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总结了对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钝针扣眼穿刺法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穿刺前对内瘘的评估与去痂,穿刺时的定人、定点,血液透析过程中针眼渗血情况的观察和处理,血液透析后内瘘的自我保护与宣教。认为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中安全、实用、有效,是较为理想的穿刺方式。  相似文献   

2.
王燕  郑桂   《护理与康复》2017,16(11):1166-1169
<正>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公认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最佳生命线,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主要血管通路类型[1-2]。临床常用的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有区域法、绳梯法和扣眼穿刺(Buttonhole puncture technique)法,其中,扣眼穿刺是指在同一位置,穿刺针以同一角度、同一深度刺入血管的技术。早期研究表明扣眼穿刺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和焦虑,减少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增加内瘘处美观度,因而被推荐为自体内  相似文献   

3.
【】 目的 观察并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和锐针绳梯式穿刺法对血液透析疑难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疑难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60例,其中血管条件不良穿刺困难病人28例,可穿刺血管短者17例,高位内瘘者15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扣眼穿刺组30例和绳梯穿刺组30例。观察12个月,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内瘘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内瘘堵塞、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拔针后止血时间。结果 扣眼穿刺组和绳梯式穿刺组均未发生动静脉内瘘堵;扣眼穿刺组内瘘动静脉端一次穿刺成功率较绳梯式穿刺组显著提高(P<0.01);扣眼穿刺组皮下血肿发生率、渗血发生率较绳梯式穿刺组显著减少(P<0.01);扣眼穿刺组拔针后压迫止血时间较绳梯穿刺组明显缩短 (P<0.01);扣眼穿刺组患者疼痛均值较绳梯穿刺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扣眼穿刺法在疑难内瘘穿刺中能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保护内瘘,降低内瘘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扣眼穿刺法在疑难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明显优于绳梯式穿刺法,疑难内瘘临床可推广优先选择纽扣眼穿刺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钝针扣眼穿刺法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利用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的患者70例,按住院床号数分为A组40例、B组30例,A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B组采用绳梯穿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内瘘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拔针后的止血时间和疼痛程度。结果 A组血管瘤的发生率、拔针后的止血时间和对穿刺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较为理想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芳  徐琴娟  马芳琴 《全科护理》2016,(36):3809-3811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运用钝针扣眼穿刺法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法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83例病人进行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总数76次~468次,期间发生内瘘并发症50例,包括穿刺点及隧道感染15例,穿刺点渗血6例,隧道狭窄或闭合22例,穿刺点湿疹7例,分析原因主要与护士操作技术、使用器材、病人自身原因或知识缺乏等有关。[结论]虽然扣眼穿刺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但也会发生一些并发症,经过原因分析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扣眼穿刺处内膜增生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内瘘穿刺计划,建立和维护扣眼隧道,定期监测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将传统内瘘钢针更换成血液透析用套管针进行扣眼穿刺,每次透析过程中予远红外线治疗,指导患者内瘘侧手臂外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扣眼穿刺处内膜增生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钝针扣眼穿刺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对照组采用锐针绳梯穿刺法。比较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程度、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处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处患者满意度显著升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内瘘闭塞、内瘘狭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钝针扣眼穿刺法可以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点渗血,减轻穿刺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扣眼穿刺与绳梯穿刺这两种方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选择更安全有效的穿刺方法提供依据,进而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升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择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4例,随机等分为扣眼穿刺组和绳梯穿刺组,比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10个月后两组在一次穿刺失败率、内瘘并发症(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内瘘感染)的发生率、透析过程中渗血发生情况及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内瘘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渗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扣眼穿刺组一次穿刺失败情况、疼痛评分均低于绳梯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扣眼穿刺法可以有效降低穿刺难度,减少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钝针扣眼穿刺法与锐针绳梯穿刺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该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使用钝针扣眼穿刺(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锐针穿刺(25例),比较2组患者的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感染率、渗血率及疼痛程度。结果穿刺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渗血率、感染率与疼痛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钝针扣眼穿刺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点渗血和局部感染,减轻穿刺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护士在介绍3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钝针扣眼穿刺的护理体会。主要内容包括穿刺前的准备、实施、穿刺方法,疑难穿刺处理和注意事项等5个方面。认为钝针扣眼穿刺能有效提高患者穿刺成功率、减轻其痛苦、降低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和保护患者的生命线,从而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扣眼穿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扣眼穿刺法,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及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发生渗血、血栓及内瘘狭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改良扣眼穿刺法能减少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扣眼穿刺技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可选择的穿刺方法之一。近年来,很多研究关注扣眼穿刺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扣眼穿刺的发展史,总结了目前常用的3种隧道建立的方法,并分析了扣眼穿刺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临床恰当选用穿刺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区域穿刺组)和研究组(钝针扣眼穿刺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0.82±0.46)分]低于对照组[(3.72±1.08)分],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大大减轻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痛苦,内瘘的血流量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法,主要包括扣眼穿刺法、绳梯穿刺法和局域穿刺法。通过对扣眼穿刺法的研究,认为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及护理操作更能保护患者的内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总结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法并发症的护理体会。21例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2 148例次,出现并发症37例次,包括内瘘感染、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湿疹、穿刺隧道周围瘙痒、隧道条索状硬结、穿刺困难、血流量不足。予改进血痂清除方法和局部消毒方法,有效预防感染和穿刺点渗血;选择扣眼穿刺点时,穿刺时根据患者时间情况减少或增大穿刺进针角度,以延长皮下隧道或是让穿刺针进入深部血管,保证血流量充足;更换成进口钝型穿刺针,减少机体不良反应。通过实施以上措施解决了并发症,内瘘保持通畅,延长了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采用扣眼穿刺的方法来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且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由高年资经验丰富且相对固定的护士,遵循三同原则,做好扣眼穿刺前的有效护患沟通,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评估,穿刺后导管的固定,透析过程中渗血情况的处理,及结束后的相关护理宣教。结果:12例患者经过8~12次应用常规锐针穿刺后形成皮下隧道即扣眼,2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锐针穿刺12次以上才形成皮下隧道,有1例患者因由不同护士穿刺建立的隧道,出现硬结5个月后隧道闭塞。13例患者均未出现内瘘狭窄、血管瘤、血栓、内瘘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钝针进行扣眼穿刺法是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最为理想的穿刺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延长其使用年限,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7.
郭刚  倪虹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3):1866-1869
目的:探讨扣眼穿刺法对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不良事件及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需要以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观察组采用扣眼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内瘘止血情况、血管壁的变化、内瘘并发症以及血液透析的效果变化。结果观察组渗血、血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6个月后的内瘘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血管壁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6个月时的尿毒素下降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扣眼穿刺法能够减少动静脉内瘘的穿刺不良事件和血管增生,减少内瘘并发症,提高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8.
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比较扣眼穿刺和区域穿刺对动静脉内瘘血管瘤形成等并发症的影响,选择安全有效的穿刺方法.方法 将60例采用动静脉内瘘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扣眼穿刺组30例,区域穿刺组30例.12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重复循环值、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扣眼穿刺组重复循环值、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区域穿刺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扣眼穿刺法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明显低于区域穿刺法,临床可优先选择扣眼穿刺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及观察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 ~10月在我科采用钝针扣眼穿刺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组,2012年2月之前的20例采用传统锐针穿刺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各观察20次内瘘穿刺情况.结果:钝针扣眼穿刺法和锐针穿刺法比较在穿刺成功率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患者成功例次高,穿刺处渗血情况减少,拔针后按压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透析用留置针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建立扣眼隧道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长期血液透析患者67例,其中3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使用透析用留置针穿刺建立内瘘血管扣眼隧道,作为观察组;35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采用传统锐针穿刺方法建立内瘘扣眼隧道,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扣眼隧道的成功时间、成功率、钝针进针一次成功率、后期局部狭窄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建立内瘘扣眼隧道,其成功时间短[(8.54±1.28)比(12.65±2.38)天,t=0.650,P=0.001],成功率高(χ~2=23.251,P0.001);扣眼隧道成功后行钝针进针,观察组的一次成功率高(χ~2=21.201,P0.001),后期局部狭窄率低(χ~2=21.2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析用留置针建立内瘘血管扣眼隧道,成功时间短,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建立扣眼隧道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