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秦兆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31(2):53-55
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以抗p53蛋白单克隆抗体DO-1检测44例喉鳞癌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25例喉鳞癌中p53蛋白呈阳性表达,对照组16例声带息肉全部呈阴性表达,在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p53蛋白表达与喉癌临床分型、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不相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结果表明,p53蛋白表达与喉癌性有关,可作为喉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辅助依据,并对肿瘤恶性程度的评估及预后判定有一定价 相似文献
3.
肺癌p53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p53蛋白在68例各型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发现p53蛋白在常规石蜡切片中保存较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总阳性率为63.2%,正常细胞中未见p53蛋白表达。提示p53蛋白是肺癌细胞的重要标志物。支气管粘膜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细胞可见p53蛋白表达,说明p53蛋白表达可能是支气管粘膜上皮癌变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抑癌基因的突变蛋白(p53)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8例喉癌和10例喉正常组织检测,用有关统计学方法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8例例喉癌中,PCNA、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2.41%(41/58)和51.72%(30/58)。正常组织染色阴性。喉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复发与PCNA、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有关。结论:PCNA、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喉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肺癌组织中p53及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纤支镜支气管肺活检组织中抑癌基因p5 3及p16蛋白的表达 ,探讨基因诊断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和两者在肺癌发生中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5 3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的石蜡包埋支气管黏膜肺组织p5 3及p16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和炎症支气管肺黏膜组织中p5 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0 ,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10 0 % ;而在肺癌组织中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5 4 %(18/ 33) ,其中鳞状上皮癌为 5 5 % (11/ 2 0 ) ,腺癌为 5 4 % (7/ 13)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仅为 4 2 % (14 / 33) ,阴性表达率为 5 8% (19/ 33) ,其中鳞状上皮鳞为 6 5 % (13/ 2 0 ) ,腺癌为 4 6 % (6 / 13)。统计学分析显示正常和炎症组织与肺癌组织间两种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5 ) ,而鳞癌与腺癌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肺癌与正常和炎症患者相比 ,p5 3蛋白表达明显增高 ,p16蛋白表达明显下降 ,其改变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其两者间的相互关系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43例胆囊癌组织p53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发现:胆囊癌阳性表达率为51.2%,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均为阴性;未分化癌p5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病人的年龄、性别、伴有结石无明显相关性。结果表明:(1)p53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2)p53蛋白阳性的病例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p53蛋白可能是反映胆囊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p53、nm23和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研究p53、nm23和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中p53、nm23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p53,nm23,c-erbB-2在子宫内膜部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1.0%、60.0%、47.6%,其阳性表达与年龄、不同组织学类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p53与病理分级有关,随着细胞分级的增高,其阳性率逐步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χ=16.3,P〈0.005);nm23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1),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71.9%和20.0%,P〈0.05);c-erbB-2的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分化程度高及早期癌中c-erbB-2表达强。结论:对子宫内膜癌进行p53、nm2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57Kip2和Ki-67蛋白在妊娠早期鉴别诊断水肿性流产和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的应用价值。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早期妊娠的12例水肿性流产、22例完全性葡萄胎和16例部分性葡萄胎石蜡组织切片中p57Kip2蛋白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水肿性流产、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组织中,p57Ki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10/12)、0(0/22)、81.3%(13/16),完全性葡萄胎组阳性表达率与部分性葡萄胎组和水肿性流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性葡萄胎组与水肿性流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1/12)、72.7%(16/22)、43.8%(7/16),完全性葡萄胎组阳性表达率与部分性葡萄胎组和水肿性流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性葡萄胎组与水肿性流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57Kip2和Ki-67蛋白对鉴别诊断早期妊娠中水肿性流产、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端粒酶活性、p53蛋白表达的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p5 3蛋白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以及端粒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 p5 3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TRAP法检测 4 0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4 0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 p5 3蛋白的表达 ,并对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 p5 3蛋白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p5 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82 .5 % (33/ 4 0 )、72 .5 % (2 9/ 4 0 ) ;癌旁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p5 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12 .5 % (5 / 4 0 )、7.5 % (3/ 4 0 ) ,大肠癌组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1;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特征 (包括病理分化程度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端粒酶活性与 p5 3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端粒酶在大肠癌组织高表达和在癌旁正常组织低表达的特性 ,有可能使端粒酶成为大肠癌诊断的一种标志物 ;p5 3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端粒酶活性与 p5 3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提示大肠癌是由多基因参与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
p73、p5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73、p5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胃癌、2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9例胃溃疡和20例胃黏膜异型增生中的p73、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中p73、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8%、54.76%,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胃黏膜异型增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黏膜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073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黏膜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p73、p53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p73、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组织中p53基因蛋白过度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食管癌及癌周组织中p5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了60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p5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肿瘤的分化程度等病理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 p53基因蛋白过度表达的阳性率高分化组(73.3%)与中分化组(95.0%)、低分化组(100.0%)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食管癌组织(85.0%)与非典型增生组织(76.7%)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53蛋白的检测可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食管癌恶性程度提供参考,对食管癌的诊治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50例鼻咽癌,24例鼻咽良性病变粘膜进行p53蛋白表达的测定。结果显示:38例鼻咽癌p53蛋白阳性(76%),3例鼻咽炎性粘膜p53阳性(13%),1例鼻咽乳头状瘤p53阳性,在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分析中发现,p53阳性程度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低。则p53阳性程度越高。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与否与p53蛋白异常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和blc-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初步探讨他们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4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的p53和blc-2基因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取10例食管炎症组织标本作对照。结果64例食管鳞癌中p53和blc-2基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6.56%(49/64)和89.06%(57/64),其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为P=0.01,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无关。10例食管炎症标本的p53和blc-2基因蛋白的表达均为10%(1/10)。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有p53和blc-2基因蛋白的高表达,它们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叶建新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6,(4)
目的排除正常组织细胞的影响,探讨p16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上的作用和可能的基因调节机制。方法采用CDNA-mRNA原位核酸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61例胃癌组织和49例癌旁非癌组织中p16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与p53、CyclinD1蛋白表达情况及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X2检验,Wilcoxon等级秩和检验,配对资料Yates校正X2检验)。以PCR随机引物法制备生物素标记的p16CDNA探针。结果(1)胃癌组织p16mRNA的阳性率为50.8%,p16蛋白的阳性率为70.5%,与癌旁正常胃粘膜100%的阳性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10例早期胃癌p16mRNA和蛋白均阳性,而51例进展期胃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1.2%(21/51),64.7%(33/51)。早期与进展期胃癌相比,p16mRNA和p16蛋白的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而且在同一切片中也可以观察到分化较好或浸润浅层的癌细胞表达p16mRNA和蛋白,而分化较差、浸润深层的癌细胞则没有表达。(2)p16mRNA和p16蛋白的表达强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及其切缘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和p53蛋白表达与手术切缘的安全性关系。方法 用PCR-SSCP和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20例胃癌和10例大肠癌标本和切缘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和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胃肠道恶性肿瘤组织中有很高的p53基因突变率(63%)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53.33%)。(2)肿瘤组织中p53蛋白表达是切缘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前提。(3)p53基因突变和p53蛋白表达随肿瘤切缘距离的增加而呈现极显著的递减趋势。结论 就p53基因突变和p53蛋白表达而言,距离肿瘤边缘5cm可定为肿瘤的分子切缘。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p27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hMSH2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hMSH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0.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38.9%(P〈0.05);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0.7%,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75.9%(P〈0.01)。结直肠癌癌组织中hMSH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2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hMSH2和p27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申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hMSH2表达异常和抑癌基因p27表达下调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