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活跃期综合干预对枕后位分娩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360例枕后位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观察组在活跃期不同时相进行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人工破膜、产妇采取相应体位、徒手扩张宫颈、徒手旋转胎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1),活跃期宫口扩张和先露下降速度明显增快(P<0.01),手术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宫颈扩张活跃期综合干预安全、易行、有效。  相似文献   

2.
赵淑梅 《中外医疗》2013,32(17):134-135
目的探讨在活跃期对枕后位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枕后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活跃期不同时期进行综合干预措施:包括人工破膜、特殊体位、加强宫缩、徒手旋转胎头;对照组无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和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经阴分娩率明显增加(P<0.01),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P<0.01),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明显缩短。结论在活跃期对枕后位进行综合干预安全、易行、有效。  相似文献   

3.
分娩期综合性干预预防持续性枕后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茹 《海南医学》2007,18(9):80-81
目的 研究产程不同时期干预预防持续性枕后位以改善分娩结局.方法 96例枕后位产妇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产妇产程不同时期施行干预措施,包括人工破膜、纠正异常胎轴、产妇采取与胎背同侧的高坡侧俯卧位、徒手扩张宫颈及徒手旋转胎头.结果 研究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较对照组短,研究组活跃期先露下降平均速度及宫口扩张平均速度均快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持续性枕后位发生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干预措施安全、有效、易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扩张宫颈、缩短产程的效果.方法 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在宫口开大2~3cm时,观察组用间苯三酚80mg静注;对照组用地西泮10mg缓慢静注,比较2组产妇分娩产程时间、宫颈扩张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活跃期产程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宫颈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间苯三酚能加速产妇宫颈扩张、缩短产程,且对母婴无显著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利多卡因联合徒手扩张推举宫颈法治疗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住院分娩的健康头位初产妇,进入活跃期后出现宫颈水肿者200例中160例无妊娠期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研究组:静脉注射间苯三酚,同时予2%盐酸利多卡因5 mL在宫颈水肿明显处或宫颈3、6、9、12点处分别进行等量注射,并施行徒手扩张推举宫颈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未破膜者可先行人工破膜,并给予安定10 mg静脉注射缓解宫颈水肿治疗.观察比较2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及围生期结局.结果 研究组经阴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停滞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间苯三酚、利多卡因联合徒手扩张推举宫颈法在治疗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中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既能缓解宫颈水肿,加速产程进展,减轻产妇的痛苦,又能提高经阴分娩成功率及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6.
宫颈扩张活跃早期干预枕后位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枕后位产妇于宫颈扩张活跃早期徒手旋转儿头配合侧俯卧位行产程干预对分娩分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产经B超及四步触诊检查诊断为枕后位的初产妇 2 0 8例 ,取单日临产的 10 4例为研究组 ,行产程干预 ;双日临产的 10 2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末胎方位 ,分娩方式 ,新生儿体重 ,Apgar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末胎方位、分娩方式的构成比及两组的总产程、Apgars评分结果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宫颈扩张活跃早期产程干预是决定阴道分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徒手旋转胎头处理技术对于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的最终分娩方式、母亲并发症情况以及婴儿并发症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恩泽妇产医院院区妇产科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产妇,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枕横位或枕后位难产的产妇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7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自然分娩方法,不做特殊干预,维持宫缩,出现产力减弱时给予催产素维持产力,按照顺产自然旋转分娩;观察组实施徒手旋转胎头处理方法。比较2组产妇最终分娩方式、母亲并发症情况以及婴儿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35例(81.39%),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19例(5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例数8例(18.60%)明显低于对照组18例(4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伤、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呼吸窘迫、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头皮损伤)总发生率为23.26%,小于对照组的45.95%(P<0.05)。 结论 徒手旋转胎头处理技术能够提高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徒手扩张宫颈口加速产程活跃期的疗效。方法:随机选100例产妇在活跃期行徒手扩张宫颈术为观察组;选同期100例产妇行活跃期催产素静滴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宫口开全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徒手扩张宫颈口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顺产率、降低新生儿感染率、新生儿死亡率、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降低产道损伤率,寻求更好的助产方法。方法将100例待产妇随机分组,分别助产时配合徒手宫颈扩张助产和据产程自行分娩,并对第一产程中的活跃期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择期人工破膜配合徒手宫颈扩张助产组,缩短第一产程中的活跃期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减轻产妇痛苦、降低产道损伤率均低于自行分娩组(P<0.01)。结论使用助产时配合徒手宫颈扩张助产代替传统的产程自行分娩,对助产有利,适应于产科助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位宫颈对产时形成宫颈水肿的影响及封闭后早期徒手复位扩宫对预防宫颈水肿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江西铜业集团(铝山)医院妇产科收治160例后住宫颈产妇,随机取80例用利多卡因封闭后早期徒手复位扩宫为A组;80例未做特殊处理为B组.结果 A组的宫颈水肿、活跃期异常、剖宫产数明量少于B纽,P<0.01;A组较B组的潜伏期、活跃期和总产程明显缩短,P<0.01.结论 后位宫颈对产时形成宫颈水肿具有明显的影响,用利多卡因封闭后早期徒手复位扩宫对宫颈水肿有预防作用,井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手扩宫颈处理活跃期胎儿窘迫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扩官颈处理活跃期胎儿窘迫的临床效果和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住院分娩中活跃期发生胎儿窘迫产妇92例,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3例).干预组于宫口扩张≥5 cm时应用手扩宫颈处理,直至宫口开全,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分别记录两组活跃期时限(5~10 cm)、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宫颈裂伤、新生儿窒息及头颅血肿情况.结果 干预组活跃期时限(5~10 cm)、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宫颈裂伤、新生儿窒息及头颅血肿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扩宫颈处理活跃期胎儿窘迫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后位 (POP)的早期发现及处理方法。方法 POP 12 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 0例 ,对照组发现枕后位后不予干预严密观察 ,必要时阴道手术助产或剖宫产 ;观察组针对产程的不同时期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 ,包括人工破膜、产妇采取与胎背同侧的高坡侧俯卧位、徒手扩张宫颈及徒手旋转胎头术。结果 观察组手术产率 (6 .6 7% )明显低于对照组(5 1.6 7% ,P <0 .0 1) ,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 (5 .0 0 % )明显低于对照组 (31.6 7% ,P <0 .0 1)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0 )明显低于对照组 (18.33% ,P <0 .0 1)。结论 对POP早期发现并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 ,可以使大部分枕后位转成枕前位而顺利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3.
吕晓晖 《广西医学》2008,30(11):1699-1700
目的 探讨产程综合干预对宫颈性难产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宫颈扩张延缓或停滞的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观察组在产程的不同时相进行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支持、镇静、人工破膜、徒手扩张宫颈、徒手旋转胎头等.对照组常规维持正常宫缩及观察产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降低(P<0.05),总产程时间缩短(P<0.05),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程综合干预对防范宫颈性难产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慧龄 《广西医学》2013,(4):479-481
目的观察镇痛分娩下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儿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初产妇226例,按照产妇是否愿意镇痛分娩分为两组,每组113例.观察组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的条件下,采用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儿枕后位;对照组在非镇痛的条件下,采用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儿枕后位.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4.42%(5/1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9%(34/113)(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痛分娩下行徒手旋转胎头能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妇产后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活跃期施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横)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妊娠37~42w,在产程进展的活跃期被证实为持续性枕后(横)位临产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4例,对照组96例。两组均行催产处理,其中观察组加用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辅以经孕妇腹部推胎背为脊前方位的矫正方法;对照组仅进行卧位指导,即让产妇朝向胎背的对侧方向侧卧,比较两组生产结果。结果观察组有70例经阴道分娩,占83.3%;对照组仅24例经阴道分娩,占25.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活跃期施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横)位可降低难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持续性枕横(后)位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 000例产妇的分娩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40例持续性枕横(后)位产妇,应用改变体位和徒手旋转等方法对其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未经干预的40例持续性枕横(后)位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持续性枕横(后)位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阴道分娩率,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1)目的 探讨产程中综合干预对分娩的影响。(2)方法 选择初发、单胎、足月妊娠、头位,进入活跃期末破膜,无异常并发症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观察级天不同时相进行一系列干预,包括人工破膜、主地西泮、产妇采取相应体位、徒于扩张宫颈、徒手旋转胎头。(3)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t=5.04,2.38,P〈0.01,0.05),活跃期宫口开大和胎头下降速度明显增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行的原则将这66例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3例产妇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的33例产妇接受徒手旋转胎头术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生产情况与新生儿评分。结果:观察组33例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81.82%(27/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例产妇的自然分娩率39.39%(13/33);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以及产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7.34±2.0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6.84±1.57)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显著,自然分娩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盲选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徒手旋转胎头术,将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产伤率以及新生儿的1min和5min Apgar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产伤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的1min和5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旋转胎头术可以提高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和产伤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对促进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导乐仪联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活跃期纠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虞城县人民医院分娩的7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侧卧的屈膝卧位纠正胎方位,观察组产妇使用导乐仪镇痛联合分娩球纠正胎方位。比较两组产妇活跃期疼痛程度、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结果对照组产妇在活跃期重度疼痛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仪联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活跃期纠正枕后位临床疗效显著,可以较好的纠正持续性枕后位,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