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中的梦学成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巨著<内经>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初年期间,先民们可能是出于对身体健康的关心,渴望从梦象中寻找到疾病预示征象的活动和对梦实质的不断探索,从朴素的哲学唯物主义出发,并经过对大量具体的梦进行综合,广泛吸取了诸子百家对梦的研究成果,结合当时的医学知识,把阴阳五行学说、正邪发病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等理论对梦学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在<内经>中设有三篇专门讨论梦的章节,从此奠定了中医学释梦理论形成的基础和起源. 相似文献
2.
3.
基于《黄帝内经》对梦的性质、分类、产生、治则进行全面探究,着重分析梦的发生机制。在生理方面认为常梦(生理性质的梦)的发生与气(魂魄)、津血、心神有关;在病理方面,认为坏梦(病理性质的梦)的发生与外邪扰乱营卫和内里气虚不充有关。根据坏梦产生的不同原因,将坏梦进一步分为由外因引起的盛梦和不足梦,由内因引起的妄梦和迷梦,根据坏梦的两个临证特点即外邪侵淫脏腑、扰动营卫形成营卫不和之证及五脏内里不充、少气气虚、津血难生形成气阴两虚之证,总结出“调和营卫”“补气生阴”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4.
梦是人类在睡眠中产生的幻觉。由于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影响人的睡眠,甚者引起恐惧心情。所以临诊中常会遇到病人主诉梦扰纷纭,多见惊怪之事,甚至午睡亦如此。其中有少数病人就诊时且无其他症状可提供辨证之依据。撰者根据《内经》有关梦的论述,对梦象的特征能显示人体脏腑机能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6.
8.
《黄帝内经》多篇提及心与七窍相关:心气通于舌、心开窍于耳、目者心之使、心与鼻相关等.诸多不同说法并非众医家观点的简单罗列,而是《黄帝内经》基于整体观念构建的以经络为生理基础、临证为病理依据的多脏连多窍的理论体系.突出体现了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主导地位和心藏神的重要作用.人体七窍各司其职,均是在心神的调节之下,诸窍功能是... 相似文献
9.
10.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该书蕴含了丰富的护理学思想,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基础。文章从生活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病情观察、操作技术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七个方面论述《黄帝内经》的现代护理学思想,以此充实护理学的内容,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近年来苦味理论及苦味药研究的相关文献,探索苦味理论及苦味药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从苦味理论的研究及苦味药临床应用研究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现代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黄帝内经》中苦味理论的正确性,为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实践开拓了思路。而对单味苦味中药和五味联合应用的研究,则开拓了苦味中药临床应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彰显东方文化色彩的学术理念,它是现代养生的宝典、治病的法书,也是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在现代科学飞跃发展的今天仍然魅力不减。 相似文献
14.
15.
16.
对《周礼》、《黄帝内经》两书从季节与疾病关系、四季所主五味、医生职业的等级、脏腑所主五味以及五气、五声、五色与生死关系等内容作比较研究 ,说明儒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黄帝内经》中有关“痹”的论述,从“痹”的病名、病因病机、证侯、预后和治疗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地总结归纳,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8.
田永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5):15-17
论《黄帝内经》的系统论方法田永(黑龙江省肇东市黄帝内经研究所肇东151100)所谓系统论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即着重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联系中认识和处理对象的一种方法。《黄帝内经》认识天地自然系统,人体生理系统所运用的... 相似文献
19.
尤舒彻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2):84-85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秦汉之际,集中反映了古代的医学成就,其中相当多的内容都涉及到针刺理论,如汪机在《针灸问对》中所言:“内经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则明法,无虑十八九。”针刺原则是临床上指导正确施用针刺的纲领。《黄帝内经》中对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黄帝内经》中"正邪"理论的挖掘整理,探讨了《黄帝内经》中"正邪"概念,指出"正邪"伤人非常隐蔽,症状不明显,不易察觉,以及"正邪"发梦的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