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压泪道冲洗及插管治疗泪溢的疗效。方法:取棉签压住上泪小点,用5ml生理盐水(或加入庆大霉素4万μ)针筒冲洗下泪小管;泪道探针探通并逐步扩大泪道,截取6 cm长硬膜外麻醉导管置留于泪道中2个月~3个月,术后每间隔1周通过导管或由上泪点冲洗泪道。结果:经1次~3次泪道冲洗后即治愈者,123例占23.9%,经4次以上泪道冲洗后治愈者89例占17.3%,经一次泪道插管术后治愈者,206例占40%,有效64例,12.4%;无效33眼,占6.4%。结论:加压冲洗泪道及泪道插管对治疗泪道狭窄、泪道阻塞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2.
鼻泪管与泪囊的连接比较狭窄,易因炎症而阻塞。泪道阻塞或狭窄,是中老年常见病,尤多见于女性。应用新四联药联合泪道探通术,治疗泪道阻塞或狭窄,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总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病人选择:泪道狭窄或阻塞病人。2.治疗:泪道阻塞和狭窄是眼科较常见的难治疾病,可发生在:①泪小点;②泪小管同泪囊结合部;③泪囊和鼻泪管,特别是二者之间的结合部;④鼻泪管出口处。对泪小点阻塞或狭窄者用泪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后(只要轻柔操作、手法准确几乎所有患者均不使用局麻药),用装有氧氟沙星眼药水的泪道冲洗针彻底冲洗上、下泪小管和泪总管(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药物泪道冲洗和硬脊膜外麻醉导管留置方法综合治疗器质性泪道阻塞或狭窄.方法 通过泪道冲洗术确定67位门诊患者的病变部位:泪小管阻塞7例,泪总管阻塞20例,鼻泪管狭窄26例;鼻泪管阻塞合并泪囊炎14例.均分别采用局麻下庆大霉素与地塞米松泪道冲洗﹑甲基纤维素泪道注入和硬脊膜外麻醉导管留置方法治疗.结果 泪小管阻塞治愈2例,泪总管阻塞治愈15例,鼻泪管狭窄治愈21例,鼻泪管阻塞合并泪囊炎治愈5例.结论 药物泪道冲洗和硬脊膜外麻醉导管留置方法治疗器质性泪道阻塞或狭窄是无痛苦、经济、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泪道插管治疗泪溢的疗效评价。方法:对我院1999年以来门依治疗的42例42眼泪溢患者,经多次冲洗不能,无溢脓者,先行泪道探通术,然后行泪道插管(插管为1mm硬膜外导管),每天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冲洗插管,连续冲洗4周后拔管。结果:42例42眼患者治疗后经3~48个月观察随访,冲洗通畅,2例复发,有效率达95%。结论:泪溢的原因包括泪道阻塞、泪道炎症、泪道狭窄等。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等患者在上级医院,要作激光或鼻腔泪囊吻合术。在县以下基层医院,这些患者往往年龄大经济困难,又害怕作手术。泪道插管治疗泪溢既经济又方便,又不受手术之痛苦,患者容易接受。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付林  胡莲娜  麻南  石圆圆 《医学综述》2013,19(8):1529-1530
目的探讨激光泪道成形联合双管人工泪道置入治疗泪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在解放军第306医院门诊治疗的18例泪道狭窄、泪道阻塞的患者进行眼激光泪道成形联合双管人工泪道置入治疗,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术后1周内所有溢泪症状减轻或消退,无泪溢流脓,冲洗泪道通畅。随访6~24个月后,患者全部好转,治愈率为80%,没有无效和复发病例。结论泪道激光成形联合人工泪道置入可阻止泪道黏膜重新粘连、阻塞,并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是治疗泪道狭窄或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泪道阻塞的探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雅  王建华 《北京医学》2001,23(2):91-93
目的 观察246例(315只眼)可疑先天性泪道阻塞并行泪道冲洗及探通术的病例。对方法及疗效作一探讨。方法 对可疑患儿行泪道冲洗及探通术。患眼局部麻醉后,清洗消毒,泪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并冲洗泪道之后,以探针从泪小点进针,沿泪道走行直达下鼻道。1周后复诊,必要重复治疗。结果 315只眼中,288只眼(91.4%)为泪道阻塞(泪道阻塞合并泪囊炎174只眼,泪道阻塞97只眼,单纯泪小点膜闭17只眼),泪道狭窄27只眼(8.6%)。治愈306只眼,治愈率97.1%。结论 泪道冲洗及探通术对先天性泪道阻塞有切实疗效,且在临床上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泪道探通术加注入透明质酸钠治疗泪道阻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采用泪道探通术加注入透明质酸钠置留的方法对 30例泪道阻塞、8例慢性泪囊患者进行治疗 ,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0例泪道阻塞患者 ,男 6例 ,女 2 4例 ,年龄 2 6~ 5 7岁 ,平均为 4 1 5岁。病程 6个月至12年 ,均为单眼。 8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4 5~ 6 0岁 ,病程 2~ 10年。泪囊炎患者用庆大霉素反复冲洗多次至无脓性分泌物为止。采用泪点扩张器 ,6号~ 7号 5 0mm泪道冲洗针 ,无菌医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液。适应证 :无急性炎症的下泪小管、泪总管阻塞或狭窄者。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菁洁  董刚  金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196-1198
目的:观察分析KTP-YAG泪道激光治疗不同部位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80例(219眼)采用KTP-YAG激光行泪道成形术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患者,按不同阻塞部位分为泪小(总)管阻塞组(95眼),鼻泪管阻塞组(124眼),单纯泪道阻塞组(140眼),慢性泪囊炎组(79眼),术后局部点抗生素眼液,定期泪道冲洗,平均随访1年,将各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泪小(总)管阻塞组,鼻泪管阻塞组,单纯泪道阻塞组,慢性泪囊炎组各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6.3%和88.4%,84.7%和96.0%,87.9%和96.4%,75.9%和92.4%。泪小(总)管阻塞组疗效低于鼻泪管阻塞组,单纯泪道阻塞组疗效优于慢性泪囊炎组。结论:KTP-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效果最好,对于单纯泪道阻塞和慢性泪囊炎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爱流眼泪,眼屎多且黏稠等现象,有些患者引发了泪囊继发感染,出现流肿现象,对眼睛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泪道阻塞系指泪小管和鼻泪管的狭窄和阻塞。从泪点到泪小管与泪囊交界处这一段管径窄,位置浅,并与结膜囊相通,易受炎症、外伤的影响,以及先天畸形等而发生狭窄或阻塞。依据泪溢和泪道冲洗不通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提高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治愈率。方法:85例患儿中,5例经过2~4周的泪囊按摩结合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治疗后流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22例经3~6次单纯泪道冲洗结合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后流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其余58例经单纯泪道冲洗无效后予以无麻下4号半无损伤泪道冲洗针头进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先天性泪道阻塞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泪囊按摩、单纯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治疗,治愈85例(100%)。结论:以上85例先天性泪道阻塞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泪囊按摩、单纯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不复发,避免了泪道插管,放置硅胶管等复杂手术,方法简便、损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对1424例(1832眼)由于泪道阻塞引起溢泪的病人进行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术后冲洗至溢泪症状消失,观察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评价激光对各种原因所致泪道阻塞的疗效。结果临床治愈率达96%,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很少,主要有出血、局部肿胀、假道等。结论激光用于泪道阻塞治疗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无痛苦,并可重复治疗等优点,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Nd:YAG泪道激光联合丝裂霉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14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1例(73只眼)采用Nd:YAG泪道激光打通泪道阻塞部位,将0.2mg/ml丝裂霉素C与同等剂量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的混合膏体注入阻塞部位,5rain后充分彻底冲洗泪道,再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注入阻塞部位;对照组66例(67只眼)采用Nd:YAG泪道激光打通泪道阻塞部位,不使用0.2mg/ml丝裂霉素C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两组患者泪道阻塞解除后均使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注射液及生理盐水混合液(体积比为1:1:1)充分冲洗泪道。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93%(62/73);对照组总有效率64.18%(43/6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Nd:YAG泪道激光术后联合丝裂霉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泪道阻塞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单次或多次照射阻塞部位联合丝裂霉素C阻塞部位浸润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使用带导光纤维的WDJ110B型多功能脉冲Nd:YAG激光泪道治疗机,对随机分为两组不同部位泪道阻塞患者128例(143只眼)进行治疗。治疗组66例(74只眼)采用单次或多次Nd:YAG激光照射阻塞部位,阻塞解除后使用0.2mg/ml丝裂霉素C浸润阻塞部位5min;对照组62例(69只眼)采用单次或多次Nd:YAG激光照射阻塞部位,阻塞解除后不使用0.2mg/ml丝裂霉素C浸润阻塞部位。两组患者阻塞解除后再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冲洗泪道,术后泪道内注入科恒滴眼液。结果:Nd:YAG激光对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及鼻泪管阻塞治愈率治疗组分别是100%(8/8)、100%(9/9)、91.7%(11/12)及66.7%(30/45),总治愈率为78.38%(58/74);对照组分别是85.7%(6/7)、75.5%(6/8)、60%(6/10)及54.5%(24/44),总治愈率为60.86%(42/69)。两组总治愈率经χ2检验(χ2=5.206,P<0.05),两组总治愈率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Nd:YAG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阻塞部位浸润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较单纯使用Nd:YAG激光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为优,该方法是治疗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及鼻泪管阻塞的理想方法之一。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在术中应用能有效地阻止阻塞部位瘢痕化而引起泪道狭窄甚至再次形成阻塞。另外激素类药物在泪道内保留及术后泪道冲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形导管泪道留置术加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61例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患者施行环形导管泪道留置术加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溢泪症状及泪道冲洗通畅变化情况。结果:61例患者仅1例仍有溢泪,但症状较术前好转,且泪道冲洗通畅,其余均无溢泪症状,泪道冲洗均通畅。结论:环形导管泪道留置术加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患者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笑慈  苏舟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4):1125-1126
目的探讨小儿泪道狭窄和阻塞泪道冲洗+探通术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眼科门诊1岁-4岁泪道狭窄和阻塞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泪道冲洗+探通术1次治愈率为71%,2次治愈为22.8%,3次治愈为6.2%.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泪囊挤压按摩法对较大患儿效果不明显,泪道冲洗+探通术行1次治疗无法治愈,行2-3次泪道冲洗+探通术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泪道置管术联合典必舒眼膏冲洗泪道治疗复发性泪囊炎伴泪道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术后复发患者,男性7例(7只眼)。女性20例(22只眼),采用新型泪管置管术联合典必舒眼膏冲洗泪道治疗,观察随访2年,观察疗效。结果用本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术后患者29只眼,治愈25眼,治愈率82.2%,有效3眼,有效率10.3%,无效1只眼,无效率3.4%。结论这种泪道置管术后联合典必舒眼膏冲洗泪道治疗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方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泪道狭窄、阻塞是眼科一种常见病,患者表现为泪溢,眼分泌物多,病程长可引起慢性结膜炎,下睑湿疹性皮炎,甚至角膜感染。自2002年12月开始,新疆克拉玛依白碱滩医院五官科开展泪道探通 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狭窄、阻塞,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吴展玉  梁轩伟  朱贵浩 《河北医学》2004,10(11):971-973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并管结合透明质酸钠注入留置.对泪道阻塞及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预防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7例54眼泪道阻塞及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患者行泪道探通术并注入透明质酸钠治疗,观察泪道引流泪液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随诊12~23个月,41眼(79.7%)泪道冲洗通畅,9眼(14.9%)溢泪症状减轻,4眼(5.4%)冲洗不通。结论:行泪道探通并留置管结合透明质酸钠注入是治疗泪道阻塞及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预防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祝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2024-2025
目的:探讨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5例临床采用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同时合并上泪道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周~6个月冲洗泪道通畅率100%。术后2年随访复查判定:治愈43例,无效2例,治愈率达95.6%。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全泪道插管扩张+泪囊鼻腔吻合复合术治疗上泪道阻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泪道阻塞所致泪溢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眼病 ,而其治疗方法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们采用全泪道环型插管扩张 +泪囊鼻腔吻合复合术治疗上泪道阻塞 35例 (39只眼 )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 1994~ 1999年间门诊收治的上泪道阻塞患者 2 8例 (32只眼 ) ,女 2 2例 (2 5只眼 ) ,男 6例(7只眼 ) ,泪鼻吻合术后患者 7例 (7只眼 ) ,年龄 18~ 4 6岁 ;病程为 6个月~ 3年 ,全部患者均有泪道冲洗时产生假道的病史 ,冲洗液原位返流。术后随访时间 :3个月 5例 (5只眼 ) ,6个月 9例 (10只眼 ) ,1年 10例 (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