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脑与五脏的关系浅论失眠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机总属阴阳失调,但对其病位以及各脏腑在失眠形成中的作用尚未达成统一认识。认为失眠与脑、五脏密切相关,而脑主宰五脏,五脏亦反作用于脑。在脑神衰弱基础上,五脏神乱,上逆犯脑,脑神失调,从而导致失眠。长期失眠脑神愈衰,五脏神愈乱,形成恶性循环。故提出脑神衰弱是失眠的病理基础,五脏神紊乱是失眠的病因,脑神失调是失眠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2.
姚斐  赵毅  蒋诗超  房敏 《中国针灸》2015,(3):295-298
足太阳膀胱经为六经之长,属阳中之阳,为全身经络、脏腑气血转输之枢纽。膀胱经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与慢性疲劳综合征关系密切。膀胱经属脑连督脉,与患者脏腑功能、睡眠质量及身心疲劳关系密切,且膀胱经循行部位与相应的肌肉、神经、交感干等重要解剖结构的表面投影高度吻合。因此,调节膀胱经经气可调和五脏、顺气安神,有效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3.
刘强 《河南中医》2011,31(11):1322-1323
传统中医睡眠理论认为睡眠是以神的活动为主导,营卫之气的阴阳出入为枢机,五脏藏精化气为基础的整体生理过程。而现代中医将"脑"与失眠联系起来,认为脑主宰生命活动与失眠,脑统司五脏之神志与失眠。睡眠与失眠的关键在于五脏之神是否守舍,脑神是否安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经络角度探析足太阳膀胱经与脑的关系,通过经络基础、心经与脑的关系、膀胱经与脑的关系、膀胱经的脑属性、心经与膀胱经的经络联系,层层剖析,提出"足太阳膀胱经为脑经"的概念.借此为基础,进一步从经络角度阐明心脑间的关系特征,为"心脑同治""从心治脑""从脑治心"提供理论依托,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医“脑”与失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中医睡眠医学的主要观点,指出失眠之"阴阳说"与"神主说"实则相通,提出两者的交汇点在于中医"脑",并重点阐明将两种学说归结到中医"脑"来重新认识失眠.首先"脑"主宰人体生命活动与失眠关系,包括:1)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2)脑主宰生命活动与失眠.其次,脑统司五脏之神志与失眠.既有中医学经典理论依据的支持,更丰富了现代中医学关于失眠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6.
董晓华  张炜煜  于磊 《吉林中医药》2012,32(2):189-191,194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膀胱经五脏俞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家兔脾中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探讨电针膀胱经五脏俞治疗GBS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P2免疫动物模型(EAN),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电针膀胱经五脏俞对GBS家兔脾淋巴细胞转化OD值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电针组与免疫球蛋白组的髓鞘脱失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细胞形态基本恢复.EAN家兔经电针膀胱经五脏俞治疗后,其淋巴细胞转化OD值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第14 d时电针组淋巴细胞转化OD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免疫球蛋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膀胱经五脏俞对EAN家兔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电针膀胱经五脏俞可以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中医理论认为,脑与五脏之间经络上相互联系、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从脏腑证候的临床表现来看,许多证候表现与脑功能紊乱有关.五脏虚证(心气虚、脾气虚、肺气虚、肾气虚、肝气虚、肝肾阴虚等)有头晕、失眠健忘、倦呆乏力、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种表现;五脏实证(肝气郁结、肝阳上亢、心火暴盛等)能引起急躁易怒、失眠多梦、郁郁寡欢、善太息、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脑高级功能障碍.现代研究证实,许多证候的形成与心理-应激有关,病理基础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脏腑与脑的关系在于调控,研究脏腑证候的中枢调节机制,有望揭示脑与五脏之间的病理联系[1-7].  相似文献   

8.
从五脏藏神的理论内涵探讨五脏俞治疗失眠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金凤 《中国针灸》2006,26(1):69-71
根据导师东贵荣教授内伤病“脏腑、阴阳、气血、虚实”辨证法则及调五脏神辨证立法治疗失眠症的学术思想,查阅古今中医文献,从五脏神的含义及其功能、五脏神的整体调控机制、邪致五脏神之太过或不及的失眠症的病因病机、依据五脏藏神分型辨证、配穴立法论治不寐的理论及取穴原则,分析五脏神对机体整体的调控功能以及与心神、脑神之间的关系。阐述针刺五脏俞穴调节五脏神志治疗失眠症的立法依据,从而建立并提出针刺膀胱经五脏俞穴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和理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联合推拿足太阳膀胱经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91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针刺五脏背俞穴联合推拿足太阳膀胱经治疗,对照组睡前口服舒乐安定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优于对照组的82.2%;治疗组痊愈率为67.4%,优于对照组的40.0%。结论:针刺五脏背俞穴联合推拿足太阳膀胱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显著,优于采用口服舒乐安定治疗者。  相似文献   

10.
中医将不寐称为“不得卧”或“目不瞑”。失眠的发生与现代人精神压力大使肝失条达,气郁化火,火热炼液为痰,或因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受损,痰积生久易酿生痰热有关。临床最为常见的失眠证型乃是痰热内扰型,治疗以燥湿化痰、清热止烦、和中安神为法。笔者运用虎符铜砭刮痧与中药竹罐技术相联合,简称痧罐疗法,取二者之长避其所短,优化该操作流程,直达病所,疗效致治。其中药罐自拟清热化痰方加减起到清热化痰,和中安神作用,让药物通过皮部物理渗透原理被穴位吸收发挥药效,且经皮给药增进疗效,不仅刺激了膀胱经上五脏背俞穴以泻五脏之火,开五脏之郁,舒五脏之气,安五脏之志,且药罐的吸附力可直接将体内的痰浊、瘀血、热邪等病理产物吸附出。另外虎符铜砭通过反复刮拭能升温,入脉的气温升高遇寒则聚,遇热则散,帮助化解脉里瘀结,增进临床疗效。充分作用于心经、心包经经络,调动阳气治病,以达通为治,以通为补,从而改善失眠症状。总之,痧罐联合疗法刺激背部膀胱经五脏腧穴可多环节、多途径调整患者失眠症状,能够协同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简便廉效、疗效显著、不良作用小的中医药治疗失眠的外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