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本文用斑点分子杂交试验检测了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汗液中的HBV DNA,检出率为14.7%。这表明HBV可随汗液排出,汗液为传播HBV的媒介之一。同时分析了HBV随汗液排出的频率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HBsAg and HBV DNA in the sweat of HBsAg carriers were detected.Thepositivity rates were 26.1%(12/46)by RIA and 17.4%(8/45)by dot blot hybridization.No HBsAg and HBV DNA were found in 6 persons with negative serum HBsAg.Viralparticles were observed in the sweat by means of immunoelectronic microscope.When se-rum HBeAg or HBV DNA were positive,the positivity rates of HBsAg and HBV DNAin swea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negative serum HBeAg and HBV DNA,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HBV may be excreted out ofbody through the sweat glands of serum HBsAg carriers,and contaminate environmentalobjects,which may play a role in contact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No relationshipswere found between anti-HBc,anti-HBe,titer of serum HBsAg and positivity rates ofHBsAg and HBV DNA in sweat.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HBsAg(乙肝表面抗原)水平的特点.方法 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135例.所有患者均行血清表面抗原滴度及HBV-DNA(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水平检测,分析肝癌患者血清HBsAg滴度与HBV-DNA水平的特点.结果 在135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96.3%患者HBsAg阳性,HBsAg滴度在6 000-8 000 COI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28.8%);83.7%的患者可检测出HBV-DNA,在105-106 IU·mL-1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26.7%).结论 HBV复制是肝癌发生的关键因素,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HBsAg滴度及HBV-DNA水平分别在6 000-8 000 COI、104-106 IU·mL-1所占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妇乙肝感染对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招募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到安庆市立医院就诊的住院孕妇,通过调查问卷及医院住院孕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孕妇的基本信息,收集血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检测,产后1周时电话随访活产分娩孕妇,获取首次喂养行为信息,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乙肝感染与首次喂养行为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1 826名孕妇。安庆市孕妇人群产后首次喂养以纯母乳方式为主(77.7%,1418/1826);HBeAg(+)/HBsAg(+)、HBeAg(-)/HBsAg(+)及HBsAg(-)3组孕妇产后首次喂养选择纯母乳方式的比例分别为70.8%(17/24),75.8%(91/120)和77.9%(1310/1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庆市孕妇人群分娩后首次喂养方式中,母乳喂养比例较高,未发现HBV的携带状态影响孕妇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Taq Ⅰ和Fok Ⅰ位点多态性与家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聚集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家系设计,征集27个病例家系成员288名和27个对照家系成员230名,分析VDR基因多态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VDR基因TaqⅠ和FokⅠ基因型进行测定.结果 VDR-Taq Ⅰ的TT基因型的频率在病例家系显著高于对照家系(P<0.05),VDR-Fok Ⅰ的CC基因型的频率在病例家系显著高于对照家系(P<0.05);Taq IT-Fok IC单体型在病例家系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家系(OR=1.67,P<0.05),而Taq IC-Fok IT单体型在病例家系的分布频率显著低于对照家系(OR=0.24,P<0.05);用感染过HBV的家系血源亲属进行分析,结果 相近.结论VD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家庭HBsAg阳性者聚集的重要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HBsAg阳性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收集体检者512人,检测HBsAg阳性者与HBsAg阴性者之间与肥胖相关的指标(如体重、BMI、腰围、腰臀比等)、及与炎症相关的指标(IL-6、CRP、TNF-α等)以及肝功能、血脂等,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与HBsAg阴性者相比,HBsAg阳性者的腰围、腰臀比显著增加,但血液中HBV-DNA阳性者和HBV-DNA阴性者腰围、腰臀比、IL-6、CRP、TNF-α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群中,HBsAg阳性与人体朝着向心性肥胖发展具有相关性,其作用机理与HBV-DNA阳性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及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GDM孕妇100例为研究组,分为研究A组(GDM+HBsAg阳性)和研究B组(GDM+HBsAg阴性),随机选取孕周匹配的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了解各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探讨GDM与HBsAg携带的关系。结果:研究组中A、B组的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PIH、ICP、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A、B组的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死胎、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巨大儿发生率较研究A组及对照组发生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携带为GDM的高危因素,两者叠加会加重妊娠并发症及影响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HBsAg检测是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必检项目,2007年度对全市食品、服务行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根据1198名HBsAg阳性血清者的HBsAg滴度、HbeAg及抗-HBe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HBsAg阳性者的某些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716例妻子O型Rh阳性而丈夫非O型孕妇做IgG抗-A(B)效价测定, 对其中106例有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做HDN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716例O型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64、128、256和≥512各组分别占60.9%、22.4%、10.9%、4.2%和1.7%.106例母婴血型不合且有ABO-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中共有24例HDN阳性,占22.6%;孕妇IgG抗-A(B)效价为64、128、256和≥512各组HDN阳性率分别为12.0%、24.1%、38.1%和50.0%(P<0.01).结论 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高低与ABO-HDN的发生率成正相关,产前进行血清IgG抗体效价检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评价Younossi的慢性肝病问卷(CLDQ)试用于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生存质量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CLDQ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调查。结果:共108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完成调查。研究结果显示CLDQ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与其他研究一致;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有6个,能解释总方差的66.89%;结构效度分析未与原量表设计完全一致。结论:CLDQ用于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生存质量评价时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但仍需改进,并对其用于此部分人群时的修改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南宁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和中医脏腑辨证原则,对HBsAg携带者提出正常型、肝郁型、脾虚型、阴虚型、血瘀型、混合型六种证型。发现正常型(无症状携带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型,随着肝脏损害及肝功能异常程度的加重,病态型比例逐渐增高。肝郁型是HBsAg的携带者主要病态证型,并与其他各型间关系密切。272例病人用小柴胡汤治疗四个月,HBsAg近期转阴率为9.9%。临床观察HBsAg持续转阴较困难。HBsAg携带时间越长,HBsAg转阴越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肝组织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HBV携带者79例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与HBsAg阴性的健康者22例比较分析。结果(1)非活动性HBV携带者与对照组比较,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下降,CD8+百分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携带者与对照组比较,CD4+、CD4+/CD8+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非活动性HBV携带者与慢性HBV携带者CD4+、CD8+百分率与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慢性HBV携带者CD4+百分率在G3~4亚组明显高于G0~2亚组(P<0.05),非活动性HBV携带者2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携带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导致慢性HBV携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症状炎症性前列腺炎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标准设计生活方式的调查问卷并结合健康体检,获得试验数据和初始研究队列,采集包括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标(NIHCPSI)总评分、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用药手术史等基本信息。由经统一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人体学参数测量,采集禁食8h的空腹静脉血标本,对PSA、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参与者行前列腺按摩取出前列腺液,利用玻片法计数前列腺液中白细胞的平均量,根据NIH-CPSI评分及有无炎症,分成Ⅳ型前列腺组与健康组。结果血清PSA水平在健康组和Ⅳ型前列腺炎组均值分别为0.91和1.27(ng/ml),标准差为0.79和1.5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受教育程度、运动在Ⅳ型前列腺炎组大于健康组。Ⅳ型前列腺炎(WBC≥3+)对比健康组,随着PSA递增OR值也是递增的,分别是1.078、3.589、4.406。在PSAQ4中随着炎症的增加OR值也递增。分别加入年龄,教育水平、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BMI、抽烟、饮酒、运动、舒张压、收缩压作为调整变量后Ⅳ型前列腺炎组及按白细胞分组Ⅳ型前列腺炎(WBC≥3+)随着PSA增加OR值逐渐递增。结论高水平的血清tPSA水平,是Ⅳ型前列腺炎的一个风险。Ⅳ型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与血清PSA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鉴于实习医生临床经验和知识不足,患者对其信任度较差,医患之间的医疗纠纷易于发生.多媒体技术为改善医患关系在医患之间的沟通搭建了一座科技桥梁,文章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 方法 :对在我院分娩的无症状 HBs Ag阳性产妇抽取静脉血和其新生儿脐血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乙肝 DNA。对部分大三阳孕妇孕晚期注射 HBIG,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大三阳孕妇乙肝 DN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小三阳孕妇 (P <0 .0 0 1) ,其新生儿脐血 HBs Ag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小三阳孕妇 (P<0 .0 5 ) ,大三阳孕妇孕晚期注射 HBIG可降低宫内传播。 结论 :患有大三阳的母亲对胎儿威胁最大 ,应在孕前进行治疗 ,孕晚期注射 HBIG可能有利于阻断母婴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特征,并分析血清HBeAg及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101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依据血清HBeAg及HBV DNA将患者分组,分别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组及HBV DNA阳性和阴性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101例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83.2%(84/10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其中,轻度62例(61.40%),中度11例(10.90%),重度7例(6.93%),肝硬化4例(3.96%)。HBeAg阴性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级明显重于HBeAg阳性组(P〈0.05或P〈0.01),HBV DNA阴性者肝纤维化分期明显重于HBV DNA阳性者(P〈0.01)。结论: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及HBV DNA不能很好地反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应尽早进行肝活检,有利于判断病情和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人血浆瘦素水平与肥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人血浆瘦素水平与肥胖、血糖、胰岛素浓度的关系.方法: 免疫放射法测定171例疑有糖尿病者(男性90例,女性81例)的空腹血浆瘦素水平,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测定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结果: 空腹血浆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男性r=0.6772, P<0.01;女性r=0.7191, P<0 .01),但女性血浆瘦素水平是男性的2~3倍,性别差异有显著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 去除体重指数等因素的影响后,瘦素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呈正相关,与血糖浓度无相关性. 结论: 肥胖者空腹血浆瘦素升高,血浆高瘦素水平与高胰岛素血症的相关性提示瘦素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抵抗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肥胖人口比例的逐渐增加,肥胖以及肥胖相关的各种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中,脂肪组织不仅仅是单纯的储能器官,还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脂肪细胞因子而积极地参与机体各项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