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银杏酸凝胶制剂的研制及制剂中银杏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利  欧阳臻  杨克迪  陈钧 《中成药》2004,26(6):507-508
银杏酸(Ginkgolic acid,GA)主要存在于银杏(Ginkgo biloba L.)外种皮和叶中,为6-烷基或6-烯基水杨酸的衍生物,6位上的侧链碳原子数可从13至19,侧链双键数可为0至3.常见银杏酸的结构见图1[1].研究表明[2~6],银杏酸具有抗菌、抗炎、抗肿胀等作用,对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如痤疮、疥疮、皮炎等.本文以银杏酸为主药、卡波普940为基质,制备凝胶外用制剂,用于治疗寻常性痤疮,并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GA含量.  相似文献   

2.
银杏酸单体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小明  朱伟  陈钧  钱之玉  谢吉民 《中药材》2004,27(9):661-663
目的:从银杏外种皮中得到银杏酸混合物及三种单体,研究银杏酸的抗菌活性及其侧链与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银杏酸混合物、各单体及水杨酸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银杏酸混合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等G 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水杨酸无侧链,无抗菌活性.银杏酸侧链为C13:0时抑菌效果最强.结论:银杏酸的侧链是其产生抗菌活性的主要效应部位,侧链长短是银杏酸抗菌作用强弱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银杏外种皮烃基酚及烃基酚酸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外种皮是银杏 Ginkgo biloba L.种子硬壳外面的肉质部分 ,俗称白果衣胞 ,其中含有大量被称为银杏酸的化合物。根据该类化合物分子中苯环上是否连接有羧基 ,又可以将其分为烃基酚酸和烃基酚两大类。分子中除在苯环上连接有羟基、羧基外 ,还连接有一碳原子数在 1 3~ 1 9之间的烃基链 ,烃基链上常常带有 0~ 3个双键。该类化合物具有致过敏、致突变等毒性 ,是银杏提取物 ( GBE)中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成分 [1,2 ]。德国于 1 997年提出药用银杏产品中的银杏酚酸类物质含量必须低于 5 mg/kg[3 ] 。长期以来 ,银杏外种皮一直被作为废物而丢弃…  相似文献   

4.
杨小明  陈钧  钱之玉 《中草药》2003,34(5):483-484
在银杏叶及外种皮中存在一类酚酸类物质 ,其含量约占银杏叶干重的 1%~ 2 % ,外种皮干重的 3%~ 4 %。主要由银杏酸、白果酚和白果二酚组成。银杏酸 (ginkgolicacids)是水杨酸分子C6位上有较长侧链的系列化合物 ,有烷基链和烯基链两大类 ,侧链长度为 13~ 17个碳、双键数为 0~ 2。银杏酸去掉羧基为白果酚 (ginkgol) ,属 3 烷基酚系列物。白果二酚 (bilobol)是 5 烷基间二苯酚系列物 ,其烷基长度为 15个碳 ,双键数 0~ 1,又称为氢化白果二酚 (hydrobilobol) [1] 。该类酚酸还存在于木贾木如树果实及其外壳中。银杏酚酸仅限于源自银杏Ginkg…  相似文献   

5.
银杏酸抑菌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杨小明  陈钧  钱之玉  郭涛 《中药材》2002,25(9):651-653
对银杏外种皮石油醚提取物和银杏酸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银杏酸和外种皮粗提物对金葡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耐青霉素金葡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银杏酸与青霉素联用,具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银杏酸及银杏酚的提取分离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外种皮含有醇、酚、酸等多种化学物质 ,不但有恶臭味 ,而且对较多人的皮肤会发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引起瘙痒 ,出现皮炎水疱 ,严重者出现痉挛和皮肤灼伤 ,这说明银杏外种皮中含有较多的活性成分[1] 。有研究者曾用银杏外种皮作过杀虫剂及有关农药的研究探讨 [2 ] 。多年来 ,银杏外种皮一直作为废物被丢弃 ,这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为更好地综合开发利用银杏资源 ,我们采用甲醇提取、乙醚萃取法 ,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出了银杏酸、银杏酚 ,为银杏外种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1 提取工艺银杏外种皮用 70 %甲醇浸提 ,浓缩液用乙醚…  相似文献   

7.
银杏酸的分离制备及HPLC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小利  欧阳臻  杨克迪  陈钧 《中药材》2003,26(8):557-559
目的:利用银杏外种皮分离制备银杏酸,并测定银杏酸含量。方法:采用石油醚超声萃取和硅胶柱层析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制备银杏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酸含量。色谱柱为HiQ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3%HAc溶液(90:10,V/V),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310nm,柱温40℃。结果:银杏酸在l.144—5.7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8),平均回收率97.50%,RSD为1.70%。结论:可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制备银杏酸;银杏酸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样品中银杏酸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银杏酸单体化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银杏酸单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银杏酸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为银杏提取物中银杏酸的定量分析提供单体对照品。方法银杏外种皮用石油醚回流提取,提取物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得银杏酸混合物,再经制备柱反复分离,得银杏酸单体。结果石油醚回流提取法所得银杏酸得率为4.06%,纯度84.59%,提取率达62.9%。银杏酸混合物经制备色谱多次分离后,得到6种银杏酸单体,其中一种为新发现的化合物,纯度均达95%以上。结论单体制备方法较为简便,可用于高纯度银杏酸单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白果不同部位及不同炮制品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定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比较白果不同部位及不同炮制品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方法采用甲醇回流-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总银杏酸,用HPLC法测定白果不同部位(中种皮、内种皮、胚乳、胚)及不同炮制品(全白果、白果仁、去皮白果仁、炒白果仁、蒸白果仁、煮白果仁)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结果白果的被测部位均含有白果酸、白果新酸、十七烷二烯银杏酸、氢化白果酸和十七烷一烯银杏酸,白果酸和总银杏酸的含有量顺序为:胚>内种皮>中种皮>胚乳。白果不同炮制品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含有量顺序为:全白果>白果仁>去皮白果仁>煮白果仁>炒白果仁、蒸白果仁。结论通过去皮及加热炒、蒸、煮制可明显降低白果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的量。  相似文献   

10.
银杏外种皮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王杰  余碧玉  刘向龙  张雨梅 《中草药》1995,26(6):290-292,328
从银杏外种皮中分出5个化合物,其中2个系首次从外种皮中分离得到,分别鉴定为银杏黄素(ginkgetin)和异银杏黄素(isoginkgetin)。另3个化合物为氢化白果酸,白果酚和白果醇。  相似文献   

11.
元·吴瑞<日用本草>记载,银杏"味甘平",可"敛肺气、定喘咳、止带浊、缩小便",具有温肺益气、延缓延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银杏外种皮是银杏果实肉质层,俗称白果衣胞,约占银杏整个种实的70%.近年研究发现,银杏外种皮具有延缓衰老、祛痰止咳、扩张支气管、降低血压、增加组织血液灌流、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抗疲劳等作用[1].外种皮中含有内酯、双黄酮、酚酸和多糖等多种成分[2],其中哪些成分具有抗脑衰老作用尚不清楚.本实验利用D-半乳糖建立脑衰老模型,探讨银杏外种皮内酯对衰老脑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旨在寻找银杏外种皮中延缓衰老的有效成分,以利于银杏的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银杏外种皮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ocarp Extracts,GBEE)中,5种重金属元素和银杏酸的含量。方法: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6个不同产地的GBEE;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镉、铜、砷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AFS)测定汞元素含量;采用HPLC法检测银杏酸含量。结果:6个产地的GBEE中,铅、镉、铜、砷、汞的含量均在《中国药典》限量水平以下;且均不含任何银杏酸。结论:GBEE 中不含银杏酸成分,其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中国药典》限量规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银杏外种皮中莽草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并考察生长期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5 mmol/L磷酸溶液-甲醇(85∶15),检测波长为217 nm,流速为1.0 ml/min;检测不同生长期的银杏外种皮中莽草酸含量。结果莽草酸在5~3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4.7%(RSD=3.01%)。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银杏外种皮中莽草酸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鉴  王兰  袁成凌  王相勤  余增亮 《中草药》2004,35(11):1238-1239
目的 研究5种银杏酸单体的RP—HPLC制备分离条件。方法 将银杏外种皮的环己烷提取物经过预处理,采用HPLC-MS鉴定,RPHPLC分离、制备银杏酸单体。结果 该制备方法所得的5种银杏酸单体纯度超过98%。结论 通过HPLC—MS检测确定银杏总酚酸不同物质的出峰位置,在制备柱上可以获得多种银杏酸单体,分离产物达到该类产品检测用对照物质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银杏酸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制备纯度90%的银杏酸同系混合物.采用MTT法,检测银杏酸对各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银杏酸浓度为5.0μg/ml时,对肿瘤细胞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肺癌LTEP-a-2细胞抑制率达到59.1%,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高浓度银杏酸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趋于一致.结论:银杏酸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浓度低于5.0μg/ml时对正常细胞生长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银杏外种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阐述了银杏外种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的最新进展。银杏外种皮含有黄酮类、内酯类、银杏酚酸、多糖和氨基酸等化学成分 ,具有抑菌杀菌作用 ,杀虫作用 ,抗肿瘤作用 ,致突变、致癌作用 ,抗过敏作用 ,过敏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等药理活性。指出了银杏外种皮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超临界CO2萃取法从银杏外种皮中萃取银杏酚酸的工艺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等条件对银杏酚酸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银杏酚酸的最佳条件,用HPLC法对银杏酚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萃取压力为30MPa,温度45℃,萃取时间6h,CO2流量为2L/min为最佳条件。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银杏外种皮中的银杏酚酸比传统方法优越,表现在得率、纯度高,无溶剂残留,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8.
银杏外种皮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脱蛋白和未脱蛋白银杏外种皮粗多糖(GBEP)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药物方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利用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实验及脏器系数的变化,研究银杏外种皮粗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银杏外种皮粗多糖可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以及能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脾脏萎缩。结论银杏外种皮粗多糖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脱蛋白粗多糖的免疫活性稍好于未脱蛋白多糖。  相似文献   

19.
徐立春  余碧珏 《中药材》1990,13(6):36-37
关于银杏外种皮总提取物抗真菌生长的实验研究已作了报道.为探讨银杏外种皮中间体提取物对抗真菌的作用,我们从外种皮中提取的中间体乙醇及石油醚提取物,分别对22种临床常见致病性真菌进行了抑菌生长效应观察,结果中间体抑制真菌效应优于总提取物.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银杏的形态分布、药用研究及繁殖方法。经研究发现银杏叶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银杏黄酮、萜类等,种仁成分主要为各种营养物质、维生素类、多种氨基酸等,外种皮成分主要为银杏酸、银杏醇、银杏酚、多糖糖甙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癌、延长衰老及对脑血管、心脏、神经等多种疾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