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重建技术(MSCTIV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输尿管占位性病变患者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分析研究,结果52例受检患者,输尿管结石30例,原发输尿管癌12例,邻近器官恶性肿瘤累及输尿管10例,MSCTIVU能清晰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同时显示管壁及腔外情况,完全符合诊断要求。MSCTIVU是诊断输尿管占位性病变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镜技术对耳颞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0例怀疑有耳颞部疾病患者行颞骨MSCT检查,对所有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及仿真内镜处理.结果 140例患者中97例检出耳颞部疾病,其中58例急、慢性中耳炎,20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进行评价,2例外中耳部发育畸形,17例颞骨外伤.MS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镜技术能够清晰显示病变的位置、范围、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 MS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镜技术对耳颞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上颌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LeFort型骨折患者进行MSCT扫描和重建。结果本组LeFort型骨折以复合型较多见。CT横断图像对3例LeFortI型骨折显示欠佳。5例深部细小骨折在三维图像上未能明确显示。CT二维图像通过软组织窗能清晰显示骨折周围软组织改变。结论LeFort各型骨折的诊断,在常规轴位CT图像的基础上加以MPR及VR等二维、三维重建能明确诊断,为临床医生提供立体、直观的图像,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颅底骨折患者行16层螺旋CT常规扫描后,再行薄层扫描,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法(VR)成像,并比较其显像效果.结果 在对前颅窝和中颅窝颅底骨折的CT诊断中,薄层CT扫描并MPR阳性显示率分别为100.0%和95.0%,与常规CT扫描相比(分别为67.9%和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后颅窝颅底骨折的显示率,薄层CT扫描并MPR阳性显示率为100.0%,常规CT扫描阳性显示率为88.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可提高颅底骨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MSCT)的问世和开发,使得冠状动脉无创的检查替代有创检查成为可能,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就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及其诊断价值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金建锋 《健康天地》2010,4(1):133-13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及应用技术。方法:对我院8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回顾性分析CTA表现。结果:80例患者共分析598个血管节段,诊断病变正确444个节段,正确率79%,假阳性率11%,假阴性率13%,心率及心律、重建时相的选择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最大。结论: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冠心病诊断和筛查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耳硬化症的高分辨率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耳硬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耳硬化症的患者17例,所有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层厚为0.625 mm,采集的数据传输到AW4.1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 17例共30耳显示异常.耳硬化症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可分为窗型、耳蜗型及混合型.窗型23耳,仅前庭窗异常18耳,表现为前庭窗扩大或狭小;耳蜗、前庭窗同时受累5耳.耳蜗型4耳,主要累及耳蜗周围迷路骨质,表现为耳蜗骨迷路边缘不整,呈条片状密度减低或呈双环状改变.混合型3耳,同时累及耳蜗、前庭窗、蜗窗及内耳迷路其他部分.MPR重建可充分显示所有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形态,其中2耳合并颈静脉球高位.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耳硬化症病变范围并进行临床分型,结合MPR技术可提供详细的术前诊断信息,对临床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及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下陂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戍像检查,重建分析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曲面重建(CPR)。结果:其中腹主动脉狭窄4例,髂动脉狭窄6例,股动脉狭窄狭窄8例,闭塞3例;小腿动脉狭窄7例,闭塞2例。全部患肢均存在股动脉以下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技术可以直观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明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9):40-40,42
目的 探讨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总结其CT表现及特征.结果 30例中浆液性囊腺瘤18例,粘液性囊腺瘤12例.5例为单囊病灶,25例为多囊多房性病灶,呈多房、囊套囊改变,囊内有分隔,分隔厚度小于3mm;囊壁薄、规则,可有壁结节;单囊病灶密度均匀,多囊多房间病灶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囊壁、分隔、壁结节强化.结论 卵巢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卵巢囊腺瘤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庆富 《中国校医》2013,27(12):948-950
目的探讨CT泌尿系成像(CTU)在泌尿系统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临床疑有泌尿系统疾病或有泌尿系统症状患者80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128层螺旋CT进行全尿路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范围从肾上腺至耻骨联合,延迟8~20 min后再行全尿路扫描,数据薄层0.75 mm重建后传至工作站,采用VR、MIP、CPR、MPR后处理技术成像。结果所有病例在各期图像上均清晰显示出泌尿系各部的形态结构和病变局部的情况,造影效果良好。除3例肾盂输尿管积液患者外均成功重建出双肾盂、输尿管、膀胱三维图像。结论 CTU可为临床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十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4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A检查,并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肝癌的MSCTA特点,并与17例同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肝癌患者进行对比,以分析MSCTA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肝癌患者MSCTA动脉期均可见程度不同的肿瘤染色,2例肝动脉门静脉瘘;部分患者在门静脉期及肝静脉期见到静脉癌栓;MSCTA显示肝动脉变异10例,变异率为18.5%(10/54),与DSA符合率为100.0%.MSCTA显示肝癌寄生动脉11支,1例DSA检查未发现,为右膈动脉供血的肝癌,两种方法显示肝癌寄生动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为一种微创伤的肿瘤血供诊断方法,可清晰显示肝动脉及其分支的起源与走行、肝癌的供血动脉、肝癌寄生动脉,与DSA显示结果高度一致,对肝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各种先天性耳部畸形的螺旋CT三维重建最佳重建平面的选择。方法:通过对40例48耳先天性耳部畸形患者行螺旋CT容积扫描,多平面重建观察其各种畸形情况。结果:横轴面诊断鼓室窦过深4耳、外耳道闭锁42耳、外耳道狭窄4耳、颈内动脉异位2耳;冠状面诊断面神经水平段低位26耳、颅中窝低位6耳、颞下颌窝及髁突畸形22耳;前斜冠状面观察测量闭锁板24耳、诊断卵圆窗缺如4耳;后斜冠状面诊断下颌窝及髁突高位6耳;矢状面诊断颈静脉球高位12耳;内斜矢状面观察面神经裸露走行于鼓室内24耳、锤砧关节融合12耳及锤骨发育不良30耳。结论:先天性耳部畸形种类多,诊断时需要多方位观察、有针对性调整特定的重建平面,以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重建技术对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06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62例胸部创伤患者,全部患者在伤后进行了MSCT检查,对骨性胸廓、肺组织进行容积再现(VR)重建、多平面重建(MPR)等图像后处理。结果62例患者多伴有复合伤,其中肺挫伤47例,肺撕裂伤3例,肺不张及肺萎缩9例,气胸35例,胸腔积液40例,肋骨骨折58例,肩胛骨骨折4例,锁骨骨折7例,胸椎骨折3例。MPR图像可清楚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及移位,VR重建图像从各个方位显示了骨折的空间改变。结论MSCT扫描结合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肺部损伤、显示骨折的立体空间改变,对于制定手术方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多层CT灌注成像探讨肝硬化血流灌注变化及与门静脉径线的相关性。方法肝硬化31例,选取第一肝门层面作为CT灌注扫描靶层面,采用彩色灌注图法获得各肝脏灌注参数并对门静脉径线进行均值测量;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正常组与肝硬化组肝脏灌注参数分别为:肝动脉灌注量(HAP)(24.80±5.84)、(19.49±7.30)ml/(min·100ml),门静脉灌注量(PVP)(104.91±21.70)、(79.17±23.05)mL/(min·100ml),总肝灌注量(TLP)(129.90±25.19)、(98.67±22.74)ml/(min·100m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灌注指数(HPI)(19.13±3.33)%、(20.61±8.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的TLP与门静脉前后径呈负相关(r=-0.46,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是评价肝硬化血流灌注变化的一种有效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肝硬化时门静脉前后径的变化反映其肝脏血流灌注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比较增强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SSFSE序列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探寻对肠梗阻诊断更加有效的影像学手段。方法:回顾68例有肠梗阻症状的患者的增强CT扫描与MRI的SSFSE序列图像,评价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肠梗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68例患者中有56例最终临床诊断为肠梗阻,其中小肠梗阻为35例,结肠梗阻为21例。导致梗阻的原因中,纤维粘连占25例,原发或转移肿瘤占26例,炎性肠病占5例。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83.3%;采用SSFSE序列的MRI诊断,其灵敏度为94.6%,特异度为100%;两种技术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42.637,P=1.000)。结论:多层螺旋CT和MRI的SSFSE序列对肠梗阻诊断均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MRI相对于CT而言具有无辐射、无需造影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扫描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中,选择适当的扫描参数以减少伪影的产生,降低婴幼儿在扫描中受到的辐射。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采用造影剂跟踪(Blous tracking)技术,对35例婴幼儿先心病患者行CT检查。结果:35例患儿所有图像均显示心脏各心腔、肺动脉、静脉和升、降主动脉对比剂充盈良好,图像显示清晰。上腔静脉对比剂密度适中,各血管CT值近似,未见硬化伪影,心脏各房室及血管对比剂充盈饱满,边界清晰,无明显伪影,对影像重组无影响。结论:适当调整扫描参数,可减少硬化伪影的产生和伪影对图像重组的影响。遵守"合理使用低剂量(ALARA)"原则,在获得可诊断的图像同时减少CT扫描辐射对婴幼儿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周围型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与CT征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1例周围型NSCLC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CT征像的相关性。结果⑴41例肺癌中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8.3%,在鳞癌、腺癌和其他类型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Ⅲ Ⅳ期与Ⅰ Ⅱ期肺癌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CT上表现有分叶征、毛刺征、纵隔淋巴结增大及胸膜/壁浸润者CD44v6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上述征象者(P<0.05),而肿瘤的大小、空气支气管征和血管支气管集束征的有无与CD44v6的表达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CD44v6蛋白表达与周围型NSCLC的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是评价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CT表现有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壁浸润及纵隔淋巴结增大的肺癌CD44v6蛋白呈高表达,侵袭转移能力较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高分辨率CT在耳硬化症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耳硬化症病例共15例。扫描层厚为1.3mm,层间距1.3mm。双侧分别小视野骨算法重建,重建视野为9.6cm,重建层厚为1。3mm。结果15例均为双侧病变(30耳异常)。前庭窗和/或蜗窗异常26耳,表现为窗口扩大或缩小。累及耳蜗周围迷路骨质为主者4耳,显示耳蜗呈双环状改变。结论高分辨CT可以清晰显示耳硬化症病灶,并能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