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防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方法,以达到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目的。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患者中62例切口愈合,急性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1.59%。结论:术中切口恰当处理,手术前、后合理性应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对2011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105例患者102例切口愈合,其中有4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3.80%。结论:术中切口恰当合理处理,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方法:将我科1995年8月-2005年10月施行阑尾切除术的1204例患者分成2004年以后组与2004年以前组进行比较.结果:经规范的治疗,2004年以后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2004年以前组为低.结论:规范的治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90年8月~1991年10月随机对200例阑尾炎切除患者利用灭滴灵的抗炎功效治疗,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收效良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其中单纯性阑尾炎65例,化脓性阑尾炎98例,坏疽性阑尾炎24例,阑尾穿孔并发局限性腹膜炎13例。1.1 切口观察指征 以手术后2周内病人持续发热,切口胀痛、发红、压痛,并伴有脓性分泌物者为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的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针对我科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的分析,对于导致切口感染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细心的护理和病情观察有效的治疗与预防了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的感染机率,减少了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加快了治愈速度.结论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必须加以防范,增加针对性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防止和减轻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效果,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对196例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采取吸引腔隙渗液和渗血,正确放置引流物,用生理盐水和抗厌氧茵性药物灭滴灵清洗腹腔及创口,消除病灶等预防切口感染措施。结果:196例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06%,84例单纯性阑尾炎感染率仅为1.19%。术后一期愈合分别为96.94%与98.8l%。结论:对阑尾炎术后切口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降低了感染率,提高了治愈率,是一种有效的切口感染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后预防切口感染的经验。方法:2002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共对1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急诊LA。结果:阑尾炎术后总感染率为4.04%,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4例,未出现切口感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0例,感染率为1.67%;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9例,感染率为5.13%;急性穿孔性阑尾炎30例,感染率为14.29%。结论:预防性LA术后切口感染需要采取早期诊治、保护切口、正确处理阑尾根部和渗出液、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1例,均行手术治疗,并与6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术进行对比,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有无差异,总结阑尾炎术后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方式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分析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方法 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经超声确诊急性阑尾炎180例,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其中发生阑尾手术切口感染共11例,总结分析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与处理措施.结果 本研究中阑尾手术切口感染共11例,感染率6.11%.两组切口感染率及穿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切口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1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治疗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1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均于术后1~2周治愈出院.结论肥胖、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和切口选择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如果对以上影响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彭文仪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1008-1008
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术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为10%~30%。而本院近5年的统计结果为3.7%。我们认为,恰当的术中操作,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兹就我们在阑尾炎术中操作方面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切口感染是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术后的主要并发症.目前很多方法已被用于预防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作者自1996年1月开始,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不缝合腹膜,在预防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化脓性阑尾炎196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效果,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 对196例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采取吸引腔隙液和渗血,正确放置引流物,用生理盐水和抗厌氧菌性药物灭滴灵清洗腹腔及创口,消除病灶等预防切口感染措施。结果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06%,单纯性组感染率仅为1.19%。术后一期愈合率分别为96.94%,98.81%。结论 对阑尾炎术后切口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降低了感染率,提高了治愈率,是一种有效的切口感染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4.
岳大成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144-145
目的探讨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将两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提出的一些阑尾手术的改良措施能有效降低阑尾切口术后的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陈军 《大家健康》2014,(8):249-249
目的:分析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12年9月-2013年12月53例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53例患者经换药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切口均得到愈合。结论:治疗不及时、病程延长、术中切口保护不当,术中切口缝合缺陷,术中引流管放置不当以及未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引起切口感染是导致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切口感染是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关键。注重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术中、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切口感染,降低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12年9月-2013年12月53例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53例患者经换药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切口均得到愈合。结论:治疗不及时、病程延长、术中切口保护不当,术中切口缝合缺陷,术中引流管放置不当以及未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引起切口感染是导致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切口感染是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关键。注重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术中、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切口感染,降低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与手术切口类型、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探查切口59例,麦氏切口171例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0例患者中,术后有18例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7.83%。探查切口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3.73%,麦氏切口者为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者的切口感染率为21.82%,化脓性阑尾炎者为4.00%。坏疽穿孔性阑尾炎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性阑尾炎者和化脓性阑尾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手术切口类型、临床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关系,坏疽穿孔性、化脓性急性阑尾炎及探查切口者,术后更容易发生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方法对2000年1月-2013年10月解放军第85医院外科和上海瑞金医院远洋分院外科收治的36例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术后均出现发热和切口的红、肿、热、痛及波动感;查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升高;脓液培养13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0例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6例为化脓性链球菌感染,7例为阴性;治疗后感染伤口均达到Ⅲ/甲愈合,但10例愈合时间超过14d者颈部留下明显瘢痕。结论甲状腺术中同时切除淋巴结结核、气管误切开后创面使用即溶性止血纱布、甲状腺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时未彻底消毒和清除血肿及多汗的糖尿病患者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致伤121未及时闭合是引起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许长胜 《吉林医学》2011,(30):6324-6324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临床病理类型、切口类型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关系,为切口感染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24例行阑尾切除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7例,术后切口感染率为7.59%;麦氏切口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91%,显著低于探查切口组的23.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阑尾炎组术后无切口感染发生,化脓性阑尾炎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82%,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组为21.57%,三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查切口、坏疽穿孔性以及化脓性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阑尾炎伴腹膜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处理。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3月~2011年3月收治阑尾炎伴腹膜炎患者97例术中术后的处理。结果:97例阑尾炎伴腹膜炎患者,只有2例患者切口感染。结论:术中术后得当的处理,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