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冠心病病人围术期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搏间期的微小差异。围术期心率变异性分析可定量反映冠心病、麻醉及手术等因素对冠心病人交感、迷走神经张力与均衡性的影响,为冠心病人术后心血管功能及预后估计提供一个无创性的特异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搏间期的微小差异。围术期心率变异性分析可定量反映冠心病、麻醉及手术等因素对冠心病人交感、迷走神经张力与均衡性的影响,为冠心病人术后心血管功能及预后估计提供一个无创性的特异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围术期心率变异性改变和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冠心病及其高危因素者术后心率变异性 (HRV)改变及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方法 择期腹部手术病人 4 0例。冠心病及冠心病高危因素者 2 0例 (高危组 ) ,非冠心病高危因素者 2 0例 (对照组 )。使用Holter监测术后的HRV及ST段变化。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肌缺血分为缺血组和非缺血组。结果 术后高危组高频功率 (HF)、高频标准化值 (HFnu)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低频与高频比值 (LF/HF)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心肌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缺血组的HF(P <0 0 1)、HFnu(P <0 0 5 )低于非缺血组 ,LF/HF高于非缺血组 (P <0 0 5 )。LF/HF和缺血负荷呈正相关 (r =0 7,P <0 0 1)。结论 冠心病高危因素者术后易发生心肌缺血 ,与迷走神经对心脏的调控作用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4.
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围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率变异性指逐次心搏间期的微小差异。围术期心率变异的频谱分析可定量反映麻醉、药物及手术对交感与迷走神经张力与均衡性的影响;也可能为麻醉深度的判断,手术病人心血管功能及预后的估计增添一个无创性的定量指标。心率变异的近似熵值法估测是反映心率变异规律性的指标,较心率频谱分析法更为直观和敏感。  相似文献   

5.
6.
围术期心率变异性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围术期心率变异性(HRV)降低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成人ASAⅠ—Ⅱ级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胸膜部择期手术20例,60岁以上(A组)和60岁以下(B组)各10例。术前、麻醉后、术后清醒时、术后l、3和7d等时间点监测HRV5min短程频域分析各成分的变化,并测定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表面密度分布(Bmax),以及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异丙肾上腺素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环磷酸腺苷(cAMP)。结果 麻醉和手术后两组HRV较术前下降显著,术后l周恢复,两组病人E和NE于术后显著升高,两组病人Bmax于术后l周内下降,上述结果均以A组尤为显著。两组病人的cAMP于全麻后就出现明显下降,于术后7d恢复,以A组降低更为显著。排除全麻药的影响,围术期NE血浆浓度与cAMP呈线性负相关,HRV与cAMP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麻醉和手术后l周机体(尤其老年人)心率变异性大幅降低,其与围术期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下调和脱敏有关。  相似文献   

7.
急诊胆道手术围术期心率变异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全麻下急诊胆道手术对心脏自主神经反射的影响。方法 15例急诊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行全身麻醉。测定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5分(T1)、胆道探查时(T2)、术中1小时(T3)、2小时(T4)、术毕拔气管导管前(T5)和拔气管导管后15分(T6)的血压、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结果 与T0比较,T1血压显著下降(P<0.01),T4、T5和T6血压升高(P<0.05和0.01)。总功率谱(TP)和低频谱(LF)在T1、T5和T6降低(P<0.05);LF在T3、T4升高(P<0.05);高频谱(HF)在T4显著升高(P<0.05),T5、T6显著降低(P<0.01);标化LF(LFnorm)和LF/HF从T1到T4显著下降(P<0.01),而同期标化HF(HFnorm)却显著升高(P<0.01)。结论 急诊胆道病人心率变异性增高;全麻下手术TP稳定,麻醉前异常兴奋的交感神经被抑制;拔管前后心脏自主神经兴奋性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性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老年病人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应用心率变异性 (HRV)的分析方法研究老年病人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特征。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胸腹部成人择期手术病人 2 4例 ,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 ,每组各 12例。观察两组术前、麻醉后、术后清醒时、术后 1天、术后 3天及术后 7天各时间段心率变异性频阈分析各成份的变化。结果 麻醉和手术后两组心率变异性总功率 (TP)、高频 (HF)、低频 (LF)及极低频 (VLF)均较术前基础值下降显著 ,至术后 1周恢复。两组间比较 ,麻醉和手术后老年组的TP、HF、LF均较中青年组低 ,尤以麻醉后显著 ,老年组的低频标化 (LFnorm)也普遍较中青年组低 (P <0 0 5 )。LF/HF在两组均术后清醒时下降明显 ,但老年组尤其显著。结论 麻醉及手术后老年人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受损害程度重 ,容易发生张力失衡 ,且较中青年人更易受麻醉的影响 ;HRV监测分析可较好地评估围术期机体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90岁以上老年患者手术前后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长寿老年(≥90岁)患者术前、术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 选择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2例,以动态心电图(DMS Holter 5.0型)监测每例患者术前日23:00至术晨7:00及术后1、2d相同时间段HRV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2d,总功率(TP)、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LF/HF和极低频功率(VLF)明显降低(P〈O.05或0.01)。结论 经受麻醉、手术创伤等应激后,老年患者心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以交感神经调节心脏活性受损和均衡性改变为主。  相似文献   

10.
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心率变异性及疼痛耐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普外科患者术前心理干预对心率变异性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5例普外择期手术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按常规术前准备及护理,心理干预组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记录频域分析的四项指标。记录术后2、6、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心率变异频域分析低频带(LF)、低频带与高频带的比值(LF/H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HF、总频带(TP)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6、24h疼痛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患者术前给予心理干预,可使心率变异趋于平衡,减轻焦虑,从而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成对室早或短阵室速发生前心率变异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动态心电图监测121例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监测至少12小时、术后48小时,记录每次成对室早(VC)、短阵室速(NSVT)发生前4-3、3-2、2-1、1-0小时,60-45、45-30、30-15、15-0、15-10、10-5、5-0分钟各时间段的心率变异性总功率(TP)、高频(HF)、低频(LF)、极低频(VLF)、LF/HF和平均RR间期(meanRR)。结果:VC、NSVT发生前1-0小时的TP、HF、LF、meanRR明显降低;LF/HF在VC发生前1-0小时也有显著下降,而在NSVT发生前无变化;在VC、NSVT发生前1-0小时内的心率变异性(HRV)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围手术期VC、NSVT的发生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受损有关,表现为VC、NSVT发生前存在TP、HF、LF、meanRR的下降,提示HRV的降低可能是VC、NSVT发生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抑肽酶在围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现代医学倡导手术中尽一切可能减少血液丢失,能不输血最好不输血。其目的不仅是为了珍惜血液资源,更重要的是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输血所引起的并发症(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及免疫抑制等),同时还有减少传播疾病(如肝炎、疟疾、梅毒、艾滋病等)的危险。国内外一些学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尽可能减少术中出血,从而减少库血的输注,如术中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联合应用红霉素对肠粘连及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113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记录与腹腔粘连相关的情况,随访30个月,观察粘连肠梗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用红霉素等药物未发生明显副反应。结论围手术期应用红霉素等药物及其他治疗措施可防止手术后肠梗阻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效果肯定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围手术期病人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围手术期病人的营养支持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200085)花天放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指的是对术前有严重营养不良或术后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并影响进食的病人,给予适量的营养补充,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或降低手术死亡率,促进伤口愈合及病人康复。术前的营养不良可引起病...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媛  龚家稹 《普外临床》1993,8(4):251-253
  相似文献   

16.
静脉内阿片类在围术期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全麻用药的目的在于防止伤害性刺激时的躯体运动,抑制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使意识消失和缓解疼痛。其中疼痛的缓解可通过使用N2O、阿片类或其相关药物、其他具镇痛性质的药物(如氯胺酮、NSAIDs)或局麻药等。本文主要介绍静脉内阿片类在平衡麻醉或其他麻醉中的...  相似文献   

17.
针刺相关技术(ART)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是目前评价自主神经功能最好的无创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ART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机制,ART在围术期的各种作用及它们与自主神经的关系以及HRV在评价ART效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老年外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生理心理都相应发生了变化,为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们抓住舒适护理的最易懂、最务实、最实惠、最广泛、最迅速5大特点脚踏实地地应用于临床,加强了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  相似文献   

19.
20.
围手术期输血与胃肠道癌术后感染894例分析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314000)吴厚运,周梅亭为探讨围手术期输血与癌症术后感染性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我们回顾性地复习了本院11年间手术治疗胃肠道癌894例,报告如下。IB床进科1·1一般f#本院1982年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