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对2008年10月~200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骨科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归纳.结果:通过采用经导管溶栓、血管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等介入手段治疗骨科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应做好预防措施,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一旦形成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如何降低发展成肺栓塞的几率.方法:对5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进行评估,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预防措施和早期治疗,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几率.结果:5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只有2例在手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采取有效治疗后均治愈,无一例发生肺栓塞.结论:加强在围手术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强化风险意识教育,积极妥善的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发展成肺栓塞的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以90例妇产科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抬高惠肢、局部热敷、静脉滴注尿激酶等西医方式扩容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完成骨科手术之后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以及如何有效进行预防和诊治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38例完成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通过细致、科学合理的观察,在早期,若能积极地进行预防、并予并及时发现和进行有效治疗,可以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完成骨科手术以后,导致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具有多种因素。在临床上,应把具有针对性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加以应用,可达到积极控制的效果,此外,及早诊断、并实施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病人生活、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30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常规、介入、手术、药物等治疗,分析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患肢肿胀消除,未见肺、脑栓塞或下肢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骨科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主要包括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临床可应用物理及药物预防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控制和消除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16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医务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给予经抗凝、祛聚、溶栓治疗,同时为患者进行患肢制动、平置、禁止热敷和按摩等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0例,明显好转患者5例,无效患者1例,后经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普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溶栓、抗凝、祛聚等综合性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较对照组少,且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下肢骨骨折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旷床资料。通过认真评估患者,做好健康宣教;早期进行下肢主动和被动活动、预防性抗凝治疗,给予气压治疗等预防护理措施。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与手术取栓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文实验目标是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依据双盲法对样本实施分组,参照组(n=25例)实行手术取栓单独治疗,实验组(n=25例)实行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与手术取栓联合治疗,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对比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对比治疗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与手术取栓联合治疗应用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展现更具优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37例髋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包括围手术期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功能锻炼指导,术后基础护理、药物预防措施、体位护理及肢体气压治疗及主被动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预防措施及有效护理对策能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100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常规预防性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0~14d,术后早期主动、被动活动肢体,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全面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肢肿胀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后的危险并发症,必须采取基本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的综合预防护理措施,以确保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丹参注射液在预防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此期间内于该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经过筛选后纳入研究,以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相较无显著差异,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为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10.0%为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在预防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很大的价值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中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案与效果,从而促进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方法选择该院骨科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n=80),结合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对照组、试验组分组。对照组40例骨科手术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骨科手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肺栓塞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科手术中落实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从而提高患者安全性,并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手术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多见于下肢手术或创伤。本文选取下肢骨科术后出现深静脉栓塞的中老年患者,分别使用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医的溶栓治疗和单纯的溶栓治疗,旨在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在普外科手术后用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进行普通外科手术患者12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61),所有患者进行普通外科手术,术后彻底止血确认无明显出血和渗血情况。观察组患者61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使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在术后8 h内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 mL/d,连续用药7 d;对照组患者61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不使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液粘稠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血液检测数据及患者术后抗凝效果,观察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观察组和比较组患者,术后血液粘稠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血液检测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1例患者,在术后使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3.2%;比较组61例患者,在术后不使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9.8%,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结论普外科术后患者及时使用丹参注射液,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着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该院行普外科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不给予预防措施,对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防治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30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00%;确诊患者治愈4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患者中,13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33%;确诊患者治愈1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普外科术后患者以积极的预防和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发生率水平,确诊后应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6,(5):538-540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医证型演变规律及深静脉血栓辨证预防研究。方法:选取120例行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前瞻性调查对象,随机分为辨证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辨证治疗组根据患者的中医证型演变规律,进行深静脉血栓的辨证预防;西药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结果:辨证治疗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3.33%、患肢肿胀率为5.00%,西药对照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11.67%、患肢肿胀率为16.67%;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型演变过程中,手术前期以实证,湿热下注型为主;术后初期以虚实证,气血瘀滞型为主;手术后期以虚证,脾肾阳虚型为主;根据患者的中医证型演变规律,进行辨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显著减小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患肢肿胀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该次研究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的价值,并对比两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有1例,占比2.5%,对照组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有6例,占比15.0%,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8,P0.05)。结论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狐狸,效果显著,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预后,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桃红四物汤联合功能锻炼预防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9年4月股骨干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功能锻炼的方法。对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进行对比,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血D-二聚体值及凝血时间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预防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脊柱手术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该院行手术治疗且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20例脊柱手术患者与同期行手术治疗但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60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液,检测其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阳性率,并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脊柱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00%、100.00%、90.00%,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脊柱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呈正相关。结论 C反应蛋白在脊柱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出现增高表达,其可能参与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