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是一个壁厚的肌性器管,为血液循环的动力中心。由于心脏的节律性收缩,使血液在血管内循流不息,使身体的组织和器官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使排泄器官能把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一、心脏的组织结构(一)心壁的分层心房和心室的壁均由三层膜构成,内层为心内膜,中层为心肌膜,外层为心外膜,其中以心肌膜最厚,有强大的收缩机能。1.心内膜(endocardium):心内膜衬附于心脏的内表面,与出入心脏的血管内膜相连续。  相似文献   

2.
体外反搏是一种辅助循环装置,将四肢裹以气囊袋,利用心电作为触发信号,在心室舒张期充气加压(先远端后近端序贯式),迫使血液反流回主动脉,使舒张压增高,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内血压差;当心脏转入收缩期之前,气囊排气,外压力迅速解除,肢体血管开放,收纳从主动脉流出的血液,使收缩压下降,以减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①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随着增龄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胶原含量增多,中层钙质沉着,内膜纤维斑块形成使动脉官腔变窄,腔/壁比值和管腔面积下降,血管硬度增高,弹性下降,使得收缩期血液流入时压力更高。另外动脉硬化引起脉搏增大和反射波提前到达,反射波落在大动脉压力波的时相从舒张期提前到收缩期,导致迟发的收缩期波峰出现,严重时反射波压力可超过40mmHg。而且大动脉舒张期压力失去了反射波的协同作用,衰减加速,舒张压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肥厚心肌的电生理重构机制,观察肥厚心肌细胞内膜和外膜慢反应延迟整流钾电流(IKs)和动作电位时程(APD)的变化.方法 家兔1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心肌肥厚组.心肌肥厚组通过部分结扎腹主动脉的方法造成兔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腹主动脉而不行缩窄术.实验以胶原酶分离兔心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IKs和APD.结果 ①假手术组和心肌肥厚组心内膜的IKs均显著小于心外膜.②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肥厚组心内膜和心外膜的IKs显著减小.③假手术组和心肌肥厚组心内膜的APD均显著长于心外膜.④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肥厚组心内膜和心外膜的APD显著延长.结论 肥厚心肌IKs存在跨室壁异质性,同时伴有心外膜和心内膜不均一的IKs减小,造成复极时程延长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人胸主动脉血液脉动流的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正常生理脉动流条件下人体胸主动脉内血液流动速度、血管壁面压力和壁面剪应力的分布,为阐明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对正常人的胸主动脉内血液脉动流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计算获得了正常人的胸主动脉内血液流动在心动周期不同时刻的壁面压力、壁面剪应力、速度和流线分布.收缩期的血管壁面压力比舒张期的血管壁面压力具有更大的量值和变化幅度;在整个收缩期过程中,外侧壁的压力明显地高于内侧壁的压力;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交界处存在明显的压力降.主动脉弓外侧壁的壁面剪应力比主动脉弓内侧壁的壁面剪应力要小很多;主动脉弓内侧壁的壁面剪应力比主动脉弓外侧壁的壁面剪应力具有更大的量值和变化幅度,呈现出周期性的交变应力.结论:血管壁面压力可能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随着增龄,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胶原含量增多,中层钙质沉着,内膜纤维斑块形成使动脉管腔变窄,腔/壁比值和管腔面积下降,血管硬度增大,弹性下降,使得收缩期血液流入时压力更高。另外动脉硬化引起脉搏波增大和波反射提前到达,反射波落在大动脉压力波的时相从舒张期提前到收缩期,导致迟发的收缩期波峰出现,严重时反射波压力可超过40mmHg。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二维应变技术分别测量左室心肌缺血时的心肌运动速度(Vel)和二维应变(Str),并对比两种技术相关指标在病理状态下的变化趋势.方法 18例缺血性心肌病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患者[EF<50%,(36±11)%]及20例正常对照志愿者EEF≥50%,(63±17)%]纳入本研究,应用斑点追踪技术二维应变(STE)分析软件分别测量左室长轴方向各室壁的左室收缩期心肌运动速度(S-Vel),舒张期心肌运动速度(D-Vel)、收缩期应变(S-str)、舒张期应变(D-str),并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肌缺血组左室各游离壁各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速度(S-Vel)、舒张期峰值速度(D-Vel)、收缩期峰值应变(S-str)、舒张期峰值应变(D-str)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正常对照组左室侧壁的S-str和D-str较左室前壁高(P<0.01).结论 应用二维应变显像技术测定心肌的运动速度和形变有望成为评价心肌疾病的非创性新手段,并可能有助于对心脏疾病过程中病理生理过程变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王琴  刘霞  郄占军  李俊仁  杨明武  王婷婷 《广东医学》2008,29(11):1872-1874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研究左室长轴及短轴方向心肌收缩速度及心肌收缩期速度梯度(MVG)的规律性。方法获取128例正常人左室长轴与短轴心肌内,外膜QTVI成像图进行分析,测量室间隔左室面、右室面下和左室后壁内外膜下心肌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室壁厚度,速度梯度(MVG)等参数。结果①正常人心内膜收缩期速度大于心外膜。②室间隔心内膜下收缩期速度梯度小于左室后壁。长轴切面左室后壁收缩期速度梯度最高。③MVG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高度相关。结论QTVI技术能够准确测定左室局部心肌的运动梯度,是分析室壁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更准确、快速、无创、定量地评价局部心肌的收缩运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由于血液流体力学的压力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主动脉壁间剥离内膜而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  相似文献   

10.
动脉血液双层面流动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贺中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1):1253-1254
心动周期进入到心室射血期,在心室肌收缩使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被打开,血液迅速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内压力迅速升高,此时,作用于血液的压力,一方面推动血液向前快速流动,另一方面通过血液作用于主动脉壁.主动脉壁富含弹力纤维,有较强的可扩张性,具有弹性贮器功能,受力后迅速扩张,即容纳了迅速增加的血液,又以弹性势能的方式储存了心脏收缩所作的功.心脏每搏排血量决定于舒张期心室充盈血量的多少及心肌收缩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正> 心脏是一个壁厚的肌性器管,为血液循环的动力中心。由于心脏的节律性收缩,使血液在血管内循流不息,使身体的组织和器官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使排泄器官能把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一、心脏的组织结构(一)心壁的分层心房和心室的壁均由三层膜构成,内层为心内膜,中层为心肌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超声评价窄QRS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局部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超声测量21例窄QRS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组)和21例正常人(control组)各二尖瓣瓣环,获得等容收缩期、射血期、等容舒张期、舒张期的持续时间(ICT、ET、IRT、DET),计算评价左室整体和局部心肌综合指数,以及局部收缩期和舒张期心肌功能指数.结果:窄QRS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患者左室各壁等容收缩时间(ICT)和等容舒张时间(IRT)明显延长,舒张充盈时间(DFT)缩短,整体和局部心肌综合指数明显增高,局部收缩期(SMPI)和舒张期心肌功能指数(DMPI)也增高.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时左室整体和局部心肌综合指数明显异常,提示左室局部舒缩功能普遍受损.利用组织多普勒测量整体和局部心肌综合指数可以快速、无创、敏感地评价局部心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伴高血压的处理原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步星 《中国医刊》2005,40(11):4-6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系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并在内膜与中、外层之间,由于血液流体力学的压力沿此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流进入主动脉壁间剥离内膜而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血肿(简称主动脉夹层)指循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系一较少见致命性疾病。主动脉中层退行性变是本病特有病理特征。其产生有两种途径:(1) 先主动脉内膜撕裂、高压血流进入中层形成夹层血肿;(2) 或中层滋养血管破裂产生血肿、压力过高继发导致内膜撕裂,然后主动脉血流进人中层。但不一定都能找到破口。  相似文献   

15.
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 cardimoyopathy,RCM)亦称闭塞性心肌病,包括在热带地区常见的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ndomyocardial fibrosis,EMF)和温带地区多见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心肌病(deosinophilic encomyocardial disease).近年研究表明,可能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一病是以心室内膜、内膜下或内膜心肌纤维增厚累及一侧及两侧心室,引起舒张期心室伸展障碍和充盈受限为特征,而无心室明显肥厚或扩张的心肌疾病.心室腔缩小,甚至闭塞,心室舒张阻抗增高.排血减少,最后发生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夹层(AD)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囊样变性的中层而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是主动脉中层的解离过程,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  相似文献   

17.
<正> 体外反搏装置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等方而,疗效确切肯定。本文就体外反搏治疗的基本知识、原理及临床应用,作一简要介绍。一、概述通过一种仪器,以心电R波同步触发,于心室舒张期,用机械方法(气囊充气加压等)驱使周围大动脉血液返流,借以捉高主动脉根部主动脉内舒张压,以达到增加冠状动脉灌注的目的,谓之反搏。这种仪器叫反搏装置。早在1962年Moulopoulos氏首先设计用带气囊的导管,经股动脉穿刺方法,将气囊送至左锁骨下动脉和胸主动脉交界处,用心电R波触发,于舒张期(即主动脉瓣关闭后)充气,再于收缩期前(即主动脉瓣开放前)排气,以提高主动脉根部舒张压,抢救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取得明显疗效。这种治疗  相似文献   

18.
覆膜血管支架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又称为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壁发生中层坏死或退行性病变,当内膜破裂时,血液在主动脉压力的作用下,在中层内形成血肿并主要向远端延伸形成夹层动脉瘤[1]。夹层动脉瘤可向外穿破入心包腔、胸膜腔、纵隔或腹膜腔引起出血,死亡率高。我院对2005~2008年收治的17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短轴收缩期圆周应变。方法 50例健康人,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1±20.1)岁;采集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8.1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系统自动将左室短轴心肌分为前间隔(AS)、前壁(AW)、侧壁(LW)、后壁(PW)、下壁(IW)、后间隔(PS)6节段,共计18节段,将左室壁心肌等分心内膜下层、心外膜下层心肌及整体心肌为感兴趣区,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感兴趣区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结果正常人心内膜下层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下层心肌峰值应变(P<0.05),而且收缩期圆周应变整体心肌同一水平各节段间存在差异,特别是前间隔、后间隔与其它各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不受声束角度的限制,可以准确评价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应变,为测定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短轴收缩期圆周应变.方法 50例健康人,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1±20.1)岁;采集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8.1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系统自动将左室短轴心肌分为前间隔(AS)、前壁(AW)、侧壁(LW)、后壁(PW)、下壁(IW)、后间隔(PS)6节段,共计18节段,将左室壁心肌等分心内膜下层、心外膜下层心肌及整体心肌为感兴趣区,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感兴趣区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结果 正常人心内膜下层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下层心肌峰值应变(P<0.05),而且收缩期圆周应变整体心肌同一水平各节段间存在差异,特别是前间隔、后间隔与其它各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不受声束角度的限制,可以准确评价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应变,为测定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