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转移是成功治疗肿瘤的最大障碍 ,也是造成肿瘤病人死亡的最大的原因之一。从病理过程看 ,肿瘤转移是癌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连续复杂过程。首先 ,原发肿瘤细胞从原部位脱落 ,侵入细胞外基质 (ECM)与基底膜 (BM)中大分子蛋白粘附。其次 ,激活细胞合成并分泌各种降解酶类 ,降解BM及ECM ,穿过脉管壁进入循环系统 ,在循环中逃避免疫系统攻击 ,最后穿过脉管 ,外渗达继发部位形成克隆 ,增殖形成转移灶。此过程从分子水平来看 ,有许多因素 ,现就其主要方面进行下列综述。1 异质性细胞亚群选择性增殖原发肿瘤组织中具有潜在转移…  相似文献   

2.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肿瘤浸润和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晓曦 《医学综述》2002,8(10):561-563
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其能够侵入邻近组织并通过血管、淋巴管等到达身体远隔部位形成转移灶。近年来 ,人们在肿瘤浸润、转移机制及抗浸润、转移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 ,发现细胞外基质 (ECM)在肿瘤的浸润与转移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ECM在维持正常组织结构与功能及细胞生长分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再被认为是静止不动的 ,而是处在不断更新、降解重塑的动态平衡中。它是肿瘤细胞移动所遇到的自然屏障 ,其中基底膜 (BM)的完整与否是影响肿瘤细胞移动的关键环节。现已证实 ,从原位增殖的肿瘤到侵袭转移癌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浸润、转移是肿瘤病人的主要死因,也是肿瘤治疗中的最大难题之一.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国内外对肿瘤转移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肿瘤的浸润、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现象,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肿瘤细胞先脱离原发部位,侵入细胞外基质(ECM),与基底膜(BM)及ECM中一些大分子蛋白成分粘附,降解BM及ECM而移动,并穿过ECM侵犯周围组织,进入循环系统,在循环中运行并逃避免疫系统监测,再穿过脉管壁到达继发部位,与继发部位组织粘附形成克隆,增殖生长而形成转移灶[1,2].  相似文献   

4.
李挺  张波 《中华医学杂志》1997,77(4):294-296
MDM2癌基因和p53抑癌基因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李挺张波罗杰陆哲明王颖王泰龄MDM2基因是1987年从自然转化的BaLB/C小鼠细胞株中发现的新的癌基因,其产物与抑癌基因产物p53蛋白结合并抑制介导的转录活性,部分阻断其细胞生长抑制作用[1]...  相似文献   

5.
抑癌基因PTEN/MMACI/TEPI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肿瘤转移是当今肿瘤治疗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据统计 ,有 90 %以上癌症病人死于肿瘤转移。研究肿瘤细胞转移的分子基础及其与抑癌基因的关系 ,已成为治癌、防癌专家讨论的热点问题。抑癌基因PTEN/MMACI/TEPI(以下简称PTEN)是 1997年分别被不同的研究者从 10q2 3定位克隆到的[1、2、3] ,是第一个编码具双重特异性磷酸酶 (DSP)活性产物的抑癌基因[2 ] 。PTEN的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有望给细胞分化发育和肿瘤的行为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3] ,本文就其领域 4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PTEN的定位克隆与结构…  相似文献   

6.
MMP-2及其抑制剂TIMP-2在膀胱癌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通过对肿瘤转移机制的广泛研究 ,发现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matrix ,ECM)在肿瘤的浸润与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 ,MMPs)通过对ECM的降解而促进癌细胞对周围组织的浸润 ,是降解ECM诸成分的关键酶。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剂 (TIMPs)对MMPs有特异性的抑制作用 ,维持着ECM的降解与合成的平衡 ,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基底膜 (basementmem brance ,BM)或ECM的降解是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中EB病毒感染与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EB病毒感染与癌基因、抑癌基因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与相互关系,研究NPC发生的有关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0例NPC组织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癌基因蛋白、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H-ras、c-fos,抑癌基因收害NPCWHOⅢ型中显著高于WHOⅡ型(P〈0.01),在转移组中表达亦增加。CyclinD1在癌呈巢性膨胀性生长中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1)  相似文献   

8.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癌基因的激活在细胞恶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肿瘤间质血管增生、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基础。1 癌基因C erbB 2研究概况癌基因C erbB 2也叫C neu、NGL或HER 2 ,是目前已知的 60余种肿瘤基因之一 ,它是在乙亚硝基脲诱导的大鼠神经胶母细胞瘤中首先发现 ,其蛋白产物是 185KD的跨膜磷酸蛋白 ,具有促使酪氨酸激酶活化的作用 ,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 ,故又称P185neu ,它与上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  相似文献   

9.
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过程中肿瘤细胞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极复杂的多环节过程 ,包括 :1)从原发病灶脱离 ;2 )向周围组织浸润 ;3)突破血管或淋巴管的基底膜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 ;4 )离开血液或淋巴循环进入靶器官间质 ;5 )在靶器官间质内增殖与血管新生。大量研究证明 ,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与其产生或诱导产生的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ma trix ,ECM)、基底膜 (basementmembrane ,BM)的能力密切相关。Ⅳ型胶原酶作为专一性降解基底膜的蛋白酶 ,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组织金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61例肺肿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同时检测癌基因Bcl-2、抑癌基因视网膜母细胞(Rb)、p53、p16。结果:Rb与p16表达、p53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P〈0.05),Rb与P53表达、P16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的发生与发展是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及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异常等多基因损害的积累过程和  相似文献   

11.
人类多种肿瘤染色体的 1 0q2 3及其附近存在广泛而频繁的缺失 ,而野生型的 1 0号染色体能较好地抑制如GMB细胞在裸鼠中的致瘤性 ,提示 1 0q2 3可能存在抑癌基因[1] 。 1 997年 ,不同的研究小组从 1 0q2 3定位克隆到了PTEN/MMAC1 /TEP1 ,其编码的蛋白类似于双重特异性PTPs ,且在胞浆中表现出双重特异性磷酸酶活性(DSP) [2 ] ,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同时 ,PTEN不仅是发现的第一个PTP超家族中以磷酸肌醇为生理底物的磷酸酶 ,而且 ,与抑癌基因表达产物大多为核调控因子不同的是 ,其表达产物的调节作用在胞浆内…  相似文献   

12.
胃癌浸润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转移、复发是胃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也是治疗的最大障碍。近年对有关胃癌浸润转移机制的研究发现 :血管增生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最基本要素 ;癌转移过程肿瘤细胞需先通过粘附分子与周围细胞或基质粘附 ,在众多蛋白酶参与降解周围基质后才能通过细胞外基质屏障 ;动力因子参与肿瘤细胞的游走、趋向性、吞噬活动及接触趋向性等诸多方面 ;某些转移相关基因、抑癌基因、癌基因的改变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异常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改变等诸多因素对肿瘤的转移及浸润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现综述如下。1 细胞动力因子肿瘤细胞必须获得多种生…  相似文献   

13.
侵袭转移是导致肝细胞癌高死亡率的关键原因之一,其机制复杂。在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miRNAs可作为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调节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对肿瘤形成、血管生成及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重点综述了以GSK-3β为靶标的miRNAs调控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具体涉及到miRNAs与肝细胞癌的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及对GSK-3β的调控作用等相关性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免疫组织化ABC法,研究甲状腺头状腺癌,甲腺腺瘤和正常甲腺组织中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蛋白CD44v6,EGFR,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原位表达。  相似文献   

15.
林曦  黄旋平 《广东医学》2013,34(2):310-312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三类基因的突变或者失活会促进肿瘤在人体内形成:癌基因、抑癌基因和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的基因。其中抑癌基因作用很可能是负调控癌基因、细胞周期检验点或者在没有胁迫情况下提供合适的营养物或者组分以高保真地完成细胞周期分裂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细胞浸润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浸润细胞外基质是形成转移的前提,这个过程包括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穿过基底膜侵入细胞外基质,穿透淋巴管或脉管壁进入淋巴或血液循环,再从脉管外渗侵入继发部位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灶。许多研究表明细胞间的粘附分子参与了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过程,CD44是粘附分子中的一员,尤其是CD44V6在肿瘤  相似文献   

17.
抑癌基因PTEN及其与肠肿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和多基因改变的过程 ,癌基因的功能增强与抑癌基因的突变或功能失活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重要事件。最近发现的抑癌基因PTEN ,是至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重特异性磷酸酶 (DSP)活性和酪氨酸磷酸酶 (PTP)活性的抑癌基因。目前PTEN基因在Cowden综合征、胶质母细胞瘤、子宫内膜癌等中的研究较多 ,而在肠肿瘤中的研究尚少 ,现就目前PTEN基因与肠肿瘤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PTEN基因的发现及其结构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人类肿瘤的发生与 10 q2 3染色体附近的缺失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蛋白CD44v6,EGFR,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原位表达。结果发现CD44v6和EGFR表达上调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而nm23-H1的表达与肿瘤转移抑制密切相关(P<0.01)。这提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之间的表达失衡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易发生转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肿瘤浸润转移是一个多步骤、连续的主动过程,受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调控…。为此,作者对参与浸润转移的重要细胞黏附因子一上皮钙黏蛋白(E-CD)、层粘连蛋白受体(67KD—LR)及抑癌基因PTEN编码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并探讨其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及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MicroRNA(miRNA)是一类约22个核苷酸组成的小分子非编码RNA,主要在转录后水平通过促进靶基因mRNA的降解或抑制其翻译过程而发挥负调控作用.miRNA不但参与生命活动的一些基本过程,如细胞分化、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代谢等,而且与人类疾病,尤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一类新的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我们首次在肝癌染色体变异区内发现新的肝癌转移促进因子miR-151并阐明了其分子作用机制,即RhoGDIA是miR-151下游靶基因,介导了miR-151的促肝癌转移功能;miR-151与其宿主基因FAK协同作用,活化Rac,cdc42及Rho GTPase,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与转移,为阻断肝癌转移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研究发现多个用于肝癌诊断及转移、复发、预后预测的miRNA分子标志物,建立了肝癌诊断、转移、复发及预后的miRNA预测模型;鉴定miR-125b为肝癌侯选抑癌基因,主要通过抑制癌基因LIN28B发挥抑癌作用;发现miR-30d为肝癌转移促进基因,转移抑制基因GNAI2为其功能靶基因;另外,发现miRNA不仅与mRNA的3’非翻译区结合,而且能与基因家族的蛋白编码区结合从而调控基因表达,为研究miRNA在肿瘤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采用实验方法论证了单个基因能同时被多个miRNA所调控,为建立miRNA与mRNA复杂的相互作用调控网络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