71.5±0.06)%,尿素清除指数(KT/V)为1.42±0.19。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留置涤纶环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定期应用尿激酶封管,延长股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保证充分透析效果;提高了病人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方法:将32例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肝素组封管,每组1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导管通畅率。结果:定期应用尿激酶封管组的透析充分性、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导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应用肝素封管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定期尿激酶封管能使导管通畅率增加,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及再次置管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