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化瘀通痹方联合MTX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8月间于我院就诊的92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MTX组(46例)和化瘀通痹+MTX组(46例),分别给予单独应用甲氨蝶呤(MTX)和化瘀通痹方联合MTX治疗,随访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CR20、ACR50和ACR70疗效的反应率,改良Sharp评分(mTSS),治疗前后的RF、CRP和ESR水平差异,以及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瘀通痹+MTX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ACR20、ACR50和ACR70疗效反应率均显著高于MTX组(P0.05);治疗后,化瘀通痹+MTX组患者mTSS与基线的差异显著低于MTX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RF、CRP和ESR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化瘀通痹+MTX组RF、CRP和ESR水平较MTX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化瘀通痹+MTX组患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与MTX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化瘀通痹方联合MTX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RF、CRP和ESR的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酸通痹汤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6)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n=66)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降酸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症状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尿酸(UA)等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CRP、IL-8、ESR、U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TNF-α、CRP、IL-8、ESR、U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酸通痹汤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患者TNF-α、IL-8、ESR、CR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和双氯芬酸钠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减独活寄生汤,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血清RF、ESR、CRP、TNF-α、IL-6、IL-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肿胀指数、晨僵时间、20 m步行时间、压痛指数、HAQ评分明显降低,双手握力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RF、ESR、CRP、TNF-α、IL-6、I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片可通过提高临床症状评分,降低血清CRP、ESR、RF、TNF-α、IL-6、IL-1指标,从而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祛湿通痹汤联合甲氨喋呤(MTX)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90例RA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分为试验组(祛湿通痹汤联合MTX)和对照组(MTX)各45例,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疾病活动性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 28)均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四肢麻木评分、疲倦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ACR 20、ACR 50、ACR 70有效率分别为82.22%、64.44%、46.67%,对照组分别为71.11%、51.11%、26.67%,试验组的ACR 70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湿通痹汤联合MTX对RA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作用显著,同时改善患者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8):1116-1117
目的:观察分析三因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三因通痹汤,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疗效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和IL-1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TNF-α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应用自拟三因通痹汤,能够减少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10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痹胶囊,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IL-1、IL-6、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ESR、CRP、IL-1、IL-6、TNF-α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通痹胶囊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改善关节功能及降低活动期炎性指标具有较好的作用,且能明显降低外周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苍芎通痹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NF-α、IL-1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正清风痛宁组)和治疗组(苍芎通痹方组),各45例,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39/45),优于对照组80.0%(36/45)(P0.05);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TNF-α、IL-1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苍芎通痹方能显著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TNF-α、IL-1水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冀海源  徐佳 《新中医》2017,49(12):67-69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联合膝痹通汤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观察组采用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膝痹通汤治疗。治疗5周后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Lequesne指数、视觉模拟评分(VAS)、外周静脉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C-反应蛋白(CRP)水平、关节肿胀评分、关节压痛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Lequesne指数、VAS评分、膝关节肿胀及压痛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Lequesne指数、VAS评分、膝关节肿胀及压痛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TNF-α、IL-1、MMP-3和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外周血TNF-α、IL-1、MMP-3和CRP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联合膝痹通汤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肿胀、压痛、疼痛、僵硬等症状,降低TNF-α、IL-1、MMP-3和CRP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方药清热祛湿通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55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55例观察组接受自拟清热祛湿通痹汤联合西药治疗,治疗3周。评定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关节疼痛、肿胀、皮温、压痛、功能)评分,治疗前后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尿酸(UA),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为87.3%,高于对照组的76.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主要症状评分、ESR、CRP及UA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自拟方药清热祛湿通痹汤与西药联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祛痹汤内服及熏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对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压积(PCT)、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48例给予祛痹汤内服及熏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和晨僵持续时间,检测2组治疗前后ESR、PCT、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ESR、PCT、TNF-α、IL-6和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祛痹汤内服及熏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明显下调ESR、PCT及相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风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7.5 mg 1次/周,白芍总苷胶囊0.6 g 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骨风散1剂/d口服。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服药8周后空腹采取静脉血,观测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RP、ESR、R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2组治疗后IL-4、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结论骨风散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降低患者CRP、ESR、RF水平,其可能通过降低IL-4、IL-6、TNF-α水平发挥抗风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祛风散寒贴敷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方法将60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祛风散寒膏穴位贴敷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患者血中CRP、IL-1、TNF-α、R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RP、IL-1、TNF-α、RF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结论祛风散寒贴敷法配合常规西医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较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CRP、IL-1、TNF-α、R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类风湿关节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7,(8):1043-1044
目的:探讨温阳除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37(IL-37)、血沉(ESR)等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例阳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并分组,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甲氨蝶呤片及布洛芬片口服治疗,观察组57例患者则联合中药温阳除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肿胀关节个数、晨僵时间、关节压痛个数均降低,但观察组数值更低(P0.05);患者血清TNF-a、IL-37、ESR等炎症指标均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8.18%(43/55),观察组为96.50%(55/57),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表现、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为主,对照组总发生率16.36%(9/55),观察组3.51%(2/5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除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痹宁熏蒸联合西医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活动期RA湿热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通痹宁熏蒸。2组疗程均28 d。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关节症状及功能评价、风湿四项检查[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并统计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各关节症状及功能评价指标均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除晨僵时间及双手平均握力外其他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风湿四项各指标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ASO、ESR低于对照组(P0.05),2组RF、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TNF-α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L-1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痹宁熏蒸联合西医治疗能有效改善活动期RA湿热瘀阻证患者临床症状,下调炎症相关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祛湿散寒汤辅助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类风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单用治疗,观察组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祛湿散寒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症状改善疗效、急性症状改善时间,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晨僵时间、休息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SA)评分、关节肿胀个数、手部握力、关节压痛个数、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活动受限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组治疗后疼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畏寒肢冷及晨僵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休息疼痛VSA评分、关节肿胀个数、手部握力及关节压痛个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及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DAS28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及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ESR和类风湿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及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IL-4及IL-10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及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自拟祛湿散寒汤辅助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减轻关节损伤,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类风湿因子水平,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蠲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炎指数(AI)、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4、IL-10水平的影响,探讨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喋呤对照组、蠲痹汤高/低剂量组,制备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给药组以不同剂量蠲痹汤灌胃,对照组代以生理盐水,检测AI、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4、IL-10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明显上升,IL-10、IL-4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蠲痹汤高、低剂量均能明显降低实验大鼠AI和血清TNF-α、IL-1β水平(P0.05或P0.01),对IL-4水平无影响(P0.05),蠲痹汤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模型大鼠IL-10水平(P0.01)。结论:蠲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TNF-α等炎症因子具有干预作用,提示蠲痹汤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的表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从而达到治疗RA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IL-6、IL-17的表达水平,探索苦寒燥湿法配方三黄一龙汤联合甲氨蝶呤(MTX)对RA细胞因子IL-1、IL-6、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成都军区总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科住院的RA湿热痹阻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用重剂苦寒燥湿药配方三黄一龙汤联合MTX治疗,对照组用MTX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血清中IL-1、IL-6、IL-17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治疗前后的ESR、CRP及DAS28评定。结果治疗2、4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ESR、CRP、DAS28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4周时,治疗组IL-1、IL-6、IL-17、ESR、CRP、DAS28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黄一龙汤联合MTX在2周内有改善炎性指标,4周内抑制细胞因子IL-1、IL-6、IL-17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银苓消肿丸联合断藤益母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断藤益母汤(桂林产昆明山海棠45 g,川续断15 g,益母草30 g)治疗,1d1剂,分早晚各1次服用,每次150 mL。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苓消肿丸(由金银花、紫花地丁、当归、川芎、生地黄、茯苓、车前子、桑枝、川木通、秦艽、牛膝组成,由安阳市中医院制剂室制备,3g/丸),每次2丸,1 d 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37(IL-37)水平。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6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有效率77.5%;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有效率9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ESR、CRP、RF、TNF-α、IL-37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治疗组ESR、CRP、RF、TNF-α、IL-3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苓消肿丸联合断藤益母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可降低血清TNF-α、IL-37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痹通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服用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痹通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症状、体征、实验室辅检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ESR、CRP、RF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而关节肿胀、压痛数及晨僵时间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7%,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痹通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独服用来氟米特,且可明显缓解药物副作用,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