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藤碱传递体经皮给药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传递体对青藤碱经皮给药的影响。方法 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青藤碱传递体,并测定经皮给药和静脉注射给药2种给药方式下动物血药浓度和脑组织中药物的含量,以及不同给药方式下小鼠镇静镇痛和抗炎镇痛作用效果的变化,考察传递体对青藤碱在体内吸收、分布以及它对青藤碱止痛效果的影响。结果 经皮给药传递体能提高青藤碱的透过量,显著升高血液和脑组织中药物的浓度,提高镇痛疗效。静脉注射青藤碱传递体能提高脑组织中的药物含量,增强中枢镇痛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药浓度,影响外周抗炎镇痛效果。结论 传递体能改善青藤碱吸收、分布,影响药物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
马钱子碱经皮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军  王立杰  蔡宝昌  胡巍  楼成华  王玮 《中草药》2010,41(8):1350-1352,1379
目的考察马钱子碱经皮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方法建立了利用HPLC法测定小鼠血浆中马钱子碱质量浓度的方法,测定了iv 4 mg/kg马钱子碱溶液、经皮给药40 mg/kg马钱子碱后的血药浓度,并对结果进行药动学拟合。结果马钱子碱iv和经皮给药后的药动学均符合二室模型。经皮给药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2.8%,MRT是iv的8倍。结论经皮给药途径可能有利于马钱子碱的减毒增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RP HPLC测定盐酸青藤碱灌胃和皮肤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体内血清浓度 ,计算出灌胃和皮肤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方法 采用RP HPLC以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四甲基二乙胺 (46∶54∶0.22)为流动相,磷酸调至pH6.9,C18ODS柱(4.6mm×25.0mm,5μm),紫外检测波长为26.3nm。 结果 盐酸青藤碱在 0.25~1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方法的平均回收率达98.5%,RSD=13%。计算出灌胃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Ke0.31h-1,AUC18.07μg·h·mL-1,t1/22.24h,cmax6.26μg·mL-1,tmax0.75h ;皮肤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Ke0.92h-1,AUC32.4μg·h·mL-1,t1/2 0.75h,cmax1.17μg·mL-1,tmax1h。结论 本法分离效果好 ,分析速度快 ,方法稳定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
青藤碱水凝胶贴剂的微针经皮给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甄小龙  刘婷  杨文婧  程昊  郝保华 《中草药》2010,41(6):892-896
目的在微针作用下,考察青藤碱水凝胶贴剂透皮给药的特点与规律。方法制备不同长度的微针,并制备青藤碱水凝胶贴剂;离体小鼠皮肤经不同针形微针预处理相同时间、相同针形微针预处理不同时间后贴敷青藤碱水凝胶贴剂,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研究青藤碱的透过规律并与未处理皮肤的被动扩散进行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藤碱的含量。结果 100μm微针、200μm微针预处理皮肤后青藤碱透皮速率分别是未经微针预处理的40.7、52.4倍;200μm微针预处理皮肤7 min后青藤碱的透皮速率是未经微针预处理的142.0倍。200μm微针经不同的力预处理后,青藤碱的透皮速率随着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力大于5 N时透皮速率趋于平衡。结论微针与水凝胶贴剂结合经皮给药时,透皮速率显著提高,并且微针针形、预处理时间和所受的力对药物的经皮渗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Beagle犬体内蝙蝠葛苏林碱(DS)和蝙蝠葛碱(Dau)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方法 通过测定给药后Beagle犬体内的血药浓度并以给药后的Q-Tc间期延长率作为效应指标,采用Sheiner等提出的PK-PD结合模型进行PK-PD结合研究。结果 药物效应与效应室浓度成良好的相关性,符合Sigmoid-Emax模型,并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PK-PD模型参数。结论 本试验在Beagle犬体内成功地建立了DS和Dau的PK-PD结合模型,建立了药物效应E,血药浓度Cp及时间t之间的关系,故可较为成功地预测DS和Dau的血药浓度及其效应。  相似文献   

6.
青藤碱微乳体外透皮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制备青藤碱微乳,研究青藤碱微乳及透皮吸收促进剂对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Zetasize多功能电位/粒度分析仪测定青藤碱微乳的粒度及其分布。用稳定性实验考察青藤碱微乳的稳定性。用Valia—Chien扩散池,研究青藤碱微乳的透皮速率以及薄荷脑、冰片、肉豆蔻酸异丙酯(IPM)等透皮促进剂对青藤碱微乳吸收的影响。结果:青藤碱微乳液滴的平均粒径均为31.3nm。青藤碱微乳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青藤碱微乳的平均透皮速率为(32.238±1.13)μg/cm^2·h,几种促进剂对青藤碱微乳经皮渗透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以含2%冰片组促渗效果最好。结论:所制备的微乳具有很好的透皮速率,有望成为青藤碱的新型经皮给药制剂,薄荷脑、冰片和肉豆蔻酸异丙酯可以作为促渗剂用于青藤碱经皮吸收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药动-药效(PK-PD)结合模型的研究方法考察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体内青藤碱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方法 家兔灌胃、经皮给药后,分时采血,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藤碱,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EG-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用WinLonLin 4.0.1药动学软件拟合PK-PD模型,并计算主要参数。结果 药理效应与药物浓度之间符合抑制性S型最大效应模型,并得到相应的PK-PD模型参数。结论 建立了青藤碱在家兔体内的PK-PD结合模型,得到了药理效应、药物浓度及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药物一日一次给药方案,与一日多次给药方案的比较,表明感染部位的血块内药物浓度明显提高,抗菌药效亦有优越性。但一日一次给药方案主要适用于中等程度感染的敏感菌株。药动学及药效学新进展,支持一日一次的给药方案,但只是在免疫正常人群范围内适用。  相似文献   

9.
氧化苦参碱经皮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氧化苦参碱是传统中药苦参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心律不齐作用.其经皮给药后为双室模型,动力学方程为:C=-4.44928·e-0.209479t 3.65729·e-0.119990t 0.79199·e-0.029358t,其中T(peak)为8.88h,C(max)为1.198μg·ml-1,AUC为36.217(μg·h-1)·h-1.同时血药HPLC图谱表明经皮给药的氧化苦参碱不转化为苦参碱.  相似文献   

10.
<正>雷公藤为卫茅科雷公藤属植物,其味辛、苦,性寒,归肝、肾经,有大毒,主产于湖南、湖北、浙江、云南、河北等地。雷公藤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等功效[1],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剂、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皮给药系统促透方法及其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经皮给药系统的文献,介绍纳米载体和物理促透法的作用机制,及各种促透方法联用研究进展。透皮促透方法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改善了药物的皮肤渗透性差,克服了皮肤角质层屏障等问题。而且几种促透方法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使促透效果更佳,推动了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经皮给药系统具有无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近年来多种促透新方法和新技术被用于经皮给药系统,提高药物的渗透能力,使得大部分药物经皮制剂的开发成为可能,今后应加强对透皮促透方法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望推动经皮给药制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进行青藤碱贴剂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藤碱贴剂在病理状态下的药动学规律.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为研究对象,以HPLC-UV为检测手段,测定给药以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建立了专属性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青藤碱贴剂达峰时间约10 h,MRT约24 h,达峰浓度约455 ng/mL,其体内行为属于一级速率、二室开放模型.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正确、选择性强,较好的满足青藤碱的药动学研究,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青藤碱微乳凝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体外透皮扩散特性进行考察.方法 以卡波姆940为基质,采用直接溶胀法制备青藤碱微乳凝胶.采Zetasizer1000-HAS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微乳凝胶的粒度分布.采用NDJ-7旋转黏度计和pH计分别测定微乳凝胶的黏度和pH.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比较青藤碱微乳、微乳凝胶及亲水凝胶中青藤碱的透皮特性.结果 青藤碱微乳凝胶外观为透明金黄色溶液,粒度分布在4~15nm范围内,pH 6.5左右,黏度为2.0 pa's,稳定性良好.青藤碱对照水溶液、微乳、微乳凝胶、亲水凝胶的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3.328,42.861,17.244,12.185 μg·cm-2·h-1,12 h的累积渗透量分别为41.104 4±1.219, 505.198±176.964,211.373±24.856,145.391±24.392μg·cm-2结论青藤碱微乳、微乳凝胶的12 h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均优于青藤碱对照水溶液和亲水凝胶,可为青藤碱经皮给药剂型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实体微针刺入皮肤后对皮肤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实体微针刺入裸鼠皮肤,然后进行固化、染色、切片等处理,再置于显微镜下观察不同针尖形状的微针在皮肤上形成的孔道。用实体微针处理小鼠皮肤,然后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进行感染,24 h后检测其血象,以对照针处理小鼠为对照。考察实体微针刺入新生大鼠皮肤后对于皮肤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特殊结构域A(EⅢA+,526 bp)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以探明皮肤在分子水平上的损伤情况,并与对照针处理皮肤对比。最后将微针应用于志愿者皮肤,以伊文思蓝(Evans blue)为模型药物,观察微针刺入健康志愿者皮肤后刺入部位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体微针刺入皮肤后能够在皮肤上形成真实的穿过皮肤角质层的孔道,且针形不同形成的孔道也不同。微针在皮肤上形成的孔道不会促进Sa进入小鼠机体而引起感染,也不会引起新生大鼠皮肤能够反映皮肤损伤的EⅢA+片段(526 bp)的异常表达。微针应用于志愿者皮肤后,不会引起不良反应,且形成的孔道在皮肤上保持时间较长。结论 实体微针刺入皮肤后能够在皮肤上形成一定大小的真实孔道,这些孔道可充当药物透皮吸收的通道;微针处理皮肤后不会引起机体感染和皮肤损伤。因此,微针是一种高效、安全的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新技术,可与透皮贴剂结合而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Microneedle-based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 refers to the use of microneedles piercing the stratum corneum of the skin to form tiny pores, through which drug absorption via the skin is enhanced with minimal pain sensation. As a novel drug delivery method, the microneedle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ansdermal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the drugs, especially hydrophilic drugs, as compared with using transdermal drug formulations alone. Thus the scope of applicable drugs for transdermal delivery are remarkably enlarged, the efficacy and bioavailability improved as well. Microneedle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field of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representative literature on microneedle-aided transdermal drug administration home and abroad to present 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is field that was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大,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上多以非甾体抗炎药、抗类风湿性药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用于RA的治疗,但用药过程中多伴有强烈不良反应,患者顺应性较差。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的中药经皮给药制剂具有给药次数少、患者依从性高、可有效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的特点,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随时中断用药。中药经皮给药制剂因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及剂型优势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治疗RA的中药经皮给药制剂为出发点,评述与探讨其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应着重加强物质基础研究、应保证良好的制剂质量控制、应加强外用辅料研究和传统中药外用制剂机制的研究、加强中药促渗剂科学使用研究等建议,为RA中药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研究其经家兔皮肤给药的药动学。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6只,3剂量3周期随机交叉单次给予低、中、高3种不同剂量的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其中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剂量分别为:1/10,3/30,9/90 mg·kg-1/mg·kg-1,剂间间隔为2周,给药时间为48 h。分别于给药后60 h内多点取静脉血;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分别测定血浆中非洛地平和美托洛尔的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评价不同剂量组间的参数差异和贴剂的体内作用特征。结果贴剂缓释特征明显,血药浓度稳定持久。经皮给药后低、中、高3种剂量组间非洛地平和美托洛尔的ρmax、AUC0→60和AUC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ρmax和AUC0→∞均与剂量(D)呈良好的线性关系(P<0.05),非洛地平的回归方程为ρmax=6.634 2D+4.355(r2=0.993 8)和AUC0→∞=295.08D+92.322(r2=0.992 6),美托洛尔的回归方程为ρmax=8.462 8D+51.528(r2=0.991 4)和AUC0→∞=315.14D+1 474.8(r2=0.998 7);两药的tmax,MAT,MRT0→60和MRT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max均较长,分别为(21.50±8.14)~(27.00±12.30)h和(25.33±14.40)~(37.50±9.99)h,MRT0→∞均较长且相近,分别为(28.48±2.71)~(31.80±0.85)h和(28.09±4.41)~(31.79±1.29)h。结论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缓释长效的药动学特征明确而稳定,达到了预期较长时间维持平稳有效血药浓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减少服药频次、降低毒副作用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8.
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和透皮给药系统均属于外治疗法,具有简、便、验、廉且可以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药物通过皮肤屏障现代医学多采用透皮吸收促进剂、离子导入等方法促使药物穿透皮肤;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以引病外除、整体观及辨证施治等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常采用活血化瘀、促进气血运行蒙药,并与热因子、机械力因子等物理因子和穴位给药相结合,有利于皮肤吸收。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为天然药物自然疗法,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正在利用透皮给药系统等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研究和逐步提高,尤其是有机结合物理因子和穴位给药为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优势所在,其内容丰富,具有奇特的临床疗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定中草药经皮透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28例(其中男性149例,女性179例,平均年龄54.8岁)利用自拟中药组方,经国产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透皮给药,治疗30次后总结其疗效。结果: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膝关节功能评定表》作为评定指标,优209例,良96例,差23例,总有效率为93%,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从中医对该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的理论观点出发,自拟相应的中草药处方,利用现代中药离子导入技术而经皮给药,方便简洁,疗效满意,尤其对因身体状况不适于手术治疗的患者,不失为一种理想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