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子宫下段高位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2 0 0例行子宫下段高位剖宫产 ,另 2 0 0例行新式剖宫产。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娩头困难例数、子宫切口撕裂例数、新生儿Ap gar评分等 ,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子宫下段高位剖宫产平均出血量为 138 85± 5 3 74ml,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平均出血量 190 5± 5 9 18ml,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娩头困难例数、子宫切口撕裂例数、新生儿Apgar评分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结论 子宫下段高位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少 ,优于新式剖宫产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妇产科剖宫产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妇11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各58例,对照组行传统子宫下段横切口术治疗,观察组行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6.21%)明显低于对照组(60.34%)(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剖宫产中应用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与改良式剖宫产在瘢痕子宫与第二产程中转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6例瘢痕子宫剖宫产与第二产程中转剖宫产的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为依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剖宫产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剖宫产进行治疗后其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瘢痕子宫与第二产程中转剖宫产中,改良式剖宫产较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而言其手术时间较短,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且并发症少,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剖宫产指征、无手术禁忌证晚期妊娠妇女2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观察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h切口疼痛、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1);该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均为100%。结论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快,组织损伤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再次剖宫产时子宫下段改良切口的优点.方法 将126例新式剖宫产术后再孕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6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自子宫下段横切口原瘢痕处或原瘢痕上1cm处切开.研究组采用改良手术方法:自子宫下段横切口原瘢痕上2~3cm处切开.结果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困难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撕裂,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口愈合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再次剖宫产时子宫下段横切口改良后具有以下优点:①胎儿娩出困难的发生率减低;②减少术中子宫切口撕裂及术中出血量;③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机会,切口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妇产科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提升产科剖宫产手术效率和病人手术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开始后的一年半内,在本院接受过剖宫产手术的30位产妇。并将其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对照组安排为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观察组安排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然后对两组的实际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术中,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都要要低一些,存在差异,在统计学中的意义成立(P0.05)。结论:产科剖宫产手术中将全面推广和使用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压肠板于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胎头娩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收治入院的行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患者960例,观察使用压肠板助娩胎头所用手术时间、产钳使用情况与母婴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头娩出困难原因为头位高浮或深陷盆底、巨大儿、麻醉肌不松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及产妇子宫切口撕裂发生率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平均出血量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压肠板于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胎头娩出,缩短了出头时间,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2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排气时间、切口疼痛情况、术后24h切口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和总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h切口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横切口剖宫产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切口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产妇术后生活质量,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罗爱凤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228-229
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子宫切口选择对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对5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分娩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9例,观察组剖宫产取胎盘边缘切口,切开子宫,统计术中出血量,对照组剖宫产取子宫下段横切口,切开子宫,统计术中出血量。结果:58例剖宫产术患者中出血500~1000ml共20例,其中胎盘边缘切口6例,子宫下段横切口14例;术中出血〉1000ml共12例,其中胎盘边缘切口3例,子宫下段横切口9例,胎盘边缘切口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子宫下段横切口组。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切口的选择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多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选择胎盘边缘切口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子宫下段横切口组,是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首选切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壁纵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2000例行再次剖宫产术患者,根据前次手术腹壁切口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0例,其中前次手术行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为A组,前次手术行腹壁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为B组,比较腹壁纵横切口再次手术的开腹时间、总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腹腔粘连、胎儿娩出困难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 和B组比较,A组的开腹时间及总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盆腹腔粘连、胎儿娩出困难及新生儿窒息例数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具有切口瘢痕纤细美观的优点,但盆腹腔粘连严重,胎儿娩出困难,新生儿窒息率增加,对可能需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首次剖宫产术选择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良复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剖宫产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对足月妊娠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采取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70例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传统腹式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02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年龄、肥胖程度、剖宫产指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果研究组在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病率、腹胀率、术后镇痛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排气时间短(P〈0.05),术后随访研究组切口均甲级愈合,瘢痕不明显,有不适症状者少,2组比较P〈0.01。结论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拆线时间短,使患者节约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医院床位周转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横切口剖宫产术娩头困难时产钳助产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7年3月~2008年10月59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娩头困难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中,使用产钳助娩31例(简称产钳组)占52.54%,强行加腹压按宫底徒手娩头28例(简称手取组)占47.45%。两组之间胎头娩出时间和母婴并发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横切口剖宫产术娩头困难时,产钳助产可降低母儿并发症,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陈成萍 《淮海医药》2001,19(6):458-459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优点,方法:分析56例施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并与42例施传统的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较,观察总手术时间,自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等。结果:改良式剖宫产具有总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自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缩短,术后排气早,术后病率低等优点,与传统术式相比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产较传统式剖宫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横弧形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6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子宫下段横切口)和观察组(子宫下段横弧形切口),每组各80例,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横弧形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疗效显著,对孕妇损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横切口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施行横切口腹膜外剖宫术178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甲级愈合率、新生儿窒息率、术后病率、平均住院时间等,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纵切口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20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纵切口腹膜内剖宫产术,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结论横切口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质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对72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随机分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新式剖宫产36例,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组36例比较分析。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切口疤痕纤细、美观,随访孕产妇更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选择腹壁横切口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因素。方法我院2011年至2012年收住再次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原切口为腹壁纵切口为A组,原切口为横切口为B组,观察再次剖宫产术时,腹壁粘连程度,腹腔粘连程度,取头困难程度,手术开始到进腹腔时间,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腹壁横切口再次剖宫产比较腹壁纵切口再次剖宫产腹壁、腹腔粘连发生率高,手术时间长,取头困难程度大,产钳率。结论对于有生育第二胎孕妇第一次剖宫产不适选择腹壁横切口,以降低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新式剖宫产是改良式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缩短拆线时问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采用,但胎头娩出困难相对增多。本文就其发生时采用剖宫产产钳助娩处理方法,临床应用41例中都可快速得到助产。  相似文献   

19.
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因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患者康复快、腹壁瘢痕小等优点,受到产妇及产科医生的青睐。但此术式的手术野相对减小,而且对麻醉效果要求高,因此,如果腹直肌及前鞘不能充分松弛,可影响胎头娩出可造成新生儿窒息、子宫切口撕裂,致大出血等,因此,正确选择子宫切口减少术中并发症,进一步提高产科医生技术水平,合理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手术并发症势在必行。我们在徒手娩头困难时应用胎头吸引器助娩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时使用胎头吸引器助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75例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时使用胎头吸引器助娩,进行分析。结果从上胎头吸引器至新生儿娩出最长16s、最短5s;新生儿出生1min、5minApgar评分情况良好,无新生儿发生窒息及产伤。结论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可造成新生儿窒息、子宫切口撕裂、致大出血等,在徒手娩头困难时应用胎头吸引器助娩方法简便,省时、省力,效果良好,无不良后果,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