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在正常颈椎和脊髓组织,均可造成颈椎损伤,颈椎外伤致颈髓损伤的病人病情都比较严重,往往合并有休克、呼吸道梗阻或重要器脏损伤,并可立即出现损伤手面以下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反射功能消失。临床颈髓损伤病人的治疗及护理一直是个难点,也是重点,预后较差。2000年10月-2005年10月,我科收治颈椎损伤病人30例,经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颈椎损伤处理概念上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约半数以上合并脊髓损伤。迄今为止 ,在诊断治疗上仍然存在着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近 30年来 ,医务工作者对颈椎损伤的临床治疗与损伤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 ,虽然尚无实质性突破 ,但新的发现、新的诊疗技术却在不断地出现 ,处理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同时 ,争论也很多。颈椎损伤的救治不再是骨科或创伤科一家的工作 ,而常常需要多专科共同参与。此外 ,在颈椎损伤中 ,多节段损伤的比例不断增高 ,不连续的颈椎或脊柱的多段损伤占 4 .0 %~ 6 .4 %。在颅脑损伤的病例中 ,约1 3合并有上颈椎损伤 ,为诊断、处理提出了新问题。随着临…  相似文献   

3.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MRI诊断(附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的MRI表现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有典型外伤史患者的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颈椎过伸性损伤依暴力的大小不同依次伤及前纵韧带,椎间盘,脊髓及后部附件结构,MRI所表现的椎前血肿,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突出,椎体挫伤及脊髓受压变形,附件结构损伤具有特征性,结论:MRI可以反映颈椎过伸性损伤的全部损伤机制及其形成的病理改变,是诊断过伸性颈椎损伤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旧性颈椎脊髓损伤手术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76例合并不完全性瘫痪的陈旧性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并经颈前路于损伤节段施行减压和植骨融合术。分别于术后3年至12年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以临床症状、体征和影象检查评价其效果。按照Frankel功能分级法,术后神经能提高一级以上者占85.5%(65/76),植骨愈合率达100%。对陈旧性颈椎损伤合并不全瘫痪手术治疗的理论、损伤节段的稳定程度及影响手术远期效果的因素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或脱位的临床特征和诊断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4月-2004年4月手术治疗累及颈椎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或脱位12例,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总结临床特征和诊断。结果(1)损伤原因及特征:12例骨折中只有1例为严重外力所致;均为单个运动节段的损伤,其中发生在C6-7之间者为50%;累及前中柱的患者中,经过椎间盘的损伤7例,既经过椎间盘又经过椎体的损伤2例,经过椎体的损伤2例。12例患者中,稳定型损伤3例,不稳定型损伤9例。合并脊髓损伤9例,其中不完全性脊髓损伤7例,完全性脊髓损伤2例,均为治疗过程中颈椎固定不可靠所致的继发损伤。(2)正确诊断率:发生在C6-7水平者X线平片的正确诊断率为17%,C5-6水平者50%,以上者100%;CT100%,MRI 92%。仅有1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颈椎时颈椎发生骨折和脱位的可能性较大,致伤外力较小;如果发生骨与关节的损伤,多数为不稳定型损伤,神经损伤的可能性较大,容易造成继发损伤。骨与关节损伤多数位于C6-7水平,普通X线平片容易漏诊,骨折脱位一旦漏诊,可能由于随之而来的继发性神经损伤使脊髓损伤出现或加重,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下颈段损伤颈椎不稳,经颈前路减压植骨,由于固定未很好解决,植骨块易移位、脱落。我院从1987年8月~1994年1月应用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段损伤,效果满意。解剖标本及CT测量方法1.解剖标本测量:用东北出土成人脊柱干燥标本颈段,共测量150个椎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过伸性颈椎损伤退变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5例急性过伸性颈椎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根据影像学和临床查体情况后行改良Frankel分级。根据神经损伤平面结合颈髓髓内高信号征象判定脊髓损伤节段,凡神经平面下整个节段或节段内大部分呈高信号改变者是主要受损脊髓节段,节段内呈现斑片状高信号改变者为一般受损脊髓节段。设计头面部受创、高速运动受创或头面部挫裂较重为重伤力,创伤较轻者为轻伤力。据MRI T2加权椎间盘信号强度判定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并进行退变最严重椎间盘分级代表整体颈椎退变分级,轻重程度由0~4级分析外伤力、颈椎退变与受损脊髓节段的关系。结果轻伤者12例,重伤者33例,轻伤组较重伤组脊髓损伤轻、年龄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受损节段38例共45节,其中C4、5最多;一般受损脊髓节段21例39节。所有患者的颈椎均有明显退变,其中22例发生3级退变,退变严重节段为C5、6。椎间盘处发生退变的受损脊髓节段数为0级无,1级9节,2级20节,3级14节,4级2节。结论外力大小、颈椎节段性退变在颈脊髓过伸性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OFD)的手术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手术治疗的成人CSCIWOFD患者的临床资料。颈椎X线或CT检查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2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2例,第2、3颈椎阻滞椎1例,颈椎退行性改变15例。颈椎MRI示脊髓水肿15例,脊髓出血或血肿7例,脊髓软化或空洞6例;颈椎间盘损伤突出26例,其中单节段9例,两节段12例,多节段5例;前纵韧带损伤4例。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18例,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9例,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联合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1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评价患者入院时和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结果 28例随访时间6~87个月,平均34.4个月。患者脊髓功能ASIA分级:入院时A级2例,B级4例,C级6例,D级16例,E级0例;末次随访时A级2例,B级0例,C级2例,D级20例,E级4例,其神经系统症状较入院时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结论对于成人CSCIWOFAD,根据其病情特点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下颈椎损伤多见于患者从高处坠落致使头颈部直接撞击地面,或者重物直击颈部致颈枕部在高能量的冲击过程中产生屈曲性骨折。因此,此类暴力使颈椎过度屈曲后中后柱韧带断裂,脱位的关节突超越至下一节段小关节的前方与上方形成关节绞锁,  相似文献   

10.
张元  李维泷 《中华创伤杂志》2003,19(12):737-737
我院从 1997年 8月以来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患者 6 8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 4 2例 ,女 2 6例 ;年龄 8~ 74岁 ,平均 38.2岁。交通伤 4 2例 ,坠落伤 16例 ,暴力及其他伤 10例。 (2 )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情况 :开放性颅脑损伤 2 4例 ,闭合性颅脑损伤 4 4例。颅脑损伤中硬膜外血肿 18例 ,硬膜下血肿 2 7例 ,广泛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15例 ,脑干损伤8例。其中合并颈椎骨折 34例 ,脱位 17例 ,骨折合并脱位 8例 ,合并颈髓损伤 9例。 (3)结果 :本组死亡 5例 ,4例死于脑干功能严重受损所致的中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交通事故所致的颈椎损伤的基本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81例交通事故致颈椎损伤的I临床资料,其中上颈椎66例(36.5%),下颈椎115例(63.5%)。168例(93%)合并多发伤,以颅脑及胸伤多见。结果 本组总死亡率为3.3%。车撞人时,颈椎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事故;行人的发生率低于驾乘人员,驾驶员的发生率则低于20%。结论 对交通事故致颈椎损伤的普遍性、复杂性及其不良预后应受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冯浩 《西南国防医药》2001,11(2):115-115
近年随着交通事故增多,颈椎损伤亦逐年增多。而上位颈椎损伤由于解剖及受伤之特殊性,容易漏诊,我院1994—01~1999—12共收治上位颈椎损伤12例,占同期颈椎损伤的11%(12/108),其中10例疗效满意,2例死亡。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多发伤中颅脑损伤、颈椎损伤与胸部损伤相互之间的联系.方法 收集武汉同济医院创伤外科病房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存在颅脑损伤、颈椎损伤和(或)胸部损伤的2667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三者之间的联系.结果 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的发生率为8.77%,合并胸部损伤的发生率为35.77...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颈椎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警惕性。方法 对29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颈椎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致伤原因:交通伤26例,高处坠落伤1例,高处陡坡滚落伤1例,矿井塌方致伤1例。治疗结果:生存16例,死亡13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Ⅴ级2例,Ⅳ级7例,Ⅲ级6例,Ⅱ级1例,Ⅰ级13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颈椎损伤,伤情严重而复杂,颅脑损伤容易受到重视被及时诊断、及时抢救治疗;而上颈椎损伤临床表现容易被掩盖、相对隐蔽,极易漏诊,不能及时处理,死亡率高,严重并发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上颈椎骨折脱位治疗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上颈椎损伤通常指C1~3的损伤,常见的上颈椎损伤包括寰枕关节脱位、横韧带损伤、寰枢关节脱位、寰椎骨折、枢椎齿状突骨折、枢椎创伤性滑脱、侧块骨折、椎体骨折,以及同时伴有上述骨折脱位的叠加损伤。由于上颈椎的解剖结构复杂,且与多种重要的组织结构毗邻,如延髓和脊髓等,急性严重的上颈椎损伤如合并中枢神经损伤,通常是致命的,同时由于上颈椎椎管管径相对较大,故生存患者神经损伤的概率比下颈椎损伤患者要小。近年来,上颈椎损伤的诊疗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手术治疗手段逐渐增多,而且许多以往治疗较为困难或被视为风险极大的术式已逐渐被认识和接受。本刊特邀了几位在上颈椎有较深造诣的专家介绍上颈椎损伤的诊疗经验。  相似文献   

16.
颈椎过屈性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颈椎过屈性损伤的影像表现,评价MRI表现的意义。方法31例颈椎过屈性损伤,平均年龄32岁,外伤史明确。全部病例在伤后不同时间行MRI扫描,MRI扫描前常规摄颈椎平片,部分行CT扫描。结果31例中17例伤及C4~6椎体,占55%,同时累及2个椎体4例,占13%。影像表现为棘突骨折、椎体前脱位、椎体宽界面压缩骨折、双侧关节突关节脱位、屈曲泪滴样骨折5种类型。MRI同时显示24例后部复合韧带撕裂,3例后纵韧带和5例前纵韧带撕裂,16例椎间盘受压或碎裂变形,23例颈髓受压、形态信号异常,其中3例横断。结论MRI能反映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屈曲外力引起的颈椎和脊髓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MRI对脊髓、间盘、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的评价,是判断不同程度颈椎过屈性损伤椎体稳定性及预后的依据。MRI可反映颈椎过屈性损伤全部损伤机制及其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损伤机制与临床诊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损伤机制及临床诊治。方法 两具新鲜成人颈椎标本,采用CMT4104型电子多功能试验机,分别在侧屈旋转和前屈旋转载荷下模拟颈椎小关节突交锁。并对11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颈椎在侧屈1170N、扭转150N,前屈2000N、扭转120N的载荷下均可导致单侧小关节突交锁。但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所需的暴力较小,伴随的损伤较轻。11例患者中,误诊2  相似文献   

18.
郭全生 《民航医学》1997,7(3):29-30
急性颈椎损伤多发生于从事危险及不稳定性活动的青壮年,处理不当,常危及生命。远期对颈椎存在潜在性危害,上段可出现“上颈椎危象”,下段可发生颈椎不稳,后期多发生颈椎病。笔总结17例颈椎损伤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季南  洪庆南  李达  方钧 《创伤外科杂志》2011,13(6):546+548-546,548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治疗的手术疗效.10例上颈椎损伤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经随访内固定牢固无松动,均获得骨性愈合,神经功能恢复好.作者认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具有三柱固定、固定牢固优点,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颈椎钩突骨折的损伤机制及诊治特点。 方法 回顾分析自 1976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的 9例颈椎钩突骨折 ,其中男 4例 ,女 5例 ;年龄 18~ 31岁 ,平均 2 3.5岁。单侧颈椎钩突骨折 5例 ,双侧颈椎钩突骨折 2例 ,同侧 2个颈椎钩突骨折 2例。C5钩突骨折 4例次 ,C6 钩突骨折 7例次。非手术治疗 3例 ,手术治疗 6例。全组获随访 3~ 2 4年 ,平均 11年。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患者效果优良 ;非手术治疗患者遗留不同程度颈痛、头晕、手麻等症状 ,其中 2例患者 30岁时有明显颈椎退变 ,3例患者 35岁时均诊断为颈椎病。 结论 本组颈椎钩突骨折的损伤机制是由于颈部的瞬时旋转和侧屈暴力造成 ,且有颈部侧屈和 (或 )旋转位受伤史。一旦颈椎左右侧屈正位片X线检查发现一侧椎间隙增宽 (>2mm) ,应行CT检查明确诊断 ,CT扫描层厚最好控制在 2mm。该种骨折如果治疗不当 ,将明显提前颈椎病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