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气—中医学的最高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吉棠 《新中医》1989,21(1):2-6
论述气是中医学的最高范畴,说明中医学以物质的运动为理论基础。气是世界和生命人体的本原,阴阳五行是气的运动的形式,五运六气是天地的气化,脏象是人体的气化,病因病机在于气化失常,必须全面诊察精神气血,治疗实为调理气机,养生贵乎保养精气。)  相似文献   

2.
韩景献三焦针法调气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云鹤  于建春 《中医杂志》2013,54(3):211-213
三焦针法源自三焦气化失司-衰老相关论.主要从取穴和针刺手法两个方面探讨了三焦针法的调气观,说明三焦针法在取穴上通调上中下三焦之气、培护先后天之气、注重调气机、气化;针刺手法上能补虚泄实,疾徐并用,从而取得调气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气化”概念自《黄帝内经》首次应用并用以阐释生命科学知识的相关内容之后,被广泛地运用于中医药理论的各个层面,与其派生的“气机”概念一同成为“气论”中的重要内容。为探讨“气化”理论的意义,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论述了气化”的内涵,认为“气化”蕴涵着“气机”,“气机”是“气化”必须经历的过程和存在的状态;提出了气化、气机是各脏腑机能发生的基本方式,而整体气化、气机是各个局部机能的综合作用;指出阳气是脏腑“气化”“气机”活动的动力源泉,而气化、气机失常则是疾病发生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医学气的功能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气的功能中的几个问题,认为目前教材中对气的功能的表达,过分强调阳气的功能而忽略了阴气的作用,是重阳轻阴观念的反映,营养作用不是一身之气的功能,而应归属于精的功能,气是类生命物质而非功能,气的功能由其结构或构成成分所决定,功能与结构应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6.
马淑侠  韩婷婷 《陕西中医》2007,28(9):1200-1202
目的:探讨气与气化。方法:归纳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当代研究成果、临床体会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气"是物质的,气的运动才产生功能。"气化"规律就是气的运动变化规律。机体内的诸气时刻不停,错综复杂,但又有规格的运动着,构成了机体根本生存形式。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医学气概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有关中医学气的概念中的几个问题作了讨论。认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精而非气;气由精化,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合而成,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与气为精米,引申为饮食物的概念有别  相似文献   

8.
气机升降逆乱是中风病病机之关键,贯穿于中风全过程。中风病常见的痰、瘀、火、风等病理产物均由气机逆乱,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所致。治疗中风病当重调气,调气之法有通腑、调肝之分,临证当区别应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体气的几个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气是一个繁复的概念,它在中医学中所涉及的面是相当广泛的。本文就中医理论中气的概念、分类、营气与卫气的生成以及卫出三焦等问题,谈了作者的认识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论“百病生于气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正涛  沈鹰 《天津中医药》2008,25(5):388-390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气学说是贯穿整个理论的一条基线,历代医家均相当重视"气"在人体的生理病理作用.为了有利于指导临床,笔者试以"百病生于气"立论,在学习理解气的相关知识及其与疾病发生和演变关系的基础上,从气的本质及其重要性、气机失调及其危害性以及临证从气论治的理论和实践等角度,对"百病生于气"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12.
气机失常是人体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针刺重在调气,调气后通常会出现"效之信,若风之吹云"和"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两种情况。特别是在"治未病"中针刺调气可发挥关键作用。在诊断过程中,通过察色、审形、望舌、诊脉等手段感知人体内的气机活动,准确诊断人体气机失衡之处。在治疗上,通过针刺来调节厥逆、阻滞、陷下等不平之气,使得气血趋于平和,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阐述中风病从气论治的原理及其益气活血、涤痰通气、降气潜血、益气固脱等从气辨证论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灸调气,实际上是调整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阴阳的偏盛偏衰,此外还可调畅气血之运行。然而,针灸的这种调气作用,其实都是通过调气经气来实现的。现将针灸临床常用的调气法介绍如下: 一、气机郁滞须疏通调畅凡寒热湿邪,气郁痰瘀外阻经脉、内伤脏腑,皆可导致脏腑、经络气机阻滞,治前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中认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低于3.9mmol/L则定义为低血糖。胰岛素含量和血糖浓度水平不相符,出现低血糖症候群。糖尿病低血糖在症状上与中医“气脱”相似,病机上属于一身之气耗竭,与“气脱”本质上都是机体无气可用,因此糖尿病低血糖当归属于“气脱”范畴。文章从“气脱”的角度阐述糖尿病低血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中医病机。  相似文献   

16.
"百病生于气"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生命观、发病观、治疗观、养生观四个层面分析了“百病生于气’’的原因,以及怎样调气以治病,养气以宝命。  相似文献   

17.
李国菁  王行宽  冯兴中 《新中医》2014,46(1):230-231
<正>"百病生于气也"始见于《素问·举痛论》,其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旨在说明各种情志变化、寒热失调及劳累等均可致使气机逆乱或失调,从而成为多种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重视调畅气机的理论依据即渊源于此。功能性便秘是指结肠、直肠及肛门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8.
“气一元论”作为统筹中医各学科发展的主要根基,是中医学者必不可缺的重要指导思想。对它的有效阐释及深入研究亦成为揭示经络可视化研究的关键桥梁。故本文基于“气一元论”探究经络中“气”之体现,认为经络实质仍以“气”为主,但有“气本、气动、气化”之区别,在经络学理论、脉诊、经络治疗等方面中得以体现。全文旨在强调现代经络学发展应以中医思维为主,应立足于经脉中“气”为中心,并进行理论阐释,同时对“气本、气动、气化”的本质研究提供中医理论佐证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医学理论的基础,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人们的哲学思想,二是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三是医疗实践。中医理论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封建宗法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解剖学在两千多年中几乎没有什么发展,人们对人体结构所知甚少。因此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就不得不主要依靠古代哲学思想和长期的医疗实践。古代哲学思想是指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其中气和气化学说在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卫平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231-1232
奔豚气病是由于某些致病因素导致人体气机上逆的一种病理状态。张仲景和后世医家对奔豚气病机的论述可以概括为肝失疏泄和心肾不交而引起气机升降功能的失调。临床上,由于人们压力增大和过食肥甘厚腻,肝郁和湿热引起人体气机失常的奔豚气越来越多。治疗上当根据引起气机冲逆的病因,随证治之,以恢复气机的升降功能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