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血沉曲线图分型及相关参数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血沉动态曲线 (H- t曲线 )图的分型及其相关参数在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应用XCY- 型电脑动态血沉测试仪对 5 0 0例健康人群和 30 0例常见疾病病人的血沉进行动态测试 ,并将测得的血沉值、血沉动态曲线图及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血沉动态曲线图的规律性变化及其相关参数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血沉相关参数除了具有与血沉值相同的参考意义外 ,并且提高了相关阳性检出率 ,减少了假阴性结果 ,可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为敏感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红细胞沉降动态曲线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两种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 ,ES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 ,并探讨血沉动态曲线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LENA动态血沉仪和魏氏法测定ESR ,采用LENA动态血沉仪测定动态血沉曲线。结果 :两种方法的血沉测定值吻合度良好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但动态结果显示 ,动态血沉曲线共分七种类型 ,不同疾病的动态血沉曲线类型有较大差异 ,通过动态血沉的各项参数变化表现出来。结论 :动态血沉曲线对疾病的辅助诊断优于魏氏法 ,且 2h血沉函数H (t)曲线较 1h血沉函数H(t)曲线对疾病的辅助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NF-9910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结果与经典魏氏法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血沉仪方法学的重复性、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魏氏手工法与全自动血沉仪法对随机抽取的156例样本进行同步测定分析。结果:NF-9910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与经典魏氏法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9910全自动血沉动态分析仪在血沉分析测定上具有简便、快速、批量、记录等优势,且其测定的血沉正常值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快速动态血沉仪与魏氏法测定血沉结果的相关性、准确性.方法 每天采用20例患者静脉血,分别用北京中勤世帝血沉仪法(筒称仪器法)和魏氏法测定其血沉值,并作对比分析,共作180例.结果 仪器法1小时、半小时、魏氏法三者相互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F值=0.454<F(0.05)=3.05,P>0.05;仪器法1小时、半小时、魏氏法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良好,r值均在0.956以上.同时将三种方法测定的血沉结果分为低、中、高三段分析,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快速动态血沉仪检测通道多、检测时间短、时间可以准确控制,温度自动补偿修正,结果与魏氏法相关性良好,准确可靠,适合于临床大批量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LG-E&H-20动态血沉/压积测试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的血液10例.分别应用LG-E&H-20动态血沉/压积测试仪及魏氏法同时检测血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LG-E&H-20动态血泓压积测试仪与魏氏法检测血沉两者结果无差别,结果可靠。结论:LG-E&H-20动态血沉/压积测试仪具有测定时间短、方便、仪器性能稳定等特点,可为患者提供及时、快速准确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将入组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氯氮平组(观察组)和氯丙嗪组(对照组),对其血沉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为期五周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氯氮平组20例,血沉异常15例,占75%;氯丙嗪21例,血沉异常1例,占4.8%。两组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x=21.24,P<0.005)。血沉异常多于用药后一周达最高值,此后逐渐降低,多于第五周末降至正常。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凌峰  李佩璋 《浙江医学》1996,18(3):158-159
一般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血沉偏低。但有学者研究发现心衰患者血沉减慢的比例很小。为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沉的情况,现将我院1993年6月~1995年5月间收住的102例心衰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02例心衰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46例,年龄34~93岁,平均68岁。所有患者住院时心功能均为Ⅳ级。其中冠心病42例,冠心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30例,风心病20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先心病3例。均排除易使血沉增高如合并严重感染、恶性肿瘤、风湿热、严重贫血等疾病。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3天内进行血沉检查(魏氏法),同时采用生化法测定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晨尿β_2微  相似文献   

8.
血沉检测在肿瘤诊治、疗效观察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采用EHK-40红细胞沉降压积仪对76例肿瘤患者的血沉进行动态观察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魏氏血沉测定法与PUC-2068A血沉仪测定的差别。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进行血沉率检测的患者91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魏氏血沉测定法进行测定,对照组患者采用PUC-2068A血沉仪测定。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测量结果。结果血沉率在正常范围之间的患者,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基本相同,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沉降率大于30 mm/1h时,魏氏血沉测定法测定准确性高于PUC-2068A血沉仪,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魏氏血沉测定法更为快速,适合大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制定中国健康青年人血沉参考值(温氏法)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收集了中国各地用温氏法测定的健康青年人血沉参考值,并对其与地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海拔高度是影响健康青年人血沉参考值(温氏法)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大,健康青年人血沉参考值(温氏法)在逐渐的减小,相关性很显著。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两个回归方程,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这两个回归方程估算这个地区的健康青年人血沉参考值(温氏法)。依据健康青年人血沉参考值(温氏法)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南区、华北区、东北区等6个区。  相似文献   

11.
鄢建华  周静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6):1575-1576
目的:探讨自动血沉分析仪的测量结果及动态曲线的意义.方法:109 mmol/L枸橼酸钠1:4抗凝静脉血,M-J自动分析仪测量.结果:242例结果<20 mmol/L,38例结果>20 mmol/L.根据曲线分型持续缓降型占84.6%,持续速降型占12.5%,后期速降型占1.8%.结论:自动血沉仪测定结果快速、稳定、可靠,且不受室温干扰,沉降动态曲线分型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宫存杞  任瑞霞 《甘肃医药》2014,33(2):100-101
目的:通过对两台不同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比对,实现同一实验室不同仪器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随机抽取50例标本,分别用两台仪器检测血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台仪器血沉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欠佳(r=0.92),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两台血沉仪检测结果不一致,应对仪器参数重新设定。  相似文献   

13.
张俊  何军雷 《海南医学》2014,(15):2245-2246
目的:评价ESR-2040动态血沉分析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的重复性、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160例住院患者静脉血样本,每个样本均采用ESR-2040动态血沉分析仪及魏氏法同时测定ESR,同时抽取ESR测定值从低到高的标本5例,采用ESR-2040动态血沉分析仪重复测定10次,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SR-2040动态血沉分析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具有较好的重复性(CV〈5%),与魏氏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在正常值范围内结果基本一致;血沉结果大于20 mm/h时,魏氏法测定的结果高于仪器法,并且随着测定值的升高二者之间的差异越显著。结论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血沉测定结果在20 mm/h以内时有良好的相关性和准确性,>20 mm/h时应用魏氏法复检以提高检测值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动血沉分析仪的测量结果及动态曲线的意义。方法 :10 9mmol/L枸橼酸钠 1∶4抗凝静脉血 ,M -J自动分析仪测量。结果 :2 4 2例结果 <2 0mmol/L ,38例结果 >2 0mmol/L。根据曲线分型持续缓降型占 84 .6% ,持续速降型占 12 .5 % ,后期速降型占 1.8%。结论 :自动血沉仪测定结果快速、稳定、可靠 ,且不受室温干扰 ,沉降动态曲线分型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状况,探讨血沉水平对其影响。方法对住院治疗的1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认知功能的评测,并检测其血沉。结果在1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者占39.80%,共78例;血沉水平异常者占38.52%,共75例;血沉异常且认知功能障碍者占58.67%,共4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沉水平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尤其在语言、记忆、计算功能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应监测脑卒中患者血沉值并采取措施降低其血沉水平,以改善患者卒中后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352例健康人动态血沉相关参数在不同年龄组和患者组中的改变。结果表明各相关参数可以准确地反映沉降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变化。≥15岁成人血沉60min沉降值平均每年加快0.23mm;不同年龄组间血沉参数可存在显著差异;快速沉降期跨越血沉60min段,结束于61~120min内;在导致血沉加快的疾病中,由于沉降过程中缗钱形成期的速度及快速沉降期的提前发生的时间不同,使各类疾病血沉加快沉降方式各具特征。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MICROsed-System型自动血沉仪(简称血沉仪)应用的可行性.②方法 用血沉仪与魏氏法同时测定32例体检者和60例住院患者血沉(ESR),以观察血沉仪法测定ESR的准确性;任取一份静脉血,分别加入10支血沉管内摇匀后,同时插入血沉仪测定孔内测定以观察其重复性及血沉管间的差异.③结果 血沉仪法与魏氏法测定ESR有显著性差异(P<O.05).④结论 血沉仪法简便、快捷,血沉管间差异小.即重复性好,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结果偏低,各实验室应严格定标或制定校正系数.  相似文献   

18.
Ves-matic20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血沉结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Ves matic20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对照测定病人红细胞沉降率(ESR),以验证该仪器测定血沉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就诊病人78例(男29例,女49例),分别采用Ves matic20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同时测定ESR,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男性仪器检测血沉结果均值22.6,魏氏法均值19.9;女性仪器检测血沉结果均值29.3,魏氏法均值24.9。两种方法比较差别无显著性;r=0.98,相关性好。结论:应用Ves matic20自动血沉仪测定血沉与魏氏法结果相关性好。由于该仪器用血量少于魏氏法,且25min出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沉区分多发性骨髓瘤肾病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肾脏损害40例多发性骨髓瘤血沉及在同期住院29例其他肾病患者的血沉。结果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组血沉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引起肾病组的血沉(P〈0.01)。结论血沉可初步区分多发性骨髓瘤肾病与其他疾病引起肾病,对早期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动血沉分析仪快速测定与传统魏氏法的可比性。方法 :6 1份标本用自动血沉分析仪和魏氏法同时测定血沉 (ESR) ,并对魏氏法测得的值进行温度校正。结果 :魏氏法在 2 2~ 2 6℃之间测得的值为 :15例 >2 0~ 4 0mm/h ,2 7例 1~2 0mm/h ,19例 >4 0mm/h ,与自动血沉分析仪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对两种方法的“差值”进行比较 ,以超出ESR± 10mm/h为界 ,自动血沉分析仪 1~ 2 0mm/h(2 7例 )、2 0~ 4 0mm/h(18例 )、>4 0mm/h(17例 )与魏氏法相比分别有 0、3、9例超出范围。结论 :自动血沉分析仪在常温下与魏氏法相关性较好 ,且具有测定时间缩短、能自动记录、批量测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