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Krüppel样转录因子2(KLF2)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中表达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药物采用阿托伐他汀10mg/(kg·d),药物干预8周后分别用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KLF2的表达,HE染色切片计算斑块的相对面积。结果 KLF2在各个水平的表达干预组高于对照组[mRNA水平(0.85±0.01)比(0.48±0.02),蛋白水平(1.84±0.11)比(1.45±0.14);组织水平(0.40±0.06)比(0.26±0.09);均P<0.05];斑块相对面积:干预组(0.26±0.09)小于对照组(0.41±0.04)(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上调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颈动脉内KLF2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HCC)形成过程中核转录因子-кB(NF-кB)动态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 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2-FAA)制备肝癌模型,经病理组织学分析肝细胞形态学变化,定量观察NF-кB动态变化.并以自身配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后的肝癌及其痛周组织,定量分析肝癌组织中NF-кB表达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诱癌后肝细胞发生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到高分化肝细胞癌形成;在此过程中,NF-кB表达呈梯度增加.NF-кB阳性表达呈棕黄色颗粒状染色,癌组织NF-кB点灶状表达,定位于胞浆和细胞核;癌周组织NF-кB主要定位于胞浆,未见细胞核阳性.人肝癌组NF-кB明显高于癌周组织(P<0.01),癌组织NF-кB表达阳性率为100%,癌周组织为68.6%(x2=13.1,P<0.01).其表达与分化程度、肿瘤数目和肿瘤直径无关.结论 NF-кB表达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活性抑制可能是肝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库普弗细胞Toll样受体2(TLR2)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库普弗细胞TLR2信号通路参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动物分假手术对照(SH)组、缺血再灌注(I/R)组及氯化钆处理(Gd)组,复制小鼠肝脏部分缺血1 h再灌注4 h损伤模型,结束再灌注后,取缺血叶肝脏组织及其库普弗细胞,提取总RNA及膜蛋白质分析TLR 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提取缺血肝叶组织核蛋白分析核因子(NF—κB),并检测门静脉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 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及内毒素水平。结果再灌注4 h,(1)I/R组缺血肝叶TL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SH组高,△Ct值分别为1.06±0.91和5.08±1.32,t=7.80,P<0.01;A值分别为433.91±25.53和102.86±13.58,t=28.04, P<0.01。Gd组缺血肝叶TL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I/R组下降,△Ct值分别为4.22±0.84和1.06±0.91,t=7.56,P<0.01;A值分别为125.89±15.49和433.91±25.53,t=25.27,P<0.01。(2)I/R组缺血肝叶库普弗细胞中TL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SH组高,△Ct值分别为0.52±0.23和2.61±0.1 8, t=17.47,P<0.01;A值分别为379.70±34.16和114.98±21.90,t=15.98,P<0.01。Gd组缺血肝叶库普弗细胞中TL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则较I/R组下降,△Ct值分别为1.90±0.14和0.52±0.23,t= 12.  相似文献   

4.
肌球蛋白轻链(MLC-2v)基因转录上调是心肌细胞对肥厚应答的一个标志。除了一些文献报道的MLC-2v基因上的一些顺式元件的作用以及与之相应的在转录过程中起作用的蛋白以外,在心肌肥厚过程中,指导MLC-2v基因表达特异性增高的机制还未明确。该文献描述了一个心脏特异的内含子激活元件(IRE)的特征,在鸡MLC-2v基因中,IRE与抑制元件心脏特异序列(CSS)具有同源序列。转录因子Nished可以识别IRE和CSS,它可通过与另一个转录因子NFAT及其共激活因子p300相互作用,在IRE位点加强MLC-2v的转录。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心肌肥厚的激动剂,可以诱导MLC-2v基因转录,而且通过凝胶泳动实验(EMsA),证实了Nished/NFAT/p300复合物与IRE结合的确有所增强。络沙坦是AngⅡ受体的拮抗剂,它可以破坏激动剂依赖的IRE/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化过程,并且抑制随之发生的MLC-2v基因的转录。以上这些结果共同证明了在转录过程中,IRE是AngⅡ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的直接的靶序列,是MLC-2v基因在心肌肥厚过程中表达调控的根本机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