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MGMT是DNA修复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的简称,是一种独特的DNA修复蛋白,对于保护细胞免受环境中的致癌物质和(或)化疗药物引起的基因毒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细胞对环境致癌物的易感性与肿瘤对化学药物的耐药性等研究领域,MGMT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MGMT作为一种重要的DNA修复酶起着保护细胞免受基因毒性的重要作用,利用这一性质,通过检测组织中MGMT的活性水平可以帮助预测正常细胞的突变性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为肿瘤的早期预防和确定化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hMSH2蛋白和MGMT蛋白在胃癌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DNA修复酶MGMT异常表达在胃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和38例胃炎组织hMSH2和MGM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0%(30/40),显著高于胃炎组的28.9%(11/38)(P<0.05);胃癌组的MGM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0.0%(8/40),显著低于胃炎组的65.8%(25/38)(P<0.05).胃癌及胃炎两组中hMSH2蛋白和MGMT蛋白表达均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的发生可能与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DNA修复酶MGMT的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何绍亚  韩盛玺 《西部医学》2009,21(7):1213-1215
DNA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的方式之一。O2-甲基乌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是将O6-乌嘌呤加合物从DNA上移除,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的酶。当MGMT甲基化导致MGMT基因沉默,转录静止,乌嘌呤-O6位置的甲基基团转移失败,不能有效修复DNA烷化损伤,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是当前国内外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目前已初步认定 ,HP是胃癌发生的启动因子之一 ,其与胃癌关系主要证据来自流行病学的调查。胃癌高发区HP感染率及血清抗体水平均高于低发地区 ,国外研究更确切地指出 ,HP感染患者发生癌变的危险性是  相似文献   

5.
6.
林英  郝卓芳  黄世章  廖德贵 《广东医学》2005,26(8):1063-1065
目的 探讨MGMT和Ki-6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和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9例人脑胶质瘤标本中MGMT和Ki-67的表达,观察两者的相互关系及其和肿瘤恶性程度间的关系。结果 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间MGMT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区别(P=0.496745),但表达强度却明显不同(P=0.018781),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γ=-0.629,P〈0.05)。Ki-67表达强度在不同恶性程度肿瘤间都有明显差异(F=36.375,P〈0.05),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γ=0.939,P〈0.05)。MGMT的阳性表达强度和Ki-67的表达强度呈明显的负相关(γ=-0.742,P〈0.05)。结论 DNA修复酶MGMT和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及其恶性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DNA修复蛋白hMSH2、MGMT的表达状况及其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子宫内膜癌及2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hMSH2蛋白、MGMT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P53蛋白表达关系.[结果]hMSH2、MGMT和P53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胃癌危险因素。H.pylori感染引起胃黏膜的炎症,诱导宿主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其中有些因子可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向癌演变。H.pylori感染后白细胞介素(ILs)表达发生明显改变,不同的ILs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文章就ILs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胃癌危险因素.H.pylori感染引起胃黏膜的炎症,诱导宿主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其中有些因子可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向癌演变.H.pylori感染后白细胞介素(ILs)表达发生明显改变,不同的ILs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文章就ILs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郭美姿  李孝生 《重庆医学》2000,29(5):466-468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抑癌基因是野生型的等位基因,当两条等位基因均缺失时,称之为纯合性缺失(homozygous deletion),当缺失其中一条时,称之为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IDH多发生在一些特殊位点,在这些位点上或其毗邻区存在着抑癌基因的缺失。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LOH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LOH位点及其致癌机制1.1 P53位点 抑癌基因P53定位于染色体17P13,基因全长16~20Kb,含11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 ransferase,MGMT)是修复烷化剂对DNA损伤的关键酶,同时也是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耐药的主要因素之一。p53蛋白是p53抑癌基因的蛋白产物,其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探讨了MGMT蛋白在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以及MGMT蛋白与p53蛋白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58例进展期胃癌切除标本中MGMT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联合分析MGMT蛋白表达和临床检测指标p53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进展期胃癌组织中MGMT蛋白的阳性率为76.58%(121/158)。MGMT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的肿瘤部位及大小、肿瘤分期、分化程度、神经是否侵犯、脉管是否存在癌栓均无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MGMT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2534,P=0.0023。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MGMT(相对危险度:1.339,P=0.1363)和p53(相对危险度:1.174,P=0.4082)不能作为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指标。MGMT(+)、p53(-)组的总生存期显著长于MGMT(+)、p5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MGMT低表达组的总生存期要显著高于p53(+)、MGMT高表达组(P<0.05)。结论 MGMT蛋白的表达缺失及p53蛋白的表达增强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展过程,联合分析MGMT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MGMT蛋白低表达相较高表达时的总生存期略长可能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胃癌组织中P53和PTEN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53、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癌旁及胃炎组织中P53和PTE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8.7%,明显高于胃炎(23,5%)及癌旁组织(11.3%)的表达率(P<0.05).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率为64.5%,明显低于胃炎组织的表达率(91.2%,P<0.05).在55例P53蛋白表达的胃癌组织中,21例不表达PTEN蛋白;在7例P53蛋白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中,仅1例不表达PTEN蛋白.[结论]胃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上调,PTEN蛋白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3.
MGMT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反义RNA逆转胶质瘤细胞耐药的可能性,构建MGMT反义RNA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XhoⅠ和PvuⅡ双酶切质粒pHM14,回收178bp的片段,定向插入以HpaⅠ和XhoⅠ双酶切pLXSN所获得的线性化载体,构建针对MGMTmRNA5'端的反义表达载体pLaMT5SN;以EcoRⅠ单酶切pHM14,回收779bp的片段,插入以EcoRⅠ单酶切pLXSN并经CIAP去磷酸化的线性载体,构建针对MGMTmRNA全长序列的反义表达载体pLaMTSN。结果:pLaMT5SN经HindⅢ酶切可见370bp的片段;pLaMTSN经PCR扩增证明目的片段反向插入pLXSN,鉴定结果表明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两个MGMT反义RNA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MGMT反义RNA逆转胶质瘤耐药细胞的耐药表型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4.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6):749-751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我院收治并确诊为CAG、胃息肉、胃癌患者外周血PG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同期来院体检正者进行对比,观察PG在各类胃病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变化。结果:胃炎组血清PGⅠ表达及PG I/PGⅡ比值明显低于息肉组及对照组(P<0.05),但高于胃癌组(P<0.05),PGⅡ表达明显高于息肉组及对照组(P<0.05),但低于胃癌组(P<0.05);息肉组PGⅠ表达及PG I/PGⅡ比值明显高于胃炎组及胃癌组(P<0.05),PGⅡ表达明显低于胃炎组及胃癌组(P<0.05);胃癌组PGⅠ表达及PG I/PGⅡ比值均明显低于另外3组(P<0.05),PGⅡ表达均明显高于另外3组(P<0.05);胃炎组及胃癌组HP感染阳性患者血清PGⅠ表达均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P<0.05),但PG I/PGⅡ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炎组HP感染阴性及感染阳性患者血清PGⅠ表达及PG I/PGⅡ比值均高于胃癌组HP感染阴性及感染阳性患者(P<0.05);血清PGⅡ表达均明显低于胃癌组(P<0.05)。结论:PG I表达及PG I/PGⅡ比值在CAG患者血清中明显下降,PG II表达明显增强,但PG I表达及PG I/PGⅡ比值仍明显高于胃癌患者,PG II表达则明显低于胃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注该指标变化,如PG I表达及PG I/PGⅡ比值明显下降,PG II表达明显增强,应注意病情恶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 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7月-2009年6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63例,分为低级别(WHO分级I~II级)组27例和高级别(WHO分级III~IV)组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IF-1、MGMT蛋白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术后均采取适形放疗,放疗剂量54~60 Gy,根据肿瘤级别及MGMT表达不同给予相同方案化疗,统计患者3年生存率,探求其临床意义.结果 HIF-1、MGMT在低级别胶质瘤中阳性表达分别为13例(48.1%)、11例(40.7%),在高级别胶质瘤中阳性表达分别为29例(80.6%)、27例(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化疗方案治疗下同级别胶质瘤HIF-1不同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明显(P〈0.05),MGMT不同表达之间因例数较少,未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 HIF-1、MGMT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HIF-1、MGMT表达不同选择合适方案化疗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MGMT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M G M T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M G M T在3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 G M T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及其评分为18/37(48.7%)、(2.24±1.77),明显低于癌旁组织31/37(83.8%)、(3.38±1.32)及正常肝组织15/17(88.2%)、(3.94±1.66)(P<0.01);M G M T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M G M T在原发性肝癌组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抑制作用。M G M T的表达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预后有关,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3):182-186
[目的]分析胃癌中Ebp1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56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Ebp1与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Ebp1与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6.8%和53.6%,胃癌组织中Ebp1与p53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Ebp1与p53蛋白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但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胃癌组织中Ebp1与p53蛋白表达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Ebp1在胃癌中的表达增加认为可能与p53有关系,提示胃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过程中Ebp1和p53同时发挥重要作用,p53联合Ebp1蛋白检测有助于胃癌转移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食管鳞癌组织中survivin、MGMT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DNA修复酶MGMT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51例汉族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8例正常切缘食管粘膜中survivin和MGMT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survivin在18例正常切缘食管组织中不表达,在5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34例表达阳性,占66.67%.MGMT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80.39%)高于切缘正常食管粘膜(16.67%)(P<0.01);survivin,MGMT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survivin在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80%和92.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GMT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survivin与MGMT蛋白表达均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标本分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P>0.05);survivin和MGMT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survivin、MGMT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并与食管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O6-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宫颈癌临床早期诊断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对照组20例,CINI、CINII、CINIII期患者各50例和宫颈癌患者50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和CINI、II、III期患者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82.0%(41/50)、24.0%(12/50)、50.0%(25/50)和80.0%(40/50),而对照组未检测到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对照组比,宫颈癌组和CINI、II、III期组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组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辅助诊断和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