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茅蛇菰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戴忠  王钢力  刘燕  张继  林瑞超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4):1131-1132
<正>思茅蛇菰Balanophora simaoensis为蛇菰科蛇菰属植物,寄生,别名鹿仙草,为云南思茅地区传统的民族用药。收载于《中华本草》中,具有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肺热咳嗽、吐血、疔疮肿毒等。民间也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肿瘤等疾病。蛇菰属植物主要含有三萜类和酚酸类化合物。本研究从其水溶性部分分离得到7个极性较强的化合  相似文献   

2.
拉祜族药“密都那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年来的调查采集研究结果表明:拉祜族药鹿仙草又名“密都那此”,为蛇菰属(Balanophora)植物,思茅、西双版纳州共有6个种,它们是:(1)杯茎蛇菰(B.subcupularis.)(2)滇南蛇菰(B.kainantonsis.)(3)疏花蛇菰(B.laxiflara.)(4)宜昌蛇菰(B. henryi.)(5)思茅蛇菰(B.simaoensis.)(6)隐轴蛇菰(B. cryptocaudex.).  相似文献   

3.
思茅蛇菰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忠  王钢力  王峰  马双成  林瑞超 《中草药》2005,36(6):830-831
思茅蛇菰B a lanophora sim aoensis S. Y. Changet T am.为蛇菰科蛇菰属植物,别名鹿仙草,为云南思茅地区传统民族用药,资源丰富。收载于《中华本草[》1]中。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肺热咳嗽、吐血、肠风下血、风热癍疹、腰痛、疔疮肿毒等。民间也用于治疗肝炎、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蕊蛇菰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多蕊蛇菰甲醇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多蕊蛇菰甲醇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宫颈癌细胞Hela的细胞毒性IC50值分别为22.77μg/m L和28.42μg/m L。结论:多蕊蛇菰甲醇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宫颈癌细胞Hela均有抑制作用,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多蕊蛇菰甲醇提取物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红冬蛇菰为蛇菰属多年生肉质寄生草本植物,民间常用于治疗痔疮、胃痛、咯血等病症。文章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红冬蛇菰研究概况进行总结,以期为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间鞘蛇菰为蛇菇科植物间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F.的全草,别名鸡心七、借母怀胎、寄生黄、笔包七、鹿仙草、文王一支笔(湘西土家族药名:席科巴地xi1ke1ba2de1),是湘西土家族传统的"四大名药"之一。其性平,味微甜、微辣、微涩,具有润肺止咳、止血调经、补肾涩精等功效[1-4]。本文对间鞘蛇菰的生药学进行研究,旨在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拉祜药鹿仙草的生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祜药鹿仙草来源为隐轴蛇菰,从鹿仙草的性状、理化、显微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拉祜药鹿仙草的鉴定和质量标准的起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鹿仙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仙草(Balanophora Simoensis S.Y.Chang et Tam)系蛇菰科蛇菰属植物.具有补肝益肾,止血生机,调经活血,清热醒酒之功效[1].民间用于肝炎、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阳痿、痛经等的治疗.但其化学成分从未见报道.本文对鹿仙草全草进行了化学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了3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解析研究,化合物结构分别确定为反式咖啡酸(Trans-Caffeuc Acid),反式香豆酸(Trans-Coumaric Acid)和氢醌(Hydroquinone),这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值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人头七系太白七药的一种,是陕西民间常用草药,药用兰科植物绞盘兰Herminium monorchis(L.)R.Br.[Ophcs monorchis L.H.tanguticum Rolfe]的全草。本文对其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为该药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拉祜药鹿仙草来源为隐轴蛇菰,从鹿仙草的性状,理化,显微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拉祜药鹿仙草的鉴定和质量标准的起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复方鹿仙草糖浆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的鹿仙草亦为蛇菰葛蕈、葛乳等,拉祜族称之为“人头七”,是民间拉祜族医生的一种常用药材。复方鹿仙草糖浆的配制,使鹿仙草对神经衰弱和肝功受损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剂型的改变使患者更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广东梅州地区野生红冬蛇菰进行资源调查和生药学特征鉴别研究,为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以及品种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实地采样调查方法进行资源调查,采用原植物形态特征、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进行质量标准鉴别研究。结果详细描述了野生红冬蛇菰的原植物形态特征、药材性状特征、横切面组织构造及其粉末显微特征。明确了梅州市野生红冬蛇菰分布情况及蕴藏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梅州市野生红冬蛇菰的品种鉴别、资源保护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葡萄科蛇葡萄属(Ampelopsis Michx)植物约25种,我国境内有15种,自西南、华南至东北广泛分布[1].除白蔹为常用药外,绝大部分为民间中草药.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蛇葡萄属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报道甚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该属植物具有多方面显著的药理活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现将有关蛇葡萄药用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戴忠  王峰  王钢力  林瑞超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1):1798-1800
目的:研究穗花蛇菰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反相制备色谱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应用IR,NMR,MS等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穗花蛇菰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蛇菰素A(1),蛇菰素B(2),β-香树脂醇乙酸酯(3),Monogynol A(4),羽扇豆酮(5),咖啡酸乙酯(6),儿茶素(7),1-O-(E)-caffeoyl-3-O-galloyl-β-D-glucopyranose(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戴忠  王钢力  林瑞超 《中草药》2006,37(11):1608-1610
目的对蛇菰科植物思茅蛇菰的极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以波谱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思茅蛇菰乙醇提取物的极性部分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甲基松柏苷(Ⅰ)、丁基松柏苷(Ⅱ)、4-O-β-D-glucopyranosyl coniferyl aldehyde(Ⅲ)、短叶苏木酚(Ⅳ)。结论化合物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蛇菰内生菌的抑菌作用及活性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蛇菰内生菌的活性有效成分抑菌作用.方法 通过对分离纯化的49株筒鞘蛇菰内生真菌进行纯化液体发酵,发酵液经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并对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分别采用牛津杯法研究蛇菰内生菌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有18株蛇菰内生菌发酵液对细菌有抑菌作用.抑菌活性物在乙酸乙酯相中.通过薄层色谱和化学反应得出乙酸乙酯相中物质有黄酮类和甾体类.结论 分离得到的18株蛇菰内生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相的黄酮类和甾体类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蛇菰属植物化学成分有三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和甾体类等,具有抗炎镇痛、解酒保肝等药理活性,其深入开发及利用备受关注。文章对蛇菰属植物化学成分的发现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筒鞘蛇菰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其一 ,利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 ,观察筒鞘蛇菰的镇痛作用 ;其二 ,制备小鼠二甲苯致炎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炎症模型 ,观察筒鞘蛇菰的抗炎作用。结果 :筒鞘蛇菰甲醇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小鼠热刺激的痛阈水平 ;对小鼠二甲苯致炎性耳廓水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筒鞘蛇菰甲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蛇菰抗酒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民族药蛇菰的解酒毒作用。方法 :采用毒理和生化方法检测蛇菰的安全性及其解酒毒后小白鼠的死亡率和血中乙醇浓度的变化 ,观察蛇菰对修复酒精性肝损害的病理变化。结果 :蛇菰小白鼠最大耐受量 >37 5g/ (kg·d) ,相当于成人用量 0 5g/ (kg·d)的 75倍以上 ,安全无毒。可以降低小白鼠酒精中毒的死亡率。蛇菰解酒后小白鼠血中乙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葛根与蛇菰血中乙醇浓度无差异 (P >0 0 5 )。病理组织学揭示蛇菰能减少酒精性肝损害的肝变性、坏死。结论 :蛇菰具有解酒毒作用 ,值得进一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明芦根、苇根、苇茎和菰根4者间的关系,研究芦根和菰根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本草考证、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芦根、苇根是芦苇的根,苇茎是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分,但在广东把菰根称作苇茎.芦根和菰根可用性状和显微方法鉴别.结论:芦根与苇茎植物来源不同,功效有异,不宜混用.在广东把菰根称作苇茎是地方用药习惯,目前尚难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