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变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自内、外科39 090份病历中随机抽出20%,共7 818份进行查阅,计算院内感染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统计内外科护理人员人数、职称情况,通过相关分析探讨护理人员的数量、职称与院内感染的关系。结果护士人年数住院天数比与院内感染肺炎的发生为负相关;护师人年数住院天数比与院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为正相关。结论护理人员的数量变化对院内感染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护士岗位级别分类式排班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护理人员分层使用后护理排班管理,尤其夜班、节假日班护理人员的合理使用,保证病人安全。方法:分析该院2004年和2008年出院病人数、平均住院日,同年1~6月的6个护理单元护士长排班表,比较主管护士或护士长关键岗夜班和节假日值班情况。结果:①护士总人数无明显增加,但大专学历以上护士和主管护士比例增加,出院病人数增加,平均住院日缩短。②主管护士值夜班人数明显增加。③主管护士总值班数量(夜班、节假日班)显著增加(P〈0.01)。结论:护士岗位级别分类式排班优化护理人员结构,保证夜班及节假日班人力配置,保证病人的护理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何梅  黄素芳  江敏  王颖  尹世玉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8):2294-2298
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也是导致医院感染死亡的首要原因。了解其护理预防措施对指导护理人员开展相关工作,降低发生率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概念及发展、形成原因与危害、护理预防措施、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国内开展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预防措施的研究、制订预防管理相关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红  周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568-3569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2008年和2009-2010年行机械通气治疗大于48 h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集束化护理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下降了1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控制与预防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指病人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所形成的肺炎。是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是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及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原因、感染途径、控制与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降低此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穆金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762-4762
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加强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以保障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健康[1].护理管理与院内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现总结如下. 1在护理工作中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护理人员是医院的一线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很多人认识不到医院感染是护理质量的组成部分,并对卫生部出台的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掌握不好,在工作过程中,仅仅重视护理操作而忽视感染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重症监护室常见的院内感染,本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发病相关因素和预防护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病人发生感染性腹泻的原因,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0月精神病区及同期内科、外科病人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86例精神病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性腹泻23例,感染率为2.93%,高于内科、外科感染性腹泻0.22%的感染率(P<0.05).[结论]精神病病人医院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较高,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精神病病人的生活护理,增强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术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肝移植(OLT)已成为目前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方法。感染是肝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死亡率高达20%以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呼吸机启动24h或在人工气道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炎。所以肝移植术后早期肺功能的维护,对有效预防VAP的发生尤为重要。作者总结了2000年1月~2002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肝功能衰竭者进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的护理经验,提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护理管理学     
072405胃腔定植菌引起院内感染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刘冬莲//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6).-70对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该科由胃腔定植菌引起院内感染性肺炎感染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胃腔定植菌的逆向定植可能是口咽部致病菌定植的重要途径,从而形成由胃腔→口咽部→呼吸道的定植次序并导致肺部感染。提示:采用预见性护理、加强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等措施,可降低由胃腔定植菌引起院内感染性肺炎。参3(原文摘要)072406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前瞻性调查及护理对策/林成娟…//护理学杂志.-2007,22(11).-44~46对461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产后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情况,探讨发生感染的原因,寻求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科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1583例产后病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83例患者中院内感染率为8.1%。结论分析影响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加强健康教育,规范化护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殷梅平 《全科护理》2011,9(22):1995-1996
[目的]探讨行机械通气病人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人严格实施预防交叉感染、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正确应用呼吸机、正确进行口咽部护理和鼻饲护理等。[结果]22例病人中16例肺部感染控制满意,成功撤离呼吸机,2例病人家属主动放弃,死亡4例。[结论]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和呼吸机的正确应用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重要措施,明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加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的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和减少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3.
老年重症病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军辉  马文江 《浙江临床医学》2005,7(3):290-290,292
院内获得性肺炎(HAP)亦称医院内肺炎(N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发生的肺炎.我国HAP的发生率为3%~16%,占医院内感染(29.5%)的首位[1].而老年人是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且一旦发病多为重症肺炎,死亡率极高.现将我院103例老年重症病人HAP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胃腔定植菌引起院内感染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有效降低神经外科ICU患者胃腔定植菌引起院内感染性肺炎的发生。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我科由胃腔定植菌引起院内感染性肺炎感染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胃腔定植菌的逆向定植可能是口咽部致病菌定植的重要途径,从而形成由胃腔→口咽部→呼吸道的定植次序并导致肺部感染。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加强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等措施,可降低由胃腔定植菌引起院内感染性肺炎。  相似文献   

15.
运用病人分类合理配置外科病房护理人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外科病区护理人员的配置问题,建立适合临床实际的病人分类系统,为外科病区的护理人员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6年5月某院外科8个病区的住院病人护理需求量及各班次的护理人员每日护理时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罗斯麦迪可斯量表——病人分类系统(RMT-PCS),用调查统计辅以工作参与法进行,计算出各病区每位病人24h的平均护理时数、需要的护理人数及各病区病人疾病平均严重度。结果各病区住院病人由于病种不同,病人类别所占比例明显不同,各类病人24h所需要的护理时数也不相同,第1类病人平均护理时数1.71h,第2类病人平均护理时数2.75h,第3类病人平均护理时数4.96h,第4类病人平均护理时数10.0h;各病房24h所需护理总时数为(第1类病人数×1.71)+(第2类病人数×2.75)+(第3类病人数×4.96)+(第4类病人数×10.0)。按照RMT—PCS量表护理人力分配比率计算出各病区所需护理人员数量符合工作量和病人平均严重度的要求,避免了按床护比分配人员的缺陷。结论改良的RMT-PCS量表更符合国情,运用改良RMT-PCS量表对病人分类并建立病人分类操作系统,科学地配置护理人力,既有利于科学的护理管理,又有利于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关键环节核查表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ICU 2018年2-7月收治的88例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选取我院ICU 2018年8月-2019年1月10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护理关键环节核查表,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8.48‰,低于对照组的19.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P=0.045)。 结论 将VAP护理关键环节核查表应用于ICU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规范措施落实率,从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血液病病人由于白细胞数量及质量的异常,病人的抵抗力很差,同时由于化疗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病人处于严重的免疫抑制状态,稍接触病原体,甚至条件致病菌均可发生感染,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高达21.7%,主要为呼吸道、口腔、胃肠道感染。为了控制院内感染,我们改善了病人的住院条件,同时对病人加强了一系列预防感染的措施,使呼吸道、口腔、胃肠道感染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院内感染发生率降到11.2%。从目前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构成比发现: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虽下降明显,但发生率仍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皮肤感染发生率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为了进一步控制院内感染,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又认真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需加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腹部手术后患者院内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探讨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121例腹部术后院内感染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3.9%,其中以腹部切口感染率最高,达57.0%.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导管时间、术前营养状况及是否伴有慢性疾病等.结论 护理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责任心与职业道德感及改进护理方法是有效减低腹部手术后院内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整体护理发展迟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6,自引:4,他引:56  
为了巩固、发展整体护理,分析目前整体护理发展迟缓的原因,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22家三级医院、28家二级医院的护理人员数量、床位与护士数量之比,整体护理病房、功能制病房的床位与护士之比,护士学习情况,管理者对整体护理的认识,护士长病房管理的重点等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病房实际的床位与护士之比95%CI(可信区间)为1∶0.2847~0.3082.二、三级医院副高、主管护师数量少,病房护士、初级职称占80%以上.前、后夜班值班人数95%CI为1.14~1.28和1.03~1.12.二、三级医院护士外出进修,参加全国学习、省内学习、院内学习机会少.管理人员对整体护理的概念不够清晰,护士长非管理时间占26.92%~29.82%.这些调查结果揭示了目前整体护理发展迟缓的因素主要是护理人员严重缺编,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护理管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尚未完全转变,护士学习机会较少,整体护理相关知识概念模糊不清等.同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护理人员编制及如何加强护士内涵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袁丽  欧青  贾丹 《护理研究》2005,19(5):853-854
[目的]减少糖尿病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对3 772例住院糖尿病病人进行院内感染调查,分析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有急、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病人,尤其是2型糖尿病病人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与其他类型糖尿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病人的年龄、住院天数、血糖值影响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P<0.001).[结论]随糖尿病病人年龄的增长、住院天数的增多、血糖值的增高,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