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目的 分析11种中药制剂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方法,分别将11种中药制剂与常用注射液配伍再观察其物理、化学变化.结果 除了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其他药物在常用输液中不宜配伍外其他均可宜.结论 中药制剂与其他药物、输液配伍可能发生配伍变化,为了安全合理有效用药,临床用药中中药制剂尽可能分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药物配置中常见的配伍禁忌问题,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对静脉输液药物配置过程中常见的配伍禁忌问题进行收集、分析、归纳、总结。结果:配伍禁忌问题在静脉输液药物配置过程中均有发生,主要表现为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沉淀、效价降低、溶液颜色改变等几个方面。结论:加强对药物配伍禁忌知识的培训,提高对配伍禁忌可能发生的警惕,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药学人员应熟练地掌握各种临床药物的药理机制、用量、用法(正确给药途径、给药次数)、药物半衰期、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间配伍禁忌等,尤其抗菌药物的用药原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原则,很好地督导和监控临床用药,指导医生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医院信誉,保证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几种中药注射剂与溶媒配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克剑  刘洋 《当代医学》2013,(26):19-20
在注重合理用药的今天,药物配伍稳定性的考察在临床治疗范畴内正逐步受到重视。徐帆等[1]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国内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中药物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仍然占较大比重(42.1%),其中,溶媒的选择也是影响配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针对注射剂溶媒配伍稳定性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影响注射药物配伍稳定性的因素,为临床注射剂配伍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在临床治疗中,重要环节是正确的溶媒选择。但临床医师往  相似文献   

5.
探讨临床药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开展抗感染药学监护的临床思维模式。临床药师在新生儿重病监护室参与查房、病例讨论等,共同与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通过药学监护,确保合理抗感染用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医疗质量。临床药师需要将医学知识与药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临床药师独特的临床思维模式,才能更好服务临床。  相似文献   

6.
新临床输液药物配伍安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输液药物配伍问题是近年来医疗单位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引起医患各方面的普遍关注。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院近几年来临床用药的经验,列举了几类常见的主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如青霉素与地塞米松不宜配伍、多种药物合用应注意配伍禁忌、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应分步输注、输液管中的药物配伍应使用相溶输液冲洗输液导管、合理选择稀释剂、输液速度的选择等常见问题。从国家标准要求和实际应用的物理化学变化等方面加以阐述.同时也对某些临床输液药物配伍的安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临床注射液的药物配伍中,除可发生药理性能变化相互作用外,也常发生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破坏原有性状,降低其疗效,增强毒性,使治疗结果失败或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朱芹英 《北京医学》2010,32(2):159-160
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如何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能否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反应了临床医师的用药水平和药师的药学服务素养。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对2008年7.12月我院门、急诊抗感染药物处方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不断增加的药品种类,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也需要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对影响药物配伍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并举例说明常用药物配伍禁忌,旨在提醒同行认真对待药物配伍问题,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且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了解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提高药效,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根据药物和制剂成分的药理作用和理化性质,合理设计处方.方法 针对不同病人的症状和病情,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结果 当药物配伍使用时,由于它们的物理、化学和药理的性质不尽相同,必然会发生相互影响,出现各种各样的配伍变化.结论 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医疗及生产质量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氨茶碱注射液是碱性较强的溶液,与其它药物配伍后常因pH 值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以致影响疗效。但在临床治疗哮喘的中度和严重发作时,为了迅速达到治疗目的,常采用氨茶碱与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联合用药的方法,在输液中混合后静脉滴注。在一般配伍禁忌表中,氨茶碱的配伍禁忌较多。而在临床上又常将氨茶碱与数种药物配伍在输液中滴注。为探讨这种应用是否合理,选择了呼吸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关注静脉输液配置中常见的理化配伍禁忌和安全性,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收集输液配置工作中常见的配伍禁忌进行归纳和分析,检索CHKD期刊全文库一些相关的文献及配伍禁忌表,举例说明相应问题的不合理之处,并对如何防范静脉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静脉输液配置中应注意的理化配伍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溶剂选择不当、盐析、酸碱度改变而引起药物破坏,沉淀或变色、药物之间氧化还原反应、钙离子的沉淀反应、中药注射液的配伍问题、输液管中的配伍禁忌。结论静脉输液配置中心常见的理化配伍禁忌值得关注,药学人员应多与医生沟通并加强对药物配伍禁忌知识的学习,有利于防止配伍禁忌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发挥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作用,协助临床医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深入临床科室参与查房,结合具体的病例和患者的病情,分析、指导、评价临床医师使用药品的情况,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结果临床药师不仅能按《抗菌药物的指导原则》指导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安全、有效和经济,而且还在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监测、以及中晚期癌症患者镇痛药的使用等方面有据可依。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院的信任度。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指导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个体化给药、药物的配伍及监督、指导和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等方面是临床医师无法替代的,也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故临床药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廷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500-3501
中药注射剂间的配伍使用,目的是充分发挥各药药效,起到协同作用。然而不科学、不合理的联合配伍后混合液热原与不溶性微粒递增、稳定性下降,这种变化会导致药物变性失效,还可能产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通过查阅有关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使用的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发现通过医护人员按药品说明书科学合理用药,加强合理用药宣传;临床医师、护师、药师三位一体密切协作,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分析其联合用药过程中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是解决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中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秀兰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4):660-66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提高药师分析处方和指导病人合理用药的能力。方法随机查阅门诊处方,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理及选药不合理等。结论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是由于临床医生的专业缺陷引起的,药师应具备药学综合性知识,加强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丹参注射液的合理用药与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上均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等,随着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丹参注射液常与其他药物配伍或以先后顺序静脉滴注,但笔者在临床操作中发现,丹参注射液与不少药物配伍后可发生理化或药理等方面的变化,影响了临床应用并由此引发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此笔者查阅、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医药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丹参注射液与其他药物间的配伍禁忌文献,现简述如下,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杜琳琳 《中外医疗》2012,31(11):190-190
在临床治疗中联合用药非常广泛,合理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能提高药物疗效,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然而,由于不同药物的化学结构,酸碱度等存在差异,某些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因此药物在配制和输液过程中易发生反应,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应警惕联合用药时发生药物配伍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临床常用抗感染药物的临床稳定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住院患者的处方情况,对抗感染药物配伍稳定性予以归纳与总结。结果部分常见抗感染药物在用药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存在不稳定性,所以,不可以参与配伍。结论在临床上,抗感染药物可以拯救患者的生命健康,其配伍时应对此药物与配伍药物充分了解下实施,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香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811-3812
目的:了解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提高药师指导医生和患者合理用药的能力。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及病房处方10000张,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312张,不合格率为3.12%。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理及选药不合理等。结论:不合理用药主要是由临床医生的专业缺陷引起的,药师应具备药学综合性知识,加强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20.
裴斌 《中外医疗》2011,30(28):109-109,111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是否存在配伍禁忌,以及其配伍稳定性。消除临床用药安全隐患,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将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配伍,在室温下,采用高效色谱仪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的含量,6h内各时间段考察配伍液的含量、外观性状、紫外光谱、pH值及微粒数变化。并多次重复以上实验,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6h配伍液6h内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配伍液的含量也未见明显的变化。结论炎琥宁在甲硝唑输液中稳定性较好,不会影响两者的药效,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