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福飞 《江西医药》2011,46(6):580-582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 18-26nt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 RNAs,是由具有发夹结构的约70-90个碱基大小的单链RNA前体经过Dicer酶加工后形成,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的配对,促进mRNA的降解或抑制mRNA的翻译从而抑制其靶基因的表达.虽然miRNA最初在线虫研究中被发现[1],但在随后的研究中证实miRNA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真核动物中,miRNA广泛参与了生物体多种生理过程,如个体发育,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代谢与应激反应的调节,肿瘤的形成等[2].  相似文献   

2.
<正>MicroRNA(miRNA)是一类大小约22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RNA大家族,它主要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可以影响多种生物学行为。研究发现在人类血浆、血清及其他液体中都发现有稳定表达的miRNA,参与调节体内诸多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分化、凋亡、增殖等,且它的表达异常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1]。1 miRNAs的形成及其作用机制每个miRNA可以有多个靶基因,而几个  相似文献   

3.
陈明  李国庆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67-3269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双体RNA(miRNAs)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等。miRNAs通过对多种靶基因表达的负性调控,在肿瘤发生、演变、转移中起重要作用。miRNAs在包括胃癌在内的不同肿瘤中的异常调节被频繁报道,表明与肿瘤相关的miRNA有希望作为  相似文献   

4.
刘强  郑秀峰 《重庆医药》2009,38(15):1970-1972
miRNA是近年来在多种真核细胞及病毒中发现的一类来源内源性染色体上的非编码单链RNA,长度为21~25nt的短序列,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能够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的碱基互补配对,引起靶mRNA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的表达调控。miRNA由一段具有发夹环结构的长度为70~80个核苷酸的miRNA前体(pre-miRNA)剪切后生成。它通过与其目标mRNA分子的3’端非编码区域(3一untranslatedregion,3’UTR)互补导致该mRNA分子的翻译受到抑制。最先发现的miRNAs是线虫中控制发育时序的1ir卜4和1et_7基因。现已发现miRNA广泛地存在哺乳动物、线虫、果蝇和植物等生物中。除了lin一4和let一7基因外,其他miRNAs现在统一用miRNA一#表示miRNA,而用mir一#(#代表数字)表示相应的编码基因,同一物种内相同或极相近似的miRNA可以使用相同的数字,只是进一步在数字之后加数字或字母作为后缀以区别其基因在序列上只有微小的差别。尽管miRNA基因不编码蛋白质,但其编码的RNA在生物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miRNA的特征、生物功能、生成及加工机制、作用用途及其与siRNA的区别与联系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序列长度约19~25个核苷酸、不编码蛋白质的单链小RNA.成熟的miRNA能够识别特定的靶mRNA 3'非编码区,并与之结合,如果两者碱基序列完全互补,则可使靶mRNA降解,如不完全互补,则抑制靶mRNA 翻译,影响蛋白质表达水平,但不影响靶mRNA的稳定性;另外,它可以指导其靶向基因的mRNA快速脱腺苷化,进而导致mRNA的快速衰减和表达水平的降低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mRNA和miRNA芯片探索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靶基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轶男 《天津医药》2019,47(6):565-570
摘要: 目的 筛选与结直肠癌 (CRC) 肝转移相关的靶基因。方法 从Gene Expressed Omnibus (GEO) 数据库下载mRNA和miRNA的表达谱 (GSE30687和GSE44121)。通过limma函数包分析得出差异表达mRNA和差异表达 miRNA。基于DAVID在线工具进行差异表达mRNA的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TargetScan筛选由差异表达miRNA调节的靶基因, 并构建miRNA-mRNA调节网络。结果 与原发性CRC样品相比, 在具有肝转移的CRC样品中筛选出180个差异表达mRNAs, 其中116个表达下调, 64个表达上调, 另外筛选出15个差异表达 miRNAs, 表达上调的有6个, 表达下调的有9个。差异表达mRNAs富集于32个GO terms中, 如阴离子运输、 细胞的顶端部分、 脱氧核糖核酸酶活性等。另外, 这些差异表达mRNAs主要富集在包括类固醇生物合成和霍乱弧菌感染在内的2条通路中。miRNA-mRNA调控网络包括50个miRNA-mRNA关系对, 其中具有较高节点度的基因为纤连蛋白 1 (FN1) 和骨髓嗜病毒整合位点1 (MEIS1)。结论 FN1和MEIS1基因可能是大肠癌肝转移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长约22 nt的非蛋白编码的、单链RNA,具有转录后基因调控的功能,与细胞分化、生长以及代谢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调节有关。研究发现,人体很多肿瘤中都存在miRNA的差异表达。而在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中,又以miR-21(miRNA-21)较为特殊。因为miR-21在几乎所有实体肿瘤中都存在高表达,而且高表达的miR-21可能发挥类似原癌基因的作用。miR-21通过负调节靶基因增加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肿瘤侵入转移,这些靶基因有PTEN、PDCD4、RECK等等。该文主要介绍miR-21在肿瘤中的作用、调节机制,以及作为靶基因在肿瘤的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是一组以精神依赖为主的新型合成毒品,近年来流行,滥用趋势愈发严峻。MicroRNAs(MiRNAs)作为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s,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负调控,从而导致靶基因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ATS能诱导miRNAs表达水平的变化,而成瘾相关脑区miRNAs表达的改变直接参与了对ATS成瘾行为的调节。因此,研究miRNAs在ATS成瘾中的调控作用,对进一步揭示新型毒品的成瘾机制及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大小18~22个核苷酸,在生物体内有多种存在形式,初级miRNA(pri-miRNA)、前体miRNA (pre-miRNA)和成熟miRNA。只有成熟mi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端非编码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互补配对,使靶基因mRNA降解或抑制其转录后翻译。目前  相似文献   

10.
文武 《江西医药》2010,45(12):1257-1260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19~25nt的单链RNA,是由Dicer酶从折叠的70~100nt的发夹状转录前体RNAs(pre-microRNAs)上切割得到的小分子RNAs,属于非编码蛋白RNA(noncoding RNAs),能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在多种生物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miRNA主要通过与靶mRNA的3'-UTR(untranslated region)碱基配对的方式来执行对靶mRNA的切割或者翻译抑制功能,从而抑制其靶基因而起调控作用[1].  相似文献   

11.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约含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分子,可通过与靶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上的相应靶位点结合,抑制或降解特定的靶基因,从而发挥调节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参与炎症、发育、凋亡、肿瘤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现就miRNA在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细胞的一类长度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在生物体发育和基因表达过程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分子通过与靶mRNA的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负调控。近来研究表明miRNA在病毒感染宿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设计抗miRNA反义寡核苷酸促进或阻断特定miRNA的表达可以实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标。本文综述了抗miRNA反义寡核苷酸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一般含有19~25个寡核苷酸,通过与靶mRNA 3’端非翻译区(3’UTR)完全或不完全互补配对,引起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发挥基因调控作用。MiRNAs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其异常调节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所以miRNAs被认为可能是新的治疗靶点。MiRNAs在遗传药理学中的作用最近才被研究。化学物质、药物、激素或者是病理状态引起的miRNAs表达的改变可能会导致药物代谢和药物效应的改变。本文主要从miRNAs对细胞色素P450代谢酶和核受体的转录后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瘤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microRNA(miRNA)对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包括调节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调控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等,通过与靶基因mRNA互补位点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miRNA在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的由19~25个核苷酸组成的具有高度保守性的单链非编码RNA,其生物学效应是通过与mRNA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负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缺血再灌注后会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且与临床上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有一定的联系。目前有众多研究显示,miRNA的亚型基因miR-34a-5p、miR-351-5p、miR-682、miR-21等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控一系列信号转导进而影响肠I/R损伤的发生、发展。因此,揭示miRNA在肠I/R损伤中作用机制,并可为肠I/R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刘智文 《江西医药》2010,45(10):1041-1043
miRNA是一种长约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大多数miRNA都是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5~8个碱基的完全或部分互补结合来负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但近期也有关于部分miRNA可作用于靶基因蛋白编码区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microRNA是近年来在多种真核细胞及病毒中发现的一类来源于内源性染色体上的非编码单链RNA,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能够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的碱基互补配对,引起靶mRNA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的表达调控,在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8.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单链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结合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从而抑制mRNA表达。目前发现miRNAs不仅参与生命过程的一些重要进程,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合近年文献,对缺血性脑卒中这一病理状态下的动物和病人的脑组织及血液miRNAs的表达及其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小分子单链非编码RNA,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在许多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在一些疾病(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时,miRNAs的表达谱可能发生改变,所以在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中,其有望成为诊断或预后生物标志物。因此,准确测定miRNA的表达对于其应用十分重要。对传统的RNA印记(Northernblotting)、微阵列(microarray)和实时定量PCR(qRT-PCR)以及一些新的miRNAs检测方法(如基于纳米材料的miRNAs检测、核酸扩增等技术)进行概述,并阐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Zhang R  Dong DL  Yang BF 《药学学报》2011,46(1):6-11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提出的关于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的新概念, 其目的是实现基础研究成果真正转化为临床实践。microRNA (miRNA) 是新发现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 由长约21~25核苷酸的单链RNA分子构成。近年来, miRNA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关键调控作用不断得以阐明, 尤其是在心律失常中的调节作用,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一系列研究证实miRNA参与调控多种心脏电活动相关蛋白的表达, 是心律失常发生和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潜在靶点。miRNA作为治疗靶点通过调节靶基因mRNA的稳定性或抑制翻译过程而发挥作用。在靶器官中稳定相应miRNA的表达水平可能成为疾病治疗的一个新方式。本文将从miRNA表达改变引起功能失调这一角度, 采用拟miRNA技术和抗miRNA技术纠正靶蛋白的功能, 为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借助miRNA类似物 (miRNA mimics) 和胆固醇连接的miRNA反义核苷酸抑制剂 (antagomirs), miRNA用于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有望实现, 将为转化医学的实现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