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者通过对10具成尸胸腰椎穿刺活检的解剖学基础研究,提出了脊椎穿刺活检的进针部位、角度与深度。在此基础上,对30例怀疑肿瘤而不能确诊的胸腰椎病变患者,施行了经皮椎体穿刺活检,25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其中18例经手术证实了穿刺活检结果,无并发症,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抗青光眼术后发生白内障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常需行白内障摘出术,但手术方法各异。我院自2000年1月~2002年8月采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20例(21眼),术后随访半年,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胰管的应用解剖学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胰腺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解剖观测 60例胰腺标本。结果 :胰管至少有 6种类型。主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在十二指肠壁外者占 82 .7% ,在壁内者占1 7.3% ,汇合角度绝大部分为锐角 ( 4 5°左右 ) ,主胰管开口内经为 0 .2~ 0 .4cm平均为 0 .3cm。胰、胆管共同通道的长度约 0 .5 cm,其开口多位于十二指肠降部中、下 1 /3交界处后内侧壁大乳头处。结论 :了解胰管的变异类型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白内障手术日趋完善。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可以遇到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且多伴有粘连性小瞳孔、浅前房等。如何为患者选择既经济又有效的手术方法,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由于超声乳化高频振荡在眼内易损伤角膜内皮、晶状体后囊及虹膜,  相似文献   

5.
外滤过抗青光眼手术后的白内障摘出术,其切口的部位和常规的白内障摘出术不同,切口必须具有保护原有滤泡功能的作用。作者采用颞侧角膜缘切口摘出抗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20例,经临床观察认为该切口与其他的切口比较具有明显的优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拇指腕掌关节背桡侧韧带对关节的稳定作用解剖学观察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在放大镜下解剖成年男性尸体12例新鲜手标本,分别测量拇指腕掌关节背桡侧韧带在正常中立位状态下的长、宽、厚及最大拉伸长度以及在最大屈曲位、背伸位、内收位、外展位的拉伸长度;同时设计利用桡侧腕长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重建拇指腕掌关节背桡侧韧带治疗拇指腕掌关节脱位的术式。 结果:背桡侧韧带在中立位时的长度(14.16±0.66)mm、宽度(6.74±0.39)mm、厚 度(1.05±0.32)mm、最大拉伸长度(16.05±0.67 )mm;背桡侧韧带在最大屈曲位时的长度(14.51±0.71)mm、最大背伸位时的长度(14.16±0.66)mm、内收位时的长度(16.03±0.70)mm、外展位时的长度(14.16±0.66 )mm;39例拇指腕掌关节脱位患者应用桡侧腕长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重建拇指腕掌关节背桡侧韧带,疗效满意。 结论:拇指腕掌背桡韧带是稳定拇指腕掌关节的主要韧带;利用桡侧腕长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一半腱束重建拇指腕掌关节背桡侧韧带来治疗拇指腕掌关节脱位是一种治疗拇指腕掌关节脱位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50例新生儿膈.经调查以腰肋三角的出现率最高,左右侧各占42例(84%),左腰肋三角内仅为膈胸膜和膈下腹膜构成者有10例(20%),可能与左胸腹膜裂孔疝的发生率较高有关.有2例膈食管裂孔两侧缘的肌性组织未形成肌环,无固定作用,可能是诱发食管裂孔疝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胆囊动脉的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解剖学和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成人尸体45具(男40具,女5具),解剖、观察胆囊动脉的起源、分支、毗邻关系,测量其管径。结果78.8%的胆囊动脉起源于肝右动脉,且行于胆囊三角内,最后入胆囊。69.2%的胆囊动脉只有一个分支。胆囊动脉的平均管径为0.179±0.05cm。结论胆囊动脉通常由肝右动脉发出。胆囊动脉通常只有1个分支,走行于胆囊三角入胆囊。研究表明,胆囊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管径及其与周围毗邻结构存在重要差异。在外科手术中,应对胆囊动脉和胆道的解剖关系注意,以避免对血管和胆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腰骶部脊神经根硬膜外间隙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腰骶段脊神经在硬膜外间隙内的行程变化、不同部分的解剖学情况 ,为在硬膜外间隙实行SPR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不同年龄的固定和未固定尸体 2 6具 ,在放大 5倍的情况下观测L1~S2脊神经根的解剖学资料。结果 腰骶部脊神经根在硬膜外间隙长度短 (脊神经根自硬膜囊发出点到相应神经节近端的距离为 4 .3± 1.3~ 9.9± 1.5cm ,小儿按身高比例缩短 ) ,且显露困难。结论 从理论上提出硬膜外间隙施行SPR手术是可能的 ,但难度较大 ,如果做此手术应从肌痉挛范围较小的部位试做 ,最好从L5或S1支配区肌痉挛试做。  相似文献   

10.
大转子上小切口挛缩带切断术治疗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我院采用大转子上小切口挛缩带切断术治疗该病48例,切口更小,效果更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国人乙状窦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耳外科及神经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察乙状窦沟 (GSS)的形态、位置及GSS上曲在颅骨表面的标志点 ,测量GSS的宽度、深度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距离。结果 GSS呈“乙”字型 ,83 33%的顶乳突缝前角投影在GSS上曲处。GSS的宽度左侧平均为 (10 92± 1 80 )mm ,右侧平均为 (12 0 0± 1 6 5 )mm ;深度左侧平均为 (4 15± 1 4 0 )mm ,右侧平均为 (5 2 7± 2 2 7)mm。GSS宽度及深度均有显著的侧别差异。GSS前外侧缘到前庭导水管外口、内耳门下后缘、后半规管、外耳道后壁的距离分别为 (7 85±2 4 7)mm、(2 1 6 9± 4 97)mm、(8 5 4± 2 74 )mm、(12 4 2± 2 4 6 )mm。结论 GSS为颞骨岩部后面的一个重要的骨性结构 ,顶乳突缝前角处可 (作为GSS上曲定位的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食管上括约肌的形态特点及其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差异,为临床诊治该区域疾病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63例不同年龄组成人尸体标本食管上括约肌的解剖观察与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咽食管段内腔可以分为平滑型和紧缩型两种形态,且内腔宽度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咽食管段内腔形态和宽度变化可能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观察并验证阴道三水平理论的关键解剖结构,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20例宫颈癌患者C型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时在腹腔镜下基于自然间隙暴露阴道三水平理论相关解剖结构,观察分析其结构特征及承力方向。结果: Ⅰ水平主要的坚韧韧带样结构是子宫骶韧带,其作用力方向在骶骨方向,起主要的顶端固定作用,而主韧带区域主要是血管淋巴管及周围疏松结缔组织,缺乏坚韧结缔组织结构,其连接于髂内血管系统;Ⅱ水平阴道侧方未发现坚韧结缔组织连接于盆筋膜腱弓,盆筋膜腱弓是盆膈上筋膜的边缘,与闭孔内肌筋膜交界,表面光滑,紧贴肛提肌于近阴道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融合于阴道筋膜。游离输尿管隧道时可以发现输尿管子宫动脉交叉附近位置前后壁均有致密结缔组织结构,即膀胱宫颈韧带,固定膀胱三角的两个侧角,起自宫颈阴道而终止于膀胱肌层。结论: 肛提肌上方的盆底筋膜韧带支撑主要围绕阴道而成,而肛提肌以上的筋膜韧带结构呈两个平行面,可基于"阴道核心"和"双层吊床"解剖特征进行盆底重建手术设计。  相似文献   

14.
肝动脉解剖变异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放射学肝动脉解剖变异及其在中晚期肝癌介入导管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中晚期肝癌肝动脉造影表现及其介入治疗资料。结果 125例中107例(85.6%)有典型肝动脉分布。肝动脉变异18例(14.4%),其中肝右动脉变异10例(8%),而又以肝右动脉始于肠系膜上动脉者最多,占6.4%。副肝左动脉变异1例(0.8%)。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同时变异2例(1.6%)。肝总动脉变异3例(2.4%)。胃十二指肠动脉起自肝右动脉和腹腔动脉各1例(1.6%)。对123例成功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2例肝右动脉变异因角度关系超选插管未成功。结论 认识肝动脉解剖变异有助于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和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大脑桥静脉贴段管壁组织学特征,为探讨桥静脉在脑血液循环中的调控作用以及手术中如何分离桥静脉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正常人大脑标本5例,共计41支桥静脉,进行HE染色及丽春红-维多利亚蓝组合染色法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桥静脉贴段管壁未见完整平滑肌层;桥静脉贴段硬脑膜侧管壁较厚,弹性纤维形成细网,胶原纤维分布密集,与硬脑膜结合紧密。桥静脉贴段蛛网膜侧管壁较薄,少见蓝色的弹性纤维,有排列较松散的红色胶原纤维。结论 桥静脉贴段管壁外膜结构不对称,可能对大脑静脉血回流的调控作用不同;桥静脉贴段硬脑膜侧管壁与硬脑膜结合紧密,不易分离,手术分离桥静脉贴段,可适当的切开该段管壁旁的硬脑膜。  相似文献   

16.
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的解剖结构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的解剖结构,在临床去睑袋和下睑成形术中指导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的处理,提高美容疗效。 方法:观察48具(96侧)尸颅的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的位置,测量其厚度,进行不同年龄、性别比较和同一具尸颅左右侧比较。结果:眼轮匝肌下脂肪垫位于眶下外侧、眼轮匝肌与上颌骨和颧骨的骨膜之间;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形态不规则,与周围脂肪垫相连续,边界不清;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厚度20~30岁及30岁以上分别为2.49~2.78和2.49~2.84 mm(平均值2.66和2.68 mm)。女性和男性其范围分别为2.40~2.98和2.53~3.04 mm(平均值2.75和2.79 mm)。左右侧其范围分别为2.53~2.65和2.51~2.69 mm(平均值2.59和2.61 mm)。可见在不同年龄、性别和侧别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厚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消瘦型、适中型和肥胖型其范围分别为2.40~2.65、2.73~2.89和2.96~3.04 mm(平均值2.54、2.81 和2.99 mm)。可见不同体形间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厚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在睑袋整形术中,应同时切除眼轮匝肌下脂肪垫,或将错位的脂肪垫复位,可大大提高去睑袋美容疗效。  相似文献   

17.
在50例尸体上对81侧上肢的肱静脉、贵要静脉和腋静脉的位置、流注进行了观察。肱静脉Ⅰ型(双支型)57侧,在肱动脉内外侧各有一条伴行静脉;Ⅱ型(单支型)24侧,仅有一条静脉与肱动脉伴行。肱静脉以注入腋静脉第三段和臂上部贵要静脉为主,计79条,占57.25±4.21%。贵要静脉有80侧(98.77±1.23%)跨过大圆肌进入腋区。提出腋静脉是由贵要静脉延续而成。  相似文献   

18.
家兔诸脑底动脉肾上腺素能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8只成年家兔诸脑底动脉肾上腺素能(Ad)与胆碱能(Ach)神经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1)在所观察的诸脑底动脉壁上均分布有亮绿色,含串珠状膨体的(Ad)神经纤维,其分布形式有网状,环行与纵行三种类型;神经纤维分布密度以颈内动脉最高(20.5±0.25根/1mm),小脑上动脉最低(11.0±0.10根/1mm0;膨体密度与纤维密度成正比。(2)在诸脑底脉壁上,均见有棕色的Ach神经纤维分布,分布形式与Ad明显不同,发现各动脉壁上都有1-2条粗大的纤维主干,沿着动脉长轴排列,自主干两而以直角或锐角不对称地发现分支,环绕血管壁。各动脉的Ach纤维分布形式和密度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化痰,消瘀两法对家兔动脉硬化作用之比较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新西兰健康家兔36只(其中26只造模),分正常对照组10只,化痰治疗组8只,消瘀治疗组8只,治疗空白组10只,观察化痰和消瘀两法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化痰法对家兔As模型的抑制作用优于消瘀法,化痰法不仅具有降脂、抗自由基的作用,而且能有效地调节PGI_2-TXA_2的平衡。认为家兔As初期病机可能是以痰浊内阻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直视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提供解剖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的可行性及其优点。方法选用6具经防腐处理的尸体,4具经乳胶灌注。在解剖显微镜下对T11,12及L1-5脊柱后部结构进行解剖观察,观测肌肉血供、神经支配及关节突、横突间的脊神经后支的走向及分布规律。结果胸腰段脊神经后支于椎间孔外由脊神经发出内侧支,跨过横突根部,绕过小关节突外缘,到乳突与副突间的骨纤维管,呈树状分布,支配同一平面骶棘肌内侧束、小关节、棘突、棘间韧带。外侧支沿横突上缘自骶棘肌深面向下、外、背侧行走,支配骶棘肌的中间份和外侧份。节段动脉静脉的后支在椎间孔的上方绕向后下方,走行于脊神经的下方和下位椎体上关节突的外方,分为内外2支,分布于腰部深层肌肉。选择8例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直视下小切口常规器械植入椎弓根螺钉系统,术中出血少,损伤小。结论在观察椎弓根进针点解剖基础上,采用C臂X线机定位下,直视下小切口植入椎弓根螺钉,术中避免了损伤支配骶棘肌的脊神经后支和节段动静脉和脊柱后方的结构,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易于操作与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