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剖宫产后母乳喂养困难的问题,我们将我院1998年以来住院剖宫产的孕妇随机抽样分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以下简称横切口组)与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以下简称纵切口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剖宫产术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1998年1~4月住院有剖宫产术指征者,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对64例新式剖宫产术产妇手术时间及术后情况,泌乳始时间,泌乳量进行观察,设传统腹膜内剖宫产术52例为对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柏恢复情况差异显著,浮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能保障新生儿生后30分钟内早接触、早吸吮。术后疼痛轻,进食早,恢复快,能坚持按需哺乳,使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有利于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剖宫产组)、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组)各9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1年内母乳喂养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产妇产后血清催乳素含量。结果:在分娩后6~24h内的白天,剖宫产组产妇血清催乳素均值为7844nmol/L(95%CI:7054~9067nmol/L)、阴道分娩组为8992nmol/L(95%CI8130~10096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中位时间为产后12h,晚于阴道分娩组的产后4h(P<0.01)。剖宫产组产妇产后3天内乳量多者为30.43%,阴道分娩组乳量多者为45.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12个月时,剖宫产组母乳喂养率均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与阴道分娩组比较,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晚,血清催乳素含量低,产后1年内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高。对剖宫产产妇更应加强促进泌乳、催乳的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剖宫产术式也多种多样,由于腹膜外剖宫产技术较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技术复杂,已被许多医院所放弃,但腹膜外剖宫产有术后反应小、肠蠕动恢复快、减少术后肠粘连等优点,我院近几年采用改良式横切口侧、顶联合翻膀胱、层次分离腹膜外剖宫产120例,取得满意 相似文献
6.
7.
我院自2004年12月起采用新式改良式剖宫产术,手术顺应其生理特点,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新式改良式剖宫产术105例(改良组),年龄在21~39岁之间,平均年龄29.2岁。初产妇94例,经产妇11例;孕35~36 6周14例,孕37~39 6周62例,孕40~42周29例。剖宫产指征:头盆不称45例,胎儿宫内窘迫19例,妊高征19例,其次为中盆骨狭窄、前置胎盘、高龄初产妇、瘢痕子宫、胎膜早破、臀位,共22例。另随机抽取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剖宫产(剖宫产组)、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组)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1年内母乳喂养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产妇产后血清催乳素含量.结果 剖宫产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为16.3±6.8小时,晚于阴道分娩组的5.7±2.6小时(t=3.372,P=0.001).剖宫产组产后3天内泌乳量多者为28.0%,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的52.0%(χ2=6.000,P=0.014);在分娩后12小时,阴道分娩组血清催乳素为8 136±1 438nmol/L,剖宫产组为7 125±1 542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7,P=0.017);产后1个月时,两组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712);产后6、12个月时,剖宫产组母乳喂养率均低于阴道分娩组(χ2=10.667,P=0.001;χ2=4.320,P=0.038).结论 与阴道分娩组比较,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晚,泌乳量少,血清催乳素含量低,产后1年内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高.对剖宫产产妇更应加强健康教育,促进泌乳、催乳的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进式横切口微痕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取120例既往行改进式横切口微痕剖宫产术(改良组)、134例既往行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腹壁纵切口组)、94例既往行新式剖宫产术后(新式剖宫产组)需二次剖宫产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改良组与腹壁纵切口组、新式剖宫产组比较,在腹壁、腹腔粘连、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式横切口微痕剖宫产术术后腹壁、腹腔粘连发生率最低,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次之,新式剖宫产最高,对可能需要二次开腹患者,首次剖宫产宜选择改进式横切口微痕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0.
11.
剖宫产术是产科最常见、采用最多的手术,它涉及母婴安全。因此,为探讨各种剖宫产术式的优缺点,我院采用以色列医生Stark创立的新式剖宫产术,在此基础上略有改进,并与同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腹膜外剖宫产术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术后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输入泵给药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0例产妇分为两组,100例剖宫产术后采用经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为观察组,100例剖宫产术后采用杜冷丁镇痛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切口疼痛、泌乳始动时间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在术后6h、24h和48h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开奶时间、24h给奶次数及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给药,可达到充分镇痛、促进乳汁分泌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经过漫长的发展,迄今已形成多种不同术式,且各有其相应的优缺点,香港周基杰教授创建的"新法剖宫产",2000年介绍到内地后,在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4月采用此方法行剖宫产术100例,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于耻骨联合上2.5-----3cm沿半月形腹壁横沟做横弧形切口,钝性分离脂肪层及筋膜,将腹直肌与筋膜游离开,钝性撕开腹直肌与腹膜,取子宫下段高位切口,可吸收线单层连续锁扣缝合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可吸收线缝合直肌前鞘,4号丝线将皮下脂肪及皮肤缝合3针。与传统式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方面,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其改良式剖宫产术在以上各项中所用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P〈0.05或P〈0.01,其后依次是新式剖宫产术和传统式剖宫产术。术后排气时间,坐起喂奶时间,改良式剖宫产术和新式剖宫产术差异无显著性,但两者均优于传统式剖宫产术(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操作简单,优点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行剖宫产的产妇84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2例,对2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2组开奶时间及泌乳量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剖宫产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前开奶时间及增加产妇的泌乳量。 相似文献
16.
改良式剖宫产术为一种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采用新式剖宫产术joel-Cohen的开腹方法,术式基本按新式剖宫产手术进行,其改良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术中不将子宫娩出腹腔缝合;皮下组织钝性撕开保护腹壁下静脉分支不被切开;术后皮下组织缝合3-5针;皮肤用创可贴4-6张固定粘贴皮缘后覆盖无菌敷料。我院自2001年5月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共200例,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改良式剖宫产术式的优点。方法 分析248例应用改良式剖宫产的产妇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观察手术时间、疼痛情况、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排气时间等。结果 改良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平均缩短12 min(P<0.01),术后进食平均早11.9 h(P<0.01),术后排气平均早15.5 h(P<0.01)。术后疼痛轻,对膀胱无干预,术后均无血尿及排尿困难发生。结论 改良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病人疼痛轻,排气快,术后发病率低,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改良式剖宫产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在临床上的运用价值。方法。采用腹部横直切口,钝性分离皮下脂肪、筋膜、腹直肌、腹膜、子宫肌层,于膀胱腹膜反折上2 cm横切子宫,微荞线全层连续锁扣缝合子宫,不缝合腹膜,丝线连续缝合筋膜、皮下组织,微荞线皮内缝合皮肤,不拆线。并与同期腹部纵切口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剖宫产术较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时间平均缩短 29.45 min(P<0.01),从切皮至娩出胎儿时间平均缩短 9.32 min(P<0.01),术中出血量平均减少 75.49 ml(P<0,05),术后排气时间平均提前 6.08 h(P<0.05),新生儿 1min阿氏评分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更好的剖宫产术式。方法:观察下腹正中直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新式剖宫产、改良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情况,比较3种剖宫产术的远期效果。通过改良剖宫产与新改良剖宫产术术中、术后及新生儿情况的比较,评价新改良剖宫产术的实用性。结论:改良剖宫产术优于新式剖宫产术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改良剖宫产术又优于改良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在临床上的运用价值。方法:采用腹部横切口,钝性分离皮下脂肪、筋膜、腹直肌、腹膜、子宫肌层,于膀胱反折上2cm,横切子宫,0/1可吸收线全层连续锁扣缝合子宫,不缝合腹膜,再连续缝合筋膜,皮下组织,4#丝线宽针距缝合皮肤3~5针,5天拆线。并与同期腹部纵切口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剖宫产术较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时间缩短29.45min(P<0.01),从切皮至娩出胎儿平均缩短9.32min(P<0.01),术中出血量平均减少75.49ml(P<0.05),术后排气时间平均提前6.08h(P<0.05),新生儿1min阿氏评分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