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时机体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监测围麻醉期病人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比较全麻组(Ⅰ组)和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Ⅱ组)病人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1)全麻加硬膜外阻滞平均动脉压,心率相对稳定,与全麻组比较差异性非常显(P<0.01)。(2)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呼吸平稳,血氧变化不明显,术后病人能及早咳嗽、排痰和深呼吸。全麻组术后血氧低于实验组(P<0.05)。(3)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吸入麻醉药和肌松药用量少于全麻组(P<0.05)。(4)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全麻组(P<0.05)。VAS评分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低于全麻组(P<0.01)。结论: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能较好地维持循环,呼吸功能,并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抑制机体的应缴反应,提高术后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志刚  马涛  马澄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2):766-766
目的 观察硬膜外复合全麻减轻患者术后躁动的效果。方法20例患者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0.2mg/kg,术中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的方法。结果硬膜外复合全麻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躁动。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对术后躁动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曲马多预防全麻术后寒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战是全麻病人苏醒期间较常见的并发症。尽管麻醉后寒战极少产生严重后果,但是寒战发生频繁,会给患者带来强烈的不适感,甚至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为了有效地预防全麻术后寒战的发生,我们将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的曲马多用于全麻术后的病人,观察其对全麻术后苏醒期间寒战的预防作用及对苏醒时间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异丙酚对胸科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0例胸科全麻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异丙酚全麻和普鲁卡因全麻对术后不同时期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异丙酚维持全麻可明显降低胸科全麻病人术后早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孙卫 《中国现代医生》2011,(25):15-16,24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全麻术后抑郁状态的情况。方法对ASAI一Ⅱ级、无心脑血管疾病且未服用影响神经精神系统功能药物的老年全麻术后患者,利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并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与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调查。结果老年全麻术后624例,抑郁发生121例,发生率为19.39%。患者单因素分析性别、体重以及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术中知晓率是老年患者全麻术后抑郁发生的显著相关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医护人员要重视术前术后对患者的疾病宣教,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患者术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62例老年冠心病人28例选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比较,术中循环功能较平稳,全麻药和有松药用量明业减少,术毕病人早期清醒,硬膜外阻滞和术后镇痛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稳定循环功能,对呼吸恢复有益,并降低术后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发生。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中建  冯国琼 《四川医学》2003,24(4):364-365
目的 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在胸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在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胸部手术病人(ASAⅠ-Ⅲ级),随机分成两组(n=40),I组应用硬膜外阻 滞复合全麻并术后病人自控镇痛,Ⅱ组病人应用单纯全身麻醉,并对术中BP,SpO2,ECG, 麻药用量,术后苏醒程度,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1)I组病例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2)I组全麻药用量少,苏醒迅速彻底。(3)Ⅱ组术后呼吸再抑制,肺部并发症多。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更有利于胸科手术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及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全麻患儿恢复期间有效的呼吸管理方法。方法 将不带气管插管与带气管插管两种状况下的复苏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呼吸管理方法下两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元明显差并,但全麻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明显差异。结论 全麻术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进行复苏与有效的护理方法相配合可以保证患儿的安全复苏且较少全麻术后并发症发生,是全麻术后有效的呼吸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中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文娟 《海南医学》2003,14(4):27-27
目的:通过40例静脉复合胸段连硬膜外麻醉和静复合麻醉的病人,对比观察在术前,入室时,气管插管,手术切皮,术中,术毕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择开胸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使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异丙酚/仙林静复合全麻。另一组全麻加胸段硬膜外,使用0.5%耐乐品和1%利卡因麻醉,术中监测ECG、HR、BP、SPO2。结果:全麻+硬膜外组与全麻组比较,血压胡术中1h,术拔除气管导管后有所下降。心率两组均表示比术前加快,但以全麻组明显。复合全麻组全麻用药少,苏醒快而且平稳,未出现烦躁不安,催醒药的使用亦减少而且全麻加硬外的病人可进行术后止痛,有利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张和国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1,21(5):567-567,580
择期上腹部及胸部手术患者26例,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全麻、观察术中全麻药用量及插管后,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并与单纯异丙酚全麻比较,结果显示,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全麻可明显减少术中芬太尼及异丙酚用量,并维持较平稳的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全麻腹部术后早期半卧位和康复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腹部术后早期半卧位和康复的关系。方法:随机将8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分为二组,术后早期分别采取半卧位和平卧位,对术后各项康复指标进行监测和对照。结果:早期半卧住对全麻腹部手术后患者在呼吸、循环、引流、舒适度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结论:早期半卧位能全面提高全麻腹部术后的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7例全麻术后苏醒延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麻醉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全麻术后苏醒延迟与麻醉药物绝对或相对过量、原发病的影响、机体代谢紊乱、体温过低等因素有关。结论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积极探讨其原因并治疗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GEA)与单纯全麻(CA)用于开胸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和术后恢复的影响。②方法选10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GEA组和GA组,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全麻药用量、术毕苏醒时间、拔管时躁动、伤口疼痛情况等。③结果GEA组全麻药用量较少,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迅速完全,拔管后安静。④结论全麻联合硬膜阻滞能有效地减轻围术期的应激反应,麻醉过程更平稳,术毕苏醒快,并发症少,术后镇痛利于患者咳嗽、咯痰、防止术后肺不张、坠积性肺炎、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胸腔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减少老年病人的全麻药用量,缩短术后清醒时间。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胸腔手术40例,分为两组。复合组先行硬膜外穿刺,注入局麻药,测定麻醉平面,再实施全麻插管;单纯全麻组作为对照组,与之比较。结果 复合组BP、HR显著降低,全麻药用量显著减少,术后清醒时间缩短。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胸腔手术是较好的麻醉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5.
12例嗜铬细胞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与硬膜外+全麻组。比较两组病人术中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及术中扩血管药、术后去甲肾上腺素的应用情况。结果显示:硬膜外+全麻组病人于分离肿瘤时平均动脉压升高程度显著低于全麻组;且全麻组病人术中扩血管药使用普遍而量大,术后去甲肾上腺素的应用亦多。认为硬膜外+全麻应用于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易于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更好地预防小儿全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48例手术患儿认真做好术前、术后的评估及护理。结果全组通过精心手术治疗与护理,痊愈244例(98.4%),因其它原因死亡4例(1.6%),未出现因护理不当而旨起的全麻并发症。结论正确的评估与有效的术后护理将大大降低全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在全麻病人术后的应用李永富(兴化市人民医院,兴化225700)关键词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麻醉,全身全麻手术结束,病人呼吸通气量正常,有咳嗽、吞咽反射,唤之能应时拔管。拔管后什么时侯送病人返回病房较安全?我们将160例全麻术后病人分...  相似文献   

18.
上腹手术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上腹手术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36例上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18例。两组连续监测诱导前、术中各组BP、HR、SpO2、ECG变化,记录用药剂量和术毕苏醒时间,观察患者术后有无躁动。结果两组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血压、心率比基础值均下降。A组12例仅间断吸入异氟醚,6例未吸入麻醉气体;B组手术过程中均吸入异氟醚。B组与A组比较,全麻用药剂量多,术后苏醒时间长(P〈0.05)。B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烦躁,经镇静镇痛处理后缓解,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结论上腹手术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不仅全麻用药量少,苏醒迅速,而且麻醉平稳,术中循环稳定,还可以术后硬膜外镇痛,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麻腹部术后早期半卧位的作用。方法:随机将6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术后早期分别采取半卧位和平卧位,对术后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监测和对照。结果:早期半卧位对全麻腹部手术后患者循环、呼吸、舒适度、引流等方面有明显益处。结论:早期半卧位能全面提高全麻腹部术后患者的病情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胸神经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对保留胸肌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诊断乳腺癌并拟行保留胸肌式乳腺癌根治术的117例患者。根据是否术前行胸神经联合阻滞,分为全麻组和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组。于术毕24、48 h记录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上肢感觉异常,腋窝疼痛评分以及镇痛补救药物的用量。术毕48 h,行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 40)评分。比较术前血常规与术后一天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结果 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组在24、48 h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镇痛补救药物用量均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术毕24 h的上肢感觉异常,腋窝疼痛评分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组均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QoR-40评分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组显著高于全麻组(P<0.05)。术后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组较全麻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全麻复合胸神经阻滞可提高保留胸肌式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有助于提高早期康复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