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观察组使用依达拉奉联合补阳还五汤。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细胞比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水煎服,每日1剂.疗程均为15 d.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ADL,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77.08%,愈显率分别为81.25%,47.92%,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ADL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7,(10):1376-137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加依达拉奉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NIHSS),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i-Meyer),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语言功能。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NIHSS评分,Fugi-Meyer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经治疗,两组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失语商(AQ)为66.02±4.61,明显高于对照组53.32±5.32(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卒中患者疗效明确,利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语言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将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2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2周后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及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上升(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好,可改善患者脑部血液供应,从而恢复神经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龙通脑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及神经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同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每天1次,7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丹龙通脑汤,每天1剂,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评定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93.3%VS 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观察组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改善均明显与对照组(P0.05)。结论:丹龙通脑汤可明显提高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变学、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湖北省黄冈市脑血管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及MMPs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HS、LS、PV、Hct及Fib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MMP-2、MMP-9水平显著下降,VEGF水平显著升高,且2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可有效调节患者紊乱的血流变学,降低MMPs水平,同时改善其血管功能,进而抑制脑卒中的病情进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随机分为单纯组45例和联合组42例,单纯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组给予疏血通及依达拉奉治疗,另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神经康复及降糖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神经功能改善、凝血功能状况、血液流变学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联合组95.24%,单纯组82.2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联合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单纯组(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单纯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PT及APTT均明显延长、AT-Ⅲ显著提高,与单纯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单纯组(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64例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对照组64例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均1次/d,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HISS)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NIHSS评分、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性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王祖峰  郭永梅 《新中医》2017,49(7):26-28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脑梗死患者,并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NIHSS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有助于神经功能的修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血液流变状态,疗效优于依达拉奉注射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指标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数,缓解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乳宁Ⅱ号”对Ca761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乳宁Ⅱ号”对Ca761小鼠乳腺癌模型移植瘤细胞周期的影响,探索“乳宁Ⅱ号”抑制乳腺癌生长的机制.方法检测经“乳宁Ⅱ号”不同方法处理的荷瘤小鼠的瘤重及移植瘤的细胞周期,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Z组与CTX组、Z+CTX组瘤重均低于NS组,各实验组s期肿瘤细胞与空白组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Z组G0-G1期肿瘤细胞百分比低于CTX组(P<0.05);而G2-M期肿瘤细胞百分比高于CTX组(P<0.05).结论“乳宁Ⅱ号”可抑制Ca761小鼠乳腺癌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G2/M关卡效应,即控制对肿瘤细胞周期G2-M期转化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抗抑郁症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抗抑郁症胶囊(深圳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我们对其进行了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资料和方法 1.对象 1.1 入选标准 年龄55—70岁,同时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和分类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IIR)及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 Ⅳ)中抑郁症诊断标准,BDI总分≥17,患者自愿参加。  相似文献   

13.
Effect of Chang     
  相似文献   

14.
石榴为药食同源的药材,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理和生理作用。因此,近年来对石榴的研究与探索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相关领域的重视。在我国石榴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目前国内学者对石榴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石榴多酚类或黄酮类的提取工艺报道、化学成分分离和体外药理作用等方面,对石榴中单体化合物抗肿瘤的研究方面报道较少。石榴中存在多种药效活性成分,包括鞣花酸、安石榴苷、没食子酸、石榴皮鞣素、石榴酸等。本文对其抗肿瘤作用药效成分单体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石榴抗肿瘤作用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黄芪皂苷甲对组胺引起的脑软膜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方法 :脑软膜微血管通透性用跨脑软膜微血管内皮的电阻表示 ,跨脑软膜微血管内皮的电阻通过将微电极插入微血管腔内记录 ,并用电缆公式计算获得。结果 :脑软膜微血管经灌流人工脑脊液 ,测得的跨内皮电阻大约为 2500Ω·cm2 ,说明微血管内皮是具有较低通透性的致密屏障 ,在人工脑脊液中加入 10-4 mol·L-1组胺引起跨内皮电阻快速的和可逆性的下降。在配对实验中 ,10-4 mol·L-1组胺引起跨内皮电阻的下降能够被在人工脑脊液中加入 0.8×10-4 mol·L-1黄芪皂苷甲所抑制。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组胺能够引起脑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而黄芪皂苷甲能够抑制组胺引起脑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黄芪皂苷甲引起通透性反应的细胞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黄芪甲甙对组胺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高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本实验观察黄芪甲甙对炎症介质组胺引起的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作用。方法从新生牛主动脉分离获得单个内皮细胞,培养于微孔滤膜上直至形成致密单层。通过灌流hanks液或含5g.L-1白蛋白的hanks液后,测定经10-4M组胺溶液处理或经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变化过程,检测去势雌鼠血清内细胞因子含量,并观察"补肾"食疗和耳针对其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切除6月龄雌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以假手术组和雌二醇组作为对照组.耳针组、"补肾"食疗组、耳针加"补肾"食疗组、雌二醇组分别经耳针、补肾食疗和雌二醇的三个月治疗,然后处死大鼠,取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清E2、IL-1β、IL-6和骨的BMD、BMC.结果造模组和假手术组比较,血清E2、BMD、BMC明显下降,IL-1、IL-6含量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而补肾食疗和耳针对其含量有降低作用(p<0.01).结论实验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细胞因子受E2调控,并能抑制骨形成,加速骨吸收和炎症介质的释放,补肾药和耳针对其含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医学注重“神”主之用,现代医学对精神心理作用的反思及针灸治病重在治“神”三个方面加以论述,认为治神是体现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观的关键。“神”分五志,统而为一,才能使机体协调平衡,针灸治病尤其如此。并提出这对于找到中西医结合着力点应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活血化瘀中药对清热利胆中药利胆作用的增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清热利胆中药利胆的增效作用。[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活血化瘀组、清热利胆组、利胆灵组(活血化瘀 清热利胆)、熊去氧胆酸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建立大鼠“T”管胆肠内外引流模型。各组大鼠给药7d后收集标本,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胆汁流量、胆汁及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胆固醇、磷脂。[结果]与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活血化瘀组及清热利胆组相比,熊去氧胆酸组与利胆灵组均能显著促进正常大鼠胆汁流量、胆汁胆红素、胆汁总胆汁酸的分泌,降低胆汁胆固醇的含量;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血清胆固醇水平;对胆汁及血清磷脂水平影响不明显。[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对清热利胆中药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通口服液的抗炎作用.方法:常通口服液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地塞米松,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观察常通口服液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对大鼠蛋清性足肿胀、甲醛性足肿胀以及棉球肉芽肿的影响.结果:常通口服液能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并能显著抑制大鼠蛋清性、甲醛性足肿胀以及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结论:常通口服液对急、慢性炎症具有一定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