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以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为临床特征。临床上非痫性发作性(non-epilepticseizuresNES)疾病亦有发作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其可以是由心理因素或其他疾病所致,而非脑电紊乱引起的脑部功能异常所致。癫痫与非痫性发作性疾病在诊断时有时难以鉴别,长程视频脑电监测(long-termvideo-EEGmonitoring,LTM)是目前鉴别癫痫和非痫性发作性疾病的最可靠的辅助检查方法之一。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就LTM在癫痫与NES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痫非癫痫陛发作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科动态脑电图室监测到发作的45例患儿。结果:经动态脑电图证实,40例初诊为癫痫性发作的患儿中,32例(80%)确诊为癫痫,8例(20%)为非癫痫性发作;5例初诊为非癫痫性发作的患儿中,2例(40%)确诊为癫痫3例(60%)为非癫痫性发作。结论:动态脑电图对鉴别癫痫及非癫痫性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儿童癫痫与非癫痫性发作的动态脑电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判动态脑电图对儿童癫痫与非癫痫性发作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93例癫痫与非癫痫性发作儿童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观察分析。结果:在初步诊断为癫痫的143例患儿中,痫样放电101例(70.6%);非癫痫性发作的50例中,痫样放电2例(4%)。结论:动态脑电图对儿童癫痫与非癫痫性发作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6岁以内低龄儿童非癫痫性发作性事件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1年7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6岁以内低龄儿童以发作性症状为主诉并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由两名神经内科医生明确诊断。总结非癫痫性发作的临床特征,分析视频脑电图的特征。结果 共433例视频脑电图记录到非癫痫性发作,其中生理性非癫痫性发作398例(91.9%),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35例(8.1%)。24例患儿检测到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占5.5%(24/433),以Rolandic区放电15例(3.5%)最为常见。运动性发作最为常见,共392例(90.5%);非运动性发作共41例(9.5%)。非癫痫性发作中,非癫痫性肌阵挛发作最为常见。生理性非癫痫性发作男性多于女性,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女性多于男性,组间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13,P<0.001)。1~3岁组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占比显著高于0~1岁组(χ2=8.713,P=0.003),但与3~6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53,P=0.022)。结论 6岁以内低龄儿童非癫痫性发作脑电图多为正常,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率低,无发作期特征性脑电图改变,发作间期背景脑电图可作为诊断参考。6岁以内低龄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临床特征复杂多样,以生理性非癫痫发作为主,生理性非癫痫性发作以运动性发作为主要发作形式,以非癫痫性肌阵挛发作最为常见;1~3岁儿童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相对多见。  相似文献   

5.
临床表现为突然而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能完全恢复正常者,称为发作性事件。癫痫发作以外者称为非癫痫发作事件。我院专科门诊2001年2月~2003年2月诊治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事件2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癫痫的临床发作类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癫痫发作的基本临床表现 ,其直接原因为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放电起源于 (或累及 )不同脑区的神经元而表现出与相应脑功能有关的发作形式 ,可为意识、感觉、运动、植物神经、精神或其它高级神经功能障碍 ,或兼有之。故癫痫发作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改变。首先根据起始症状和脑电图改变分部分性发作和泛化性发作 ,如果第一个临床和脑电图改变提示“大脑半球某部分神经元首先被激活”的发作为部分性发作 ;反之 ,如果提示“双侧半球最初同时受累”的发作则为泛化性发作。此外由于资料不充足或不完整而不能分类 ,或在目前分类标…  相似文献   

7.
发作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部分癫病以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要症状,它是癫痛的特殊类型,常易被误诊。兹将我院1985~1993年有反复发作性疼痛、经脑电图检查有异常改变且抗癫痛治疗有效的对例疼痛型癫痫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7例,男利例,女ffi例,年龄4~5岁8例,~10岁46例,~15岁19例,~20岁9例,~25岁7例,~对岁4例,~35岁3例,40岁1例。15岁以下Th例,~35岁23例。儿童及青少年共96例(to。Th)。四季均有发成其中倡例有癫病家族史,5例有头外伤史,2例有产伤史,1例有乙型脑炎史,多数病例病因不明。12临床类型与…  相似文献   

8.
非癫痫性发作儿童及家长的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非癫痫性发作儿童及家长的个性特征。方法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版和成人版对7~14岁非癫痫性发作儿童20例及0~14岁非癫痫性发作儿童的家长38例进行个性测定,并选同年龄组的正常儿童及其家长作为对照。结果非癫痫性发作儿童的神经质程度[(55.26±12.63)分]高于对照组[(46.57±10.68)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具有较高的掩饰倾向。非癫痫性发作儿童家长的神经质程度[(53.57±10.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6.18±10.4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个性因素在学龄儿童的非癫痫性发作中起主要作用,家长的个性特征与对子女的某些非癫痫性事件的误认,特别是对婴幼儿正常生理现象及行为现象表现的误认有重要关系。了解非癫痫性发作儿童及家长的个性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及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非癫痫性发作(NES)的诊断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4h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综合分析病史、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NES合并癫痫者占所有病例的28%;单纯NES癫痫样脑波检出率为10%;有脑器质性损害者,NES合并癫痫占32%,单纯NES占11%;单纯NES使用抗癫痫药者占18%,合并癫痫而加用抗癫痫药者达50%。结论:AEEG是鉴别NES与癫痫发作的较好方法;NES发作形式,NES与癫痫并存,癫痫样脑波,脑器质性损害证据及抗癫痫药滥用是影响NES诊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AEEG)对非惊厥性发作性癫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临床上常见的非惊厥性发作性症状的患者作24小时AEEG监测,并同时与脑电图(REEG)检查作为自身对照。结果:104例病人的AEEG异常率、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REEG组,以短暂性意识丧失阳性率最高,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占痫样放电患者的84.3%,根据临床症状发作与AEEG的关系,诊断癫痫50例,排除癫痫19例。结论:AEEG对非惊厥性发作性癫痫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部分性癫痫发作又称局灶性癫痫发作,是以大脑局部功能紊乱所致的症状为临床特征,因发作常局限于躯体的某一部分,故又称为局限性发作.通常发作时意识清醒,但自己无法控制,可扩展为全身性发作.临床症状和脑电图提示异常放电开始于局部的大脑皮层或与其关联的皮层下核,多由大脑器质性病变引起,依其临床特点,可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发作两类.  相似文献   

12.
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小儿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小儿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8月我院就诊的299例年龄在49d~5岁之间拟诊或需排除癫痫的患儿进行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依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关于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标准,分为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150例,癫痫125例,热性惊厥24例。结果:299例中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150例,其中主要为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睡眠肌阵挛、脑发育不良及脑损伤引起的发作性抖动、小儿屏气发作、心因性发作、触觉或情绪诱发性运动障碍、电解质紊乱、晕厥、小儿夜惊等;AEEG监测到发作间期正常99例,癫痫样放电37例,非特异性改变14例;同期监测到60例有临床发作的病例均不伴异常放电。结论:动态脑电图能有效地诊断非癫痫性发作,可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PNES)的临床症状学,并对其进行分类.方法 对16例诊断PNES患者的视频脑电图录像(VEEG)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的连续变量均计算均数,并用聚类分析对症状进行分类.结果 16例患者VEEG监测时间共226 h 38 min,平均每人监测14 h左右.监测中共记录到53次发作.PNES症状包括:过度运动、肢体抖动、肢体痉挛、头部运动、跌倒、过度换气、发声.运用聚类分析,可将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症状归为三类:第一类为过度运动、头部运动、过度换气及发声,称为大运动发作类;第二类为肢体抖动及肢体痉挛,称为小运动发作类;第三类表现为跌倒,称为无显著运动发作类.结论 PNES的症状学及其分类的研究可能对临床诊断PNES及与癫痫鉴别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认识。方法:42例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治疗、分析。结果:此类疾病易与癫痫等疾病混淆,造成误诊、误治。结论:对于类似发作性疾病的患儿,首先应与癫痫相鉴别,以提高诊断、治疗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癫痫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的脑功能失常性疾患。本病按病因是否明确可分为病因未明的原发性癫痫和病因已明的继发性癫痫两类,迟发性癫痫属于后者。在临床工作中,探明病因对癫痫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对迟发性癫痫患者的脑CT与脑电图表现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血糖致癫痫性发作的临床发作的特点、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对30例低血糖致癫痫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见;其次是胰岛细胞瘤;癫痫性发作形式多样,脑电图典型癫痫波比例小;静脉快速注射高糖可迅速缓解症状,终止癫痫性发作,意识通常多能恢复;非癫痫性持续状态不用抗癫痫治疗。结论低血糖可诱发癫痫性发作,纠正低血糖是终止癫痫性发作的关键;病因治疗预防低血糖癫痫性发作从而防止脑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动态脑电图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临床特点与动态脑电图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临床资料及动态脑电图结果。【结果】23例患者均捕获"发作",表现为抽搐、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多种发作形式,发作时间持续3min~4h。发作期脑电图表现均相似:在肌电伪差、动作伪差间可见正常节律,或表现为全部正常节律,无癫痫样放电。随访1年,本组PNES患者在受到暗示治疗后13例未发作,6例发作次数逐渐减少,4例失访。【结论】PNES从临床症状有时很难与癫痫鉴别,动态脑电图与临床症状相结合,有助于PNE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非癫痫性发作儿童及家长的个性特征.方法 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版和成人版对7~14岁非癫痫性发作儿童20例及0~14岁非癫痫性发作儿童的家长38例进行个性测定,并选同年龄组的正常儿童及其家长作为对照.结果 非癫痫性发作儿童的神经质程度[(55.26±12.63)分]高于对照组[(46.57±10.68)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具有较高的掩饰倾向.非癫痫性发作儿童家长的神经质程度[(53.57±10.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6.18±10.4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个性因素在学龄儿童的非癫痫性发作中起主要作用,家长的个性特征与对子女的某些非癫痫性事件的误认,特别是对婴幼儿正常生理现象及行为现象表现的误认有重要关系.了解非癫痫性发作儿童及家长的个性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及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9.
影响儿童非癫痫发作性障碍诊断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儿童非癫痫发性作诊断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4h动态脑电图监测,综合分析病史,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NES合并癫痫者占所有病例的28%;单纯NES癫痫样脑波检出率为10%,有脑器质性损害者,NES合并癫痫占32%,单纯ENS占11%;单纯NES使用抗癫痫药者占18%,合并癫痫而加用抗癫痫药者达50%。结论AEEG是鉴别NES与癫痫发作的较好方法,NES发作形式,NES与癫痫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