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根素骨架缓释片的研制及体外释放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制葛根素骨架缓释片,并评价其体外释药机制。方法:以不同型号的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100M,HPMC E4M)混合物为骨架材料,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葛根素骨架缓释片,以葛根素释放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缓释片的处方进行优化;通过测定释放度,考察葛根素骨架缓释片的体外释放模型。结果:优选的处方为HPMC K100M和HPMC E4M作为复合骨架材料,质量分数分别为片剂总质量的10%,20%;乳糖为填充剂,质量分数为片剂总质量的30%。制备的葛根素骨架缓释片释放规律符合Ritger-Peppas方程曲线,释药过程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结论:葛根素骨架缓释片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制备的葛根素骨架缓释片具有良好的12 h体外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2.
贯叶连翘提取物缓释片的处方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贯叶连翘提取物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处方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机制。方法:以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素在不同时间点的累积释药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乳糖和MCC质量比、骨架材料及HPMC用量对处方工艺的影响。利用体外释放度试验考察缓释片的释药机制。结果:优选的处方工艺为HPMC K15M用量30%,MCC用量6.4%,乳糖用量12.6%,硬脂酸镁用量1%。贯叶连翘提取物凝胶骨架缓释片在2 h释药率15%~30%,6 h释药率40%~75%,12 h释药率>85%,释药行为符合Ritger-Peppas方程,释药过程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的协同作用。结论:优选的处方工艺合理、简单。制备的缓释片体外释药缓慢、平稳,药物释放机制符合释放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葛根钩藤中药复方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采用湿法制粒,制备葛根钩藤缓释片。采用正交设计以体外溶出度为评价指标,进行处方筛选。结果:HPMC规格与用量、乳糖用量对释放度影响显著,当以22%的HPMC K4M为骨架材料,18%乳糖为稀释剂时,制剂具有良好的12 h体外释药特性。结论:葛根钩藤中药复方缓释片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药物在体外释放可以达到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水凝胶骨架缓释片。方法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后进一步制成冻干粉,再以HPMC 15KM为缓释材料制备水凝胶骨架缓释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HPMC 15KM用量、PEG400与PEG4000比例、PEG用量、硬脂酸镁用量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再进行释药模型拟合。结果最优处方为HPMC K15 M用量50 mg,PEG 400与PEG 4000比例2∶1,PEG用量30 mg,硬脂酸镁用量0.5%,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93.19%。水凝胶骨架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一级方程(r=0.994 1),释药机制为骨架溶蚀与扩散并存。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制备具有明显体外缓释特征的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水凝胶骨架缓释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银杏内酯A、B水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处方组成,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混料设计对缓释片的处方进行优化。通过考察体外释放度,以累积释放度对时间进行线性拟合,对银杏内酯A、B水凝胶骨架缓释片的释药机制进行分析。结果确定银杏内酯A、B缓释片的最优处方组成为:药粉∶HPMC∶乳糖=23∶24∶53。结论混料设计用于优化银杏内酯A、B缓释片的最佳处方结果准确,以此比例制备的缓释片以非Fick模式释药,释药符合零级释放。  相似文献   

6.
田蓟苷纳米混悬剂冻干粉缓释片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董丹丹  郑岩  刘会珍  邓向涛 《中草药》2019,50(12):2841-2847
目的制备田蓟苷纳米混悬剂冻干粉缓释片,并研究影响缓释片药物释放的因素及缓释片的释药机制。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田蓟苷纳米混悬剂,乳糖-甘露醇(3∶1)作为冻干保护剂制备冻干粉末。以HPMC作为骨架材料进一步制备成田蓟苷纳米混悬剂冻干粉缓释片,单因素考察骨架材料HPMC K4M和HPMC K15M比例及其用量、PEG 4000用量和硬脂酸镁用量对缓释片体外释药的影响,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处方。结果田蓟苷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分别为(164.41±9.72)nm和(-37.21±2.38)mV;冻干粉复溶后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分别为(211.83±11.26)nm和(-31.66±2.92)mV。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最佳处方为骨架材料HPMCK4M和HPMCK15M用量比为2∶1,用量为40mg,释放速率调节剂PEG 4000用量为20 mg,硬脂酸镁用量为片质量的0.5%。田蓟苷纳米混悬剂冻干粉缓释片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释药模型:M_t/M_∞=0.286 8 t~(1/2)-0.073 8,r~2=0.981 4,在12 h内的累积释放度达到92.36%,释药机制为扩散与骨架溶蚀并存。结论田蓟苷纳米混悬剂冻干粉缓释片制备工艺重复性良好,可有效控制田蓟苷纳米粒在体外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7.
正交试验优化天山雪莲骨架缓释片处方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优化天山雪莲缓释片制备工艺并探讨药物释药机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绿原酸、芦丁累积释放度综合评分K值为指标,优选HPMC用量、淀粉:乳糖的比例和微晶纤维素用量,采用数学模型拟合释放曲线。结果:最佳处方为HPMC K15M用量为17%,淀粉:乳糖为2∶1,MCC用量为1%;优化后的处方释放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天山雪莲缓释片体外释放性能良好,为处方设计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芍石护睛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优化天山雪莲缓释片制备工艺并探讨药物释药机制。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绿原酸、芦丁累积释放度综合评分K值为指标,优选HPMC用量、淀粉:乳糖的比例和微晶纤维素用量,采用数学模型拟合释放曲线。 结果: 最佳处方为HPMC K15M用量为17%,淀粉:乳糖为2 ∶1,MCC用量为1%;优化后的处方释放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 结论: 天山雪莲缓释片体外释放性能良好,为处方设计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陆皞然  朱雪瑜  张铁军  朱宏吉 《中草药》2009,40(10):1563-1565
目的 制备止痛缓释片,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优选处方,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4M)、乙基纤维素(EC 20CPS)为骨架材料,PVP乙醇溶液为黏合剂,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骨架片.以粉体学参数,包括压缩比、休止角、流速、接触角为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最佳处方,并测定指标成分的体外释放度,进行释药方程拟合,研究其释药机制.结果 最优处方为HPMC 20%,EC20%,PVP0%,乙醇为80%,所制备的缓释片在10 h内呈现良好的缓释特征,符合缓释片的要求,释药机制符合Higuchi方程和Peppas方程,累积释放率分别为Q=0.367 5 t1/2-0.165 8(r=0.993 2),lnQ=0.72 lnt-1.608 6(r=0.991 8),表明药物以Fick扩散和溶蚀协同作用的方式释放.结论 该缓释片处方设计合理,制备方法简单,缓释效果理想,药物释放机制符合释放动力学模型,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0.
李小芳  舒予  刘玲 《中成药》2014,(3):634-637
目的制备穿心莲总内酯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及机制。方法采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穿心莲总内酯缓释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药物体外释药百分率为指标优选制剂处方。结果最终优化处方为20%HPMC K15M作为骨架材料,乳糖和淀粉比例为3∶1,3%PVP作为致孔剂。结论所制备缓释片的工艺简单合理,药物体外释放符合零级模型,制得的缓释骨架片具有较理想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