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围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率变异性指逐次心搏间期的微小差异。围术期心率变异的频谱分析可定量反映麻醉、药物及手术对交感与迷走神经张力与均衡性的影响;也可能为麻醉深度的判断,手术病人心血管功能及预后的估计增添一个无创性的定量指标。心率变异的近似熵值法估测是反映心率变异规律性的指标,较心率频谱分析法更为直观和敏感。  相似文献   

2.
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搏间期的微小差异。围术期心率变异性分析可定量反映冠心病、麻醉及手术等因素对冠心病人交感、迷走神经张力与均衡性的影响,为冠心病人术后心血管功能及预后估计提供一个无创性的特异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冠心病病人围术期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搏间期的微小差异。围术期心率变异性分析可定量反映冠心病、麻醉及手术等因素对冠心病人交感、迷走神经张力与均衡性的影响,为冠心病人术后心血管功能及预后估计提供一个无创性的特异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麻醉成分意识与镇痛的分离监测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HRVPSA)是评价病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指标,已知多数全麻药可使HRVPSA各功率值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许多研究认为其可用于全麻深度的监测[1,2]。但麻醉中HRVPSA的变化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谱边界频率(SEF)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毕竟不尽相同。HRVPSA监测的自主反应其调节位于皮层下水平,无需皮层参与。如同麻醉中血压、心率的变化也与麻醉深度有关,但并不能反映麻醉的意识状态。本文试图利用它们所反应的不同实质,将全麻下意识与疼痛成分分离开来监测。资料与方法全麻…  相似文献   

5.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被认为是当今评价麻醉深度的较为准确可靠的方法之一,近来研究也发现,心率变异(HRV)可以定量反应全麻药物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因此许多研究认为其可以用于麻醉深度的判断。本研究利用脑电双频谱指数作为麻醉深度的参考标准,在相同的BIS值(50)下,观察单纯异氟醚麻醉和异氟醚及N2O复合麻醉两种麻醉方法手术切皮时病人的BIS和HRV改变,探讨两者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不同意义。 资料与方法 选择 ASAⅠ— Ⅱ级在全麻下行择期子宫全切手术病人20例,年龄34~53岁,体重52~75kg…  相似文献   

6.
脑电功率谱和双频谱指数在判断麻醉深度上的同期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脑电图(EEG)功率谱分析,包括90%的边界谱(SEF)、50%的中位频率(MPF)以及其它一些计算值如δ比率,是否为反映麻醉深度的较好指标,近年来一直存在争议。而双频谱指数(BIS)由于是包含了频率、振幅、位相三种特性的EEG定量指标,认为它可以反映EEG信号的全部信息。本实验在异氟醚(ISO)麻醉下,以及麻醉后唤醒时将功率谱和双频谱指数在判断麻醉深度上的作用进行一下同期比较。  相似文献   

7.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无创性心电监测指标之一,可用来预测心脏性猝死,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的活动性,均衡性及相关的病理状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如疾病或使用药物)导致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作用减弱或消失。会引起HRV减少或变为零。许多因素如创伤,应激,麻醉药物都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心血管疾病,猝死往往伴有HRV的显著降低。对围术期HRV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澄清麻醉药物及手术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也能为麻醉深度的判断,手术病人心血管功能及预后的估计增添了一个无创性的定量指标,尤其对老年人,冠心病高危因素者的围术期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七氟醚诱导麻醉中的心率变异功率频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心率变异功率频谱分析(HRV-PSA),观察七氟醚诱导麻醉中自主神经紧张度的变化。方法 21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组(1.0%七氟醚,n=11)和B组(3.0七氟醚,n=10)。面罩吸入七氟醚-N2O-O2混和气进行麻醉诱导。持续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使用带有HXO-Ⅰ型多功能监护系统的486PC机连续记录心电图并进行HRV-PSA。结果 麻醉诱导期,两组的心率无显著性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与双频谱指数(BIS)在预计地氟醚麻醉后苏醒的作用。方法:30例择期全麻腹部手术病人,诱导后地氟醚维持麻醉,麻醉停药前3min记录MLAEP和BIS,观察麻醉停药后命令反应时间,拔管时间及达到修正Aldrete计分(MAS)≥时间。结果:MLAEP的Nbi潜伏期和BIS与苏醒各指标相关,但Nb潜伏期能更确切反映地氟醚麻醉后苏醒。结论:NbI潜伏期是反映地氟醚麻醉后苏醒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麻醉与儿茶酚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升高是反映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激反应指标之一,手术创伤是外科病人麻醉手术期间及术后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不同麻醉方法和药物对手术应激反庆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复合应用较为有效地抑制或缓解手术病人过剧的主尖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双频谱脑电分析技术在麻醉监测中的作用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双频谱脑电分析技术在麻醉监测中的应用,双频谱指数(BI)可以对麻醉深浅作出定理判断,简便实用,在判定镇静程度和麻醉后苏醒方面价值较大,BI越小,病人对手术刺激的反应越小,反之亦然,两者有良好的相关性,但由于镇静药物和镇痛药物对BI的程度不一,所以尚不能以BI作为判断麻醉深度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分析全身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LC患者术中和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45例)和复合麻醉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率变异性的差异。麻醉诱导即刻,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手术开始即刻、手术中和手术后2 h时,复合麻醉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较全身麻醉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即刻,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手术开始即刻、手术中和手术后2 h时,复合麻醉组心率变异性水平明显较全身麻醉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复合麻醉组视觉模拟评分得分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两组患者的Ramsay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LC患者术中和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心率变异性影响较小,且麻醉效果好,具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胸部或上腹部手术患者分为异氟醚吸入组 (Ⅰ组 )和异氟醚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组(Ⅱ组 ) ,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法对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插管后、麻醉维持、切皮时及拔管时心率变异性 (HRV)及血液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麻醉诱导后及麻醉维持时两组LF、LF/HF、TP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 (P <0 0 5 ) ;插管后、切皮时及拔管时 ,Ⅰ组LF、LF/HF及TP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Ⅱ组未见明显改变 ;组间比较显示 ,上述各指标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血液动力学改变与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显著降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交感神经活性、交感 /迷走神经均衡性和自主神经总张力 ,并显著降低手术刺激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利于机体血液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4.
双频谱脑电分析技术在麻醉监测中的作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双频谱脑电分析技术在麻醉监测中的应用,双频谱指数(BI)可以对麻醉深浅作出定量判断,简便实用。在判定镇静程度和麻醉后苏醒方面价值较大;BI越小,病人对手术刺激的反应越小,反之亦然,两者有良好的相关性,但由于镇静药物和镇痛药物对BI的影响程度不一,所以尚不能以BI作为判断麻醉深度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主要受心脏自主神经调控,它可动态、定量地评估麻醉和手术刺激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麻醉深度监测提供信息.目的 探讨脑电信号之外的其他手段——HRV用于临床麻醉深度监测的可行性.内容 重点综述了HRV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HRV的分析方法及其用于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单纯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7例,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31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36例。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及相关麻醉指标,产妇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胎儿剖出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以及新生儿娩出后1、5分钟的Apgar评分。结果 CSE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EA组(P<0.05);CSE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及麻醉平面达T6时间明显短于EA组(P<0.05),痛觉恢复时间明显长于EA组(P<0.05);两组产妇入室时、手术开始时、胎儿剖出时及手术结束时的HR、MAP及BIS值及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5分钟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且能维持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对胎儿呼吸无抑制作用,是较为理想的剖宫产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7.
麻醉与儿茶酚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血浆儿茶酚腹水平升高是反映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应激反应指标之一。手术创伤是外科病人麻醉手术期间及术后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不同麻醉方法和药物对手术应激反应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复合应用可较为有效地抑制或缓解手术病人过剧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大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大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为单纯全身麻醉。记录麻醉前、气管插管、手术中及术毕4个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并抽血化验血糖及皮质醇,评估不同麻醉方式对血流动力学及各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在气管插管、手术中及术毕等时间点的收缩压、血糖及皮质醇均较观察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有助于降低老年大肠癌手术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将开胸手术麻醉患者4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实验组用安氟醚吸入全麻复合胸部硬膜外阻滞,对照组为常规安氟醚麻醉,观察对内分泌及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血浆皮质醇和胰岛素升高无统计学意义,切皮后90分钟血糖升高(P〈0.05),麻醉前45分,血压显著下降(P〈0.01),以后渐恢复正常;对照组上述三项内分泌指标显著升高(P〈0.05或0.01),麻醉45分后血压显著下降,心率增快。说明本麻醉能抑制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监测麻醉和气管内插管全麻在老年青光眼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50例ASAⅠ-Ⅲ级老年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3例采用监测麻醉法;B组27例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法.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及各时点患者的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的麻醉效果满意,A组患者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等监测指标波动不大,患者恢复时间快,麻醉费用少,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老年青光眼手术患者,监测麻醉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优于传统的气管内插管全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