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简易塞鼻式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宏勋 《安徽医学》2003,24(4):35-36
目的 探讨简易塞鼻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 ,其中Ⅰ型呼衰 2 0例 ,Ⅱ型呼衰 12例 ,予CPAP治疗 ,观察患儿在CPAP前血气、CPAP后 4~ 6h、2 4h的临床和SaO2 的变化。结果  32例患者CPAP后呼吸困难及缺氧征有不同程度好转 ,血气SaO2 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症状好转。结论 简易CPAP可以改善氧合和通气 ,对Ⅰ型、Ⅱ型新生儿呼衰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2.
叶振悦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9):707-707,74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合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患者通气治疗前,通气治疗2、24h及通气治疗结束时的动脉血气参数变化,并记录临床好转率。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明显好转31例,好转率86.11%。与治疗前相比,通气治疗2、24h及治疗结束时,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行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常频机械通气疗效不佳的重症患儿32例,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治疗0、2、12及24 h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PaCO2)及氧合指数(OI)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2 h后FiO2下降,PaO2上升,PaCO2和OI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合指数12、24h下降更加明显(均<0.01)。结论应用常频机械通气疗效不佳的新生儿重症Ⅱ型呼吸衰竭改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Drager呼吸机高频振荡功能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rager呼吸机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12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经常频呼吸机治疗效果较差后改用HFOV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其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儿经HFOV治疗12 h后PO2明显上升(P<0.01),PCO2显著下降(P<0.01),治疗24 h后氧合指数(OI)迅速下降(P<0.01),治疗48 h后FiO2明显下降(P<0.01),肺泡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a/A)上升(P<0.01).11例患儿对HFOV治疗有效,1例无效放弃治疗.无1例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合并脑室内出血2例(Ⅰ、Ⅱ期各1例).结论: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5.
蔡春琼  吕铁伟  赵国莉  杜国平 《海南医学》2013,24(18):2740-2741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插管率、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日。结果 42例患者治疗后的pH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PaCO2与Pa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新生儿的插管率、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出现轻度呼吸不畅5例(11.90%),鼻部压伤2例(4.76%),胃胀气3例(7.14%),轻度嗜睡4例(9.52%)。结论经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其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机械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新生儿呼吸衰竭Ⅱ型患儿32例随机分为2组,2组基本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HFOV,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比较2组患儿上机24 h及48 h的血气分析及上机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24 h及48 h的血气分析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存活儿使用呼吸机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地改善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肺氧合功能,缩短上机时间,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及费用,且安全性好,与CMV比较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机械通气(HFOV+CMV)与常频机械通气(CMV)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治愈率等的差异。方法:治疗组1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采用HFOV+CMV治疗,对照组19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采用CMV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用氧浓度、上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对照组治愈1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6例。与机械通气前相比治疗组2h后PCO2即明显下降(P<0.05),与CMV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1),8h后下降极为显著(P<0.01),与CMV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治疗8h后氧合功能即明显改善,表现为FiO2、OI、MAP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24h~48h后氧合功能进一步改善,FiO2、OI、MAP均进一步下降,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高、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气胸及VAP发生率下降(P值均<0.05),但Ⅲ级以上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明显(P>0.05)。结论:HFOV+CM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优于传统机械通气,并发症低,可作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纪宁  杨雍  吕汝琦 《四川医学》2008,29(5):527-528
目的 探讨急诊救治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无创通气后对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将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BiPAP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氧疗、药物等常规治疗,BiPAP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无创通气,在治疗后6h监测pH、PaO2、PaCO2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经BiPAP呼吸机通气后血气分析指标pH、PaCO2、PaO2均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经治疗后PaO2有显著性升高(P<0.01),pH、PaCO2虽亦有明显改善,但无治疗组显著(P<0.05).结论 急诊救治中使用BiPAP无创通气对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有明显改善作用,是救活此类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李红 《宁夏医学杂志》2012,(12):1205-1206
目的评价影响接受无创机械通气(NIV)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HIV辅助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87例,按照其生存结局分为存活组(S组)和死亡组(N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接受无创机械通气前、通气后1 h和4~6 h血气分析(pH值和PaCO2),评价NIV在AECOPD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S组和N组患者年龄中位数(Median)分别为68岁和73岁(P<0.05);S组患者通气前、通气后1 h血气分析pH值均高于N组,PaCO2低于N组(P<0.05);S组机械通气1 h后血pH升高的患者比例高于N组。结论在接受NIV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年龄较小、通气前血pH值较高、PaCO2较低以及通气后1 h血pH值升高者的存活几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李春蕾  林静 《海南医学》2008,19(9):24-25
目的 总结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比较我院收治的经CMV治疗失败的Ⅱ型呼吸衰竭患儿(共27例)接受HFOV治疗前后PaeO2、FiO2、01的差异.结果 HFOV治疗24h后PaCO2、FiO2、O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FOV能有效改善通气及氧合,可作为新生儿Ⅱ型呼衰CMV治疗失败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 (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急性加重期Ⅱ型呼衰患者的疗效。方法 :在相同的常规治疗下 ,BiPAP治疗组 2 5例应用Bi PAP通气经鼻 (面 )罩给氧 ,对照组 2 1例经鼻导管给氧 ,用血气分析仪及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分别监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PaO2 、SaO2 、PaCO2 、呼吸率及心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BiPAP组PaO2 、SaO2 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而PaCO2 、呼吸率及心率显著下降 ,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 <0 0 1 ,P <0 0 1 ,P <0 0 5 ,P <0 0 5 )。结论 :BiPAP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COPD呼衰患者的缺氧并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尤其对改善组织缺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韩幸  陈波  张洪松 《西部医学》2010,22(9):1675-1676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PPV)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5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德国CARAT呼吸机经口鼻正压通气,记录通气治疗前及通气治疗后2、4 h的血酸碱度(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指标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明显改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提高PaO2和SaO2,降低PaCO2,纠正PH,疗效满意,简单实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机械通气在治疗外科术后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血气分析、气道阻力以及肺功能等影响。方法:将44例外科术后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咪唑安定静脉注射10~20mg;丙泊酚组:丙泊酚静脉注射泵持续输注0.5~2.0mg/(kg·h),比较治疗1/2、1h后,两组动脉血气分析中的pH、PaO2、PaCO2变化,Pmax、Ppalt以及肺功能中PEF、FEVl/FVC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在治疗后PaCO2显著降低,pH在治疗后1/2h回到正常范围内,恢复较迅速(P〈0.05~0.01);治疗后1/2h的PaO2、PaO2/FiO2也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丙泊酚组在治疗后的Pmax、Ppalt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EF、FEV1/FVC的提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0.01)。结论:丙泊酚进行镇静在外科术后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可降低气道阻力,改善氧舍功能,减少人机对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血气分析(SaO2、PaO2、PaCO2、pH)变化情况,并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心率(HR)、呼吸频率、SaO2、PaO2、PaCO2、pH变化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心率(HR)、呼吸频率、SaO2、PaO2、PaCO2、pH等情况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均明显好转,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佳苏伦联合短时大流量吸氧治疗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我市中心医院2008年6月~2009年1月收治的80例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控制性氧疗,观察组采用在持续低流量吸氧的基础上,加用佳苏伦联合短时大流量吸氧,观察两组氧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佳苏伦联合短时大流量吸氧治疗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将5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并给予全面、周到、专业的护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pH、PaO2、PaCO2)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调查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患者的自觉症状改善较以往常规治疗明显且快,治疗结束时患者PaO:明显升高(t=28.06,P〈0.01),PaCO2降低(t=11.98,P〈0.01),pH改善明显(t=10.07,P〈0.01)。7例患者出现与使用BiPAP呼吸机相关的轻度不良反应,但经积极对症治疗和合理护理均明显好转,患者总满意率为90.38%。结论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迅速改善症状、有效纠正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和提高生存质量和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临床应用中应当予以全面、周到、专业的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51例COPD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6例)和NPPV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及病情转归.结果与治疗前比较,NPPV组治疗24 h后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24 h后PaO2亦有上升(P<0 05),PaCO2则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4 h后NPPV组PaO2升高和PaCO2下降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常规治疗组的失败率(34.6%)显著高于NPPV组(16.0%,P<0.05).NPPV组的平均住院天数(14.5±6.7)d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23.8±9.2)d,P<0.05.结论NPPV可明显改善COPD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赵桂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14-141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COPD重症呼吸衰竭病人中的疗效。方法:50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病人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成功率、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SaO2变化。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50例成功率100%,并发症少,操作时间短0.5~2min,血气分析pH、PaO2和PaCO2较前明显改善(P<0.01),SaO2上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病人安全、迅速,插管成功率高,能有效纠正呼吸衰竭,改善通气,提高抢救病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38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通过自身对照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病情改善程度。结果:经无创呼吸机通气3天后33例患者与治疗前比较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心率、呼吸频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衰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通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54-57+61
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作为早产儿气管插管拔管后无创呼吸支持模式的临床应用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NIPPV组(n=32)和NCPAP组(n=33),观察两组撤机失败率、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无创后吸氧时间及总用氧时间,同时检测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和氧合指数(OI),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NIPPV组和NCPAP组撤机失败率、无创后吸氧时间和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无创呼吸支持时间为2(1,3)d,明显短于NCPAP组(P0.05);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前后PaO_2、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治疗后12 h、24 h OI分别为(240.100±31.140)%和(260.040±38.890)%,明显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和NCPAP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总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NCPAP,早产儿气管插管拔管后应用NIPPV可缩短无创呼吸支持时间,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